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11农业经济管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

    • 资源ID:11684149       资源大小:25.84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1农业经济管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

    1、11农业经济管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附件2: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农林经济管理专 业 名 称农业经济管理专 业 代 码120301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填表日期:2013 年 6 月8日修订日期:2013年6月 10 日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序号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研究生导师1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该方向以经济学理论为依据,以新科技革命为背景,研究新形势下农业及农村经济的新情况、新任务、新问题,探索农业及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政策应用。对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人口、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2、。戴思锐教授(博导)王 钊教授(博导)2农业技术创新与管理该方向围绕农业技术创新和发展规律、农业技术扩散机制、农民技术选择行为对农业技术创新与发展的影响,重点研究农业技术研发、农业技术扩散、农业技术更新等内容,提出我国农业技术发展的优先序,论证农业技术的公共品特征及政府支持农业技术发展的必然性,拟为农业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李 容教授(博导)3农村经济组织与制度该方向以制度经济学理论为支撑,围绕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与制度,重点研究农户生产及就业创业、农业专业合作及农民组织化、家庭农场及职业农民培育、集体经济组织及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专业化分工及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等问题,拟为

    3、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制度框架。张应良教授(博导)4农村区域发展与管理该方向立足于农村经济发展宏观视阈,围绕农村区域发展理论与政策、农村区域发展战略与管理、农村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等领域,重点研究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区域农业产业培育,特殊区域(山区、丘陵区、大型水库库区等)农村发展,以及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同步推进内在机理等问题,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成果与智力支持。张卫国教授(博导)温铁军教授(博导)王志章教授(博导)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农业经济及管理博士学位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理论及

    4、现代经济管理方法与技能,掌握相关人文和农林科学知识,能独立从事高层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爱党爱国,品行良好: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对学术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在农林经济管理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系统理论和深厚丰富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经济分析、经济管理和社会实践的能力,熟悉本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能独立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并在所研究中有所创新,其成果对于学科建设及我国农林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适应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熟悉相关学科知识,善于进行跨学科的

    5、合作。中文表达能力强,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独立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学制: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生3-6年。应修学分: 18学分其中必修:17 学分(含学术活动2学分)选修不低于:1学分三、课程设置(包括主文献研读、学术活动等必修环节)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含中英文)开课学期学时学分任课教师考核方式备 注必修课公共课01000001001第一外国语1722外国语学院考试01000002002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含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1543马克思主义学院考试平台课01120300001农业农村发展前沿问题1362戴思锐 王 钊段豫川 李 容口试课程论文专业课01120

    6、300002中外主文献研读1362导师组(模块课)读书报告文献综述01120300003经济发展理论前沿问题1362戴思锐口试课程论文01120300004现代管理理论前沿问题1362王 钊口试课程论文01120300005高级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应用2362杨丹、高远东口试课程论文选修课01120300006技术经济学前沿理论2361李 容口试课程论文01120300007可持续发展理论专题2361段豫川口试课程论文01120300008区域发展规划理论专题2361王 钊口试课程论文01120300009制度经济学前沿理论2361张应良口试课程论文01120300010会计学理论专题2361彭

    7、 珏口试课程论文01120300011审计学理论专题2361张孝友口试课程论文01120300012金融学理论专题2361谢家智口试课程论文其它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2不计学分,评定考试成绩后,向培养单位提交相关材料一份论文选题查新2不计学分,提交查新报告,导师审核开题报告2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开题报告一份学术活动: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至少8次),并至少做2次学术报告2提交学术报告册,导师签字,培养单位核查中期考核及论文进展检查4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选修环节社会实践活动按照西南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办法(试行)执行同等学力

    8、考生补修课程高级宏观与微观经济学1不计学分高级计量经济学1不计学分现代管理理论及应用1不计学分管理学理论及研究方法论1不计学分 四、学术活动的基本要求1学术活动(前沿讲座、学术报告、学术研讨)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博士研究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加校内外本学科、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的各种学术活动。凡在本校举行或学校、研究生院及各院、系(所)组织举行的学术活动,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均应参加。凡校外学术组织和省、部、国家有关部门、单位及国际学术团体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学术研讨等。博士生学术报告的内容要求应体现前沿性、新颖性或交叉性,选题应基于近年学术

    9、期刊的原始文献资料,陈述要精练、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表达清楚。报告者应提前一周贴出告示,并写出报告摘要(中英文对照)交指导教师审查,合格者才能作报告。 学术报告由院、系(所)以年级或学科(研究小组)为基本单位组织开展,由两名指导教师和一名博士生负责,每次由若干名研究生作报告,然后由与会者提问、报告者作答并研讨。 每次报告结束,指导教师根据报告的记录要点,同时结合研究生写出的报告摘要及报告准备工作、内容、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平衡后,评定分数并记载成绩。 提倡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用英语作学术报告。不能全部用英语作报告者,其报告的题目、关键词、专业术语等用英语讲。 指导教师和组长在每次学术报告结束时要进

