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社会问题与教育转型试论民国时期的学生就业困难19121937.docx

    • 资源ID:10382559       资源大小:24.11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会问题与教育转型试论民国时期的学生就业困难19121937.docx

    1、社会问题与教育转型试论民国时期的学生就业困难19121937社会问题与教育转型试论民国时期的学生就业困难(1912-1937)摘要:中国新式学校教育开始于清末,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它随即成为国家主要制度性教育,毕业生逐渐增多,此系中国教育的重大变革。然而到了民国时期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都遇到了严重的就业困难,表现为毕业生的低就业率和已就业者的职业困境,构成了一个新的教育和社会问题。而这与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中国教育转型有极大的关系,这种转型是受外部因素影响的急剧变革,该变革使社会的受教育者就业模式快速解体,短时间内天然地导致了学生就业困难。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把中国的学生就业问题,放在一百年来中国

    2、社会改革的过程中来看待,将有助于我们更为客观地理解这个问题。关键词:学生就业困难;低就业率;职业困境;教育转型本文试图讨论19121937年中国社会的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研究该问题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挖掘历史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研究民国这个中国教育模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则显得更有意义;另一方面也具有现实的关照意义,因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仍旧十分严重。但是对此问题的研究,学术界长期以来没有专门的关注,只是在某些相关主题中涉及而已,近些年才有学者进行一些深入探索。清末学生群体的就业困难问题在桑兵专著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中有一些涉及。民国学生就业困难比之清末更为严重,关于这个问题

    3、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失业:武增峰的20世纪30年代大学生失业问题的教育反动1,谭玉秀、范立军的抗战前大学生失业问题探悉2,黄佑志的简论抗战前国民政府救济大学生失业的措施3;学生失业的社会政治影响,主要是陈德军的成果:南京政府初期“青年问题”:从国民识字率角度的一个分析4和南京政府初期文科与实科比例失衡的社会政治效应5。本文将以民国时期的主要教育类报刊为史料来源,从社会问题的角度去更具体地阐述19121937年中国学生就业困难现象的表现,并且尝试从教育转型的角度来分析此问题更深刻的历史背景,而这也是相同主题的研究较少涉及的。一、问题的表现 中国新式学校教育开始于清末,1905年科举制度

    4、废除,它随即成为国家的主要制度性教育,毕业生逐渐增多,此系中国教育的重大变革。然而到了民国时期,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却在教育救国的“凯歌”下很难就业,从而造成了一个新的教育问题,并引起了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其有两个重要的表现,首先是毕业生就业率低,即“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其次是能就业学生的职业困境,即毕业生通过职业对社会和个人的回报低。(一)毕业生就业率低毕业生就业率指的是升学和就业者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其统计是很烦琐的工作,民国时期无论中央、地方政府还是学校都没有对这个数据的采集有足够的重视,所以没有留下全国性的统计数据或者地方性的更为精密的统计数据。不过热心教育的社会组织、报社和杂志社进行了

    5、一些零星年份、地区或者个别学校的统计,为我们了解民国时期毕业生就业率提供了一些依据。1914年京津地区某中学的校长称其学校毕业生“谋事而不得事者”占毕业生总数的1/2。”可见该中学的中学生就业率大约50%。江苏省教育会在1915年和1916年进行了两次省内各中学的毕业生就业调查,发现毕业生中的77%(1915年)和61%(1916年)为不能升学者,他们“大都无业,或虽有业而大都非正当者也。” 6由此可以推知,此时江苏省的中学生就业率至少在50%以下。1916年黄炎培曾在报告中说:“现在中国教育上最可虑之事,莫如学生毕业后之状况,大抵一百分中有二十五分升学,三十分得有相当职业,而其余则皆失业之人

    6、。” 7 黄炎培是江苏省教育会会长,他掌握的情况大抵也是以江苏省为基础,可知此时江苏省中学生就业率为55%左右。以上情况是京津地区和江苏省的中学毕业生就业率,而作为全国经济文化的发达地区,其就业率应该高于全国水平,所以如果乐观的估计,民国前期中国的中学生就业率大概在50%左右。民国时期关于小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非常少,仅有江苏省的统计。1917年江苏全省超过75%的小学毕业者需要就业,但是“大都营营逐逐” 6,也就是不能就业。可见小学生就业率大概只有30%,低于中学毕业生就业率。同时,作为学生群体少数的大学和专门学校毕业生,其就业相对较好,不过20世纪30年代以后,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7、就业率日益降低。1934 年山西全省专科以上毕业生失业者有4 700人,而山西全省三十年来,专科以上毕业生总共不过8 905人。像中央大学这样的一流院校其20世纪30年代某届“毕业生二百余人,半数未获相当职业。” 8 可见30年代中央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为50%,陕西省的就业率应该更低。更尴尬的是,实业学校其教学宗旨便是直接面向社会生产,可是其毕业生的就业率仍然很低,“十之六七”的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6,也就是说其就业率大约为35%。虽然以上的统计严密性和精准性十分欠缺,但是作为仅有的一些数据,还是可以作为估算民国时期学生就业率的依据。此时期中国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基本不超过50%,比例极低,

