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艺术概论笔记6艺术概论重点代表人物》.docx

    • 资源ID:11086583       资源大小:25.43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艺术概论笔记6艺术概论重点代表人物》.docx

    1、艺术概论笔记6艺术概论重点代表人物艺术概论重点代表人物刘小土中国1.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倡导“礼乐”之教,是中国历史上提倡美育的第一位教育家,其创立的儒家美学,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派别之一。其艺术与政治教化结合的思想,也是为中国美学史上传统的思想。现在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美学思想的主要资料,在书中,孔子提出了“兴、观、群、怨”、“尽善尽美”、“文质彬彬”、“知者乐山,仁者乐水”等观点,以“乐儿不淫”、“衰而不伤”作为美学批评的标准。2.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明,谥曰聃。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子,以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和

    2、本原,并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美学命题,阐明“道”既是感觉的对象又超越感觉的特点。老子提出的“道”、“气”、“虚静”、“自然”等范畴,对中国古典美学体系和特点的形成,有极大影响。老子作为道家美学的开创者、奠基人,影响着后学对道家美学的丰富、发展,并形成中国美学史上与儒家美学相提并论的道家美学传统。3.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直接继承孔子的美学思想,强调人格美的意义和价值。提出为实现个体人格美而进行自我修养的“养气”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在中国美学史上最先明确提出以任、义为核心的人格美同样能引起审美愉悦。而且提出了“以意逆志”的命题,包

    3、含着对艺术欣赏特征的认识。孟子美学作为孔子美学的继承与发展,对厚实颇有影响,著作为孟子。4.庄子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美学主要代表人物。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孕育、包容“天地之大美”,是最高的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认为审美者只有做到“心斋”与“坐忘”,心境空明,忘怀一切,才能进入审美的境界,通过对“道”与“技”关系的分析,提出“艺”与“道”的相同之处,用“庖丁解牛”、“解衣般礴”等故事,说明艺术创造是一种含规律而又含目的自由的无功利创造活动。庄子作为道家美学的代表,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著有庄子。5.陆机 (“诗缘情”也可以作答)陆机,字士衡,西晋画

    4、家、文学理论家,所作文赋一书中,提出“缘情”说,强调文学艺术以绮丽的文采表现的情感,“诗缘情而绮靡”要求文艺作品有充实动人的情感,且情趣高雅,注重文辞声色之美,提出文辞具有声音之美,强调“声为情变”,作品风貌与作者遭遇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对中国美学思想发展有重要贡献。6.刘勰刘勰,字彦和,南朝梁文学理论家,著有文心雕龙,认为美是宇宙本体“道”的体现,语言文辞具有美的性质,这合乎“自然之道”,是“道”的体现,从而提出了“文以明道”的概念。文中首次提出的“风骨”、“神思”、“知音”等概念,对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中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论述,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十分重大。7.蔡元培蔡元培是我国

    5、近代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爱国主义者,辛亥革命后第一任教育总长,曾任北大校长。他认为,“文化进步的国民,既然实施科学教育,尤要普及美术教育。”曾发表过以美学代宗教说,文化运动搞糟国民精神的手段等论文,寄希望于纯粹之美学来陶冶人们的感情,把美誉作为改造国民精神的手段。主要著作有蔡元培选集、蔡元培文集,主要美学著作有蔡元培美学论文选。8.王国维王国维,字静安、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中国近代著名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他把西方美学和文艺思想与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思想融合起来,把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逻辑思辨方法与乾嘉学派的考据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美学和文艺理论以及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史研究,所著人

    6、间词话是我国第一部古代戏曲艺术史专著,提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隔”与“不隔”、“写境”与“造境”等思想,强调艺术表现要能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其著作结集为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和观堂集林。9.王朝闻王朝闻,雕塑家、文艺理论家、美术学家、艺术教育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强调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借鉴外国的先进文化,十分注重美育教育,为提高文艺工作者和群众的审美素养付出了毕生心血,他的美学思想和理论建树指导和影响了新中国系带美术工作者,雕塑作品有一位老人、民兵,专著王朝闻集、论文集新艺术论文集、论艺术的技法等。10.朱光潜朱光潜,中国美学家、

