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安徽马鞍山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若干思考.docx

    • 资源ID:11685977       资源大小:20.8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徽马鞍山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若干思考.docx

    1、安徽马鞍山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若干思考 安徽马鞍山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若干思考前不久,中央领导在听取安徽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落实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具体化,应作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融入长三角的重大措施大力推进。在马鞍山连续多年经济快速增长、迈向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中央领导的这一讲话精神无疑给马鞍山带来了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能否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就要看马鞍山能否有效承接产业转移。以笔者之愚见,马鞍山作为安徽奋力崛起、东向发展的排头兵,如何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形成特色,增创优势,错位发展,实现发展新跨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课题。 一、把握机遇,勇

    2、对挑战 2008年,马鞍山实现生产总值636.3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连续7年超长三角城市平均水平,位居安徽前列;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达7118美元,名列长三角城市第12位,安徽第1位。同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颁布实施,长三角纵深推进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伴随着杭州湾大桥、苏通大桥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其在空间上的特征愈加明显,其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蓝图描绘全面提速。加之日前中央领导审时度势,为使中部崛起战略目标进一步加快实施,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决策。这既为马鞍山带来新一轮合作发展的难得机遇,也使马鞍山在新一轮竞争发展中

    3、,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马鞍山有四个方面的机遇: 一是转型发展的机遇。按照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标志着经济社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全面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城乡一体化步伐将明显加快;工业产业升级、结构调整面临重大变革和转型,以资本技术密集为特征的装备制造业、重化工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将迅速壮大;第三产业占比逐步提高;消费方式将从温饱型消费向宽裕型小康和体验精神文化消费发展。马鞍山在2005年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达3027美元,开始步入经济转型发展时期。2006年至2008年马鞍山人均GDP连年新增一千多美元,年均增幅达17.1%,实现了“爬陡坡”式发展,在安徽

    4、堪称“速度马鞍山”。马鞍山只用了短短的四年时间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达到了长三角中等城市的发展水平,开始步入向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转型发展。经济社会的加速转型,使马鞍山积累了丰富的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预示着马鞍山经济发展的基础、路径、动力和环境将发生新的更深更大的变化。 二是交通发展的机遇。随着近年来对外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马鞍山得天独厚的的区位优势愈加明显。马鞍山地处长三角16城市的节点地带,与沪、杭、宁等城市分别在三、二、一小时车程内。拥有国家对外开放的一类港口、长江十大港口之一马鞍山港。沪宁、宁马芜高速公路穿城而过,宣杭、合巢芜高速也与马鞍山贯通。正在建设的马鞍山旅游大道只需半

    5、小时车程就可直达南京碌口机场(扩建新增投资14亿元);已开工建设的马鞍山长江大桥将突破长江天然屏障,使马鞍山从以前的长三角江南通道向长三角江北通道扩展延伸,成为沟通长三角苏北、浙东南的重要交通节点;芜申运河马鞍山段整治有条不紊,宁宜城际铁路、宁铜铁路复线等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还有在建的南京长江四桥。随着这些重大交通枢纽工程的完成,为马鞍山更好地接受长三角的辐射,承接其产业转移带来了具有战略性发展的重大机遇,这是皖江其他城市所没有的优势。 三是东向发展的机遇。在安徽奋力崛起中提出的东向发展战略,马鞍山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马鞍山作为实施这一战略的最前沿城市,已于2006年跃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市

    6、、中国竞争力百佳市,奠定了“老龙头”地位的扎实基础。全市GDP总量由2000年安徽的第12位上升到2008年的第4位。工业经济占安徽的比重由2000年的5.7上升到2008年的11.6,对安徽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4.0%上升到2008年的10.6%,经济综合效益指数由1998年的77.8%上升到2008年的289.9%。以安徽1.9%的人口作出了7.2%的贡献。可喜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不仅显示出马鞍山在东向发展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且也验证出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中所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科学、正确的。安徽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马鞍山为安徽奋力崛起、东向发展所发挥的脊梁作用。这无疑成为

    7、马鞍山进一步提升集聚能力、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承载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有利因素。 四是融入发展的机遇。近年来,马鞍山充分发挥区位、环境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主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并以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为切入点,凭借钢铁、汽车、造纸、磁性材料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优势,主动接轨上海,深入推进以高新技术、工业基础、产学研等工业项目的合作,积极扩大外经贸合作,加强商贸流通合作,开展科技教育交流合作,拓展旅游市场的合作等,一大批长三角知名企业纷纷落户马鞍山,有力地带动了马鞍山的产业升级,提升了马鞍山的竞争实力,促进了马鞍山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2008年马鞍山不仅实现了在全省的率先发展,而且奋力加速赶超长

    8、三角,凸显出可喜成绩。全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人均值,接近长三角中等城市发展水平。如人均GDP超长三角南通、扬州、泰州、湖州、台州等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超其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超其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超长三角城市平均水平。如GDP增幅超其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超其平均水平22.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超其平均水平8.6个百分点。主动融入的发展,使马鞍山与长三角的差距已缩小了25%,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91.3%。这为马鞍山把握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明晰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马鞍山目

    9、前的发展还承受着四个方面的压力与挑战。 一是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的压力。马鞍山作为安徽东向发展的最前沿,工业化与外贸依存度较高,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较早、较大。2008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发展下行趋势明显。GDP增长速度上半年为18.3%,全年为15.5%。今年12月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回升,但不可掉以轻心,仍需坚定信心,千方百计保率先、保增长,奋力推进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不动摇。 二是城市间竞争激烈的压力。随着长三角城市经济的扩张,安徽奋力崛起战略的全面推进,长三角城市间、皖江城市间,省内城市间竞相发展,竞争更加激烈。前有标兵,后有追兵。马鞍山在承接产业转移时的城市定位,面临新的选择。马鞍山必须在承

