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历史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 资源ID:10766454       资源大小:48.25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历史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1、历史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长阳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殷商贵族笃信“天命”主宰一切,并永远庇佑其统治,祭祀占卜居于政治意识的主流。而西周宣扬“敬德保民”“明德慎刑”才能得到“天命”的眷顾。这一变化表明了A神权思想体系的崩溃 B对“天命”的质疑C德主刑辅理念的成熟 D伦理政治的勃兴2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起源的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

    2、国“宋”为姓,乃成宋姓。上述解释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B周礼是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有利工具 C诸侯争霸是宋亡国的主要原因 D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统治制度的基本特点3据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4学者张国刚认为,刘邦在打天下过程中,有两类帮手,一类是“职业经理人”,比如萧何、张良,此类人战后论功行赏,出任各种职务;第二类是大小“股东”,他们分封为诸侯王。刘邦只是这些诸侯王推举的“董事长”。下列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汉初郡国并行制是顺势而为 B刘邦分封诸侯符合历史潮流 C汉高

    3、祖未实现皇权高度集中 D两类帮手推动中朝制度形成5宋书卷九十四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A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 B选官用人只注重门第出身C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 D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6陈旭麓先生说:“时代变了,道光帝浑然不觉,结果脚随之跟入新时代,而头脑却依旧留在旧时代。在专制社会中,旨意决定一切。道光帝由此断送了机会。”对这段话最好的理解是A中国社会历史悠久、结构牢固 B封建自然经济是君主专制的基础C皇权专制延缓中国近代化历程 D自给自足心态滋生封闭保守观念7“春秋笔法”是中

    4、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作者往往用不同的字来表达态度,不发议论而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因此,不少重要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色的是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 C甲午战争 D维新变法8剑桥中国晚清史载:“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材料中的“太平军的社会革命”A顺应了当时中国小农经济国情 B是绝对平均主义的体现C强调国家对百姓财产权的尊重 D是战争环境的必然选择9对联的内涵往往带有对时事的绝妙讽刺。近代史上的某次谈判中,伊藤博文出上联相难

    5、:“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李鸿章对曰:“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这里“帝王度量”应指A开埠通商 B允许投资设厂 C割地赔款 D准许驻军101912年2月12日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曰:“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该诏书A为中华民国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B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C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D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 11“这是五四学生运动很值得反思的地方,一些学生打着爱国的旗帜公然做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就这样以群众狂欢的方式,学生开始打砸抢,并且火烧了赵家楼。打砸抢的对

    6、象则指向汽车与房屋等私有财产”与文中的“反思”相符合的是 A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捍卫国家权益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正义行动可以不择手段12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B党纲通过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中共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 D中共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13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

    7、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这说明当时中共A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B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已经完全成熟C仍然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D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14“星火燎原的话,正是时局发展的适当的描写。只要看一看许多地方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士兵哗变、学生罢课的发展,就知道这个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时期,毫无疑义地是不远了。”下列符合“燎原”之势的是A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C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 D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15右图是张乐平创作于1937年8月的时事漫画杀鸡儆猴图

    8、,图中的“鸡”代表“上海日军”;“猴”代表“日军部”。该漫画体现了日军对南京居民凶残大屠杀 表现了中国军队对日寇打击之沉重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上海军民的斗志 肯定了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英勇抗战A B C D16“有两种梦想推动着近代中国革命: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地位,消除旧有阶级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的历史时期是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7. 费孝通说:“它(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往、我

    9、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材料从什么方面说明了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A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传统 B汉族的经济发展优势C长期形成的居住和生活特点 D共同抵御外来侵略的经历18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要求各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阅看一些主要参考文件 国别宪法苏俄(联) 1918年宪法;1936年宪法中华民国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法国1946年宪法其他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宪法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A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B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C与资本主义宪法

    10、区别明显 D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192016年1月1日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6周年,当年此文件的发表体现了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核心利益,把握了时代潮流,被看作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C表明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打开了两岸民间交往的大门20早期罗马法有同态复仇法,即受害人给对方以同等的报复,以命偿命。而十二铜表法有条文规定“加害人可以通过交付赎金的方式使得对方放弃某种权利”。这些变化A反映了罗马阶级矛盾日益缓和 B反映了罗马法律文明的进步C体现了对罗马公民利益的维护 D说明了罗马法律的日益完善21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

    11、:“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221789年,杰斐逊向华盛顿抱怨采用了两院制,华盛顿于是问他为何要把咖啡倒在小碟子中,杰斐逊说为了让咖啡凉下来,华盛顿于是告诉他,两院制也是为了让立法凉下来。两院制可以避免人民受到煽动而陷入狂热,让共和国获得一个安全的锚。据此对美国采用两院制分析正确的是A延续了英国议会至上的政

    12、治模式 B提高了国会立法的科学性高效性C参议院的权力高于众议院的权力 D两院制有利于立法权的相互制衡23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歌词摘自德意志国歌的是A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B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C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D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24世界史纲指出:“犹太种族的商业精神使马克思洞悉财产和劳工的对立。而且在德国的教养使他认识到,劳工目前正变得有了阶级觉悟,并对集中财产的阶级进行集体的对抗。”该论述A分析了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的成因 B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C总结