    7、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以自己精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贯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译作黑格尔美学等。11.宗白华宗白华,现代美学家、诗人,在美学思想上,主张美学研究“以整个的美的世界为对象,包括宇宙美、人生美于艺术美”,但以“艺术美”为出发点。认为西洋的美学理论,始终与西洋的艺术相表里,中国美学原理有自己独立的审美范畴,提出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启示,理解中国艺术的道路。主张注重阐发美的本质

    8、和艺术美创造、欣赏的价值结构与形式结构,建立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美学范畴系统。主要著作有美学散步、美学与意境,译著有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美学文学译文选等。12.李泽厚李泽厚,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和文艺美学家,他通过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性研究,提出了“主体性实践哲学”的口号,并以此为前提,对有关美学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提出了“实践美学”的观点和理论。他以重实践、尚人伦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点卓然成家,代表著作有美的历程、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美学论集等。外国1.苏格拉底苏格拉底,雅典人,在西方被誉为“一位先知般的哲学家”。一生以追求真理和智慧为己任,他在希腊哲学史上颇负盛名,以逻

    9、辑学和理学见长,在美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在美学上的重要贡献在于他对妹的定义的追求,以主体(即人)作为判断美的依旧,以含目的性、实用、恰当作为衡量美的标准,开创了人类美学的先河。2.柏拉图柏拉图,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一生关注政治,“改造社会”是他始终思考的重点,以“理念论”为中心,建立了欧洲第一个庞大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对于艺术,他认为艺术仅仅是“影子的影子”,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是第三性的,他把艺术的本质认为是“理念”的体现,其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理想国、大希庇阿斯、斐德若等著作中。3.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是古希腊哲学家的最后一任代表,被后人称为“

    10、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艺术创造论”开创了西方艺术美学的先河。他也是第一次提出悲剧范畴和讨论悲剧的艺术美学家,认为悲剧有理化作用,在艺术的起源问题上,他是“模仿说”的重要代表,他肯定艺术的模仿就是一种艺术创造,艺术表现的事物化比生活中原来的事物更理想更美,这一理论直到19世纪末仍然具有极大的影响,代表作有诗学、形而上学、政治学、伦理学、修辞学等。4.康德康德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三部著作构成了他哲学的完整体系,康德从美的分析、崇高的分析、天才与艺术三方面进行探讨,认为艺术纯粹是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

    11、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带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康德美学思想在欧洲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来的各种形式主义和纯粹艺术论大多溯源于此。5.黑格尔黑格尔是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得大成者。黑格尔在批判康德不可知论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上,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认为思维和存在,本质与现象,相对于绝对是辩证统一的。在对美学的探讨过程中,他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学研究是“美的艺术的哲学”。对黑格尔来说,只有艺术美才是真正的没,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并因此认为艺术随理念发展表现为三种历史类型:象征主义、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代表作是美学。6.席勒席勒、是德国古典

    12、主义美学家,代表著作美育书简,又译作审美教育书简,第一次在美学史上提出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美育理论,从理论上深刻阐述了美育的必要论和美育的意义,被后人称之为“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并以此作为审美教育形成独立立体理论体系的基础。(注:美育书简单独名词解释亦可这样作答,只需要将顺序稍微调整。)7.莱辛莱辛,是德国启蒙运动文学杰出的代表,著有拉奥孔,副标题论诗与画的界限。莱辛从比较“拉奥孔”这个题材在古代雕刻和古典诗中的不同处理,论证了诗与造型艺术的区别和界限,阐述了各类艺术的共同规律和特殊性,并批判了温克尔曼“高尚的简朴与静穆的伟大”的古典主义的观点,认为一切艺术皆是现实的再现和反映,都是模仿自然的

