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电大一村一节水灌溉技术机考复习题及满分答案.docx

    • 资源ID:11772255       资源大小:50.53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电大一村一节水灌溉技术机考复习题及满分答案.docx

    1、浙江电大一村一节水灌溉技术机考复习题及满分答案2015年浙江电大一村一节水灌溉技术机考复习题及满分答案一、选择题(地面灌水)方法仍是当即世界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方法。(管道输水)效率高、占地少,灌溉渠系管道化已成为各国共同的发展趋势。(混泥土防渗)其优点是防渗效果好,使用年限长。(混泥土防渗)是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一种渠道防渗方法。(绞盘式喷灌机),适应各种大小形状和地形坡度起伏的地块和灌溉各种作物。(喷、微灌技术)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灌水技术。(平移式喷灌机),适用于地面较平、土地集中连片、地中无障碍的地区。(砌石防渗)抗冻和抗冲性能好,施工简易,耐久性强,但一般防渗能力较难保证,需劳动力多。(渠

    2、道防渗)是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主要措施。(双悬臂式喷灌机),适应地形坡度的能力小。(水泥土防渗)具有造价低,施工较简易等优点,但抗冻性较差。(土料防渗)能就地取材,造价低,施工简便,但抗冻和耐久性较差。(小麦)宜采用畦灌。(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几乎适宜于灌溉所有的作物和土壤。半干旱带气候干燥,其年降水量少于(200-400mm)半湿润带气候半湿润半干旱,其年降水量(400-800mm)不能灌溉高秆作物,适应地形坡度和土壤的能力较差的小型喷灌机组是(滚移式喷灌机)采用渠道防渗措施,渗漏损失可减少(7090)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主要措施是(渠道防渗)。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

    3、采用的灌溉方法是(地面灌水)。地面灌溉的田间水利用系数只有(0607)。多雨带气候十分湿润,其年降水量超过(1600mm)。干旱带为我国最干燥的荒漠区,其年降水量少于(200mm)沟灌一般要比畦灌节省水量(30左右)。管材和附属设施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资约占总投资的(7080)。管道输水减少了渠道渗漏损失,一般可节省能耗(2025左右)。灌区的灌水率是指灌区(单位面积上的净灌水流量)过程线。几乎适宜于灌溉所有作物和土壤的是(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约占全球水的总储量的(0.3%)。目前灌区移动式管道输水中所用管材主要是(塑料软管)。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

    4、一种渠道防渗方法是(混泥土防渗)。能就地取材,造价低,施工简便,但抗冻和耐久性较差的是(土料防渗)。喷灌比地面沟、畦灌溉省水(3050)喷灌灌水均匀度可达(8090)。适应地形坡度的能力小的是(双悬臂式喷灌机)。适用于地面较乎、土地集中连片、地中无障碍的地区的是(平移式喷灌机)。适用于分散的小地块,特别是山区丘陵的复杂地形的轻、小型喷灌机组是(手台式轻型机组)。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土质,特别是平原地区的小块地的轻、小型喷灌机组是(手推式小型机组)。适用于穴播的作物是(花生)适用于穴播的作物是(棉花)适用于穴播的作物是(向日葵)适用于穴播的作物是(玉米)适用于中、小型面积的不同作物、不同土质的地区的

    5、轻、小型喷灌机组是(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小型机组)。塑料硬管在管灌中得到广泛应用,埋在地下寿命可达(20年以上)。土壤水分中与作物关系最密切的是(毛管水)土壤吸力小于(1.5MPa)的那部分称为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称为有效水。微灌系统的控制调度中心是(首部枢纽)我国目前灌溉水的利用率很低,平均约为(0.4左右)吸湿水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之为(吸湿系数)下列防渗效果好,使用年限长的是(砌石防渗)。下列属于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灌水技术为(喷、微灌技术)。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之为(田间持水率)一般要求喷灌时喷洒均匀系数在(08以上)。以水面蒸发量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一般适用于(水稻)作物需水量的

