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二》学案分析.docx

    • 资源ID:10927391       资源大小:26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二》学案分析.docx

    1、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二学案分析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 学 教 案( 2019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 校: 年 级: 任 课 教 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二)学案分析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捆小棒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

    2、概念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教学重点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教学难点对“数位”的理解教具准备小棒,计数器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教学设计一、教学导入大于10的数该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二、活动一:建立数位概念(一)数小棒1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我们来数一数,1、2、3、4、5、6、7、8、9、102一根一根数,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1现在我们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个十3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4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1)、现在是几根小棒?(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

    3、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各数三、活动二:快速拨数(一)师生互练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怎么拨的(二)生生互练一人说数,另一人拨出,并说一说两人互换再练四、活动四:填、读尺子上的数(一)出示图片:写一写师生一起将尺子上的数补充完整(二)教师提问1比15小比11大的数有那些?217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3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

    4、题?六、活动五: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数,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找一找,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或用到了1120各数七、活动六: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搭积木教学目标: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教学难点: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教具准备:实物投影,小捧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为新课做铺垫。看卡片口算:6+10=、5+3=、9 2=、8+10=、9+10=、6+3=10+3=、2+7=、8 6=、10+

    5、7=、10+5=、10+10=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搭积木活动:(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积木吗?(生说)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搭积木。(板书课题)(2)请你们用手中的积木玩积木增减游戏(采用猜剪刀、石头、布的方法),一边玩一边说:“再放( )块或拿走( )块。”在玩积木时,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再放( )块 多 +拿走( )块 少 -(3)下面按老师的要求摆积木:(引导学生根据书中的图意摆)先摆13块积木,再放2块。2、结合动手操作并根据所用积木的数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能根据刚才摆积木的过程提出数学问题吗?先想一想,同桌之间再互相说一说。(指学生说)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是:一共摆了多少块积

    6、木?三、小组合作,解决问题。1、求一共摆了多少块积木,用什么方法?应该怎样列式呢?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想的)13+2=2、13加2等于多少呢?小组内互相研究一下该怎样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算法)3、试一试:14+5= 16+3=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结果,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四、教学20以内不退位的减法。1、按书上图意摆积木,根据摆积木的过程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研究计算方法。3、试一试:176= 185=(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结果,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五、算一算:1、电脑先出示“相碰的做加法”的四辆车。4辆车中两两相碰共有几种可能?你能得到哪些结果?引导学生先在小

    7、组内说一说,再进行汇报。学生边汇报教师边电脑演示,随机出示算式和得数:12+6=18 12+4=16 12+3=156+4=10 6+3=9 3+4=72、电脑再出示“相碰的做减法”的四辆车。(方法同加法)六、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71页第1、2题。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卡片)14+4= 13+5= 19 8= 15+4=17 6= 12+7= 16 3= 19 3=18 2 4= 10+5+2= 7+3+8=5+5+6= 8+2+4= 10+8 2=3、在里填上“+”或“ ”。127=19 414=18 172=15 183=15106=16 115=16 194=15 311=1433

    8、+12=18 19 - 83=14 103=1524、完成教材第71页第3题。5、在里填数,要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的和都等于9。七、回顾小结。这节课快要结束了,说说你们的收获吧有几棵树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加几的各种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以及数学应用的意识;能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

    9、算8加几;教学难点:对“凑十法”的进一步理解;根据 8加几进位加法的规律,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练习卡,图片;学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导入语:公园里,叔叔阿姨正为小树浇水呢,我们看看去。板书:有几棵树。2、探索新知识。师: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生:上面有几棵树?下面有几棵树?一共有几棵树?师:你真厉害!还有什么问题?生:上面多几棵?下面少几棵?师:你回答得很好,不过不完整,谁能来帮帮他?生:上面比下面多几棵?下面比上面少几棵?师:你们都好棒,提出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就集中解决其中一个问题:一共有几棵树?(引导板书出:一共要

    10、植多少棵树?)谁能来列给这个问题列个算式呢?(生:8+6,师板书8+6)哦,你们都知道他的得数了,可是老师却不懂怎么计算这个得数,我想要你们来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好吗?(3)师:恩,那现在请小朋友先动手摆一摆,在摆之前请小朋友们听清楚要求:用你们手中的小棒来代替小树,摆一摆,8+6等于几?你是怎么计算的?你有多少种方法?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4)(示意学生停,坐端正)现在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1)从8数起,数上6个数是14.2)把6分成2和4,8加2得10,10加4得14;3)把8分成4和4,6加4得10,10加4得14;4)9加6得15,8比9少1,15减1得

    11、14;5)10加6得16,8比10少2,16减2得14;7)请计数器帮忙小结:你们的方法好多,老师真为你们骄傲!现在请把小棒一合,推到前面去,小动物们也有他们的做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白兔它喜欢把6分成2和4,8加2得10,10加4得14;小熊它喜欢把8分成4和4,6加4得10,10加4得14;小猪爸爸也说了它的做法,10加6得16,8比10少2,16减2得14。书上笑笑和淘气两个人呢,一个用8凑10,一个用6凑10,都得出了结果14,所以只要能又快又准确地算出结果,无论哪一种办法都可以。7)小白兔它说它有首数学儿歌想念给大家听听,请我们的小朋友认真地听一听: 8加几,不用怕,借2个,凑成十,