    8、可见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不能就业者之多,“毕业即失业现象”之严重。(二)毕业生的职业困境学生就业困难的另一大表现是即使毕业生找到工作,其工作性质也很单一,并非社会所实用,甚至产生反作用;而多数学生只是为暂时糊口,非心所愿。从而构成毕业生就业的职业困境就业后通过职业对社会和个人的回报低。民国时期,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大抵为教员者居多数。其次为各行政机关人员,而为生利之农商者竟无一人。” 7当时教育界最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毕业生多充任学校教员。教育评论家舒新城曾说道:“(大学)文科毕业当教员,理科毕业当教员,商科毕业当教员,你教员,我教员,大多数全是教员。”“一般专门学校及至于中学小学毕业

    9、生的出路,都以教书为本位,却是很普遍的现象。” 9大学及专门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相对较好,因为人数少,学生素质比较高。不过,其就业路径还是很狭窄,正如胡适曾对大学毕业生所说:“你们毕业之后,可走的路不出这几条:绝少数的人还可以在国内或国外的研究院继续作学术研究;少数的人可以寻着相当的职业;此外还有做官,办党,革命三条路;此外就是在家享福或者失业闲居了。” 10可见,新式学生进入社会,并没有给社会带去活力和创造力,为改造社会各个领域出力,其多数仍然做着传统的知识人职业政治家、公务员或者教师,就业路径非常狭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因为生计问题还有很多毕业生铤而走险,干起了很多不正当的职业。“然人是有求

    10、生意志的,人又是靠物质来生活的,他们这一批职业落第的人,再不为宋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鬼话所迷了,为一时一刻不可缺少的生存故,自然只好走非常的路:游民、兵、匪、娼妓、强豪者的走狗等等,凡可恃以吃饭的,将无不趋之若鹜。” 11 这些群体给社会和国家都带来了极大危害。从这个意义上说,毕业生不但没有改造社会,反倒给社会带来了新的危害,成了“高级”的社会破坏者。而从个人的角度讲,职业对毕业生的个人回报也是相当低的。从时人的一些回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面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心理写照,更可以体会学生们临毕业时的困惑和恐慌,及其初次工作的不如意。1935年商务印书馆的一个编辑回忆他20世纪20年代中学毕业时讲道

    11、:“我会好几次真地去把这个问题和同级的同学、已毕业的老前辈以及师长们去商量过。但是结果,他们都是和我一样的只会叹几口气,埋怨几句社会,而想不出半点办法。就是出题目叫我们做这篇文章的国文教师(以“毕业后去向”为题笔者注),也只在我们文卷上圈圈点点,末尾加上一个意沉痛而语真挚的批头,并没有启示我们应当怎样去找出路。”“一到临毕业的半年就渐渐地转入苦境的境况里,后来竟终日为职业问题发愁了。等到真的跑到社会里来以后,更想到人生的无意味,感到非常无聊。在这两年中,我无时无刻不是为职业问题和人生意义而瞎撞,乱碰,奋斗,就是如今,我还是这样苦苦的在黑暗中挣扎。”“除了一小部分可以天天在金屋里陪他的姨奶奶外,

    12、大多数的中学生,无论从中学出来直接跑进社会里来做事,或者往大学或出洋打了一个弯子再到社会里来做事,个个人都要来一尝这个滋味的。” 12 这种生活的苦恼还导致当时很多学生悲观消极,顾影自怜。甚至以嫖妓为乐,耗尽家财,被父母、亲戚鄙视,青年学生为此而自杀的现象也层出不穷13。可见民国时期学生就业困难不仅是个严重的教育问题,更扩展成社会问题,对社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二、教育转型导致的就业危机那么,如此严重的就业问题原因何在?早在民国时期,各界学者就对此问题进行了各种讨论。但是笔者认为,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的学生就业困难与当时中国正经历的教育转型有极大关系,而今日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也与之有些相似。(

