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走进唐诗天地》周口扶沟城郊一中尹莉苹.docx

    • 资源ID:11109489       资源大小:35.78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走进唐诗天地》周口扶沟城郊一中尹莉苹.docx

    1、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走进唐诗天地周口扶沟城郊一中尹莉苹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唐诗天地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单位:周口市扶沟县城郊一中姓名: 时间:尹莉苹二 0 一六年一月走进唐诗天地活动方案适用年级:七年级 指导教师:尹莉苹 活动背景: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发源,历史悠久,源 远流长。唐诗,是我国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登高望 远,每每涌现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浪迹天 涯时不免生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惆怅。这些浩如 烟海的诗歌,或咏山川名胜,或颂边塞将士,或诉百姓疾苦, 或鞭挞权贵腐败,或抒发人生情怀。读之往往令人浮想联翩, 感慨万千,回味无穷,难以割舍。唐诗,更是文学艺术

    2、百花园 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它光彩夺目,摇曳多姿, 千百年来,为人传诵不衰。七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上百首古诗, 其中绝大部分是唐诗。经过调查访问,大部分学生对唐诗很喜 欢,尤其喜欢背诵,写作和生活中也常常引用其中的诗句,而 且颇有成就感,但是对唐诗的发展、类别、诗人,以及诗作反 映的生活、抒发的情感等方面了解甚少。一说研究唐诗,学生 的积极性非常高,基于此,我们准备开展走进唐诗天地的 研究性学习。大家一起走进唐诗的五彩天地,在缤纷的唐诗奇 葩中尽情徜徉。活动目的:1.让学生在走进唐诗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 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 读书的快乐

    3、,阅读的乐趣。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交流,培 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3.通过对有关唐诗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华4.在活动实践中感受唐诗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 文化的感情。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 力。活动准备:1搜集、背诵唐朝著名诗人的诗。2搜集唐朝诗人的故事。3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选出好作品拿到班级交流。 活动过程:第一阶段:活动主题确定阶段目标: 会提出关于唐诗的问题并能够对问题进行筛选、归 纳成研究的子课题。指导要点:1.学生自主搜集有关唐诗的资料,引导学生对传统文

    4、化产 生兴趣与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2.引导学生对“走进唐诗天地”这一主题进行分解,指导 学生从自身能力、研究条件、预期研究成果等多个方面综合考 虑,确立可研究的“唐诗的发展演变”、“唐朝 著名诗人知多 少”等子课题。3.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成立活动小组。4.指导学生根据活动主题的需要制定活动计划。第二阶段: 活动实施阶段目标: 根据组内的活动主题亲身实践,从多个途径采取多 种方式对感兴趣的子课题进行实验探究。在研究活动中获得有 关唐诗的起源、分类、诗人的有关知识,提高合作、交往、探 究能力,体验研究的乐趣。指导要点:1.指导学生根据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式方法。2.学习运用一些研

    5、究方法。如:问卷调查法,分析对“唐 诗”的了解情况; , 如访问法,采访语文组教师了解有关唐诗的 知识。3.教师和学生一起亲自整理有关唐诗的知识。 第三阶段:总结交流阶段目标: 能够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写出简单的研究报 告。学会自主选择切合实际的方式进行展示汇报;通过展示交 流能对自己和同学的实践活动情况做出客观评价;通过活动激 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要点:1.指导学生整理活动资料的方法(按文字、图片等分类整 理)。2.根据本次的活动情况,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3.指导 学 生根据 活 动 内容 及 特 点和 本组 成员 的特长 选 择 恰当的展示交流的形式。4.留给学生展示交流的准

    6、备时间,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方 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方法援助以便汇报展示更加出彩。走进唐诗天地课时安排第一课主题生成课 第二课 活动指导课第三课 中期反馈课第四课 展示交流课第一课时 主题生成课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有的能力:1.经过小学阶段参与实践活动经历, 学生已经知道要从生活中发 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来进行研究。2.学生已经能够将活动主题进行分解并会简洁的归纳表述问题。3.能在小组成员的合作下制定出小组活动方案。 通过本次活动课的指导,需要提升的能力是:1.了解问题的类型,学会准确地表述问题。2.能与组内同学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活动方案, 明确活动任务, 选 择恰当的研究方法进行实践活动。活动目标

