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贵阳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毕业论文 悲剧作品中的一味强心剂.docx

    • 资源ID:10688308       资源大小:24.6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贵阳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毕业论文 悲剧作品中的一味强心剂.docx

    1、贵阳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毕业论文 悲剧作品中的一味强心剂贵阳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毕业论文悲剧作品中的一味强心剂站点名称: 清 镇 点 学生姓名: 李 荣 班 级: 0 8级 学 号: 07103 指导教师: , 时 间:2010年3月 内容提要: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有价值的东西,人们才懂得去爱去珍惜,也只有是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才会牵动人们几近麻木的神经,才能震撼他们几近死亡的灵魂。这样看来,悲剧的产生,似乎就有了一定的必要性成了一味具有清醒人们头脑和灵魂的“强心剂”。在悲剧这味“强心剂”的作用下,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定位自己的生命价值观、再次修正自己的人生价值取

    2、向、让自己的生命开出最灿烂最美丽的生命之花在浩瀚如海的文学作品中,悲剧的存在不胜枚举。在这里提及文学作品的悲剧性,其主要目的是从文学作品的悲剧性这一角度,来探视文学作品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现象,让我们对文学作品的存在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让我们真正领悟文学作品的诞生意义和存在价值。关键词:文学作品 悲剧 人文精神 价值取向贵阳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毕业生论文/设计评审表学生姓名班级 级 专业论文/设计题目内容摘要:(150字以内)关键词:论文评审意见及成绩:评审组意见:组长签名: 年 月 日注:1、评审教师应结合学院评审办法作出客观的评审意见;2、本表附在学生毕业论文或设计后面,关键词及以

    3、上部分由学生填写,要求字迹清楚整洁;3、该表将装入学生毕业档案中。悲剧作品中的一味强心剂李 荣内容提要: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有价值的东西,人们才懂得去爱去珍惜,也只有是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才会牵动人们几近麻木的神经,才能震撼他们几近死亡的灵魂。这样看来,悲剧的产生,似乎就有了一定的必要性成了一味具有清醒人们头脑和灵魂的“强心剂”。在悲剧这味“强心剂”的作用下,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定位自己的生命价值观、再次修正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让自己的生命开出最灿烂最美丽的生命之花在浩瀚如海的文学作品中,悲剧的存在不胜枚举。在这里提及文学作品的悲剧性,其主要目的是从文学作品的悲剧

    4、性这一角度,来探视文学作品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现象,让我们对文学作品的存在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让我们真正领悟文学作品的诞生意义和存在价值。关键词:文学作品 悲剧 人文精神 价值取向第一部分 概 述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有价值的东西,人们才懂得去爱去珍惜,也只有是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才会牵动人们几近麻木的神经,才能震撼他们几近死亡的灵魂。这样看来,悲剧的产生,似乎就有了一定的必要性成了一味具有清醒人们头脑和灵魂的“强心剂”。在悲剧这味“强心剂”的作用下,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定位自己的生命价值观、再次修正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让自己的生命开出最灿烂最美丽的

    5、生命之花在浩瀚如海的文学作品中,悲剧的存在不胜枚举。在这里提及文学作品的悲剧性,其主要目的不是要深究文学作品中究竟存在多少悲剧,而是从文学作品的悲剧性这一角度,来探视文学作品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现象,让我们对文学作品的存在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让我们真正领悟文学作品的诞生意义和存在价值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和审美意识形态。而作为这一文化形态和审美意识形态的载体文学作品它以一种特殊的艺术样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是以语言为手段,形象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可以说,它是作者情感的结晶、是作者的心灵之花、是作者的精神产物,它所体现的是

    6、一种人文精神和人文现象。在文学作品中,我们通常会看到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也许,是作者的刻意安排,也许,是故事发展的必然,也可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但无论怎样,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悲剧却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神经,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使我们与悲剧中人同悲同泣。于是,我们不得不认真解读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得不认真定位自己生命的价值取向。第二部分 悲剧在作品中的体现在古代文学作品里,文学作品的悲剧性体现得非常明显。例如,在屈原的作品湘君、湘夫人里,就是如此。湘君是九歌中的一篇,是祭祀湘江水神的歌曲。 “湘君”指的是舜帝,“湘夫人”指的是舜之二妃(尧之二女)娥皇、女英。战国时,舜与二妃的故事在楚国广