    6、估算。以下抗冻和抗冲性能好,施工简易,耐久性强,但一般防渗能力较难保证,需劳动力多的是(砌石防渗)。影响作物田间需水量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作物)由于降雨过大或降雨连绵造成地下水位抬高、土壤含水量过大,形成的灾害称(渍灾)在相同条件下,喷灌所需劳动力仅为地面灌溉的(1/5)主要用于果园灌溉的是(固定式地面微灌系统)。作物需水量指(叶面蒸腾量+棵间蒸发量)作物因缺水而产生凋萎,当作物产生永久性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称(凋萎系数)作业方式一般是定点喷洒的大型喷灌机组是(拖拉机悬挂式喷灌机)。二、填空题(半干旱带)是我国主要牧区。(半湿润带)是我国主要小麦、棉花和其它旱作物产区。(多雨带)是我国双

    7、季稻的主要产区。(干旱带)在这一地区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人类聚居和农作物主要集中在山前有冰川雪水融水的绿洲。(湿润带)是我国主要水稻产区,还有冬小麦、油菜等作物。低压管道输水系统的附属设施包括(给水装置)、(保护装置)和(量测设施)等。方格中心点法适用于(非均匀变化的底面坡度),(地面凹凸不平),(填挖分界线不分明)的地段。覆盖保墒技术包括用(秸秆覆盖)、(地膜覆盖)等技术,可以减少(棵间蒸发)、节省(灌溉用水),提高田间水的有效利用率。管道式喷灌系统是由(水源工程)、(压力管道系统)和(喷头)等部分组成。管网系统可分为(移动式)、(固定式)、(半固定式),以及(灌渠结合)等四种类型。农田水分

    8、消耗的途径主要有(植株蒸腾)、(棵间蒸腾)和(深层渗漏(或田间渗漏)三方面。农业节水技术包括(抗旱节水作物品种)、(覆盖技术)、(节水栽培技术)、(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以及抗旱、保墒、保水剂的应用等。实施沟灌时,畦田规格主要决定于(水源情况)、(土壤性质)、(土面坡度)、(土地平整情况)与(农业耕作机械化程度)等条件。手台式轻型机组可喷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苗圃)及(果树)等。手提式轻型机组用于(喷灌小面积的大田作物)、(蔬菜和经济作物)也可以用于喷灌(庭院作物和绿地)。微灌工程的首部枢纽通常由(水泵及动力机组)、(控制阀门)、(水质净化装置)、(施肥装置)、(测量和保护设备)等组成。

    9、微灌系统通常由(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和(灌水器)四部分组成。我国目前常用(土料)、(水泥土)、(石料)、(膜料)、(混泥土)和(沥青混泥土)等材料建立渠道防渗层,已达到防渗目的。沿程水头损失的大小与(管道的内经)、(管长)、(流量(或流速)、(管壁的粗糙程度)等因素有密切关系。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是由汇集雨水的(集流面)、(疏水系统)、(蓄水设施)、(人畜用水供水设施)和(灌溉设施)等部分组成。玉米的(棵间蒸发)量自播种到收获一直都占较大的比重。综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具体包括(农业节水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以及(节水管理技术)和措施。三、名词解释安全超高:衬砌护面应有一定的超

    10、高,以防风浪对渠床的冲刷,衬砌超高指加大水位到衬砌层顶端的垂直距离。波涌灌溉:就是利用安设在沟畦首端可以开关的阀门,向沟畦实施间歇性的供水,使在沟畦中产生波涌,加快水流的推进速度,缩短沟畦首尾端渗水时间差,使土壤得到均匀的湿润。出水口:是指把地下管道系统的水引出地面直接灌溉农田,它不连接地面移动软管。稻田用水量:它包括泡田用水量和大田水稻全生育期内的灌溉用水量。大田生育期灌溉用水量,是补充降雨量对生育期内需水量之不足。低压管道输水技术:是以管道代替渠道,即减少了土渠输水过程中的渗漏损失,又便于灌溉用水管理。滴灌:滴灌的灌溉水呈滴状,频繁、均匀而缓慢地滴入作物主要根区的土壤中。非充分灌溉:在作物

    11、生长期内部分满足作物的需水要求,或是说有意给作物少灌些水,所以又称不充足灌溉、部分灌溉或有限灌溉。给水栓:与地面移动软管连接的出水口通常称为给水栓。给水装置:给水装置是低压管道输水系统的田间灌水装置。通常所说的给水装置是指给水栓或出水口。给水装置给水装置是低压管道输水系统的田间灌水装置。通常所说的给水装置是指给水栓或出水口。灌溉水利用系数:灌入田间的水量(或)流量与灌溉系统引入总水量(或流量)的比值。灌溉制度:是指按作物需水要求和不同灌水方法制定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时间、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的总称。灌水定额:是指单位灌溉面积上的一次灌水量或灌水深度。灌水率(灌水模数):灌水率是指灌区单位灌溉面