    7、:1.会围绕活动主题提出 1-2 个有意义的问题并能将问题归纳成 有研究价值的课题。2.通过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任务和活动步骤。3.通过学习交流学会经验共享、 养成问题意识、 合作探究意识。 重点难点:学会分解、归纳、提炼有研究价值的小组活动主题。 活动准备:教师:有关唐诗的课件、活动方案空白表。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唐诗的资料。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主题1.引出主题:唐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登高望远,每每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豪气;浪迹 天涯,时时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惆怅。这些浩如 烟海的诗歌,或咏山川名胜,或颂边塞将士,或诉百姓疾苦, 或鞭鞑权贵腐败

    8、, 或抒发人生情怀读之往往令人浮想联翩, 感慨万千,回味无穷。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的百花园, 在缤纷的唐诗奇葩中尽情徜徉。交流唐诗有关知识: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那是一幅男子汉的形象,正因为是一种“沙场在 前,美人与后”的境界才显得和谐与壮烈,令人感叹遐想不已。 “大 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古朴,平实,平生最爱朴实。 陈子昂的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 然而涕下。”令人顿觉天地虽大,万物虽众,自己却是来时来,去时 去,生来孤独,死也孤独。心境好时读它,只觉得淡淡的惆怅;而心 境不佳时读,可是觉得无边的寂寞了。设计目的:

    9、 由学生熟知的唐诗入题,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 础上有话可说, 容易调动积极性, 又能启发学生对唐诗有关知识的深 入思考。2.听过刚才同学们的交流我发现你们课前查阅了很多关于唐诗 的知识,你们谈的很好。在同学们刚才谈到的这些知识当中,你们现 在还想再深入了解关于唐诗的哪些主要问题呢?二、交流话题,提炼活动主题1.在组内提出具体的研究问题。要求:你最想研究唐诗的哪个方面?(如:形式方面的、诗人方 面的、诗风方面的、题材方面的等)具体问题是什么?请大家以小组 为单位,探讨交流,填写表格:最想研究的方面具体的研究问题1、2、3、4、5、出示要求:(1)合理分工,选出记录人和汇报人(2)全员参与,轻声

    10、交流2.展示交流,归纳问题(1)学生交流,出示最想研究的问题:例如:唐诗有哪些形式; 著名的诗人有哪些;唐诗有哪些流派等等。(2)指导怎样把一般问题转化成研究的主题。请大家将问题修饰一下, 规范地表述我们的研究课题。 一般来说 课题表述包括三个方面: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你能够将问 题转化成课题吗?谁来试一下?(教师指导归纳) 板书:唐诗的形式风格唐朝不同时期代表性的诗人 唐诗的流派3.确定活动主题 通过讨论交流,发现大家关注最多的就是与唐诗代表性的诗人、 形式风格、题材内容等,所以,我们的活动主题就确定为“走进唐诗 天地”。三、挖掘价值,确定小组研究的子课题1.刚才同学们提出了

    11、很多关于唐诗的问题。 我们先来筛选一下这 些问题。谁来说一说筛选、归纳问题的原则? 预设:(1)问题表述是否准确。(2)有没有研究价值(问题是否太简单)(3)把相近或相似的问题合并(4)根据自身能力是否具备研究的条件2.根据上述原则,展示交流、修改问题。 唐诗形式风格的研究 唐代代表诗人的研究3.根据兴趣确定小组研究小课题四、制定小组活动方案1.组内自主制定活动方案2.展示、交流活动方案 重点指导:活动目的叙述是否明确;活动步骤是否具体;任务分 配是否遵循个人特长和实践能力进行分工;活动时间安排是否得当。3.根据以上交流小组修改活动方案五、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打算

