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十三章 公共卫生服务管理.docx

    • 资源ID:1012251       资源大小:25.7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十三章 公共卫生服务管理.docx

    1、第十三章 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第十三章 公共卫生服务管理1. 公共卫生是通过国家与社会共同努力,预防疾病与伤残,改善与健康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培养公众健康素养,实现全社会的健康促进的科学和技术。(二)公共卫生的性质公共卫生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其核心是“公众健康”,更强调“预防为主”。 1.公益性2.行政性和技术性3.计划性和系统性4.公平性和效率性5.社会性和群众性(三)公共卫生职责 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保护环境; 预防意外伤害; 倡导健康行为; 对灾难做出卫生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 确保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四)公共卫生体系 公共卫生体系(public

    2、 health system)是指以维护和促进公众健康为根本目的公共卫生活动所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机构组织和具体措施等要素的系统集合,是在一定权限范围内提供必要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共、民营、志愿组织的总体。 (一)公共卫生服务的概念(二)公共卫生服务的特点 1.公众性 2.公用性 3.公益性 4.公平性(一)公共卫生管理概念 公共卫生管理(public health management)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者为实现公共利益,优化配置公共卫生资源,及时有效地向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并对公共卫生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知识拓展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类型 根据受益上的非排他

    3、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这两个标准,可以将公共卫生服务划分为三大类型: 1.纯公共卫生服务 2.准公共卫生服务 这类服务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有的学者称之为拥挤型公共卫生服务。 3.私人服务 (二)公共卫生管理的职能 1988年,IOM发表的公共卫生的未来报告将政府对于公共卫生的核心功能定义为三部分: 评价(assessment)、 政策研究(policy development)、 保障(assurance)。 (三)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公共卫生服务管理(public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侧重于研究合理配置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

    4、质量。 公共卫生管理 公共卫生管理侧重于公共卫生政策、公共卫生组织、公共卫生计划与评价等。四、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者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者主要包括各级政府公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机构、医疗保健服务提供机构、公共卫生学术机构、社区、企业、雇主及媒体等。 五、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过程管理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过程是指: 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者: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运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控制疾病形势的需要和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 通过提供优质公共卫生服务; 把公共卫生资源和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分配并及时提供给全体人民,最大限度地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的过程。

    5、 公共卫生组织:各级政府部门的公共卫生服务组织主要包括卫生行政组织和卫生业务组织一、公共卫生行政组织二、公共卫生服务组织2.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监督中心 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监督中心是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承担行政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也是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行政许可对外的统一窗口。 卫生监督中心承办6项由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直接审批的行政许可工作。3.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新闻宣传中心)主要工作:开展健康教育与卫生新闻宣传利用的理论、方法与策略的研究,为政府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技术规范等提供技术咨询及政策建议。组织下设:健康传播部、项目管理办公室、理论与政

    6、策研究室等9个专业科室。(二)地方公共卫生服务组织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者 主要是指在一定权限范围内提供必要的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共、民营和志愿组织等,包括各级政府公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机构、医疗保健服务提供机构、公共卫生学术机构、社区、企业、雇主及媒体等。 我国目前的疾病控制管理主要包括传染病控制管理、慢性病控制管理、地方病控制管理、职业病控制管理等内容; 卫生监督管理包括传统五大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放射卫生)在内的公共卫生监督、监测、妇幼保健、健康相关产品监督管理等内容。 一、疾病控制管理疾病控制管理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依靠各级卫生行政

    7、管理部门、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机构等,优化配置卫生资源,对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采取相应对策和有效措施,消除或减少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过程。 疾病控制管理主要包括现场调查、防治策略与措施、疾病监测与效果评价三方面。(一)传染病控制管理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致病性病原体或它们的毒性产物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1.传染病的特点 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有些传染病还有季节性或地方性。 2.法定管理的传染病病种 我国目前法定管理的传染病病种有3类39种。(1)甲类传染病有鼠疫、

