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精品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x

    • 资源ID:11400915       资源大小:39.24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品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x

    1、精品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全集(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全集第一章 认识大洲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一、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二、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三、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四、教学方法 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五、课时安排 6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

    2、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二)新授板书 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板书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提问 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板书 3亚洲的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 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

    3、北半球和东半球。(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承接 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活动 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 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总结归纳 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学生回答 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点拨 利用你所掌握

    4、的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掌握欧洲的地理位置。(学生小组探究完成)(1)读图1-1:欧洲大陆经度范围:9W66E;纬度范围:36N71N。(2)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3)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面与亚洲相邻。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板书 4时区七、教学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掌握了如何利用地图去分析某一大洲的地理位置,即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分析。了解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八、板书设计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一、“亚细亚”和“欧罗巴”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3亚洲的地理位置教学反思第一节 亚洲

    5、及欧洲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二、教学重、难点 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三、课时安排 1课时四、教学方法 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11点的时候,那么现在美国应该是什么时间呢?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这与什么有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世界上的时间?指导学生读图1-2世界时区图并通过自制的时钟模型演示6城市的区时,以北京(东八区)正午12点为准。也可用数轴图表示学生回答:晚上。(二)新授板书 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1地方时 讲述 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

    6、2点,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世界时。板书 2时区及换算 讲述 全球一共划分成24个时区,每一个时区跨15度经度。其中零时区(也叫中时区),从西经75度东经75度。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和为一个时区,称东西十二区。范围是东经1725西经1725。依据数轴图示法讨论、完成课文中的思考题。阅读 材料: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学生小组讨论:1为什么会产生“地方时”? 2时区是怎样划分的?3什么是“区时”?4我国采用的是哪个时区的区时?5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在哪里?点拨: 某地时区数经度/15某地时间已知时间(区时)1小时时区差注:已知西面区,求东面区用“”号;反之,用“”号。

    7、时区差:若a、b在中时区同侧,则:ab。若a、b在中时区两侧,则:ab。结果处理:若在0-24间,则为当天时间;若大于24,则减去24,日期加一天,余数为次日时间;若为负数,则加24,日期减一天,余数为前一天时间。例:北京为20点(东8区)求纽约(西5区)几点?201(85)7点拓展训练 我国一艘远洋货轮,从上海出发,东渡太平洋到美国洛杉矶,5月1日6点钟越过日界线后,当地的日期和时间是多少?答案:4月30日6点板书 3北京时间讲述 北京时间即为东八区的区时。板书 4国际日期变更线讲述 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大致以180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减

    8、去一天。 练习 请同学们读图1-3,完成练习题1、2。六、教学小结:本节课学习世界时区的知识,学生的掌握情况不是很好。作为初一的学生,对于时区,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要用比喻的方法,做出形象的比喻,使学生形成较深的印象,并且加深理解能力。七、作业:课后活动以及自测题八、板书设计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1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2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

    9、对比分析的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二、教学重点1. 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2. 亚洲的地形特征。三、教学难点 亚洲的地形特征四、教学方法 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五、课时安排 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等风光图,引入亚洲地形的学习。复习提问:陆地地形可分为哪几种基本类型?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亚洲全有地形复杂)(二)新授板书 三、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提问 亚洲地形有什么特征?活动:(1)读图1-1,亚洲地形图,1-5世界大洲陆地海拔高度比较图,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

    10、西西伯利亚平原、死海的位置。(填图练习)(2)依据地理方位说明亚洲的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哪里?中部(3)亚洲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有哪些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玛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等)(4)亚洲大陆四周有哪些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等)归纳 亚洲地势有什么特点?中部高,四周低(5)小组讨论:找出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一组弧形群岛,说明这组岛弧的形成原因以及典型的地质现象是什么?讲解 从北向南分别是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硫球群岛、马来群岛。利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6)请根据对亚洲地形特征的分析说出大洲地形的特点主要从