    12、积(以万亩计)上所需的净灌溉用水流量,又称灌水模数。加大流量:考虑到在灌溉工程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难以准确估计的附加流量,把设计流量适当放大后所得到的安全流量。简单他说,加大流量是渠道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最大流量,它是设计渠堤堤顶高程的依据。节流:就是采取各种措施节约灌溉用水。节水管理技术:根据作物的实际需水要求和可能的水源条件,在节约用水的原则下,及时、适时地满足作物对水分的要求,达到节水又增产的目的。节水灌溉技术:指工程节水技术,它是综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中的核心,主要包括开源和节流两个部分。节水农业:在充分利用降水和可用水资源时,采取节水灌溉技术、节水农业技术以及节水管理技术和措施等,以

    13、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为中心的一种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局部水头损失:因管道内部形状改变(如用弯头改变疏水方向,用三通进行分流等),迫使水流也因此改变流动外形造成的损失。开源:就是利用多种水资源作为灌溉水源,除一般的地表和地下水引、蓄、提工程以外,还应包括开发回归水、劣质水和雨水利用。棵间蒸发:是指植株间土壤或田面的水分蒸发。脉冲式微灌:该灌溉水非连续出流,而是呈间歇、脉冲式微量喷洒灌溉作物。膜料防渗:是指用塑料薄膜、沥青玻璃纤维布油毡等作防渗层,再在其上设置保护层的防渗方法。泡田用水量:从大田灌水泡田到插秧,该时期内大田的需水为泡田用水量。泡田用水量包括使大田土壤达到饱和含水率的

    14、需水量、建立泡田水层所需水量以及泡田期内田间水面蒸发与渗漏的水量。喷灌:即喷洒灌溉,它是借助一套专门设备将具有压力的水喷到空中,散成细小水滴,像降雨一样均匀地降落在田间,供给作物水分的一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方法。喷灌均匀度指在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是衡量喷管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之一。它一般用喷洒均匀系数来表示,一般0.8以上为宜。喷灌强度:集单位时间内喷洒在灌溉土地上的水深。平塘:在平缓地带挖坑筑堤蓄水所形成的塘。畦灌:是在平整过的土地上用田埂将其分隔成一系列狭长的地块畦田,水从输水垅沟或直接从毛沟引入畦田后,即形成薄水层沿畦田坡度方向流动,在流动过程中逐渐湿润土壤。砌石防渗:是指用浆砌料石

    15、、块石、卵石、石板、以及干砌卵石挂淤进行防渗。渠道防渗工程技术杜绝或减少渠道输水损失的各种工程技术和方法。它是节约灌溉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的重要措施。渠道防渗率:灌区固定渠道最大过水表面中防渗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以百分计。山塘:在坡地或山冲间建筑坝蓄水所形成的塘。设计流量:在灌溉设计标准条件下,为满足灌溉用水要求,需要渠道输送的最大流量。通常是根据设计灌水模数(设计灌水率)和灌溉面积进行计算的。深层渗透:是指旱田中由于降雨量或灌溉水量太多,时土壤水分超过了田间持水量,向根系活动层下的土层产生渗透的现象。渗灌:渗灌的灌水器为无明显出流点的渗水管,多埋于地下作物主要根系层中,以浸润土壤方式适时适量

    16、地满足作物的需水要求。水稻生理需水:它是指供给水稻本身进行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水稻生态需水:它包括棵间蒸发和稻田渗漏。生态需水主要是为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水滴的打击强度:指单位受水滴面积内,水滴对土壤或作物的打击动能。一般用水滴直径来表示这一特征。一般平均直径以13mm为宜。水滴雾化程度:指喷头喷射到空中的水流要充分粉碎,形成大小适中的雨滴,它以水滴平均直径或以喷头工作压力与喷嘴直径的比值来表示喷射水流的粉碎程度。塘堰:是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的重要小型蓄水设施,主要拦蓄当地降雨径流。田间持水量:是指田间土壤在自然情况下所能保持的最大水量,它反映土壤保持水分的能力。土

