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学案剖析.docx

    • 资源ID:10472758       资源大小:52.68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学案剖析.docx

    1、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学案剖析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学案第 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学习目标】1.知道祖国境内的三个远古居民代表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了解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2.通过观察古猿、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像,说一说他们的区别,理解人类的进化。 3.认识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学习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学习难点】对本课基本内容的理解需要科学合理的推断和想象。【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距今时间: ;地点: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北京人1、距今

    2、时间: ;地点 。2、使用工具和火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北京人使用工具: ;使用火: 。3、北京人的生活: 。4、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三)山顶洞人1、距今时间: ;地点 。2、山顶洞人的生活与北京人相比,其进步之处:体质特征 ;制造工具的技术: ;火的使用: 二、合作探究1、你同意教材中“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这一看法吗?21世纪教育网2、打制石器和天然石块有何区别?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三、精讲点拨1、“远古社会”指的是原始社会;“传说时代”大体上是指人类进入氏族公社时期以来的原始社会时期。远古社

    3、会也可以称为远古时代,与传说时代没有明显的界限,两者都属于模糊的时间概念,泛指原始社会。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都属于“远古社会”。2、氏族公社的特点:有血缘关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群体);财产共有(没有私有财产);地位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食物)。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进步之处:类别北京人山顶洞人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火的使用天然火会人工取火社会组织原始群氏族公社四、歌诀总结: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会造工具能用火,人与动物分界线。北京人在周口店,打制石器已出现,群居生活天然火,原始社会已显见。山

    4、顶洞人周口店,距今整整三万年,磨光钻孔新技术,人工取火史无前,血缘关系成氏族,没有贫富和贵贱。五、达标训练:21世纪教育网1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外,你还能( )A.参观山顶洞人洞穴 B.参观半坡遗址C.参观大汶口遗址 D.参观元谋人遗址2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是因为( )A.在这里发现了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原始人类的化石B.在这里发现了人类最早使用的石器C.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曾在这里生活过21世纪教育网D.这一遗址在我国首都北京境内3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人工取火 B.制造工具 C.使用工具 D.从事劳动4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

    5、一大进步,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元煤人已经知道用火 B. 北京人已会人工取火来源:21世纪教育网C.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D. 北京人已会保存火种5骨针是下列哪一远古居民曾使用过的工具( )A.元煤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蓝田人6爱美之心远古就有之,下列我国远古人类当中,懂得爱美的人是( )A. 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 元煤人 D.蓝田人7下列有关氏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是按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 B.氏族成员多劳多得C.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 D.氏族内部没有贫富差别8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如果这是真实的那么我国人类的历史

    6、又向前推进了( )年A.10万年 B.20万 C.100万年 D.180万年9下列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一项是( )A.群居生活 B.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 C.人工取火 D.使用简单的语言10山顶洞人已经进入氏族公社时期的主要标志是( )A.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 B. 按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C.居住在一起 D. 他们的模样同现代人基本相同11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有一种远古人类,已经懂得人工取火,会制作装饰品,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请你判断这种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12假如有一天山顶洞人遇到了北京人,他们可能会认为北京人(

    7、 )A.长相像猿,比较丑陋 B.会做项链,懂得爱美C.会缝制衣服,比较文明 D.用人工取火,比较先进13根据片断联想: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 能够直立行走,但还保留着猿的体质特征 使用天然火 过着群居生活,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 蓝田人 D. 山顶洞人14下列关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不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居住地区不同 体质特征不同 取火方式不同 装饰品不同 ( )A. B. C. D. 15在下列远古人类中,使用打制石器,并已经懂得磨光和钻孔技术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半坡人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京人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

    8、糙,只靠个人力量,他们无法生活下去,于是就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过着群居的生活。材料二: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共同的祖先繁衍的,他们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居住在一起,他们的生活很艰苦。请回答:(1)根据材料归纳出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在生活方面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后反思】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主备人:翟镇初级中学 于得珂【学习目标】来源:21世纪教育网1.知道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简要概述他们的农耕生活,归纳原始农耕

    9、生活的主要特征。2.比较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上比北京人山顶洞人有了哪些进步?3.分析认识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农耕生活。 【学习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学习难点】对农耕生活的理解认识。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79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填写下面的表格:氏族名称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年代地理位置房屋类型主要农作物家畜种类生产工具烧制陶器 二、合作探究: 1.概述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说说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有了哪些进步? 3.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建造的房屋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三、歌谣归纳原始农耕中华早,水