    10、接产业转移和城市间的竞争中发挥优势、准确定位、趋利避害、错位发展。 三是资源要素供给趋紧的压力。土地、原材料等要素供给日趋紧张,很大程度上制约马鞍山未来经济发展,给承接产业转移带来困难。马鞍山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的科学发展道路。 四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的压力。传统产业比重仍偏大,规模经济优势还不突出,产业链经济还不发达。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偏低,增长速度比第二产业偏慢,在安徽皖江城市中靠后,与马鞍山所处的区位不太相称,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更加突出。马鞍山必须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二、理清思路,明确方略 马鞍山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与承接其产业转移中,

    11、必须坚持在安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审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充分利用优势,找准发展突破口,在承接产业转移、产业互补、产业升级的竞争中,增创新优势,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 一是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强化配套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快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建设。要以马鞍山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建设为重点,按照自主创新优先、主导产业配套、新兴产业共建、一般产业互补的发展思路,强化为长三角制造业配套服务功能。加强与上海、南京等地支柱产业的配套协作,在产业升级上,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优化结构,提升竞争力,求产业结构趋同化的产品差异化、品质化,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带动整个

    12、产业升级。在产业发展上,要加快863新材料基地、三大软件和动漫园建设,大力加强以电子信息产业,现代传输业为主的新型电子元器件、光电子器件、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等技术密集型的配套加工业,以及马钢产品深加工、精加工、细加工的发展。加快港口临港型产业的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产品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在开发区经济发展上,要强力推进现有三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错位发展,加快开发区运作,筹建大桥经济开发区。在高级生产要素上,要进一步完善大学城功能建设,积极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力争逐步建成长三角技术人材、高素质劳动力培训和供应基地。 二是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强化“新型工业化城市”功能,进一步加快工业

    13、产业结构调整。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不期而至,使我国及马鞍山经济形势发生剧烈变化。马鞍山这座钢铁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的城市,在安徽皖江城市中受到的冲击较大。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幅从7月份的27.9%下降到12月份的15.2%。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马钢的生产与销售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对全市经济总量的扩大和速度的提升产生了较大影响。所以,马鞍山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新型工业化城市建设,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马鞍山工业化城市功能,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要加大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要在大力支持钢铁产业发展的同时,做大做强汽车产业,科学发展重化工产业,加快发展高新

    14、技术产业,培育和壮大企业技术创中心,为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增添新的动力,继续逐步减小马钢占全市工业经济的比重,不断壮大开发区经济、县区经济,使马鞍山工业经济在今后的发展中结构更加协调、基础更加牢固、前景更加广阔,从而增强马鞍山抗击和抵御风险能力,促进马鞍山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是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强化贴近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要正确理解“工业立市”内涵,更加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工业立市倡导的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在当前发展受土地、资金、原材料等资源要素制约的情况下,马鞍山更要注意一、二、三产

    15、的相互融合。2008年马鞍山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3.8:68.0:28.2;二、三产增加值的增幅分别为19.6%、8.1%。第三产业的“短腿”现象,与马鞍山的区位优势不太相宜。所以,要立足马鞍山区位优势,注重挖掘这一赶超与缩小与长三角城市差距的潜力,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主动贴近服务,努力打造以现代物流和大型专业市场为重点的区域服务中心。有重点,分层次地发展第三产业。要以服务长三角为目标,重点加快发展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现代物流、房地产业、职业技术教育、医疗康复、酒店会展等行业。要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和社会事业。要加大休闲旅游基地建设推进力度,整合旅游资源,

    16、精心打造、逐步打响山水诗都、唐代诗仙、太白楼阁、东吴文化、江上草堂、长江首矶、采石风景、当涂民歌等旅游、文化品牌。同时要推进特色餐饮、健康洗浴等现代休闲业的发展。通过上述有效措施,争取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以上,占GDP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四是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强化农业生产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要以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适应现代消费需求的变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大推进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尽快形成为长三角、南京都市圈生产和服务的现代农业新格局。要结合马鞍山现有农业资源要素,促进高度规模特色农业加快发展,重点建设国家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和油菜生产试点示

    17、范项目,大力推进蔬菜瓜果、优质大米、特种水产、名优畜禽、花卉苗木等农业优势产业区(带);实施产业化提升计划,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创新农业产业化模式,重视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其贮藏、保鲜、脱水、分割包装、熟食制品及配送等水平。利用马鞍山长江大桥的优势,全面启动开发江心洲,充分挖掘和县农业资源。要高度重视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卫生安全农产品,由保障性供给向经济、生态、社会、休闲、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城市农业转变,力争马鞍山成为长三角和南京都市圈重要的区域性农业科技、信息交流、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和休闲观光的基地之一。 五是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强化谋划协调功能,进一步加强组织制

    18、度层面接融。2008年我国第一个跨行政区的区域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要求长三角地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这一国家层面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要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目前长三角一体化正在紧密有序地向纵深推进,市场的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不断深化,开始形成地区间产业分工和转移的新格局。马鞍山能不能承接其产业转移,关键在于采取有效措施谋划和合理引导产业布局,编制承接产业转移规划,明确提出产业发展方向、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承接方式。同时要切实加强与长三角16城市组织制度层面接融,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协调功能,争取列席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列席各个专题会议,参加各类项目推介会、各类大型会展,以形成比较顺畅的沟通协调机制,获取产业转移最新动态,及时作出承接产业转移的科学决策。同时要切实加强与南京都市圈的联系与协调,发挥马鞍山核心城市作用,并以承接南京产业转移为突破口,实现承接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安徽马鞍山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若干思考.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