    10、行点评,并时常注意关心和指导自己的研究生多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及各种专题讨论班。 2次数、考核方式及基本要求:博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一般在中期考核前)须参加学术活动不少于8次,包括参加1-2次省级学术会议或1次全国或国际性学术会议,每次要提交学术心得或评论;完成2次学术报告。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情况与各种评优、评奖挂钩:凡未达到要求的研究生,不得申请各种评优、评奖;凡有三分之一研究生未达到要求的集体,不得申请评选先进集体。 研究生听取和作学术报告应记载在西南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表上,根据记载的情况由院、系(所)负责人评定总成绩,决定是否达到要求。五、学科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学科综合

    11、考试的要求(时间、方式、内容、标准及考试形式等):博士研究生在入学后的第二学期末之前进行学科综合考试。学科综合考试由考试委员会主持。每一博士生的综合考试设一考试委员会,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五名以上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主席由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导师可以参加考试委员会,但不能担任主席。考试委员会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审核同意,并经研究生院批准后,方可进行考试。考试委员会聘一名讲师以上职称的人员作学科综合考试的记录。详细记录材料经分委员会主席审阅后由教学秘书存入博士生个人学籍档案袋中。学科综合考试主要考查博士生的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科研实践能力、主文献研读等内容

    12、。如其是否掌握本学科专业领域深厚、宽广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相关研究方向学术前沿的动向,以及必要的相关学科知识,同时考察该生是否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范围除本方案规定学习的课程外,重点考查对本学科专业主文献研读情况。考核标准按照考生对考试内容涉及领域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出评语,并按合格、不合格两级评定成绩。考试成绩达到合格者,可进入(或继续)博士学位论文工作;成绩不合格者,在三个月内给一次补考机会,再不合格者视其情况,或按硕士生培养,或予以退学。逾期未参加学科综合考试者,按不合格处理。考试形式分为口试,或口、笔兼试。考试之前,导师向考试委员会报告博士生的专业、研究方

    13、向及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学习和科学研究任务。考试委员会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的要求,确定考试范围,拟定考试题目。六、论文选题查新及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和论文进展检查的基本要求论文选题查新及开题报告的要求(时间、内容、标准及公开论证方式等):1、中期考核中期考核由学院考核小组组织,考核小组由博士生导师5-7人组成。在博士生入学后第二学期末(每年6-7月)或第三学期初(每年10-11月)完成。中期考核内容包括博士生的课程学习情况、科研参与及论文发表情况、学位论文准备情况等。考察方式采取汇报和考试两种方式.课程学习、科研参与、论文发表采用汇报方式;基础理论、基本方法的掌握采用笔试,笔试主要考

    14、经济学、管理学两门课程及提交与论文选题有关的文献综述。所有学生必须公开发表至少1篇CSSCI论文和撰写1篇(字数不少于10000字、最近5年文献不少于70%、英文文献不少于50%)文献综述才能参加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合格的学生转入论文研究阶段,不合格者在三个月内再给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仍不合格者延期1年中期考核。2、论文选题博士研究生在进行论文开题之前1个月完成论文选题、查新和研究设计。博士研究生应在导师和导师组的指导下,通过广泛调查研究、阅读文献资料、了解本学科前沿成果和研究动态,提出学位论文选题。选题应紧跟学科前沿和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新颖性和前沿性,选题必须有明晰的科学问题、明确的研

    15、究目标、确定的研究边界,鼓励研究小而专的科学问题。研究设计中思路要清晰,内容选择要合理,方法选用要科学适用。论文选题应在在教育部科技查新站进行选题查新,查新报告作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主要依据之一,开题时需提交专家小组审阅,并随开题报告一起提交存档备查。3、论文开题博士研究生在中期考核后两个月内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文献综述(对主文献的查阅、分析和总结)、选题意义(审阅查新报告)、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难点与特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进度安排以及完成论文工作的时间。博士论文开题报告须由校内外专家(一般应为博士生导师)组成的专家组进行会议评审,经表决确定是否通过。若未通过,

    16、专家小组应指出其问题所在,并与导师协商、要求其在限定时间内重新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若需对论文选题进行重大变动者,应及时重新完成开题报告。七、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具备坚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基础及相关人文社科知识,熟练掌握经济管理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准确了解与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学科发展的动态与前沿,具有较强的抽象、归纳和分析、解剖经济社会现象的能力,以及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能够深入、全面、客观分析经济社会现象,并从中凝练出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用前景的科学问题,并能选择恰当的内容、选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对其深入研究,且在此基础上能