    11、哪几方面来总结?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特征、相对高差、平均海拔、特色地形等方面。小结 亚洲地形的特征:(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较高;(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3)地势中部高,西部低。活动 根据以上步骤和方法,依据图1-1和资料总结归纳欧洲地形特征。七、课堂小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亚洲的地形特征,结合对亚洲地形的分析方法,来总结出欧洲的地形特征。八、作业布置:课后活动题和自测题九、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第四课时 一、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2、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

    12、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对比分析的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二、 教学重点 亚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三、 教学难点 亚洲和欧洲的气候及成因四、 课时安排 1课时五、 教学方法 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六、 教学过程(一) 导入展示不同地区的风光。利用录像展示冬季亚洲北部西伯利亚地区冰天雪地,气候严寒;而亚洲南部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过的黄金海岸却是一派妩媚的热带海滨风光,是世界著名的海滨浴场。亚洲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显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亚洲的气候特征以及成因。(二)

    13、新授板书 四、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教师指图讲述,学生进行回忆后回答问题。讲述 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提问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学生看图回答。引导 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9种,说明了什么?结论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板书 1气候复杂多样提问 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温带大陆性气候,约占亚洲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且地形复杂,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

    14、上气流和地形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板书 2大陆性特征明显继续引导:距离海洋的远近如何?距海遥远,深入亚洲大陆内部。(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并在上面点出孟买和哈尔宾、雅库茨克、乌兰巴托的位置)(引导学生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注意逻辑层次、由简到难,有分到总)讲述气候两大要素:降水和气温。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哪些特点?我们来观察位于这个气候区内的两个城市:雅库茨克和乌兰巴托,分析它们的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展示“雅库茨克气温曲线图”和“乌兰巴托降水量柱壮图”)学生分析讨论小结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过渡 降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陆地上的淡水来

    15、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引导:亚洲降水比较多的气候类型除了位于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外,还有几种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相对比较多,是哪几种?主要分布在哪儿? 热带季风气候三种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教师简单解释何谓季风气候,在亚洲图上画箭头简单示意,补充三种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分配图和降水年际变化图,帮助学生分析季风气候降水的特点)小结:降水的多少与夏季风有什么关系?夏季风强大降水多,反之,降水少继续启发:如果降水过多或过少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展示有关干旱和洪涝的视频、图片) 学生看材料分析,旱涝灾害对农业影响大。小结:所以在亚洲东

    16、部和南部季风区内,由于夏季风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板书 3季风气候显著引导 根据以上分析,从气候类型及分布范围看,亚洲的气候主要有什么特点?结论 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明显、季风气候显著。过渡 我们学习了亚洲的气候特征,那么欧洲的气候特征又如何呢?以学生自学的形式为主,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列表比较亚洲和欧洲气候特征的不同。利用书上的练习总结:1气候类型少,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的气候;2海洋性特征显著;3具有面积最广、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七、 教学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读图及学习方法的掌握,通过对亚洲气候特征的分析,掌握其分析方法,来了解欧洲的气候特征。所以,要

    17、多提醒学生从地图上找有用的知识,增加读图的练习。八、 作业布置:自测题九、 板书设计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第五课时 一、 教学目标1、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2、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二、 教学重点 亚洲及欧洲河流特点的成因三、 教学难点 亚洲及欧洲河流特点的成因四、 课时安排 1课时五、 教学方法 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六、 教学过程(一) 导入复习提问 判断下列有关气候的描述哪些是有关亚洲的,哪些是有关欧洲的?(1)除温带海洋气候外,大多

    18、数气候类型都有分布。(2)是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的分布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区域。(3)季风气候显著。(4)大陆性特征显著。(5)终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温暖湿润的西风。(二) 新授我们都知道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句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说说我国黄河注入到那个海洋中去?看图1-1,找找亚洲还有哪些大和分别注入到周围的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中去?板书 五、河流(一)亚洲1大河众多。讲述 亚洲的大江大河很多。长江的长度和流量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2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四周奔流入海。3内流区面积广大。(中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