    13、一)中国学生就业模式的传统与转型近代变革以前的中国教育以科举考试为中心建立,经过宋代的定型和明清的强化,形成了固定的“学校”体系私立的私塾和书院,国立的府、州、县学和国子监。其课程内容是背诵和理解“四书五经”,并进行八股作文写作。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应各级科举考试,通过定期举行的县级、省级和国家级考试相应取得秀才、举人、进士的学衔,或者通过“捐”的方式获得监生或贡生的学衔,从而成为“绅士”阶层,构成了中国传统四民社会最高等级。其中大部分进士和小部分举人会成为国家官员,这是中国传统教育下受教育者的主要就业理想。但是能通过最高级考试成为国家官员的读书人毕竟是少数,根据张仲礼的研究,清代绅士中最终能

    14、成为官员的只占大约3%14,而其他人只有继续参加考试争取更高学衔成为官员,或者自谋生路。近代曾有人评论这种现象说:“此数十万人大都进不能得官,退不能迁业,以侥幸妄想终其身,诚为天下之至苦。” 15但事实上也不完全如此,社会也能够容纳一些未获官职的士人。由于传统社会读书人相对稀少,19世纪中期每年只有25 089人通过县级考试成为秀才最低一级的学衔,而清代太平天国运动前后中国所有获得学衔的读书人也只有约109万和144万14,如果以1851年人口43 189万人做基数16,那他们仅占总人口的0.25%或0.33%。所以即使没能成为官员,他们要么可以利用祖上遗留的家产为生,而更多的可以就其他职业,

    15、尤其是需要文字读写能力和管理能力的职业,这是一般老百姓不能胜任的工作。如帮助家族和地方管理公共财产,主持公共工程,服务地方教育界,成为官员的幕僚,或者经商、行医17。 重要的是,在他们工作的过程中仍然可以不断进行科举考试,向成为国家官员之路迈进。这就是传统中国读书人走向社会的主要通路也可以认为是科举时代受教育者就业的主要模式。而19世纪以来一系列与西方的交流和摩擦,使清政府认识到科举考试造成的人才知识局限,于是洋务运动时期开始尝试办少数新式学校,进行外语和自然科学教育。新式学校从此在中国诞生,也形成了新式的受教育者学生。甲午战败更是激起了国人的改革决心,新式学校数量开始增多,不过此时学生的就业

    16、和科举时代没有什么改变,他们和科举考中者一样被授予功名和官职18,并被安排到清政府及其各地官员创办的新式机构中服务。这一时期新式学校与旧式科举杂糅在一起,无论新式学生还是旧式读书人基本上仍然按照科举模式就业,而且新式学生日益得到更好的就业安排,所以一些旧士人也主动进入新式学校,争取新的社会流动机会19。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由此新式学校教育成为国家唯一制度性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学校教育得到了更有力的提倡,完整的学校体系建立起来。整个民国时期中国基本上经历了两个学制民国初年的壬子癸丑学制和1922年的壬戌学制,从而建立起小学、中学、大学的普通教育体系和甲乙种实业学校、高等专门

    17、学校的实业教育体系以及师范教育体系20。这三个体系培养人才的目标不同,普通教育体系属于升学预备,而职业教育体系和师范教育体系属于就业预备。因为民国政府不再延续清政府分配学生就业的政策,所以除师范毕业生有毕业服务制度20 可以算是一种就业分配外,民国时期大部分学校毕业生必须自谋生路,但是“生路”如此难谋,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就业困难。(二)转型带来的危机以上的教育改革是中国受外部因素影响的急剧变革,它使传统的受教育者就业模式快速解体,短时间内天然地导致了学生就业危机。中国传统社会受教育者的就业模式有科举考试为制度性的保障,也有社会对知识人的容纳方式作为社会性的保障,清末新式学生也

    18、基本按照制度性保障就业。但随着科举制度废除和清王朝终结,受教育者的就业模式在制度层面上瓦解。而更重要的是,新教育的发展也使社会层面上的传统就业模式难以维持。首先是学生人数比之传统时代的急速增加。新教育发展以来,作为受教育者,学生数量比之传统时代的绅士增加很多。如前所述,19世纪中期中国一年只产生新绅士25 089人,太平天国运动前后全国只有绅士109万和144万,且维持着稳定的水平。可是到1923年国内学生人数已经达到了6 615 772人21,到1937年时一年产生的学校毕业生就有2 567 218人22。 这种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导致固有的就业路径激烈竞争,竞争失败者自然日益增多。而这也与中国