    17、料防渗:是在渠床表面建立一层压实的土料防渗层,通常采用素土、粘砂混合土、灰土、三合土、四合土等土料。土壤含水量:是实施节水灌溉的一项主要指标,通常以土壤中所含水分占干土的百分数表示。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系指在对旱作物进行灌溉时,计划调节控制土壤水分状况的土层深度。微灌:微灌是一种按作物需水要求,对水加压和水质处理后通过低压管道系统及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特制灌水器,将水和化肥以微小的流量准确、及时地输送到作物根系最集中的土壤区域进行精量灌溉的方法。微喷灌:微喷灌的水呈细小雨滴状喷洒,对作物进行此种灌溉可以满足作物需水要求,又可增加空气湿度,改善田间气候。小管出水灌:采用具有稳压装

    18、置的小管,把水直接送到作物根系集中区进行局部灌溉。蓄雨型节水灌溉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充分的利用降雨,在不影响水稻高产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蓄水,提高降雨的利用率。沿程水头损失:由于水在管中流动过程中为克服与管壁的摩擦阻力而消耗损失的水头,它是随着流动的长度而增加的。有效降雨量:有效降雨量系指天然降雨量扣除地面径流和深层渗漏量后,蓄存在土壤计划湿润层内可供作物利用的雨量。雨水集蓄工程:是指采取人工措施,高效收集雨水,加以蓄存和调节利用的微型水利工程。雨水集蓄利用:是指采用人工措施,高效收集雨水,加以蓄存和调节利用的微型水利工程,以解决人畜饮水,发展庭院经济和小面积节水灌溉的需水。允许喷灌强度:根据

    19、土壤入渗特性、地面坡度及覆盖程度等确定的喷灌强度的允许值。植株蒸腾:是指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人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扩散到大气中去的现象。组合喷灌强度:多喷头同时喷洒时,喷洒区域内的平均喷洒强度。最小流量:在灌溉设计标准条件下,渠道在工作过程中输送的最小流量。用修正灌水模数图上的最小灌水数值和灌溉面积进行计算,就用渠道最小流是可以校核对下一级渠道的水位控制条件和确定修建节制闸的位置等。作物灌溉制度:是指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等。作物系数:作物系数是指充分供水条件下实际作物蒸发蒸腾量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比值。作物需水量:作物需水量是指作物正常

    20、生长时的蒸发蒸腾量与构成植株体的水量之和。坐水种:为了保证及时播种和出全苗,采用机械或畜力用水箱、水袋拉水至田间,一边播种,一边在穴中注水灌溉,以抗春旱。四、简答题半固定管道式喷灌如何选型?(1)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单井灌溉区。(2)地面较为平坦的地区。(3)灌溉对象为大田粮食作物。(4)气候严寒、冻土层较深的地区。北方地区所采用”浅湿”灌溉的田间水分控制标准有哪些?(1)插秧和返青期浅水,保持30-50mm浅水层。(2)分蘖前期、孕穗期、抽穗开花期浅湿交替,每次灌水30-50mm,田面落干至无水层时再灌水。(3)分蘖后期晒田。(4)孕穗期、抽穗扬花期浅湿交替,灌水后水层深l0-20mm,至土壤含

    21、水率降到田间持水率的80%左右再灌水。(5)黄熟期停水,自然落干。大中型喷灌机常见的有哪几种?(1)双悬臂式喷灌机;(2)中心支轴式喷灌机;(3)平移式喷灌机;(4)绞盘式喷灌机(5)拖拉机悬挂式喷灌机当前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包括哪几个方面?(1)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形成机制。(2)要抓好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的落实。(3)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价格收费运行机制。(4)推行科学的水价分类和水价制度。(5)整顿水价秩序。(6)改革供水经营管理体制,理顺上、下游水价关系。低压管道输水的优点: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节能、省地、成本较低、灌水及时,增产增收。我国发展现状:在华北井