    13、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D肯定了马克思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25尽管法国主流文化不认可巴黎公社时代的社会主义,但是对巴黎公社还是有很多正面的评价。他们痛恨第二帝国在1870年秋天的失败与新政府的妥协,为自己的国家有这样的理想斗士而自豪。据此判断,法国人正面评价巴黎公社是因为A其对民主政治的推动 B其对国际工人运动的支持C其改造旧世界的理想 D其表现出的民族精神261917年4月21日,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委员会在讨论列宁的建议时,只有2人投票赞成,13人表示反对,1人弃权。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进程看,最有可能导致当时的布尔什维克内部出现分歧的是 A. 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 C建立苏维

    14、埃政权的决定 D土地法令中的方案27二战后初期,在柏林市中心的分界地带,出现了70多家边界线电影院,这里播放的都是美苏双方精心拍摄的电影。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银幕上美苏的文化较量 B东西柏林间的文化共建C冷战下特殊的文化战争 D传媒领域中的文化认同28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1974年英国设立了两院“欧共体选择委员会”,负责审读有关欧共体的文件和制定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英国议会审读机制的建立A不利于英国进一步地融入欧共体 B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相应保障C严重阻碍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D为英国退出欧盟埋下了伏笔29右面为某学者绘制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其中:美、欧、日是

    15、基础;美、俄、日是关键;美、欧、俄是欧洲一翼;美、日、中是亚洲一翼。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A美国在多极力量中仍具有优势B日本已成为世界政治大国C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D大国力量的均衡保障了世界和平30. 物理学家安德烈萨哈罗夫50年代主导研发了苏联第一枚百万吨级氢弹,后来又参与促成了1963年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签署。70年代,他创立莫斯科人权委员会,并于1975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萨哈罗夫的人生经历折射出A苏联国际地位的兴衰起伏 B二战后科学的突破式发展C全球化加速结束冷战格局 D人类对战争和极权的反思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3分,第33题13分,共40分。)3

    16、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贫苦农民出身的皇帝,最怕别人瞧不起他,这种自卑心理始终伴随着他。朱元璋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而且对大臣十分猜忌,他绝不允许人们染指皇权。胡惟庸的权力增长,把亲密盟友提到了高级职位上朱元璋杀胡惟庸,一千五百年的宰相制度正式度除。虽说宰相制度被废除,(但)朱元璋不可能从根本上废除宰相制度。摘编自牟珊珊浅谈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材料二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

    17、况正好相反。1748年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你如何理解“朱元璋不可能从根本上废除宰相制度”。(6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明清史实说明“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对此你如何评价?(8分)32.外交是国家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风云变幻的国际关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条约影响南京条约“中国处于命令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A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中国面临被“瓜分”的民族危机。B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摘编自王建朗中

    18、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材料三 1960年,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请回答:(1)在材料一中 A、B 处分别填入相应的条约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

    19、些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声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具体表现。(3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美关系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该变化的原因有哪些?(6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召开34次,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平等享有立法权、选举权、监督权。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

    20、,不能随意更改。这种简朴的参政方式鲜明地表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直接性。雅典法律规定,公民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材料二雅典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是国家最主要的民主机构,它们分别拥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虽然其权力还有部分交叉,但“三权分立”的轮廓是明确的。这三个机构的设立反映了雅典人所具有的分权制约的思想。只要将近现代西方民主和雅典民主作一比较,不难发现雅典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实际上是近代以来在各国出现的众议院和参议院的胚芽,众议院和参议院是西方民主国家在分权制约思想下设立的国家组织,从其源流上考察,与雅典民主政治一脉相承。以上材料均摘编自

    21、蒋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西方民主和雅典民主的共同之处。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看待现代西方民主政治?(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答案DBCACCABC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CDBCDCBA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DBADACBA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4分,第

    22、32题13分,第33题13分,共40分。)31、(1)原因:元朝权臣乱政的教训;出身贫寒的自卑心理;权力欲望导致的猜忌;胡惟庸的专权跋扈。(4分)理解:专制集权下政务繁多,君主个人无法应对;百官众多,需要一个统领。(2分)(2)史实:明朝废除丞相,设置内阁,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清朝设置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4分)评价:明清之际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稳定社会,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但皇权的极度膨胀,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最终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4分)32、(1)条约:A为马关条约 ;B为辛丑条约 。(2分)影响: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23、(2)表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参加亚非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3分)(3)转变:由敌视(对抗)到缓和(正常化)。(2分)原因: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或与苏联争霸的需要);西欧、日本的崛起和挑战;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4分,答出4点即可)33、(1)特点:实行直接民主;设有专门的机构保证民主的实施;民主方式较为简朴;民主制度有法律作保障;民主对象的范围比较狭窄。(4分,答出4点即可)原因:奴隶制文明、城邦制度的确立;雅典奴隶制工商业经济的发展;雅典公民的民主参政意识;先进思想家、政治改革家的推动。(3分,答出3点即可)(2)共同:都体现分权制衡思想;都主张主权在民。(2分)态度:民主政治是人类的追求,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对其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4分)


    注意事项

    本文(历史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