    13、结果,这就是艺术的共同规律。8.温克尔曼温克尔曼是18世纪德国著名艺术史家、艺术美学家和考古学家。他对古代艺术史的研究以及对艺术美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希腊雕塑和绘画的审美特征以及其产生的自然与社会条件的研究,享誉世界学术界和艺术界。例作古代艺术史记录了古希腊罗马的雕刻、建筑和绘画,在西方将美术史学科建立起来。9.歌德歌碟,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著名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他是德国狂飙运动的主将,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在诗歌、戏剧、散文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主要作品有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的雏形,还有理论著作诗与真、说不尽的莎士比亚等。歌德是德国民族文学的最

    14、杰出的的代表,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提高到全欧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0.罗格塞罗格塞,德国艺术史家,主要著作有艺术的起源和艺术学研究等。罗格塞的艺术的起源明确提出以人类学的方法研究艺术,因而被视为艺术人类学的“开山之作”,他也因此被视为艺术人类学的“开山文人”。同时,他提出建立艺术科学的主张,也提供了艺术学的诞生。他呼吁要给原始艺术最大的注意,不仅因为原始艺术在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后,而且它相对地比较单纯,容易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最初级的艺术,这种观点显然是以进化论的思想为前提的。11.康德拉费德勒19世纪末,德国理论家康德拉费德勒极力主张将美学与艺术学分开,

    15、因为“美学的根本问题与艺术哲学的根本问题完全不同”,美不等同与艺术,美学与艺术学应是两门相互交叉而又各自独立的科学。从此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产生了,费德勒也被称为“艺术学之父”。12.别林斯基别林斯基,俄国革命家,民主主义者、文艺理论家、哲学家。他是第一个系统地总结了俄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科学地阐述了艺术创作的规律,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文学和美学见解,成为俄国文学批评与文艺理论的奠基人,他将艺术中的典型人物称为“最熟悉的陌生人”。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艺术的概念、致果戈里的信等。13.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所著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均为不朽之作。托尔斯泰是艺术表情论的著名代

    16、表,他认为艺术品的水平取决于情感的真诚、独特、清晰所产生的感染力。在艺术论一书中,他详细论述了情感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的作用。他指出,感染力是区分真正艺术与虚伪艺术的标志。他创造了史诗体小说,是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一,对世界文学影响巨大。14.车尼尔雪夫斯基车尼尔雪夫斯基,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家、哲学家、美学家、文艺批评家和作家。他在人本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对美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批判了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唯心主义实质,从唯物主义出发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著名命题。代表著作有艺术与现实的美学体系、资本与劳动以及小说怎么办等。15.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俄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文艺理论家、美学

    17、家。代表著作有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该书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上第一部运用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研究艺术起源的成功之作,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经典著作之一。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艺术的最主要特点是运用生动的形象表现人在劳动活动中的感情和思想,提出应该有无产阶级的艺术。该著作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建设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艺学体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16.雨果雨果,法国著名诗人、文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作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他勇于揭露社会矛盾、贫富悬殊,描写下层人民的命运,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影响深远。雨果的创作成果丰硕庞杂,不但在文学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在政治方面也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其代表作品剧本克伦

    18、威尔、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等。17.巴尔扎克巴尔扎克,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人间喜剧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代表作品还有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农民等。18.科林伍德科林伍德,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美学家,表现主义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代表著作有艺术原理、历史的观念等。认为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而任何再现艺术都是“伪艺术”,从而否定了艺术认识生活的基本功能,他背离了西方古典美学的优秀传统,抛弃了“艺术模仿自然”的合理内核,突出体现了他

    19、的唯心主义。19.尼采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在认识论上,尼采是极端的反理性主义者,他猛然地揭露和批判传统的基督教道德和现代理性,他的哲学具有傲视一切,批判一切的气势,在艺术本质问题上,他是“主观精神说”的主要代表,代表著作有悲剧的诞生、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不合时宜的考察等。20.丹纳丹纳,法国著名史学家兼文艺批评家,著有艺术哲学,该书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和古希腊雕刻为例,以艺术发展史作为依据,强调了种族、环境、时代三个因素对精神文化的制约作用,其中种族是内在动力,环境是外部动力,时代是后天动力,这部著作在现代西方美术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对我国