    22、灌区得到了飞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西北和南方地区也有一定的发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管网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1)水源;(2)机泵;(3)管道系统;(4)给配水装置(出水口或给水栓);(5)保护设备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管网系统)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1)移动式其特点是成本低,见效快,适应性强。因此,抗旱时多采用这种临时性技术措施。但管道易破损、寿命短。(2)固定式这种管网系统,要求末级固定管道间距小,单位面积占有的固定管道长度小,工程投资较大。但这种管网系统标准较高,其节水效益显著,适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采用。(3)半固定式这种形式的支管间距较大,分水口间距亦大,

    23、固定管道则用量较少,它借助于移动的配水管,将水均匀分布到田间。其投资比固定式一次性投资少,但灌水时由于经常移动田间配水管(软管),劳动强度比固定式为大。(4)管渠结合式这种方式一次性工程投资低,但田间输水仍有大量渗漏,浪费水量,其节水效益较差。这种形式是目前北方井灌区管罐采用最多的一种形式,今后应加改进,提高工程标准,以达到最大节水效能的目的。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中的管道系统布置有哪些原则与要求?(1)管道系统的布置应与排灌、道路、林带、供电等系统紧密结合,统筹安排,并充分利用原有水利和其他工程设施。(2)根据当地的交通、能源、材料供应等条件及经济、技术、劳力等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管材。(3)

    24、管网布置力求管线总长度短,控制面积大,并做到管线平顺,减少拐弯、起伏等现象。(4)直观(田间末级地埋管道)走向应与作物种植方向及地形坡度相适应。(5)当地面坡度大于1/2000、毛沟一侧分水时,支管上出水口间距约50m左右,地面坡度小于1/2000、毛沟是双向分水的,支管上出口的间距可为100m左右。低压管道输水系统在管道施工时为什么要加强组织管理?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对于保证工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根据工程需要建立健全必要的施工组织、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保证工程施工顺利实施。滴灌灌水器有哪些种类?滴头是使有压水减压形成水滴并断续滴出的灌水装置,其种类如

    25、下:(1)滴灌带(管)。滴头与毛管制成一体,并有输水和滴水功能的软管。(2)管间滴头。直径与毛管相近并串接在毛管中间的滴头。(3)管上滴头。插入毛管并固定在管壁的滴头。(4)涡流式滴头。以涡流方式消能的滴头。(5)长流道滴头。利用长流道的沿程摩阻损失以减压的滴头。(6)孔口式滴头。利用微小孔口的局部水头损失减压的滴头。(7)双壁管。在横断面上有双层管壁,且在管壁上有错开的双层小孔,并能同时起输水管和滴头作用的毛管,也称滴灌带或双腔毛管。(8)多孔管。用多孔材料制成的管内有压水流可以渗出管壁的毛管。(9)压力补偿式滴头。能随压力变化而改变过水断面或流道长度,保持滴水量基本不变的滴头。滴灌施肥施药

    26、设备有哪些种类?如何选用?由于滴灌属于局部灌溉,作物主要是通过土壤中的水分来吸收和利用土壤养分和肥料的,故进行滴灌时必须将肥料添加到灌溉水中一同施向作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有施肥就没有滴灌。常用的设备有压差式施肥罐、开敞式肥料罐、文丘里施肥器。压差式施肥罐优点是加工制造简单,造价低,不需外加动力设备,缺点是溶液浓度变化大,难以控制,添加化肥次数频繁、麻烦。开敞式肥料罐用于自压微灌系统中,使用很方便。文丘里施肥器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缺点是稳定性差,影响施肥的均匀性。滴水的作用是什么?分为哪几类?滴头能将毛管中的压力水流进行消能,以稳定的速度一滴滴的滴人土壤。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微管滴头;

    27、内镶式滴头;压力补偿式滴头;插杆式滴头;薄壁滴管灌管带。地面灌溉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一种灌溉方法,它主要有哪些有缺点?地面灌溉的优点是:田间工程简单,投资少,能源消耗低,易于实施。地面灌溉的缺点是:灌溉均匀度低,浪费水量大。冻胀土基地处理措施中如何设置保温层?对于大型渠道,可在防渗层下铺设硬质泡沫塑料。保温板的厚度应通过热工计算确定。对于中、小型渠道,保温板的厚度可按设计冻深的110115取用。冻胀土基地处理有哪些措施?渠基土置换措施、铺设排水系统、设置保温层。对渠道防渗工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防渗渠道断面应通过水力计算确定。2地下水位高于渠底时,应设置排水设施。3防渗材料及配合比应通过

