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一年级传统文化备课山东.docx

    • 资源ID:10127564       资源大小:53.41KB        全文页数:9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一年级传统文化备课山东.docx

    1、一年级传统文化备课山东1.弟子规节选 教学目标1.了解弟子规的由来2.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3.体会做事小心谨慎,讲信用的重要性重点难点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课前准备听相关故事教学过程一、说文解字1出示: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2解字:弟子(学生)圣人(孔子)孝(孝顺父母)弟(友爱兄弟弟姐妹)谨(小心谨慎)信(讲信用)3解释: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圣人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二、故事引导1.讲关于孔子和子路的故事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孔子的故事3.讲宴殊故事晏殊是宋代名

    2、臣,还是著名的文学家。 晏殊小时候便有神童之誉。一次,皇上让他参加御前考试,拿到考题后,他马上请求皇上另出新题,并老老实实地禀报:“这个题目,我十天前正好练习过,草稿还存在家里,为考出真才实学,请为我出道新试题。”他这种诚实的态度深得皇上赏识。考中进士后,晏殊仍然每天闭门读书,刻苦用功。他如此敦厚,如此好学,颇得世人好评。三、熟读成诵1开火车读古文2小组读古文3开展小组背诵比赛四、情景明理1.情景表演,辨析:爸爸妈妈工作一天很累地回到家里妹妹向我要一支铅笔2.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做3.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会有什么后果:小明在教室里捡到一块很漂亮的橡皮,他看没人发现,就放在了自己的铅笔盒里。小华答应

    3、借给晓红一本漫画书,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却不带来4.小结道理:一个人只有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言语行为中小心谨慎,讲信用,才会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教后反思小儿语节选 教学目标能正确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渐达到背诵。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3、能结合生活实际,与伙伴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正确地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培养学生做事沉稳、尊重他人的品质。重点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与伙伴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正确地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培养学生做事沉稳、尊重他人的品质。课前准备在家借助拼音读文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小儿语2范读课文3教读课文分节朗读课文,边学习边指名学生朗读。4

    4、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朗读课文5拓展活动出示课后图画引领学生,说出图画的意思。说说这种做法的正误及判断理由。6自我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相应的评判 教后反思续小儿语节选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背诵。2. 在教师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3. 能够结合实际懂得为人处事的做法,知道怎样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并逐步达到背诵。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含义,结合实际懂得为人处事的做法。课前准备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入 1.复习:集体朗读弟子规小儿语2.预习: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自学要求)认读生字练习朗读课文熟练朗读课文学习

    5、“解析”理解大体意思练习背诵课文。(二)学习新课1.小组合作学习认读生字,练习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2.检查学习状况:集体朗读、学生领读、分组读。3.师生认读生字,教师范读并纠正读音。4.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5.指名朗读课文,集体朗读课文6.小组合作学习“解析”集体朗读“解析”7.学生自由读解析。8.指名说一说课文的大体意思。9.练习背诵课文(三)拓展延伸1.想一想:图中小朋友的做法错在哪里?应该怎样说和做?2.指名说一说3.自我评价:涂一涂:能熟练朗读课文的涂一颗星;能背诵课文的涂二颗星;能说出课文含义的涂三颗星。 4.大林寺桃花 教学目标1.对照解析理解欣赏领会诗意。2.正确熟练背诵

    6、古诗重点难点 1重点:正确熟练背诵本诗,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感受诗韵律美,体会诗人思想感情。课前准备读诗歌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解诗题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诗人白居易写的大林寺桃花,老师相机板书课题大林寺桃花指名读“寺”字,齐读课题。谁能告诉我大林寺在什么地方?(检查学生课下收集的资料)(二)检查预习:(课前提出预习要求)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收集大林寺的相关资料。3.再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看看你知道了多少?还有多少不知道的?)4.检查识字情况。通过生字卡片指名读“寺”“菲”“觅”(其中“寺”字的字音较为特殊,所以决定多指名读几次)5.这几个字