    20、的美术史研究更是相当重要。艺术相关理论1.“情志统一”说“情志统一”说出自我国古代诗论的第一篇专著毛诗序。第一次把“情”与“志”联系起来:感情受到激发,就会发言成诗。体现了作者对文学艺术情感特性的重视。但在情志关系上,重志而轻情,情要受到“志”的规范,“情”与“志”相比,情始终是第二位的,毛诗序的这一观点明显反映出儒家文艺思想的保守性。2.乐而不淫,衰而不伤出自论语,这是孔子哲学上的“中庸之道”在文学艺术思想上的体现,强调“中和之美”。具体内容就是诗的内容要由封建“礼义”道德所规定,从维护政治者的利益出发。“不淫”是指不能违反立交,“不伤”也就是对政治者的怨怼不能过多,此观点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和

    21、创作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3.“兴、观、群、怨”“兴、观、群、怨”由我国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孔子讲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出自论语阳货,“兴”是指审美娱乐功能;“观”是指审美认识的功能,“群”是指艺术的社会组织功能;“怨”是指艺术的社会批评功能。4.以意道志语出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认为:评论文章不能没有文采,也不能只从言辞的表面去理解,曲解其中的意旨。而应着眼于其整个内容,认真探求作者的写作意图,反对断章取义、主观臆测,强调从作品实际出发,整体把握,全面评价,孟子的“以意道志”虽然具有某种模糊性和歧义性,然而启发人们

    22、从不同的方面对作品欣赏问题的思考,对我国古代文学批评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5.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出自孟子,由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子提出。“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就是要通过了解作者其人,作者的生平思想及时代背景等因素,来理解和评价他的作品。“知人论世”的方法应当和“以意道志的方法结合起来运用,“知人论世”是运用“以意道志”方法做前提条件,这种观点对我国古代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知音养气 “养气”出自孟子,由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子提出,“我知音,我善养吾浩然正气。”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高尚情操和道德品格。“养气”才能“知音”,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这种思想影响文学创作,

    23、就特别强调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7.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老子的观点,出自其著作老子。意谓最大的声音听起来像是无声,最大的形象反而无形无迹。大象,即“道”是无形的,必须通过有形的东西才能显示出来,这是一种艺术和美的最高标准和艺术的最高生命,最完美的艺术作品必须进入道的境界,进入自然朴素而没有任何认为痕迹的本真境界,追求一种既不离开艺术形象,又超越具体形象的美的意境。8.大巧若拙这是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的观点,出自其著作老子,这里老子以“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分析了巧与拙的辩证关系,认为真正的巧不在于违背自然的规律去卖弄自己的聪明,而在于处处顺应自然规

    24、律,艺术作品,一方面是艺术家的创造,另一方面应该是对自然雕琢而成,是含目的和含规律的高度统一,大巧若拙的思想培养了中国独特的艺术精神和审美趣味,但对于技术的排除,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在艺术创造中藏拙欺人的风气,如在绘画中,逸笔草草,不求形似,阻碍了绘画的正常发展。9.楚骚美学/ 屈原离骚由战国时期楚国著名诗人、思想家屈原所引领,屈原所作离骚,主张美在于内在的善,赞成儒家文质统一观,又突破儒学经典礼法的束缚,以取道家美学追求个性自由的审美理想,高度赞赏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和运动之美,而且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其美学思想具有怨而不怒,超越生死的悲剧精神,对中国古代美学具有深远的影响。10.发愤

    25、著书由西汉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出的重要命题。他有感于孙子因困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流放乃赋离骚,左丘明因失明才写国语,于是决心效仿先圣,虽惨遭宫刑,却发奋写成史记这样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后专指一些有正义的知识分子往往在生活中受到排斥和压抑,导致义愤填膺,发而为之文章,表达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和批判,表达人民思想情感,从而触及社会生活某些本质方面,类似的观点还有“不平则鸣”、“诗穷而后工”等。11.诗穷而后工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提出,以为一个作者由于抱负得不到施展,理想不能实现,仕途失意,生活坎坷,因而寄情山水、借景抒情、借物咏志,才能写出优秀的诗歌作品来。这里的“