    19、)活动 学生在1-1图上找到这些湖泊的位置,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这些湖泊的位置。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最高的湖泊;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学生读图、讨论回答问题。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欧洲的河流,并根据亚洲河流的特点,总结欧洲河流的特点有哪些。通过地形图,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总结。(二)欧洲气候温暖湿润水量丰富,大部分无结冰期地形平坦流程长,航运价值高。活动 完成教材P11的活动来认识多瑙河和莱茵河。小结 欧洲河流的特征:1河网稠密、水流平缓;2河流短小、水量丰富;3航运价值高。练习 利用地图找出欧洲著名的伏尔加河、莱茵河、多瑙河等观察

    20、河流流经的国家。列表总结亚洲、欧洲河流与湖泊的特点、河流特点。尤其是多瑙河干流流经: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前南斯拉夫(今塞黑)、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9个国家,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七、教学小结:河流的特征与天气、地形的联系十分密切,所以,掌握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有助于学习气候和地形特征,在讲授是要注意指导学生结合地图,总体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好。八、作业布置:你知道哪些世界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否受到了很好的保护?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九、板书设计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第六课时 一、 教学目标1、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

    21、欧政区图。2、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二、 教学重点 亚洲和欧洲的人口与国家情况三、 教学难点 亚洲和欧洲的人口与国家情况四、 课时安排 1课时五、 教学方法 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六、 教学过程(一) 导入 放一段录像资料,反映亚洲人种、民族的特色,用人口攒动的亚洲东部或欧洲的繁华的街景以及青藏高原无人区等具有人口分布特色的景观,有这些资料引入亚洲的人口。(二) 新授板书 六、亚洲的人口与国家指导学生读图1-14,亚欧人口密度图,回答人口分布的特点。板书 1人口最多的大洲学生看书回答问题。列举。讲述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总人口达367

    22、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占十分之六)亚洲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板书 2人口分布不均匀3亚洲的人种和民族 学生自学阅读14页亚洲的民族小材料。4亚洲的国家 在13页地图1-15上找到与我国在陆地上相邻的国家。中国的临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共14个。过渡 前面我们了解了亚洲的人口与国家,那么欧洲的情况如何呢?学生阅读12页材料,欧洲的人口与国家。板书 (二)欧洲 1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2城市文化水平高3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

    23、最低的大洲 4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严重。活动 课下搜集亚洲和欧洲的世界之最。七、教学小结: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可以通过大量的材料指导学生自学。在今后的讲述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课,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八、作业布置:你知道哪些世界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否受到了很好的保护?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九、板书设计第二节 非洲教学目标:1、了解非洲的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了解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2、通过资料和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的分区情况以及非洲的主要人种的分布。3、通过非洲的地形图的判读,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的特征以及特有的地形区及分布。4、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

    24、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征,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5、从矿产资源、动植物浆糊等方面了解非洲的水文特征。教学重点和难点:1、非洲的地形特点 2、非洲的气候教学过程一、 非洲的位置1、 非洲在地球上的位置:东半球2、 看非洲的纬度位置:为什么不说非洲在南北半球呢?因为赤道穿过了非洲中部。3、 说说非洲的海陆位置并找出非洲最大的海湾、最大的半岛、最大的岛屿。4、 让学生用几何图形画出非洲的轮廓,与欧洲比较,说明非洲海岸线平直。小结非洲海岸线特点:1)海岸线平直,北宽南尖2)半岛、海湾、岛屿少5、 找出二战前三个独立的国家。6、 目前非洲有几个独立的国家