    10、稻和粟是代表。半坡河姆渡有房屋,半地穴干栏真奇妙。陶器石器样样有,生活水平日日高。四、达标训练:1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周口店遗址2中华民族以农耕文明为基础。最能体现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A种植粟 B种植水稻C加工玉器 D烧制彩陶3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场景是( )A种植水稻 B猪狗等家畜C半地穴式房屋 D石斧等农具4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下列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的是(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

    11、渡人5假如你去西安古城旅游,离你最近的原始居民遗址是( )A.半坡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河姆渡遗址6“民以食为天。”我国先民最早种植和食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 )A水稻和玉米 B水稻和小麦 C粟和小麦 D水稻和粟 7.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不同的根本因素是( )A饮食习惯 B劳动工具 C自然条件 D劳动技术8如果时空倒转,阿Q来到某原始居民的住处,当地居民以粟款待他。说明款待阿Q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 B. 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9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5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

    12、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10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主要遗址中,位于黄河流域的是( )A红山文化遗址、半坡遗址 B大汶口遗址、半坡遗址C河姆渡遗址、红山文化遗址 D大汶口遗址、河姆渡遗址11.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经济活动的相同特点是()A以原始手工业为主B以饲养家禽、家畜为主C以原始农业为主的多种经济生活D以采集、狩猎为主12.下列能反映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比以前进步的是( ) 会种植粮食 会饲养家禽 会制造陶器 会建造房屋用针缝制衣服 使用磨制石器A. B. C. D.13识读下图,

    13、回答问题:图一 图二(1)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一原始居民居住的何种类型的房屋复原图?(2)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南北方房屋的样式为什么不同?14. 阅读下列材料:下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中诗歌的内容请你猜测出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2)你能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的一个彩陶文物代表吗?(3)“农耕既普及”诗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4)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14、学后反思】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第 3课:华夏之祖 主备人:翟镇初级中学 于得珂【学习目标】: 1.知道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炎黄对华夏族的形成的贡献;尧舜禹的让;夏朝的建立。2.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3.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贡献。【学习重点】:黄帝“人文初祖” 【学习难点】:对“禅让制”的认识。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一)阅读第1214页教材,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思考回答 1、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 (征战各部落双方、过程、结果) 2

    15、、看教材13页下面的插图,说说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3、我们为什么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二)阅读第1416页教材,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思考回答 1、什么是禅让制?这种制度出现在什么时期?与哪些部落联盟首领有关?这些部落联盟首领都有哪些高尚的品质? 2、用自己的话概述夏朝的建立(原因、时间、人物、意义)21世纪教育网二、合作探究: 远古传说和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三、精讲点拨1、黄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2、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算起的。黄帝发明了衣裳、舟车、宫室、

    16、挖井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还把其他一系列发明创造都归于黄帝名下,认为他对中华早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缔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称他为华夏的“人文初祖”。3、“禅让”的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其表现有两点:新的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的,;被推举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四、歌诀总结涿鹿之战蚩尤亡,华夏子孙称炎黄。人文初祖贡献大,中华民族立东方。尧舜推行禅让制,德行天下仁义施。第一夏朝禹建立,奴隶社会从此始。五、达标训练:1在涿鹿之战中被打败的东方部落首领是( )A黄帝 B炎帝 C大禹 D蚩尤2“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

    17、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上文是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拜谒何处时的祭文( )A.中山陵B.黄帝陵 C.炎帝陵 D.秦始皇陵3炎帝和黄帝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主要生活在(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闽江流域4“禅让”是我国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下列关于部落联盟的首领禅让的顺序,正确的是( )A舜禹尧 B禹尧舜C尧禹舜 D尧舜禹5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 )A禹建立夏朝B涿鹿之战C实行禅让制D文字的出现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于( )A约公元前3070年 B约公元前2070年C约公元前1800年 D约公元前1600年7台湾各党派

    18、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他自己打败的蚩尤C他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基础 D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8.下列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说话中错误的是( )A有关他们的传说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历史”B他们是否真实还需要考古证实C有关他们的传说已经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D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距今约5000年前9大禹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所治的“水”是指( )A长江 B珠江 C雅鲁藏布江 D黄河10俗话说:“洪水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此时,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三过家门而

    19、不入,终于解除水患,造福于民。这个历史人物是( )21世纪教育网A.黄帝 B.尧 C.舜 D.禹11. 对“禅让”制度不正确的表述是( )A.传说中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B.原始社会全面崩溃的信号C.在黄帝、炎帝和尧舜禹时实行D.禹的儿子启破坏了这一制度12.阅读下列材料: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请回答:(1)材料中的“轩辕”是谁?(2)至今,海外华人常怎样自豪地称呼自己?(3)“轩辕”之后,我国黄河流域又出现了哪几位人物?(4)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人类从来都没有停息过。今天,为了解决我国北方严重缺水问题,把滚滚长江之水调到