    12、?设计目的:为了检查活动目标 1 和 2 的落实情况。六、布置作业课下在组长带领下修改完善小组活动方案。第二课 活动指导学会搜集资料 学情分析:学生已具备的能力:1.能够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资料。2.知道将搜集的资料圈点勾画、誊写清楚、分类整理。 通过本次活动课的指导,需要提升的能力:1.能围绕主题列出要搜集的资料提纲。2.能根据查阅资料内容,找到关键信息。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升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活动目标:1.学会搜集资料,掌握资料整理汇集的方法技巧。2.通过实地查阅,提高搜集、观察、分析信息的能力。3.通过活动养成合作意识及主动探究的习惯。重点难点:1.学会搜集资料。2.掌握资料整理技

    13、巧。活动准备: 图书馆、电脑及网络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围绕走进唐诗天地分解出了要研究的小主题, 每个小组也制定了活动方案。 那么我们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好呢? 请同学们说一说吧。预设:上网查、上图书馆查。“查阅资料”老师与同学们的想法一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 查资料课堂。(板书课题)二、讨论交流,明确方法 1、生自主列举“资料清单” 。现在就请各小组结合自己组的活动主题列举一份 “资料清单”吧! (发放表格,分小组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交流“资料清单” 。到底哪一组的资料清单最详细可操作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 预设:小组 1: 查阅目的:了解唐诗的形式风格 查阅方式

    14、:网络、图书馆查阅时间:中午坐班 查阅地点:办公室、图书馆采访人员:全组人员 资料清单: 1、唐诗的形式风格有哪些?2、这些形式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3、唐诗的各种形式风格有哪些不同?4、哪种唐诗的形式风格最让人喜爱? 师:谁来说说优点 老师总结:资料清单要紧扣目的; 内容要简练; 问题设计要层层深入。 结合大家提出的建议自行完善本组的“资料清单”4、学习查阅资料技巧。各组“资料清单”都列好了,说明准备工作已经做好了,但是做 起来还是要慎重。在查阅中,你认为还要注意什么呢?预设:组员要通力合作,查阅时直奔主题,搜集资料要全面,注 意汇集整理。三、实地查阅,锻炼能力1、大家修改了自己小组的资料清单

    15、,也了解了查阅技巧,不过 那都是纸上谈兵, 现在老师在课堂上为大家提供一个查阅的机会, 看 看是否可行。下面利用教室的电脑进行资料查阅。(现场查阅,选一组进行) 观看他们查阅的过程,你们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说得很好, 利用电脑查阅资料很便捷, 但我们也要注意找 到合适快捷的浏览器,输入关键词要准确,是搜集文字、图片,还是 视频?都要事先考虑好, 以其中擅长电脑的同学为主, 其他同学边看 边思考,可提出一些有参考性的意见,但是不要七嘴八舌,更不能脱 离主题,扰乱秩序。2、查阅后问题指导:老 师 这 里为你 们提 供了 一份 记录 表:( 出 示查 阅 记 录表) 不论采用哪种方式查阅,都要在查阅

    16、后,对资料进行及时的整理,去 粗取精,从中采集到有价值的信息。教师归纳:(1)做好记录,整理资料。(2)记好查阅体验(查阅后记趣事、收获等)四、评价总结1 、在今天的活动课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谁是你心目 中的“活动小明星”?为什么?设计目的: 通过评价让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伴, 同时在 评价过程中重温查阅的技巧。2、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很好。请同学们在课后的实践中按照设计 的资料清单尝试查阅,祝大家成功。第三课时 中期反馈课活动目标:1 、知道从哪些方面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促进后续活动 的开展。2、通过课堂交流解决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困难。3、通过本节活动,学会借鉴和分享,形成团结

    17、合作意识。 活动重难点:知道从哪些方面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 解决活动中遇到的 困难。活动准备:教师:了解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学生:前期活动记录、体会。活动过程:一、课堂导入同学们, 这一阶段大家根据活动方案进行了初步研究, 我知道有 些小组的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也有小组遇到了一些困难,这节课, 我们一起汇报交流一下各组的实践情况。二、展示交流1、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阶段性的资料整理和交流,然后汇 报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 (为集中交流打基础。使 得学生在交流时有话可说。 )2、小组分别展示汇报。预设:不会选取资料 出示两份资料: 资料一: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

    18、唐朝( 618 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 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 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 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 当广泛,收录了 77 家诗,共 310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 有 38 首、 王维诗 29 首、李白诗 27 首、李商隐诗 22 首。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 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资料二: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 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 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 所以唐诗