    7、放入诗中,你能读准吗?再请你们自由读读古诗。6.指名读古诗。(检查读诗情况。看是否读通、读顺、读准。)(三)初读感知1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了一个预习要求。现在老师想请同学利用书上的注释来给我们讲讲这首古诗是什么意思?在讲给我听之前,请先把你的见解,把你明白了的,不明白的,都讲给你们四人小组的组员听听。2指名说诗意3提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根据问题进入下一步)过渡:刚才几个同学说了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待会的学习中,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四)再读理解诗意:1古诗的第一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解决学生的问题。指名读请你们同桌之间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指名说说。解决学生的相关疑问。你觉得

    8、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试着体会一下,再读读。指名读(教师此时指导并且过渡:初夏时节,大地春归,各种花草都已经凋谢了。但想不到在高山中的大林寺内,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指名读,齐读。2古诗的第二句“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解决学生的问题。指名读这一句。读完后,跟你的同桌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指名说诗意,教师适时点拨,相机解决学生的疑问。(这句话有些难度,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可以相机点拨)你能体会出这句话作者又想表现什么吗?请你们自己先试着自己读一读,然后再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诗人在看到了大林寺中的桃花不禁想到: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

    9、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象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指名读。谁能读得更好。教师: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有的地方可以增加一些词语,使句子联系更紧密;说的时候,注意以一个诗人的语气来说。过渡:听了刚才同学说的,你有没有不同的体会呢?(五)悟情朗读1请你们再自由的读一读,多读几遍,用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来已经以为春天就要离去了,想不到它还在山中的古寺里。诗人对春天有种什么样的情感呢?个性体验品读(指名读古诗)。2读后交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再带着感情读一读。(当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读出对诗的理解后,老师也参与进去)3整体感

    10、悟赛读听了大家读的,现在老师也想读,教师配乐范读。老师读得怎么样啊?那请你们也再试着好好读读,我们待会儿来个比赛,看谁能比老师读得更好。把全诗连起来读:“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读出诗的整体美,意境美。指名读(配上音乐读)(2-3人)(六)试背古诗现在老师放着音乐,请你们自己试着背诵一下古诗,你可以边背边想象诗的情景,看看谁背得又快又好,自由背,指名背。你可以自由组合背。(2-3人)(七)拓展延伸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关于诗人白居易的古诗大林寺桃花,大家学得都很不错,老师这里还有几首白居易的诗歌,下课后,我们一起去读一读。 山居秋秋暝 1. 对照解析理解

    11、欣赏领会诗意2. 正确熟练背诵古诗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熟练背诵本诗,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感受诗韵律美,体会诗人思想感情。课前准备预习古诗 教学过程一、出示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1小组合作,认读诗中字词2反馈:集体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3练习朗读课文4集体朗读课文二、结合解析,练习背诵1简明了解诗人王维(701761),字摩 诘,蒲 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 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诗与孟浩然齐名,称 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苏轼曾赞:“味摩诘诗,

    12、诗中有 画,画 中有诗。” 著 有王右丞集。2总体把握诗歌的情景第一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 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第二幅“明月松间照”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 第三幅“清泉石上流”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 第四幅“竹喧归浣女”。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翠竹林外。 第五幅“莲动

    13、下渔舟”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 画面总合: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衣村女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有景有人,有静有动,构成了清新秀丽的乡村生活图景。 3结合插图,学生自由背诵4集体背诵,分组背诵,指名背诵三、拓展延伸说一说:自己对本诗的理解和感受 6柳桥晚眺 教学目标1在老师的帮助下对照“解析”理解诗句的意思。2.在背诵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背诵柳桥晚眺和夜雪这两首诗。3.背诵并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在老师的帮助下了结古诗诵

    14、读方法,学会借助插图理解故事里包含的意思。5.通过诵读感受股市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6.感受自然风光的魅力,培养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重点难点重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课前引入、复习诗歌的知识1近体诗 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2律诗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

    15、联、尾联(末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3绝句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偶有六 言绝句。韵律与律诗相 同,只是不一定对仗。二、课文分析详细过程1.简明了解诗人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12岁即能诗文, 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

    16、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2.总体把握诗歌的情景何谓“意境”?这里的“意”,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情);“境”是指客观世界(景),两者融为一体便成为意境。因此,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是诗情和画意的完美统一。诗人在河边听着鱼在水中跳跃,眼前的树林正等待着鹤鸟的归巢。悠闲的云儿不愿化作雨滴落下来,因此便在青山绿树之间飘来飞去。恬静的

