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中八年级语文上册 25 石壕吏教案 新人教版石壕吏教学目的:1、在了解诗人如何构思的基础上,激活学生想象力,使他们在读咏的过程中可以身临其境,以此达到掌握全文并熟练背诵的目的。2、学习对偶句。教学内容和步骤: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的叙事长诗石壕吏,(板书石壕吏)这首诗因其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板书)而流传最广。为什么评价其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呢?我们学习课文后再做讨论。学习本文之前,我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的经历及写作背景,以便于我们对作者写作本文时的思想有一个了解。一、杜工部年谱(据朱鹤龄编,有删节)唐玄宗先天元年(712)杜甫出生。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杜甫二十岁,在吴越游历学习。
2、开元二十三年(735)24岁,从吴越归来,去京兆贡举,没考上。开元二十五年(737)26岁,再次游学于齐赵。(望岳作于此年前后)开元二十九年(741)30岁,在东都(洛阳)。天宝四载(745)34岁,公在齐州。天宝五载(746)35岁,回到长安。天宝十载(751)40岁,在长安,进三大礼赋。玄宗认为他是个奇才,命待制集贤院。天宝十四载(755)44岁,授予官位,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十一月,年底的时候,往奉先。(安禄山于同月发动叛乱。)肃宗至德元载(756)45岁,五月,自奉先往白水。六月又自白水往簏州。听说肃宗即位,自羸服奔行在,结果困陷在了叛军手中。第二年,(至德二载(757)
3、46岁,四月,从叛军中逃脱,接到命令上凤翔,拜左拾遗。八月,回簏州省家。十月,皇帝返回西京,公扈从。(春望作于本年三月)乾元元年(758)任左拾遗,六月出为华州参军。冬晚,回到洛阳到战后的家乡去探亲。乾元二年(759)春,自东都回华州(石壕吏作于此时)。七月,弃官西去,度陇,客秦州。十二月,入蜀,至成都。(下略)附:杜甫经历(2548岁)示意图从作者经历来看,他在四十岁之前对朝廷表现出忠心,想通过做官为朝廷出力,如参加科举考试,又为朝廷敬献三大礼赋,随后闻肃宗即位,自羸服奔行在,遂陷贼中。可是当作者真正当了官的时候,同一年发生了“安史之乱”。在经历安史之乱的过程中,他又看到了饱受战乱之苦的劳苦
4、大众的痛苦生活,在此期间她写了三吏、三别。他的思想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板书思想变化)我们可以从其作品中去品味作者的感情。本文就是写于758759这一年,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文章逐字讲解(齐读)(1)第一段:石壕吏(ho)暮:傍晚。逾(y)走(古今异义):跑。行:走。(2)第二段:呼:大声吆喝。怒:凶狠。啼:啼哭。苦:痛苦。(3)第三段:邺(y)戍(sh)
5、戌(x)戊(w)戍点戌横戊中空,注意区别。(可以请同学翻译,注意几个重点词)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不过是苟且偷生,死了的就永远完结了。存者,活着的,生存的人。且,暂且。已,动词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更,再也。妪(y)虽:即使,虽然。(古文解释填词规则,有些字可以用把这个字组词,解释,例如这里的虽。)衰:衰弱、衰微。备:准备。炊:烧火做饭。(讲解的时候某些解释参考课文中的标注)(5) 第四段:泣:小声抽泣,啼哭。咽(y)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途。(注意与今天的“前途”区别)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诗:首句“暮投石壕村”,这一句,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不宜轻
6、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荒马乱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可以设想,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接着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出第二句“有吏夜捉人(板书)”,这是全篇的提纲(板书),预示有一场灾难降临。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突出重音)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寄寓
7、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全篇围绕捉人两个字展开的。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百姓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百姓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突出重音)墙走,老妇出(突出重音)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插入-这是对偶句,古诗中多用对偶句。对偶,
8、又叫“对仗”,俗称“对对子”,是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对偶句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便于记诵。请大家仔细体会它们在结构上的特点。(时间允许可以让学生从学过的古诗文中多找出一些例句来,并从教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入手,然后设置情境让学生试写一些四言对、五言对。)我们继续看课文,这四句可以作为文章的(板书)第一段,介绍了故事的发生。下面我们看故事是如何发展的“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
9、,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插入语:我们有时看一些电影上演的,日本鬼子来抓人那种场景)这矛盾的两方面妇和吏,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可以从妇的致词中体味。“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读)从“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这里再次运用了对偶句)”,我们可以感觉到话说到这已经说完了,可是下面还有,从与下面几句韵律的差异,及话语上,我们可以判断这里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象,这是
10、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在诉苦。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老妇一家三男被征,说明了什么?三男已死二男,又说明了什么?说明兵役之苛酷及战争之惨烈。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
11、得针对这一点做更进一步的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
12、人呀!还是行行好吧!”可见县吏是要她出来的。既然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又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再次转折换韵)“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我体力虽然不行,但请求你们今晚还是抓我去,(不要抓我的儿媳,)让我赶快去到河阳服役吧,这样还能够赶上给士兵们做早饭。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以换韵表明老妇的话并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所以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 “老妇”在那里说,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
13、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板书)第二段。这里注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不但引出下文,而且致词也是围绕着这两句来写,他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板书第三段)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板书)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儿媳妇低声哭泣。“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
14、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试想昨日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是何心情?诗人作何感想?给读者留下了(板书)想像的余地。读完此诗我们可能会理解作者的决定:乾元二年(759)春,自东都回华州(石壕吏作于此时)。七月,弃官西去,度陇,客秦州。十二月,入蜀,至成都。课文总结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这件事的尾声,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老妇“致词”可分三层:(板书)第一层(前六句)写老妇诉说三个儿子全都应征赴
15、邺城作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说明这一家人已经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第二层(中间四句)写老妇诉说家中现状。“室中更无人”,隐去“老翁逾墙”一事,是不得已而言。“乳下孙”犹言孙子正在哺乳期间,故其母“未去”,意思是儿媳丧夫,本当改嫁,只因舍不得丢下孩子而仍留家中。“无完裙”,不止于说衣不蔽体,也包含了食不果腹的意思。第三层(最后四句)写老妇自请应役。河阳,这是当时官军退守的地方,她知道那里需要人,自愿为战士们做饭,以保全家中仅存的三个人。这一首古体诗,内容是叙事性的,但又带有抒情色彩,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处处感到有诗人在。结尾以“独与老翁别”含蓄地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
16、情。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板书)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这一矛盾也反映在三吏三别的其他五首诗中。仇兆鳌杜诗详注说:“凡公此等诗,不专是刺。盖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故可已而不已者,则刺之;不得已而用者,则慰之哀之。”既刺而哀,这正是诗人思想矛盾所在。从诗题来看,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仅用120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炼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归功于诗人构思的巧妙。本该作为(板书)主要
17、人物的差吏,诗人对他用了(板书)暗写,一出场只用“吏呼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板书)明写,把她所说的那些话写成了一篇“抒情独白”。在描写老妇一连串的致词中,我们没有看到恶吏的逼问,但是以变换韵律的形式从老妇不断变换角度以说明家庭悲剧的话语中,心品味一番我们就会发现恶吏是如何逼问的。而情节生动的特点更是贯穿全文的,如:“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等句,总之,差吏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前这场平叛战争是
18、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作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在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诸诗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诗人的这种心情来。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
19、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1) 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
20、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2) 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 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
21、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
22、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
23、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
24、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3、欣赏要点: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
25、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