    20、北方来,你知道正在进行的这项伟大水利工程是什么?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废疾者皆有所养。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获力为己,大人世既以为礼。请回答:(1)材料一是讲的什么时期的情况?(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什么意思?历史上这种办法被称为什么?(3)材料中的“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叫什么?(4)他用什么制度代替了材料一所说的制度?21世纪教育网【学后反思】: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复习学案主备人:翟

    21、镇初级中学 于得珂【复习目标】: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2知道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了解我国古代农业的起源。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4了解为什么常把中国人称为“炎黄子孙”,知道禅让制。【复习重点】:早期原始居民、原始农耕文明、黄帝“人文初祖”。【复习难点】: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正确理解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关系【复习过程】:一、自主复习,完成单元知识体系原始人群元谋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北京人:保留了猿的特点,手脚分工明显,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和使用 火。山顶洞人:模样同现代人基本相同,会人工取火和缝制衣服

    22、,过氏族公社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住 房子,饲养家畜,使用磨制石器,在世界上最早种植 。半坡原始居民:住半 房子,饲养家畜,使用磨制石器,在世界上最早种植 。制作彩陶。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制作黑陶和白陶,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氏族公社原始社会黄帝(人文初祖)和炎帝联合打败了 形成了华夏族。后来出现的著名的部落联盟的首领还有 、 和 。部落联盟二、合作探究1、有人说: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们过着共同劳动,共同分配劳动果实的平等生活,因此是一个理想的社会。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2、有人说: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过着平等的生活,但到了后期贫富分化特别明显,出现

    23、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这是历史的倒退。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3、有人认为世界华人在清明节拜祭传说中的黄帝是搞封建迷信,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三、典型例题剖析1.“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这一举措所起的积极作用是( )A黄帝部落兼并了势力弱小的部落B扩大了黄帝部落的活动范围 C扩大了黄帝部落的势力 D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式选择题,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仔细审题可知,本题其实要考查的是:黄帝部落兼并其他部落所产生的深远影响。A项是兼并战争的表面现象。B项是兼并战争的直接作用。C项是兼并战争的直接结果。D项是兼并战争的深远影响。答案:D2孙中山先生曾说:

    24、“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为我先。”下列史实符合此话含义的是( )发明舟车建造宫室 养蚕缫丝 发明文字编出乐谱冶炼青铜器( )A. B. C. 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运用的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轩辕”一词的含义和“人文初祖”的史实;也可用排除法,抓住炎黄时期还未进入青铜时代而排除含的选项。答案:A四、达标检测: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位于哪一流域?( )A黄河B长江 C淮河D渭河2、人与动物的最根本区别是( )A语言产生B群居生活C使用工具D制造工具3、原始农耕生活时,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典型代表是( )A北京人、河姆

    25、渡原始居民B.元谋人、半坡原始居民C山顶洞人、大汶口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4、原始人从住山洞到自己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发生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 )A、人们学会了建造房屋 B、人们认识到住房子比住山洞舒服C、生产力发展了,人们学会了农耕,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D、随着人口的增加,山洞不够住了5、如果你到西安去旅游,除了游览西安古城墙、秦陵兵马俑外,还能参观( ) A半坡遗址B山顶洞遗址C大汶口遗址D河姆渡遗址6、住着干栏式房子,会挖掘水井的原始居民是(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7、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的远古人群是(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

    26、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D山顶洞人8、孙中山有诗云“神州轩辕自古传”,这里的“轩辕”是指( ) A炎帝B尧C黄帝 D舜9、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 B、会人工取火 C、过着群居生活 D、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10、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 )会种植农作物,开始原始农耕文化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会制造陶器A. B. C. D.11、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 )A商朝B夏朝C周朝D秦朝12、领导人们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A、尧 B、舜 C、禹 D、黄帝13、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 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14、下列关于我国原始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半坡人住在干栏式房屋里 B.山顶洞人最早使用天然火C.河姆渡人最早种植粟 D北京人会制造工具15、假期小红想写一篇关于河姆渡聚落的说明文,那么她应该到哪里去考察呢 ( ) A.山东 B.北京 C.浙江 D.云南16、都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远古人群( )A北京人和元谋人 B山顶洞人和蓝田人C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元谋人17、先后在同一地点生活过的原始居民是( )A、半坡人和河姆渡人 B、北京人和山顶洞人C、半坡人和大汶口人 D、元谋人


    注意事项

    本文(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学案剖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