    17、环境反映了诗人闲适的心情。 教后反思7.衣冠服饰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3.使学生养成穿着得体、爱护衣物、取放物品有定处的好习惯。重点难点使学生养成穿着得体、爱护衣物、取放物品有定处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在家需要注意什么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个人的身份、气质、内在的素质可以从穿着中得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对待自己的衣帽服饰,懂得爱护和珍惜,取放要有定处,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规律,这样会给自己带来不少的方便,减少许多麻烦。板书课题,齐读。二、借助拼音读课文1.自由读,指名读,指导。2.边读边想:对于学生来

    18、说,衣冠服饰在于什么?平时,应该怎么做?3.小组讨论,交流。4.全班交流,指导。衣冠不在名贵华丽,而在于整齐和整洁。平时,要爱护衣物,不要随便弄脏,破了要缝补。衣帽脱下后,要放在固定的地方。三、读周恩来的故事。1.自由读。2.说说周恩来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懂得了什么?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四、拓展活动1.看图,说说谁做的对,为什么?2.自我评价。3.读背三字经中的“冠必正,-”。 8.言语应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清课文的意思。3.使学生养成说话文明大方,态度恭敬温和的好习惯。重点难点在老

    19、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清课文的意思。 课前 准备联系生活实际,弄清课文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初读故事1.让学生自由读故事2.小组讨论故事3.讨论怎样才算尊敬老师二、结合图形1.学生观察图形,小组讨论图中那些是正确的那些是错误的?模拟表演怎样尊敬师长三、自我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相应的判断,能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做”是最重要的 9.读书写字 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或教学挂图,反复训练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读书、写字的习惯。 2.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了解读书写字时必须要达到的要求,并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仅自己自觉做到,还能督促旁人做到,逐渐形成习惯。重点难点通过反复

    20、训练,使学生了解读书写字时必须要达到的要求,并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仅自己自觉做到,还能督促旁人做到,逐渐形成习惯。课前准备自己先总结读书写字的正确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朋友,我们现在是小学生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要学习很多新的知识,这些知识需要通过读书写字来获得。因此,我们从小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十分重要。二、看图说话1.了解正确的读书和写字姿势。看第一页最上面的两幅图,说说这两位同学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按“左边的同学在”“右边的同学在”的句式说。2.老师讲解正确的坐、读、写的姿势。3.出示人直立的脊柱图。引导学生看人的脊柱,让小朋友在自己的背上摸一摸,感觉一下健康的脊柱应该像柱子一样直

    21、。出示弯曲的铁丝,告戒小朋友,如果读书写字姿势不正确,脊柱就容易弯曲,就可能长成驼背,像铁丝一样,多难看啊!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终身学习的重要保证。教育是什么?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往简单方面说,教育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事实上,一切教育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的确,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与人的发展终身相伴,良好的习惯是现代公民的应有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方面。这一课的学习,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分小组互助学习,自己看图,教师只要做适当点拨就可以了。正确的朗读姿势:双手拿书,身正、肩平,双臂自然平放在桌上。目光与书本平面垂直,眼睛

    22、距离书本33厘米左右。朗读时要做到:注意力集中,神情专注、投入。正确的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肩平、足安。一尺、 一寸、 一拳头。师:小朋友,我们现在是小学生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要学习很多新的知识,这些知识需要通过读书写字来获得。因此,我们从小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十分重要。师:看第一页最上面的两幅图,说说这两位同学在干什么。生:生按“左边的同学在”“右边的同学在”的句式说。师:讲解正确的坐、读、写的姿势。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生:人的后背师:这是人直立的脊柱图。师:人立着的时候脊柱是怎样的?生:直的 师:你能找到自己的脊柱吗?生找师:摸摸直立的同学的脊柱生两人一组摸师:你摸出来是怎样的?生

    23、:直的师:对,健康的脊柱应该像柱子一样直。师:这弯曲的铁丝像什么?生:弯弯的小河师:如果读书写字姿势不正确,脊柱就容易弯曲,就可能长成驼背,像铁丝一样,多难看啊!4.看下面的一幅图,先说说图中有几位小朋友,穿白大褂的是谁,正在干什么。启发小朋友主动说,有条理说。小结:保护视力,要定期检查视力。三、巩固练习有条理地说说几幅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四、总结我们要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认真做眼保健操,还有定期检查视力。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长大后才能为国家作贡献。生:看图师:先说说图中有几位小朋友,穿白大褂的是谁,正在干什么。生:回答师:保护视力,要定期检查视力。师:说说几幅图