    8、霍乱 对甲类传染病,实行强制管理。(2)乙类传染病有26种 (3)丙类传染病有11种 对乙类传染病中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炭疽中的肺炭疽,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上述法定管理的传染病中,卫生部分别于2008年及2009年将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境卫生检疫法管理。 3.传染病管理的策略与措施 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依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根据传染病的特点和防治策略,传染病管理的要求是:(1)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 (2)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9、 (3)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各种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4)国家支持和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 4.传染病的监督监测制度、预警制度、疫情信息公布制度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疫情信息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对国外发生、国内尚未发生的传染病或者国内新发生的传染病,进行监测。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传染病预警,根据情况予以公布并定期公布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 (二)慢性病控制管理1.慢性病概述

    10、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non-communicable disease,NCDs) 简称“慢性病”或“慢病”, 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的病因证据、不能自愈甚至几乎不能完全治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慢性病是由多种致病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也被称为现代文明病或生活方式疾病。 常见的慢性病有:恶性肿瘤,如肺癌、肝癌;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脏病、脑卒中;营养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肝、肾疾病,如肝硬化;心理异常和精神病,如过劳症、抑郁症;慢性职业病,如矽肺

    11、;遗传性疾病,如高血压、肥胖;其他各种器官的慢性、不可逆性损害。 引起慢性病患病和死亡的危险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类: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在四类危险因素中,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是慢性病最重要的致病因素遗传因素;卫生保健服务因素。这些因素是可以采取措施干预的。 知识拓展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health management)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health risk factors)进行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干预这样一个全面管理的过程。 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真正达到提高生命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目

    12、的。 2.慢性病的流行形势与社会危害 慢性病发生和流行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慢性病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慢性病病程长、流行广、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 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若不及时有效控制,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慢性病防治工作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全社会对慢性病严重危害普遍认识不足,工作机制尚未建立,防治网络尚不健全,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3.慢性病防治的基本原则 WHO确定的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的战略目标是: 建立全球性的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公共卫生体系及方法,将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作为卫生工作的重

    13、点领域,发展综合防治措施和多部门参与的活动与计划,发展多种国际的预防活动,共同进行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改变全人口的健康状况。(1)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 这是慢性病防治首要原则。(2)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效果 (3)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心下沉 4.慢性病管理的策略与措施 卫生部等15部门联合制定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以下防治策略与措施。(1)关口前移,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2)拓展服务,及时发现管理高风险人群(3)规范防治,提高慢性病诊治康复的效果(4)明确职责,加强慢性病防治有效协同(5)抓好示范,提高慢性病综合防

    14、控能力(6)共享资源,完善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7)加强科研,促进技术合作和国际交流(三)地方病控制管理 地方病(endemic disease),也称之为地方性疾病,是指相对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发生或流行的疾病,或者在某些特定地区相对稳定且常常发生的疾病。地方病不需从其他地区输入。 长期居住在病区的居民均有可能发病,具有易感性。 地方病根据病因可分为地球化学性地方病、自然疫源性地方病、与特定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的地方病和病因未明地方病。1.地方病概述我国地方病有70余种,根据地方病的流行情况和对居民健康威胁程度,我国将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鼠疫、布鲁氏杆菌病和血吸虫

    15、病等8种列为国家重点防治的地方病,前5种属于地球化学性疾病,后3种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 我国是地方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国家,31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地方病危害,主要有碘缺乏病、水源性高碘甲状腺肿、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大骨节病和克山病。2.地方病防治基本原则及目标1)地方病防治基本原则 政府领导、齐抓共管。 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因地制宜、科学防治。 预防为主、防管并重。(2)地方病防治目标 总体目标: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方病防治长效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防治措施,基本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根据中国全国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具体目标要求,应包括以下内容: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基