    26、穷”不是贫穷,而主要指生活坎坷的遭遇,从而产生一种气愤和不平,这样写出的诗就更具有充沛的激情,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这种观点是对司马迁“发愤著书”和韩愈的“不平则鸣”的主张的继承和发展,道出了封建时代和现实生活以及对创作的关系和影响。12.风骨“风骨”二字由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是该书28篇的篇名,“风骨”原指人的精神和体现,在文艺理论中“风”是对是个思想内容上的美学要求,即要求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表现的鲜明爽朗,具有感人的艺术感染力;“骨”是对诗歌语言形式上的美学要求,即要求诗歌的语言具有力度,形成刚健有力的风格,使诗歌风清骨峻。“风骨”这一汉魏时代特定的是个美学特征,

    27、经历代诗人的努力,成为中国古典是个的重要美学特征之一,影响深远。13.文以明道“文以明道”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涉及“文道”关系的基本命题之一,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到“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来源,宋代理学家将“文”“道”关系推向了几段,趋向重“道”而轻“文”,将“文”与“道”的关系看做本末主从的关系,总之,“文以明道”说把艺术本质归纳为某种客观精神。14.工夫在诗外由诗人陆游提出,主要讨论的是诗歌与现实的关系,所谓“诗外”工夫,就是丰富的生活积累,与“诗内”工夫,也就是诗的形式相对立而言,陆游对形式在当时诗歌中的不良影响,提出了“工夫在诗外”的口号,在必然的现实

    28、生活中积累丰富的素材。15.“才、胆、识、力”由清代美学家叶燮在原诗中提出,是对艺术家基本素养提出的要求和标准。“才”是指诗人的艺术才能和才华;“胆”指诗人敢于突破传统束缚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创作过程中表现为自由创作的艺术精神;“识”是指诗人辨别事物“理”、“情”等特点的能力,对事物是非美丑的识别能力;“力”是指诗人运用形象概括闲适和客观事物的功力和笔力,以及独树一帜,立一家之言的气魄。16.人间词话作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王国维。该书是西方美学和中国古典美学相结合、相融合的产物,其中心思想是“境界化”。人间词话是我国第一部古代戏曲艺术史专著,提出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

    29、境”,、隔”与“不隔”、“写境”与“造境”等思想,强调艺术表现要能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是王国维最有名的著述,对中国美学发展影响颇深。17.有我之境由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指以我观物,随处可见诗人强烈的情感的自然流露,诗中之物,已经拟人物了,到处洋溢着诗人的主观情感色彩,充分展现诗人的创作个性,它与近代西方美学家所称的“移情”作用相似。18.无我之境由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出,并非说词中没有主观的思想感情,而是说词的主观感情隐于景中,我与物浑然一体,到达了“意境两忘,物我一体”、“意与境谐”。在无我之境中,词人表现的感情往往闲适而宁静,境界优美。这一观点显然受到康德、叔本华美学的影响,但又与我国古诗词的实际状况相符,是客观存在的一种艺术境界,因此至今被广泛运用。19.审美距离德国接受美学家认为,作品和读者的期待视野之间要有距离,瑞士心理学家布洛也提出,审美主体需要使审美对象和我们实践的现实脱离开来,允许我们站在我们个人需要和目的之外去看待审美对象。康德也说,一个审美判断只要是掺杂了丝毫的利害计较,就会是偏私的,所以必须呈冷淡的态度,才能真正领会美,这种所谓的冷淡就是主体在感知对象时的一种客观、超然的心理状态,也就是“审美距离”。-艺术概论笔记6:艺术概论重点代表人物-


    注意事项

    本文(《艺术概论笔记6艺术概论重点代表人物》.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