    7、为流传舜继尧位之后,勤于国事,巡视九州,娥皇、女英姐妹俩于不久后即追随前往,未及会面,舜不幸死于苍梧之野(湘江上游),二妃过洞庭、涉湘江,忽闻噩耗,乃于江边痛哭之后投江殉情。湘君、湘夫人两篇是一组诗,写的是湘君与湘夫人之间的悲欢离合、思慕哀怨。湘君与湘夫人的相互寻找、期待,只能是在楚地洞庭秋色之中、萧瑟湘江之畔,才使祭歌与悲剧故事完美谐调地复合为一,吟此诗而心想其人,思其人而必想此景。萧瑟秋风的湘江畔点点泪痕的斑竹在风中呜咽作响,正是湘夫人的哭诉;烟波微茫的洞庭湖面,秋风卷起层层涛纹,正是湘君在诉说这。就是湘君、湘夫人给后人留下的有声画卷。当然,湘君、湘夫人都如此执著地追求,为什么却偏偏不能相

    8、聚以实现理想呢?这绝不仅仅是在讲一次误会造成的失约。人生坎坷,多有挫折,事物美好,追求执著,却每每难以遂愿。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珍爱生命中最灿烂也最脆弱的生命之花爱情,这就是屈原的寄托,也是两篇作品给我们的启示。再如李清照的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词作写于南渡后,那时李清照遭受了国破、家亡、夫死等重重沉重的打击,使她的诗风由早期清爽明丽的风格一变而为后期的沉郁悲怆。在声声慢中,作品开篇就以十四个叠字倾吐了作者的沉郁心情。“寻寻觅觅”,在一个幽怅的境界里,诗人久久地徘徊徜徉,她要寻觅什么呢?是遥不可及的故国、家乡,是天上人间相隔的伊人,是旧日“误入藕花深处”的记忆,是流逝在秋千架上的青春韶华

    9、,抑或只是一花一叶,一念一思的慰藉?当她在小园荒径中站下来蓦然回首的时候,她所失去的不已太多太多了么?除了生命之外,她还剩下什么呢?此时此刻,不但你我不知道她要寻觅什么,就连李清照自己恐怕也分不清吧?也许她要寻觅的就是失去的一切。子曰:“逝者如斯”那么,眼前属于自己的现实呢?她放眼四顾,这现实是:“冷冷清清”,了无生气的暮秋,就一如她的心情,起一切更加使她强烈地感觉到逝去的一切的美好。然而,她毕竟意识到失去的就是永远失去了,永远不能再属于自己,此情此境又怎能不教她悲从中来,内心只感到“凄凄惨惨戚戚”?心情本已如此,又偏赶上“乍暖还寒时候”。秋已是一天冷似一天,但诗人心底总还怀着对温暖的眷念,然

    10、后有一天忽然暖了一点,诗人该是多么欣喜!然而,凄寒又迅速统治了大地,到了这时,诗人心底仅存的一丝渺茫的希望是完全破灭了,她知道春天永远不会来了。这份落寞失望扰得她“最难将息”。这份纷纭紊乱的心绪如何排遣呢?诗人企图借酒浇愁,却又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几杯薄酒不但没有使孤凄的心灵得到麻醉和温暖,反而是一阵晚来疾风直吹彻骨,求醉也是不能,酒也抵挡不住凄寒的攻击。诗人又欲在屋外排遣自己的孤寂凄凉,然而一抬头,却正是:“雁过也,最伤心。”为什么呢?只为“却是旧时相识”。沦落天涯的她不也恰如南来之雁吗么?只恐此生再无北往之日了,也许这雁儿曾在故国故园中栖息过,也许当年与丈夫小别时曾劳它

    11、们传书递简,可如今故国故园已非她所有,丈夫也已永远不能再见,她纵有千般心怀,万般言语,也只是“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在这一瞬间,闪过李清照心中的感触该有多少呢?她逃避似的低下头,只见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花已如此,那么“比黄花瘦”的人呢?如今已是韶光老去,旧梦萍碎,又有谁来怜惜她、安慰她?“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可是,纵是盼到天黑,后面是漫漫的长夜又如何打发呢?然后是又一天这一日三秋的岁月到何时才是尽头呢?窗外“梧桐更兼细雨”,冷雨秋桐,这凄凉之感岂不又加重了一层!最怕“到黄昏,点点滴滴”。自己本已凄苦无限的心又怎能经得住如此的触景伤情,教人今夜如何成眠?“这次第,怎