    16、本消除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和砷中毒的危害。有效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及水源性高碘甲状腺肿危害基。有效控制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危害,降低人群摄氟水平。基本消除大骨节病。基本消除克山病。3.地方病防治策略与保障措施(1)加强病情监测(2)落实防控措施 1)碘缺乏病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原则,继续实施以食用碘盐为主的综合防控策略。 2)水源性高碘甲状腺肿 3)地方性氟中毒和地方性砷中毒 通过财政补贴,在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推广普及低氟砖茶。 4)大骨节病和克山病(3)加强健康教育(四)职业病控制管理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s),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

    17、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我国规定的职业病目录共有尘肺13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中毒56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8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职业性肿瘤8种和其他职业病3种,共十大类115种疾病。 1.当前职业病防治突出问题是:一是职业病病人数量大。二是尘肺病、职业中毒等职业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三是职业病危害范围广。四是对劳动者健康损害严重。五是群发性职业病事件时有发生。2.职业病防治基本原则及目标(1)基本原则 :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统筹规划,分类管理。

    18、宣传动员,社会参与。(2)职业病防治目标 :2009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国办发200943号)。3.防治策略与保障措施1)职业病防治策略 1)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 首先,要建立健全防治责任制。 其次,要认真落实预防、控制措施。 第三,要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和病人救治。 第四,要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 2)强化对重点职业病的防治 包括 尘肺病防治 重大职业中毒防治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防治3)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 加强对重点职业病的监测与预警 健全防治技术支撑体系 推进信息化建设 加强监管体系建设 4)开展科研及成果应用 5)加强培训和宣传教育 6)完善工

    19、伤保险制度2)职业病防治措施 主要包括 1)加强防治工作领导 2)加大监管力度 3)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 4)加大经费投入 5)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二、卫生监督管理1.卫生监督(health supervision) 卫生监督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卫生法律法规的授权,对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贯彻执行卫生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卫生法规、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的一种卫生行政执法行为。 卫生监督的行政性是其最根本的属性。 2.卫生监督的功能 主要包括制约、规范、预防和促进四个方面功能。3.卫生监督的特征 (1)健康权与合法权益保护性 (2)行政性与专业性 (3)法定性与授权性 (4)广

    20、泛性与综合性 (5)执法的强制性与处罚的教育性 (二)卫生监督分类 按卫生监督过程分类分为预防性卫生监督和经常性卫生监督。 按卫生监督行为方式分类分为羁束卫生监督行为与自由裁量卫生监督行为。(三)卫生监督依据、手段及程序 卫生监督依据是指卫生监督活动借以成立的依据。 卫生监督程序包括卫生监督工作程序、卫生行政处罚程序、卫生许可证发放程序三种。 卫生监督调查取证是指有管辖权的卫生行政部门对决定立案处理的卫生行政违法案件,为查明案件的违法事实真相而依法进行的专门调查、获取证据和采取强制措施的活动。 卫生监督责任是指卫生监督机构及其卫生监督人员因违法行政和行政不当,违反其法定职责和义务,侵犯了公民、

    21、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而应依法承担的法律后果。 卫生监督稽查是指卫生监督机构对其内部及下级卫生监督机构及其卫生监督员在卫生行政执法活动中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情况进行的监督和检查活动。 卫生监督稽查包括立案、稽查前准备、检查与调查、处理、落实稽查意见、结案等程序。 卫生监督是指卫生行政主体通过执行卫生法律法规对与疾病的产生与发展相关的公共卫生、健康相关产品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及专业人员等的监督。主要包括传染病监督、职业病监督、放射卫生监督、健康相关产品监督等内容。 传染病监督 职业卫生监督 放射卫生监督 健康相关产品监督包括食品安全监督、药品监督、化妆品卫生监督、生活饮用水卫生监