    19、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非常相似。1992年全国只有高等学校1 053所,在校本科生218.4万人23。这个群体一直到1995年左右还一直享受着国家就业分配政策,并拥有固定的职业路径,这种路径也因为群体人数稀少而一直比较稳定。 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中国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扩招,大学生毕业生群体开始短期内急剧膨胀,与其固有的就业路径难以匹配。其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万人发展到2006年的506万人,八年间增长了3.7倍。毕业生数也是连年快速增长,1998年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人数为83万,2002年为134万,2005年为338万,2006年为413万24

    20、。于是导致其固有的就业路径竞争激烈,竞争失败者自然日益增多。可见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是20世纪中国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延续,也可看做是20世纪初以来中国教育急剧大众化不断发展的结果。其次,教育模式的转变导致民国时期学校毕业生年龄过小。民国时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初始阶段,所以各级学校比例悬殊,即学校等级越高,数量就越少。1921年全国有国民小学167 076所,高等小学10 236所,而中学仅有547所,大学及专门学校仅有125所,其学生比例分别为87.48%、9.02%、1.74%、0.50%25,这样的差距使得大批中小学毕业生不能继续升学。1915年和1916年江苏省内中学生的升学率只有2

    21、3%和39%,1917年全国只有大约10%的中学生可以升学6。而不能升学的学生只能选择就业,其人数自然非常可观,1921年全国小学和中学生占各种学校学生总数的约98.24%25,1937年这个比例甚至达到了99.16%26, 所以此时的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中小学学生的就业困难问题。中小学生毕业时年龄过小,天然造成了毕业生在社会上生存的困难。科举时代,一个读书人获得“秀才”这个最低级学衔的年龄多数在2130岁之间14,已经属于成年人。所以即使他们不再进行考试,不能继续取得更高等级的学衔,在社会上谋生也具有了一定人生经验和阅历。但是,民国时期的中小学毕业生大多1018岁,较之科举时代差了

    22、一个10岁的年龄段,所以其走进社会谋业生存,相对就困难了。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社会的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是近代以来教育改革的一个结果。这种改革使教育本身的发展不是为满足市场和社会的当时需求,而是为了长远的现代化目的。所以教育改革导致教育急速发达,打破原有学生就业人数与就业路径之间的平衡。当教育的大众化持续发展,这种不平衡就会长期存在。并随着更高等级受教育人群的不断膨胀,学生中的不同群体就会陆续面临这样的问题。因此,学生就业困难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必然面对的客观问题。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把中国的学生就业问题,放在一百年来中国社会改革的过程中来看待,将有助于我们更为客观地认识这个问题,以期更好地解决它。

    23、参考文献:1武增峰.20世纪30年代大学生失业问题的教育反动J.南京社会科学,2003,(10). 2谭玉秀,范立军.抗战前大学生失业问题探悉J.教育评论,2008,(6).3黄佑志.简论抗战前国民政府救济大学生失业的措施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3).4陈德军.南京政府初期的“青年问题”:从国民识字率角度的一个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2,(1).5陈德军.南京政府初期文科与实科比例失衡的社会政治效应J.史学月刊,2004,(6).6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J.东方杂志,1917,(14):7-163.7黄炎培调查美国教育报告G/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南京

    24、: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392.8武增峰.20世纪30年代大学生失业问题的教育反动J.南京社会科学,2003,(10):86.9舒新城.愿全国教育家反省J.教育杂志,1925,(17):1-2.10胡适.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独立评论,第7号,1932-07-03G/季羡林.胡适全集:第4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546.11杨贤江.事业与实学J.学生杂志,1924,(3).12堤柳.从临毕业到就职业G/中学生社.中学毕业前后.上海:开明书店,1935:156-163.13李大钊.学生问题(二).甲寅日刊,1917-04-05G/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5、,2006:91.14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76-116.15论废科举后的补救之法J.东方杂志,1905,(11):251.16姜涛.清代人口统计制度与17411851年间的中国人口J.近代史研究,1990,(5):29.17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18奏定各学堂奖励章程G/璩鑫桂,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21-530.19关晓红.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J.历史研究,2005,(5).20璩鑫桂,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

    26、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661-1011.2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928-929.22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K.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1414-1458.23杨宏雨.困顿与求索20世纪中国教育变迁的回顾与反思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242-262.24孟桂云,邓晓丹.大学生失业原因透析与市场化就业去向J.高教研究,2007,(6):97.25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华教育改进社公布中国教育统计G/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927.26民国教育部.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K.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37年,第十四编,教育统计,P.4-59.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问题与教育转型试论民国时期的学生就业困难19121937.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