    17、提出创新性、新颖性的学术见解,或提出有创新性的对策。具有独立从事本领域重要课题的研究的能力,提出明确的研究目标与思路,找准研究的重点与难点,选择先进而恰当的研究方法、拟定和实施有效的研究计划。能在深入研究、严密论证基础上,形成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能够熟练地检索、阅读本专业的中、外文资料,能够很好地分析、评价和利用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中外文资料:在从事某项研究时(例如在完成学位论文时)不遗漏重要文献。充分熟悉和掌握学术规范,熟悉相关的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不把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发现、观点、数据、材料相混淆,尊重他人成果,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富于学术

    18、勇气和学术敏感性,敢于向有重要意义的难题挑战;具有较强的把握问题的能力,在研究中能够做到问题集中、突出,主题明确、具体;学术兴趣广泛,善于学习、吸收并综合各方面的知识;表达能力较强,能够最终将自己独立的发现与创造性总结出来,形成让同行专家乃至更广泛的范围理解的研究成果。八、毕业及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毕业条件、毕业论文等方面的要求)毕业条件:在学校规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学分要求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或相关部分的1篇A1类学术论文或2篇A2类学术论文,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经审查合格者,准予毕业。一般不准予提前毕业,确因学业优秀

    19、,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和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时间不得少于二年。凡申请提前毕业者,应当达到以下基本条件:1中期考核结论为优秀或在校期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2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研究生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3篇A1学术论文,自然科学博士研究生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SCI源期刊一区学术论文或在Nature、Science等世界顶尖学术期刊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1篇。以上学术论文界定标准参照西南大学授予博士学位学术成果要求管理规定(修订稿)(西校2012502号)中的相关要求执行。毕业论文基本要求:毕业论文基本要

    20、求与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一致。九、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资格要求:按时完成本方案规定的学习任务,并顺利通过学科综合考试,成绩达到优或良。学术成果按照学校学位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成果无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内容要求:论文内容一般应由十一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2.封二;3.中文摘要;4.英文摘要;5.目录;6.符号说明;7.正文;8.参考文献;9.附录;10.致谢;11.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论文选题应为本学科前沿,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研究的主题明确,问题集中,材料详实

    21、。论文的撰写能反映出作者掌握了深厚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在理论或方法上有创新,有创造性成果,达到国内或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学术价值或应用前景,能表明作者具有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技术规范要求;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应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译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推理严密

    22、,关键词得当。和导师一起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语言精练,文字表达准确,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具体格式按照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打印要求执行。十、主文献研读书目(列出本学科专业的必读文献,不够可另附页)序号著作或期刊的名称作者、出版单位及年月1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H.范里安著、费方域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0112计量经济学(上、下)古扎拉蒂著、林少宫译,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改造传统农业(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梁小民

    23、译,商务出版社,19874农民经济组织(俄)恰亚诺夫著、萧正洪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5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译林出版社,20016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日)速水佑次郎、(美)弗农拉坦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7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美)盖尔约翰逊著,商务印书馆,20048建国以来农业合作社史料汇编黄道霞主编,中国党史出版社,19929发展经济学从富裕到贫困速水佑次郎(李周 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0农业经济论速水佑次郎,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1当代中国的乡村建设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出版社,1087-1996

    24、12当代中国的土地改革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出版社,1087-199613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出版社,1087-199614中国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综合提要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15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综合提要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16中国历代土地数字考实何柄棣 主编,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517农业与经济发展加塔克,英格森特 著,华夏出版社,198718农民经济学农民家庭农业和农业发展(第二版)弗兰克艾利思著、(胡景北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9农业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度量亚尔蒙德拉克著、(国风、方

    25、军 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20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奥利弗E威廉姆森著、段毅才、伟译,商务印书馆,200421B模式拯救地球、延续文明莱斯特布朗,东方出版社,200322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美) 诺思 著,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23农民经济学农民家庭农业和农业发展(第二版)弗兰克艾利思著、胡景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4制度、技术和中国农业发展林毅夫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三联出版社,199325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林毅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6迈向21世纪的中国粮食经济黄季焜、罗泽尔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27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温

    26、铁军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28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林毅夫、蔡昉、李周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三联出版社,199429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科研的需求和供给分析林毅夫、沈明高、周皓,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30中国农业科技投资经济黄季焜、胡瑞法、张林秀和Scott Rozelle,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31中国农业科学技术政策国家科技委员会,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32中国农业科学技术政策背景资料国家科技委员会,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33中国农业科学技术50年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34农业总论胡跃高,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35中国农业科学技术

    27、史稿梁家勉,农业出版社,198936世界农业科技现状与趋势邓楠,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37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郭文韬 曹隆恭 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38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概论张晓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9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课题组,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40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思维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科学出版社,201041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吴敬琏、马国川著,三联书店,201342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43中国农村观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44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45农业技术经济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46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47经济学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48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49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其他说明:本学科(一级学科)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所在部(院、所、中心)意见:负责人(签名):年月日学部分委员会验收意见:负责人(签名):年月日研究生院和分管校领导审核意见:负责人(签名):校领导(签名):年月日


    注意事项

    本文(11农业经济管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