    12、一个,愁字了得?”一个小小的愁字所能包含的太少了,诗人那颗多忧多患、多悲多感的心,已经是无法用言语道尽的了。能流泪还是幸运的,而诗人此时已是欲哭无泪了。作者用寒暖不定,晚风逼人,过雁,落花,长日难黑,梧桐夜雨等典型景物,反复铺陈,创造出“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典型环境,于是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幅凄美的画面:暮秋的黄昏,寒风凄切,冷雨沥沥;天边是哀哀过雁,屋外是咯菊憔悴,梧桐萧瑟;诗人独守寒窗,对着面前几盏淡酒,品味着那超越了愁苦之上的难言滋味。又如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在他所有哀叹仳离、思念唐婉的作品中,是仅有的一首词,其余全是诗。而且,这些诗又都是由沈园相遇和钗头凤词引发而来。

    13、由此可知,沈园一幕,对于作者的一生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沈园题词,陆游时年31岁(1155年),约在仳离之后的二、三年。词中以极度哀伤的泪语,记写了偶遇唐婉的情景,哭诉了分离后的无限思念和悔恨。陆游的钗头凤是一首即席之作,作此词时,诗人与爱妻唐婉已经被迫分离。虽然一个已娶、一个再嫁,但是两情依依、誓不相忘。在一个风和柳绿的春日,陆游与唐婉不期而遇,“人伦之变”,难吐衷肠,唐婉深意致酒,诗人情怀激越,停盏挥毫,在沈园墙壁上题写了这首诗篇,倾吐出长日的悲哀。唐婉是陆游的前妻,陆游和唐婉伉俪相得、恩恩爱爱、举案齐眉。不想,只因“姑媳不和”,陆母强逼休弃。美满的婚姻竟被活活拆散,造成中国古代的一大悲剧。

    14、被迫仳离后的唐婉,改适同郡宗子赵士程。不久,却在绍兴禹迹寺南的沈氏园,与独自游春的陆游邂逅相逢。一个再娶、一个再嫁。两情依依、苦不堪言。陆游难以咽下唐婉亲手斟过的黄封官酒,停杯挥毫,题词一阕于沈园壁上。就是著名的钗头凤(红酥手)。唐婉看后,心摧肠断,回去后,写下了与其同名的词作钗头凤(世情薄)相和,用以表达撕心裂肺的悲哀。未久,便怏怏而终。这两首词,作者不是仅仅陷入极度的感伤之中,而是在反复的追索之后,冷静地面对现实,毫无畏惧地控诉了造成悲剧的社会原因。是“世情薄”,是“人情恶”,是几千年的封建礼教,是冷漠的人情世事,是麻木不仁的冰冷人文。其实,像湘君、湘夫人、声声慢、钗头凤这些作品,只是古代

    15、抒情诗词中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这些作品所表现的,大多是人物的悲剧命运。作者将一幕幕悲剧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不仅是对悲剧人生和悲剧命运的一种沉痛缅怀,还是对世人提出最真实最严正的警示和忠告:要珍爱我们的生命、珍爱我们的情感、珍爱我们现在拥有的幸福和快乐。鲁迅曾经说过:“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就以红楼梦为例。作品中那些多才多艺的女子,却几乎都没有逃脱悲剧的命运:青春守寡的是史湘云、李纨,出嫁一年便被丈夫折磨死了的是贾迎春,远嫁的是贾探春,悲观绝望青春出家的是贾惜春,跳井而死的是金钏儿,含冤而死的是秦可卿和鸳鸯,被强盗抢去的是妙玉她们原本是山川日月之精秀钟情的芬芳花朵,是“气质美如兰,