    28、试验选定。4采用刚性材料防渗时,应设置伸缩缝。5标准冻深大于10cm的地区,应考虑采用防治冻胀的技术措施。6渠道防渗率,大型灌区不应低于40;中型灌区不应低于50;小型灌区不应低于70;井灌区如采用固定渠道输水,应全部防渗。7大、中型灌区宜优先对骨干渠道进行防渗。防冻胀设计中应贯彻因地制宜、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同时还应按那些要求进行?(1)调查、收集防渗渠道沿线的土质、地下水位、冻深和已有工程运行等资料,按图纸、地下水深度和渠道走向基本相同的原则,划分不同的渠段。(2)在各渠段选择12个具有代表性的横断面,通过计算或必要的试验观测,确定断面上各代表性计算点的设计冻深和冻胀量,判定地基土的

    29、冻胀性类别。(3)根据渠道各计算点的冻深和冻胀量,选择适宜的渠道断面形式、防渗材料与结构。(4)验算渠道各部位的冻胀位移量,确定必要的防冻胀措施。防渗渠道的设计参数有哪些?防渗渠道的设计参数除渠道的设计流量外,还有边坡系数、糙率、超高、不冲不淤流速、伸缩缝间距及填缝材料、砌筑缝及其填筑缝材料、渠底比降、稳定渠床的宽深比、堤顶宽度和封顶板等。分析地面灌溉的优缺点。地面灌溉的优点是:田间工程简单,投资少,能源消耗低,易于实施。地面灌溉的缺点是:灌溉均匀度低,浪费水量大。根据不同地区农作物对灌溉的不同要求,可把全国分为哪几个不同地带?各有什么灌溉特点?分三个灌溉地带:(1)常年灌溉地带这一地带的灌溉

    30、需要指数(及灌溉水量与农作物需水量的比值)一般都大于5060%。由于缺乏足够的雨量淋洗,这一地区的土壤多属碱性,除作物生长期灌溉需水外,为使春季播种时有足墒保证出苗,还常用大定额的水量进行冬灌储水。(2)不稳定灌溉地带黄淮海地区的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增,东北地区则从西向东递增。由于受季风的强烈影响,降水时空变化都很大,因而农作物对灌溉排水的要求很不稳定。(3)水稻灌溉地带这一地区雨量充沛,是我国水稻的主产区,由于降水在年际和季节分布不均,往往出现伏旱和秋旱,水稻一般都需要进行补充灌溉,双季水稻根需要进行灌溉补足水量,灌溉需要指数在3060%之间。根据毛管在田间的移动与否或出水口的位置,可以将微灌系

    31、统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1)固定式地面微灌系统它的优点是安装、拆卸清洗毛管和灌水器等比较方便,但缺点是它们易受自然人为的损害。(2)固定式地下微灌系统优点是免除了毛管在作物种植和收获前后的安装与拆卸工作,便于管理,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缺点是灌水器堵赛时不易发现和维修。(3)半固定式微灌系统系统的干管固定于地下,支管、毛管则可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作物不同时期的需水量的不同)。降低微灌设备亩投资成本,提高了设备使用率,便于实施计量用水管理。(4)移动式微灌系统它是将化肥注入装置和过滤设备都集中安装在水泵、动力机组上,干、支、毛管等全部采用快速管件连接。灌溉时将动力机组和各种管道全部移

    32、动到待灌的土地上;灌完后,在移动至下一块土地上。这种全移动式微灌系统的设备利用率高,降低了投资成本。管道式喷灌系统管网的布置有哪些原则?根据实际的地形、地貌和灌溉需要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管道总长度与管径应尽量小。(2)保证管网内各处的压力要基本均匀。(3)-个用水单位由一根或数根管道控制,以利于管理。(4)管道布置力求平顺。(5)在平坦地区支管尽量保持与作物种植和耕作方向一致。(6)为了便于管道支管在田间的移动,一般应设置两套支管轮流使用。移动管道的干管应尽量放在地块的边界上。(7)根据轮灌要求设置适当的控制设备,一般一条支管装置一套闸阀。(8)在管道起伏的高处应设置排气装置,低处设置泄水装置。管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电大一村一节水灌溉技术机考复习题及满分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