    24、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生回答师:为什么要这么做。生:要保护视力师:对,(我们要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认真做眼保健操,还有定期检查视力。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长大后才能为国家作贡献。板书设计:读书写字头正 身直 肩平 足安 10.洒扫清洁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洒扫清洁的具体要求。2.使学生意识到保持环境卫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持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重点难点让学生知道保持卫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持卫生。课前准备结合学生实际,如倒垃圾时不要让簸箕里的垃圾掉在地上,不乱扔废纸,不乱扔铅笔屑,不乱吐泡泡糖等。引导学生保持教室和校园以及周围的环境卫生。教学过程想一想1同学同桌互相说说 你喜欢在哪

    25、种环境里生活?为什么?2小结整洁、优美的环境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好处,还可以使人心情愉快、生活舒适;脏、乱、差的环境,有害健康,使人心情不愉快,生活不舒服。过渡导语:那怎样做才能保持我们周围的清洁卫生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通过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来引导学生加强对保持清洁的关注。带着想一想的问题去读故事链接(只有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来才能有作为)。自我评价:这篇课文你学得怎么样?自己评价一下吧!板书:洒扫清洁扫干净摆整齐讲卫生 11.年画 教学目标教材提供了多幅中国民间木版年画典型图例,给予学生一种视觉上的艺术感受。教师应通过讲小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民间木版年画的形式美感和独特的色

    26、彩搭配,加深学生对民间木版年画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重点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1.导入课题。教师提问:以前学过哪几种绘画表现手法?学生答:有水彩画、水粉画、水墨画、蜡笔画玩游戏:把一张薄一点的白纸盖在一枚硬币上,用铅笔在上面涂抹,就可以印出硬币上的文字和图案。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年画,古称“门神画”。早在明朝的时候,中国民间就开始使用木版印刷技术来印刷年画。木版画即凹版制作的版画。揭示课题:木版年画。2.欣赏木版年画。教师提问:民间木版年画给你们什么感受?学生答:色彩鲜艳、造型复杂、内容喜庆、栩栩如生。3.教师介绍木版年画的发展史:年画在200多年前

    27、的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十分流行。全国出现了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山东潍坊和高密、苏州桃花坞、河南开封朱仙镇、陕西凤翔和汉中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年画产地。其中四川绵竹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教师提问:年画一般表现什么题材?学生答:吉祥图案、门神、福娃、民间生活、戏剧。教师小结:年画的表现内容包含戏剧故事、民间传说、历史小说、世俗生活、时事趣闻、名胜风物、门灶诸神、仕女娃娃等,几乎涵盖了中国百姓生活题材的全部。它植根于民间,集中了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淳朴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课件展示:年画的制作过程。教师小结:古代的

    28、年画都是先由画工设计画稿,再由雕工雕刻制版,最后才由印刷工上色印刷成画。画、刻、印是各自分开的。3.重点研究两幅年画。分析它们的用色特点。学生回答:民间木版年画的用色比较单纯,色彩鲜艳教师小结:木版年画的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提取自然形象的色彩并进行夸张和随心所欲的搭配,常采用互补色的对比关系,如:红加绿的搭配。分析它们的造型特征。学生回答:民间木版年画画着许多人物和动物,看起来很夸张教师小结:民间木版年画中的人物、动物的造型,都源自于生活中的自然形象,由民间艺人提取夸张。4.学习漏版技术。教师出示已经刻好的漏版。提问:我们如何利用漏版来制作年画呢?学生根据教材上的图解回答。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制作要点:漏版又叫孔版,在刻制漏版的时候,图案要负形相连。5.作业要求:使用漏版技术印制一幅年画。6.展示作业,评析奖励:评选最佳年画作品,并在教室内或校园内展出。7.课外延伸:课件展示年画的其他制作形式。 12.剪纸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优秀的民间剪纸艺术,体会剪纸的类型和特点以及表现的内容,掌握剪纸的剪刻方法,


    注意事项

    本文(一年级传统文化备课山东.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