    16、才华馥比仙”的天使,却遭遇如此悲惨的命运。在这里面,有封建婚姻制度的悲剧,有封建道德礼教的悲剧,有封建婢妾制度的悲剧,有赤裸裸的封建暴力凌辱女性的悲剧就连入宫受宠、晋封贵妃的贾元春,其实是被送到了牢狱一般的“那见不得人的去处”。其实,黛玉的悲剧,在作品的一开篇就已注定。在作品中,黛玉是三生石畔那株绛珠草的化身,她来到尘世是为了了却还泪之愿,为了报答甘露的滋养之恩。作者安排了这样一个虚幻的序幕,为黛玉后来的悲剧命运又罩上了一层神秘凄美的色彩。作品的结局是残酷的:林黛玉死于冷冷清清的潇湘馆,贾宝玉为此疯疯癫癫最后出家,命运对薛宝钗似乎要偏爱一些让她嫁给了贾宝玉,可那是一种更悲惨的结局,贾宝玉的出家

    17、让她刚刚完婚就守了活寡。林黛玉的命运是凄惨悲苦的,她死于贾宝玉完婚的当晚;贾宝玉的命运是悲壮的,他失去了最知心最敬慕的爱人黛玉,最后绝望遁入空门。但这里让人感觉有一丝欣慰的是:黛玉死了,可有贾宝玉为她而癫狂焚情;贾宝玉疯了,可有黛玉为他而伤痛殉情。最可怜的是薛宝钗,最后落得一场空喜,满心伤悲。这三人的悲惨命运,将作品的悲剧色彩渲染到了极至。一个完美的爱情故事,被无情地扼杀在了黎明的边沿,一颗颗向往幸福的炽热的心,被封建礼教封建婚姻碾压得支离破碎。香魂散了,情感碎了,生命从此失去了意义,正如那“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这。就是真实地摆在我们眼前的悲剧,是我们不可辩驳的现实。也许我们会问

    18、:作者为何总爱将如此悲苦的故事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其实,这并不是作者的初衷。作者只是把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东西以文本的形式再现于我们的面前,也许是出于对过去生活的一种回味或怀念,也许是出于对将来生活的一种理想或预见。如果我们从作品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或寄托,那,作者的创作理想就已经达到了,同时,作品的存在也就找到了应有的价值。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文学作品的悲剧性也体现得相当明显。在几年前,有一篇作品曾深深地撼动过中国当代文坛,这就是胡发云的老海失踪。可以说,这篇作品真正站在了一个“人文”的高度,来叙述了一个关于环境、关于人类、关于生存的故事。作品中主要写了三个人物:才情横溢、风流倜傥的老阳;学识广

    19、博而入仕的老朝;性灵而与天合的老海、一个真正看透世事的“世外”高人。作品中的老海是一个摄影记者,他曾为他发现了神秘女峡和珍稀动物黑叶猴而欣喜若狂。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就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却给那里带来了毁灭和杀戮;他发现了女峡,同样也给女峡的生态带来了灭顶之灾。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事情却已经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人类贪婪的巨手已经深深地伸进了那片宁静的净土。从此,那里的一草一木遭受了一场由自居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发起的毁灭性的侵略。一个人迹罕至的世外桃源顿时成了车马喧嚣的旅游胜地,人们毁灭性地掳走了这里的一切可以带走的东西,留下了永不磨灭的遗臭万年的垃圾和废墟。人类不是

    20、不知道,他们的入侵让这里的多少飞禽走兽背井离乡或暴尸荒野,但他们以万物之灵的美誉自居,他们明目张胆地以“发展”作为发动这次侵略的借口,恬不知耻地把自己的虚荣和快乐建立在其他物种的灾难和毁灭之上。也许,自从有了人类文明以来,人类就已自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主宰、是万物之灵。他们高举着发展和正义的大旗,肆意地对世界万物进行着掠夺和蚕食。并且,这一现象似乎也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而呈指数般暴涨。也许人类没有意识到:不尊重大自然的规律,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你看,现在暴尸于罗布泊沙海中的楼兰古国遗址,就是人类不善待自然的报应;那越来越近的沙漠,是向人类索要被人类蹂躏毁坏了的那些土地;那越来越频繁的沙尘暴