    22、督和消毒产品卫生监督等内容。(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和内容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重大传染病的概念不仅指甲类传染病,还包括乙类与丙类传染病暴发或多例死亡、罕见的或已消灭的传染病、临床及病原学特点与原有疾病特征明显反常的疾病、新出现传染病的疑似病例等。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内容 (1)一般性(包括一般严重、比较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相当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特别严重突发公共

    23、卫生事件(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1.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职责(1)突发事件发生后,国务院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 (2)突发事件发生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成立地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3)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治突发事件相关科学研究(4)国家鼓励、支持开展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反应处理有关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5)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6)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2.预防与应急准备(1)制定应急预

    24、案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责任; 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 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 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2)预防和监测 国家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预防控制体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和其他有关部门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监测与预警工作3)应急准备 包括: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及其有关部门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 设区的市级

    25、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3.报告与信息发布 (1)应急报告制度 国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 (2)举报制度 (3)信息发布制度 4.应急处理 (1)启动应急预案 (2)采取应急控制措施 (3)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四、妇幼保健管理妇幼保健管理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management) 是指妇幼卫生机构运用现代医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研究妇女儿童身体健康、心理行为及生理发育特征的变化及其规律,分析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环境因素和社

    26、会因素,制定保健措施,动员社会力量,有效控制危险因素,保护和促进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的过程。(二)卫生服务体系 我国妇幼卫生体系以妇幼保健专业机构为核心,以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以大中型综合医疗机构和相关科研教学机构为技术支持,为妇女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 目前,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妇幼卫生监测网络,建立妇幼卫生年报系统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妇幼卫生监测网络,实施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危重孕产妇监测和儿童营养健康监测。 妇幼卫生信息为各级政府制定卫生政策特别是妇幼卫生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1.组织机构设置 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是对妇幼卫生工作进

    27、行行政管理的最高机构,由基层卫生和妇幼保健司主管,对全国妇幼卫生起政策领导和业务指导作用。地方政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是妇幼卫生行政管理的执行机构,负责组织领导本地区的妇幼卫生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机构设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处或妇幼保健 与社区卫生处,各地级市及县(县级市、区)根据行政规划设立基层妇幼行政部门。 2.专业机构 包括妇幼(婴)保健院、所(站)、妇女保健所(院)、儿童保健所、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妇产(婴)医院、儿童医院及妇幼卫生专业研究机构等。这些机构受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和上一级妇幼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各级妇幼卫生专业机构应承担保健、临床、科学研究、教学和健康教育任务。 妇

    28、幼卫生工作的基层组织包括:街道、乡镇卫生院,设妇幼保健室(防保组),村至少有1名女乡村医生或接生员负责妇幼卫生工作;厂矿、企事业单位根据女职工的数量,设妇幼保健所、站、室或专业人员,在业务上受当地妇幼卫生机构指导。 (三)妇女生殖保健服务 妇女生殖保健服务主要包括推广婚前和孕前保健,普及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科学知识,深入开展孕产期保健,形成包括产前检查、产前筛查与诊断、高危孕产妇筛查与管理、住院分娩、新生儿保健和产后访视在内的一整套孕产期保健服务。 开展“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消除了孕产妇及新生儿破伤风。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青春期保健和更老年期保健等,为广大妇女提供全生命周期

    29、服务。 (四)儿童保健服务 儿童保健服务主要包括加强新生儿保健,规范新生儿访视服务。 开展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保健,实施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和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儿童生长发育水平不断提高,儿童营养不良状况持续减少。 努力控制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03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发育偏离儿童的康复训练、高危儿早期干预、食物过敏的早期干预、睡眠问题干预、环境污染对儿童健康损害的早期干预以及青春期保健等。 关注和重视留守儿童、流动儿童、伤残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的身心健康。我国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得到有效防治,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取得明显成效,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等指标持续改善,顺利实现了2001-2010年两纲目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已经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孕产妇死亡率持续下降,妇女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5.2岁,妇幼卫生主要指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注意事项

    本文(第十三章 公共卫生服务管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