    25、?排世界第几位?二、 非洲的地形1、 主要的地形类型:高原。有高原大陆之称,找出几个重要的地形。2、 非洲的平均海拔?排世界第几位?3、 非洲的地势高低状况:东南高西北低。4、 介绍非洲极具特色的地形:1) 东非大裂谷 2)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的盆地)3)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成因三、非洲的气候通过练习导入新课1、 赤道横贯非洲的中部,令非洲国家跨南北两半球,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和北回归线穿过其北部,非洲大部分地处热带。说明了非洲的热。2、 读课本图1-23,非洲平易气温在20度以上,北半球的炎热中心在撒哈拉沙漠。让学生复习看气温图3、 读图1-24说说非洲的降水。说明非洲的干。4、 从气温图看出赤道

    26、了以北的非洲和赤道以南的非洲季节相反。5、 分析气候类型分布图,得出非洲的气候类型呈南北对称分布。6、 小结非洲的气候特点。7、 提问:你能带小骆驼看看沙漠里的雪景吗?导出气候类型的垂直分布。8、 分析,热带草原气候异常的特征。明显的干湿季变化。9、分析热带草原对河流的影响。尼罗河,刚果河随堂巩固:板书设计: 非洲的位置 非洲的地形 非洲的气候教学反思:第三节 美洲 (教学目标)1、运用图了解美洲大陆的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的居民组成和语言与美国、加拿大的差异。3、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使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

    27、要经济部门。4、在白令海峡的阅读材料中,介绍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概念并学会计算两侧的日期,培养学生的地理换算能力。4、使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美洲的居民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重点) 学会计算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的日期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讲述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故事。提问:美洲是新的大陆吗?阅读课本回答。2、讲述新课:A、新大陆:(1)、读图:说出美洲的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2)、通过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的对比,突出巴拿马运河重要的地理位置。(3)、了解“新大陆”的几个地点:a、 白令海峡:重点介绍国际日期变更线,如何计算两侧的日期。b、 中美地峡c、 西印度群岛

    28、(4)、国家和语言(5)、介绍印第安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利用图135和图136,分别了解两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使学生逐渐学会熟练对比法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2、通过对图141的分析,掌握北美洲和南美洲气候的特征,突出北美洲地形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教学重点)两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教学难点)北美洲地形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教学过程)1、让学生阅读课文,说说南北两大洲在自然环境方面有何差异。2、面积对比3、地形对比4、气候类型对比5、重点分析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6、了解南北两洲的河流和湖泊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章 了解地区第一节 东南亚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东南

    29、亚的范围、国家、自然环境及其重要的地理位置2、了解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掌握马六甲海峡在海洋运输中的地位4、了解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重要的矿产的分布及人口分布的简况 能力目标1、使学生通过分析东南亚的重要的地理位置,推理出马六甲海峡的重要运输地位2、让学生运用地图分析东南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情感目标通过感受印度洋海啸灾难,反思人与自然应如何和谐相处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1、重点:东南亚的组成范围国家及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位。2、难点:通过读图分析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不同地形特征。3、疑点:华人与华侨的区分三、教学课型 新授课四、教学思路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地区”在整个初

    30、中地理课程中的位置,做到对课程结构的心中有数。其次:重点学习本节课所学的“地区”代表 东南亚 。根据其内在逻辑关系教学思路大致按照:由组成范围国家华人华侨地形河流人口城市首都气候物产农业马六甲海峡火山地震海啸六大板块。最后:指出通过对 东南亚 这一个地区的学习,从而掌握学习“地区”的一般方法,从而为自我学习其他“地区”培养能力。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自制课件六、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思考 图文结合分析 师生合作解决七、课时安排 23节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越南遇龙湾景观导入:第二章 了解地区 第一节 东南亚。【设疑思考】引导学生分析“地区”在整个初中地理课程的位置,做到对课程结构的心中有数(详见课件)。组成【图片观察】展示“东南亚地形”图,观察其组成,中南半岛(提醒注意中南半岛西南面还有个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哪些岛屿)。范围相对位置:东临太平洋


    注意事项

    本文(精品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