    21、,是自然对人类最后的通牒。在老海失踪这篇作品中,提出了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究竟是经济发展重要还是环境保护重要?在作品中这虽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作品的倾向性已非常明显:作品中的老海以自己的性命去为乌猴找一条生路,他用自己的生命来向自然赎罪,用生命来表达自己赎罪的诚意和决心。环保,是人类生存面临的一个重要主题。作品真实地告诉我们:尊重自然规律,爱护环境,也许那才是人类生存、发展之道。第三部分 文学作品的诞生意义和存在价值“文学是以语言为手段,形象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这是辞海给“文学”下的定义。文学作品作为文学的一种文字语言形式的载体

    22、,它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一种主观或客观的反映,是作者的精神产物,是作者情感和心血的结晶。在“文学作品”的“诞生”之初,其实它还不能称为文学作品,只能称作“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诞生,是作者艺术情感积累升华的必然结果。此时的文学文本,只对作者具有情感寄托或理念表现的意义。当文学文本被推向社会,有了读者之后,便以文学作品的身份介入我们的生活,它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才开始显现出来。文学作品的诞生,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是作者情感的真实表达,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鉴证和对未来生活的一种预见、构想。所以,文学作品的诞生,对于作者来说,是情感孕育、迸发的必然结果;对于读者来说,是对作品、对作者、对

    23、自己的情感和心灵的解读和寄托。湘夫人、湘君的诞生,是来源于美丽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它传达给我们的是两个美丽专情的女子为夫殉情的爱情悲歌。屈原的这两篇作品,似乎是在向人们传达一种美一种凄清悲壮的美!这种美虽然是来源于虚拟的流传和神话,但那笼罩着悲壮凄惨色彩的美却让千百年后的我们真真实实地感觉到它的存在,让我们对作品、对故事、对我们自己的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这,也许就是作者创作的初衷,也就是作品诞生的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所在。李清照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女词人,青春年少时肯定少不了如花如梦的情思和幻想。在作品点绛唇(蹴罢秋千)中,少女时代的欢愉、活泼心绪就表现得一览无余。但在她的后期作品中,就如

    24、声声慢(寻寻觅觅),那种清新明快的文风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沉郁和悲怆。那是命运对她的作弄和不公,一个才情满腹、多愁善感的女子,怎禁得住夫死家亡的沉重打击?面对南归的雁阵、面对冷雨秋桐,怎会不伤怀痛心,潸然泪下?读到这样的作品,谁能不为女词人的悲剧命运而悲之所悲?痛之所痛?陆游和唐婉的婚姻悲剧,真实地在他们的作品钗头凤中表现出来。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一个血气方刚的热血男儿,却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却没能把握住自己的真爱、却没有保护好自己的爱人,怎能不扼腕痛惜?可真是“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也!仳离几载,沈园邂逅,又加上看见陆游的题词,一个多才多愁的女子,怎可能会无动于衷?于是,

    25、唐婉回去便写了一首同名作来与之相和,那仳离后的伤痛和相思,蕴涵在词作的字里行间:“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失去了真爱的女子,就如那秋后黄昏的花儿,怎禁得住风吹雨打和世事沧桑?既然命运弄人、木已成舟,到如今只有“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的命了。陆游、唐婉的钗头凤和李清照的声声慢,是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和对自己悲剧命运的哭诉;曹雪芹的红楼梦,是对那群如花似玉的女子的才情的赞赏,同时也是在为她们的悲剧命运而叫屈;胡发云的老海失踪,是在呼吁人类善待自然、关爱自然,其实,善待自然关爱自然就是善待、关爱人类自己。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作者情感的结晶,是作者对生命、对世事、对情感的更深层次的领悟,是

    26、作者对生命的价值取向。作品所体现出来的这一切,就是作品“人文精神”的所在:关爱自然、关爱生命、关爱生命中值得我们去关爱的一切这,就是“人文精神”的价值体现。人文精神关注的是“人”、是“人性”,也许可以这样说:文学是“人学”,它关注的是人的生命价值、情感价值和社会存在价值;人文精神的真正精髓是 “爱”:对自然、对生命、对情感、对朋友、对社会的爱。没有了爱,世界将变得麻木冰冷;没有了爱,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爱是人文精神的真谛,是文学作品诞生的最根本的前提,是文学作品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附:主要参照书目:1.历代抒情诗分类鉴赏集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2.红楼梦(岳麓书社1987年版)


    注意事项

    本文(贵阳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毕业论文 悲剧作品中的一味强心剂.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