    12、计算起来对又快。我们也一起来念一念吧!(引导学生念两次,还要用手比划)二、巩固练习。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灵活应用知识的本领了,施老师真为大家开心,现在请同学们在这么多方法中选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做一做74页的试一试,做完的同学把笔放下来,坐端正,施老师就知道了。学生汇报做法,老师进一步指导凑十法。然后全体做一遍课间小操,休息一下。(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齐步走,xx凑成一双手。)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四、总结延伸。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8加上几的进位加法,小朋友的想出了许许多多方法,只要能算得又快又对,你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做。那么,老师想问问,今

    13、天你学到了什么?买铅笔教学目标:1、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教学重点: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探讨“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铅笔、投影。教学过程:一、模拟表演,提出问题请表演的小朋友上台表演,师口述内容,生表演,一只大兔子开了一家文具店,小老鼠和袋鼠也在文具店里,这时来了一只小兔,它对大兔说:“我买9支铅笔”。大兔把铅笔都拿出来了:一捆(10支)和散的5支,这时大袋鼠提出了一个问题: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二、猜一猜,列出式子1、 想一想,猜一猜,还剩多少支铅笔呢?2、 列出算式,159三、讨论15

    14、9的算法1、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题。2、小组讨论:你是怎样算的?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1)、一根一根地减。(2)、15分成10和5, 1091 156(3)、把9分成5和4, 15510 1046(4)、9615 1596 4、尝试练习(1)、让学生拿出学具摆一摆,计算试一试各题。(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四、巩固算法1、基本练习(练一练第1题)(1)、让学生独立计算。(2)、选3题跟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2、摘苹果(练一练第2题)在游戏中进行计算。3、 发展练习,(练一练教学游戏)(1)、让学生自由看图描述故事,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2)、交流。五、总结板书: 买铅笔(1)1596

    15、(2)1596 (3)159因为961091 15510 所以1596156 1046跳伞表演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081页“跳伞表演”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能正确计算十几减7、减6等数的减法,并能简单应用。2、在探索解决问题中,进一步感知解决策略的多样性。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教学重点:学会正确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求谁多,多多少,用减法计算。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跳伞表演吗?动物园里正在举行一场精彩的跳伞表演,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一看?出示课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出示蚂

    16、蚁跳伞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蚂蚁跳伞表演,说一说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出示蜗牛跳伞图)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蜗牛跳伞表演,说一说又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幅图上的数学信息?2.谁能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呢?生:一共有多少只动物?解决:11+7=18(副板书)3.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4.(出示“谁多?多几只”)今天我们就要解决这样的问题:谁多?多几只?5.为了使我们看得更清楚明白,我们一起用学具圆片来整理一下图中的信息。摆圆片。(一一对应的思想)6.谁能用算式来表示一下呢?11-7=4 (板书)并说一说各数表示的意义。7.如何计算11-7=4呢?动手用你的小棒来摆一

    17、摆,然后同桌之间交流一下你的方法。8.学生汇报计算方法。三、理解运用,巩固算法:1.做减法,试一试,你准行!2.小猴摘桃。每一级台阶上面都有一道题,每完成一道题,小猴就会上一级台阶,最后送小猴到最顶级台阶摘到桃子。3.孔雀开屏,完成练习。4.看图说一说图中的信息,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算式解答。5.游戏:摘苹果。6.思维拓展。四、总结评价:这节数学课你们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美丽的田园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84页85页第七单元加减法(二)的美丽的田园。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创设情境,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

    18、学的乐趣。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自然、爱护动物、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在学习中,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2、能力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独立思考的能力。3、知识目标: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发现、思考、提出问题,并正确运用2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相关的问题。教学重点:使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教学难点: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一个数,建立数感。教学准备:各种图片、算式卡片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新设疑1、激情引新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参观美丽的田园,你们有兴趣吗?揭示课题:美丽的田园2、激情

    19、设疑看一看师:瞧!这就是“美丽的田园”,这里都有些什么?(多媒体出示美丽的田园的画面,即教科书84页的挂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的内容。说一说请同学们根据图中的内容想一想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联系生活,提出问题要求每位学生至少要想出2个问题。请学生提出问题,师把生提的问题选择性地用图卡结合文字说明存到“问题银行”里。(如 比 多?只)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3、汇报结果,集体评价小组代表到黑板前汇报解题的方法及想法。师组织集体交流,采用语言、物质激励等方式进行评价。师把学生说的算式板书在对应的问题旁边。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1、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2、练一练第2题。(做游戏,播放音乐:找朋友)师把算式卡片分发给学生,学生到台上找朋友。集体评价后,请学生用水彩笔在书上连一连。请学生说一说什么情况才是好朋友。3、练一练第3题。(模拟表演)教师用数字9说几句话,示范表演。同桌从020任选一个数字互相表演。小组代表到台上抽取一个数字进行表演,比一比看谁说得好。四、小结收获,渗透联系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2、这些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请同学们课后寻找身体上的数、教室里的数、校园里的数来提问题并解答。XX文讯教育机构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二》学案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