    19、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 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 少,篇章可长可短, 韵脚可以转换。 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 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 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 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 所以又叫古风。 近体诗有严整的格 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对比以上两份资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将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比较、整合,结合自己的研究 问题,就会得出自己需要的资料。3、总结前段成果。4、教师进行

    20、方法的指导。资料整理方面。(诗风研究主要将不同诗风的代表作整理出来, 其他有关的资料可以不留存。 )三、课堂总结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交流探讨, 我们解决了本组在活动中遇到 的问题,预祝大家顺利完成研究任务。四、布置作业1、继续进行实践活动。2、各小组讨论展示交流形式。第四课 汇报展示课学情分析:学生在汇报展示阶段已具备的能力:1、能够简单地陈述研究的主题和研究的结论。3、知道可以用观察记录、现场操作、研究报告等展示形式。通过本次活动课的指导,需要提升的能力:1、能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展示。2、汇报展示时做到重点突出,突出小组特色。活动目标:1、了解唐诗相关知识。2、通过展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动手

    21、实践能力。3 、通过展示交流体会,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活动重难点:通过展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活动准备:教师:评价表。学生:汇报资料活动过程:一、回顾引入播放前期学生活动的图片, 让学生回顾前期都进行了那些活动, 活动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事情,谈谈活动体会。二、汇报展示1. 第一小组展示:唐诗的形式风格【研究报告内容】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 推陈出新的。 它不仅继承了汉魏 民歌、乐府传统, 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 七言形式的运用, 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 近体诗是当 时的新体诗

    22、,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 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 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 推到前所未有的 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 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 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 诗的内容受到束缚, 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 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 很大的缺陷。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 这个概念和通常说的 “古代诗歌” 不同, 是专用名词, 专指唐代以前流行并在唐代继续流行的一种诗体, 和唐 代形成的近体诗相对存在。古体诗的特点是 :每篇句数不限,每句字 数不限,可押韵也可不押韵,押韵也可换韵,句与句间没有平仄对应 和用词对仗的要求。一

    23、句话,古体诗格律上比较自由,同近体诗在格 律上有极严格的要求不同。古体诗分两大类 :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 (或 简称五古和七古 )。此外还有句式长短不齐的古诗,一般归入七古。 有的古体诗句数、字数和律诗相同,但用韵、平仄和对仗都不同于律 诗的要求,所以仍是古诗。上文讲到的古诗十九首及陶渊明等人 的诗都是古诗。近体诗又叫今体诗 (“近”和“今”都是就唐代而言的 ),讲求严 格的格律。近体诗有四项基本要求 :一是句数、字数有规定;二是按 规定的韵部押韵; 三是上句和下句各字之间要求平仄对立和相粘; 四 是规定某些句子之间用词要对仗,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 词对形容词等。近体诗分两大类 :(1

    24、)律诗,由八句组成,五字句的称 五言律诗,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 (2) 绝句,由四句组成,五字句的 称五言绝句,七字句的称七言绝句。下面我们分别举例说明。如大家 熟悉的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律诗中还有一种“排律” (延长),即把律诗延长至 10 句以上乃 至百句,除首、尾两联外,中间所有出句与对句全要对仗。排律通常 为五言。唐代诗歌的样式,在初唐时期已经齐备,到盛唐时期就出现了诗 歌创作的高峰。我们刚才聆听了第一组关于唐诗表现形式的研究报告。 同学们有 什么收获?请你客观评价一下。师小结。2.第二小组派代表展示唐诗的发展演变及代表性诗人。初唐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 “初唐四杰 ” 王勃、杨炯、

    25、卢照邻、 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也是初唐有名的诗人。在文风上,初唐时 期的诗人作品中气象万千, 雄浑博大, 已经从南北朝争相纤构狭小的 宫体诗中逐渐走了出来,开辟了新的世界。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题材广阔,流派众 多,出现“边塞诗派 ”与“田园诗派 ”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 他们的诗 雄视千古,为一代之冠,在他们的笔下,无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 古风歌行皆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 正如韩愈所说 “李杜文章在, 光焰 万丈长。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将进酒等;杜甫的三 吏、三别等;另有王维、孟浩然代表田园诗

    26、派和高适、岑参代表 边塞诗派。中唐时期在中唐时期,诗人各有成就。但成绩最卓著的要数白居易,他提 出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 的进步理论主张, 并亲自参 加领导“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受群众 喜爱,代表作有长恨歌 、琵琶行等;此外,刘禹锡,李贺之诗 也颇有成就。晚唐时期晚唐诗人较著名的有:温庭筠、李商隐、杜牧、韦庄等。其中, 李商隐和杜牧被人们称为 “小李杜 ”。诗人称号诗骨- 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 “汉魏风骨 ”,被誉 为“诗骨”。诗杰- 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 “诗杰”。 诗狂- 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 “四明狂

    27、客 ”, 因其诗豪放旷达, 人称“诗狂”。诗家天子 (另一种说法 -诗家夫子)七绝圣手 - 王昌龄:其七绝写 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 ”,因而举为 “ 诗家天子 ”。 诗仙- 李白: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 自然,被誉为 “诗仙 ”。诗圣- 杜甫: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 “诗 圣”。诗囚- 孟郊: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元好问曾称之为 “诗囚”。 诗奴- 贾岛: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 “诗奴”。 诗豪- 刘禹锡: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 “诗 豪”的美誉。诗佛 - 王维:王维不少诗歌中有浓厚佛教禅宗意味,以禅入诗。诗

    28、魔- 白居易:其作诗非常刻苦, “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 西”,人称 “诗魔”。五言长城 - 刘长卿: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 七八,自称 “ 五言长城 ”。诗鬼- 李贺: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 璨多彩的形象,故称其为 “诗鬼 ”。诗雄 -岑参 七律圣手 - 李商隐 其中李白和杜甫合称 “李杜”,李商隐和杜牧合称 ”小李杜 “。李白的诗具有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的艺术魅力,这也是 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调动了一 切浪漫主义手法, 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李白的诗 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

    29、彩十分浓烈, 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 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 辈岂是蓬蒿人! ”想念长安时,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这样 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 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 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 在读到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 更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 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 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 梦 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李白的诗歌对后 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李、杜齐名,但他们的性格和诗风却很不相同。各具风范,各有 价值。杜甫诗风老成稳健,

    30、倾向现实主义。他的全部诗作,一方面反 映了一个诚实的知识分子一生的遭际, 同时也是唐帝国由盛转衰那段 历史的真实写照。杜诗又被后人称为 “诗史 ”,即本于此。在成都杜 甫草堂里挂着郭沫若写的一副对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 苦,笔底波澜。”这 16 个字是对杜诗很好的概括。 他“读书破万卷 ” , 善于学习和继承传统; “语不惊人死不休 ”,写诗态度严肃认真,无 论古体诗和近体诗,都臻于妙境和化境。所谓 “诗圣 ”,就是诗歌领 域的圣人,中国 3000 多年诗歌史上得此殊荣的只有杜甫一人。韩愈是散文大家, 同时也是著名诗人。他最崇拜李杜,但并未亦 步亦趋地去摹拟他们, 而是通过自己的探

    31、索创出独特的风格。 韩诗的 特点是求奇避俗,与他的好友孟郊一道被称为 “韩孟诗派 ”。他的山 石是其诗歌代表作之一。李贺也是一位有名的诗人。他的诗受韩愈影响,但风格又不同于 韩愈。其诗想象丰富,形象怪特,辞语瑰丽,常把鬼魅题材写得阴森 可怖,被称为 “鬼才”。据说他为了写出好诗,常带一个小奴骑驴出 游,想出好句就赶紧写下来投入一个破锦囊中,回家再点染成篇。他 的南园诗之一,抒发了他作为诗人的幽愤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 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中唐时代成就最高的诗人是白居易。白居易 (公元 772 846 年) 字乐天,半生为官,与好友元稹齐名,被称为 “元白” 。他主张 “文 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 ),即诗文要为时代 服务,为现实服务。这种明确的理论是相当进步的。他熟悉和同情百 姓疾苦,他的政治讽谕诗新乐


    注意事项

    本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走进唐诗天地》周口扶沟城郊一中尹莉苹.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