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某市20万亩生态有机茶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资源ID:11995159       资源大小:42.39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某市20万亩生态有机茶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某市20万亩生态有机茶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某市20万亩生态有机茶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 论1.1 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XX区20万亩生态有机茶园建设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1.1.3建设地点 1.1.4本项目编写单位1.2研究工作的依据、内容、及范围1.2.1研究依据1.2.1.1XX省委书记XX同志2011年在XX茶叶节提出的“小茶叶大产业,小茶叶大文章,小茶叶大民生”的讲话精神1.2.1.2关于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规划和意见1.2.1.3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豫政办20114号;1.2.1.4XX市国民经济

    2、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1.2.1.5XX市委、市政府关于十二五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意见;1.2.1.7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资料和数据;1.2.1.8报告编制人员调查的有关数据和资料。1.3项目概况1.3.1项目预期目标本项目立足于XX区丰富的茶叶资源,发挥企业的品牌和规模优势,实施名牌带动战略,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大力发展有机茶和生态茶种植,以精品XX毛尖茶为核心实施茶叶产品系列开发,积极寻求新的效益增长点,带动和示范当地茶农和中小型企业共同发展,全面推进XX区生态有机茶基地建设。1.3.2建设规模和内容概况根据XX区XX毛尖种植、加工规划对XX区XX毛尖茶的种植、加工现状及茶资源

    3、的生产需求情况等进行了充分细致的调查,提出了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新的生态有机茶茶园基地建设;二是改造常规老茶园建设;三是建立培训体系,推广标准化得生产技术;四是建立茶树病虫害预测预报站; 以“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建设高标准无性系有机茶园20万亩,改造无公害生态茶园30万亩1.4 项目效益经济效益:项目建设地由于国土资源丰富,气候、环境等条件优良,加上茶叶品种改良,项目建成后每年每亩可增产50斤干茶,基地农户每亩每年可增加收入1200万元,经济效益明显。生态效益:XX区森林覆盖面达67%以上,由于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条件,茶叶生长良好,是X

    4、X省产茶大县,适宜茶叶种植的面积广,发展潜力大,建设标准示范茶园基地不仅可以为农民增收,重要的是能通过发展茶叶改变生态环境,保土保肥,保护生态平衡,生态效益显著。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将直接带动项目建设地6000户农民,16000多农民直接受益,年人平增收2800元同时可安置15000人就业,年人平工资收入可达4500元以上。通过项目实施,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缓解地方就业矛盾,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积极作用,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1.3.4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估算总投资67551.82万元,其中申请省以上财政投资47286万元(总投资的70%),项目单位自筹2026

    5、5.82万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单位数量备注1总投资万元67551.822建设投资万元64826.793流动资金万元9083.434其中:铺底流动资金万元2725.035资金筹措万元67551.826省级以上财政投资万元47286.007项目单位自筹万元20266.008经营收入万元33800.009总成本费用万元14952.9210利润总额万元18545.4811投资利润率%27.4512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前)%24.6213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税前)万元60523.0014投资回收期(税前)年5.8715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后)%19.9516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税后)万元4

    6、2737.3017投资回收期(税后)年6.5918盈亏平衡点%46.61.5结论与建议本项目充分利用XX区丰富的毛尖茶资源和先进的种植技术,实现规模化经营,创建XX区XX毛尖有机茶产业集聚区,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想,本项目经财务评价,年实现收入33800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为24.62%,全部投资回收期(税前)5.87年。是一个投资周期短、见效快、回报率高、收益大、产业化示范作用强的优势项目。为保证项目能够顺利、稳妥地建设和发展,应注意以下几点: (1)项目建设资金能否按时足额到位是本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项目建设单位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落实建设资金,争取项目审批部门给予支持。(

    7、2)加快项目前期工作,争取项目尽早进入实施阶段。(3)待项目批准后,抓紧进行项目设计和施工招标,择优选择承建单位和供货厂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4)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制定有效的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和有关制度、措施,加强组织管理,保证实施进度和建设质量。(5)在项目实施中,注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造传统技术手段,提高先进适用技术的普及率,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所在地概况本项目建设地点在XX市XX区,XX区位于XX省南部,处于大别山北麓与淮河上游之间,土地面积152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0.88%。XX区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非常适宜

    8、茶树生长。茶叶作为XX区、XX市乃至XX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已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产业。2.2承办单位2.3项目区SWOT分析2.3.1优势(strength)(1)资源优势。XX茶区位于我国茶区北部边缘,是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带,属于高纬度茶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5.1;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毫米,且多集中在茶叶生长季节;光照充足,茶叶生长期光照时数达1592.5小时,辐射量为89.25千卡/平方厘米;山区土壤多为黄、黑沙壤土,土层深厚疏松,肥力较高,PH值在6-6.5之间,适宜茶树生长发育和养分积累;五云山区海拔在500-800米之间,山势起伏多变、森林密

    9、布、植被丰富、云雾缭绕、空气湿润、温差较大,有利于茶树茶叶缓慢生长,持嫩性强,叶片肥厚多毫,有效物质积累较多,有利于氨基酸、咖啡碱等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对名优茶叶的生产十分有利。XX区内生态环境优越,污染少,具有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生态环境。(2)品牌优势。XX省委书记XX曾指出,坚持“茶业富民”战略,茶叶有地域性,因此大品牌要先打响,有了大品牌,茶叶企业和经营户的小品牌才能打响,大小品牌交相辉映,地域、品种、质量、文化等品牌内涵就能形成特色,就能在市场上建立形象,促进生产经营。而XX区XX毛尖茶叶历史悠久,是全国著名的十大名茶。1987年,考古学家在XX固始县出土的古墓中发掘

    10、有茶叶,考证距今已有2300多年。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把全国划分为八大茶区,XX归淮南茶区,并指出:“淮南以光州(今光山县)上,义阳郡(今XX市)、舒州次”。北宋时苏东坡称,“淮南茶,XX第一”、1915年,XX毛尖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1988年,龙潭牌XX毛尖获中国首次食品博览会金奖,1990年又获国家质量金奖,1999年获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2007年在日本举办的第三届世界茶叶节上,XX毛尖夺得最高金奖。2003年2月19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批准“XX毛尖”原产地商标,XX市先后出台了“XX毛尖”原产地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及“XX毛尖”茶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XX毛尖”证

    11、明商标标识印刷管理办法等,对有效保护“XX毛尖”产品,规范生产经营秩序具有重要作用。2009年6月XX毛尖茶地理标志国家标准正式生效。(3)区位优势。XX区位于XX省南部,东距安徽200公里为邻,南与湖北接壤,扼控江淮,屏蔽中原,素有鄂豫皖“三处通衢”之称,是东西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XX区南离武汉机场180公里、北离郑州机场250公里,东离合肥机场300多公里,是北京至广州的中位点,铁路近500公里(已建成的京广铁路和正在施工的京广高铁),公路超过6000公里(已形成4个“双十字”快速公路网)。当前,国家提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构筑新的增长点,而XX区位于中部地区正在规划的中原城市群和武汉

    12、城市群之间,作为中原崛起和武汉城市圈的连接节点,不仅是中原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武汉的经济联系最密切的城市,未来在两大经济区域之间的经济交往中起到重要作用。2.3.2劣势(weakness)(1)综合竞争能力不强,机械化和标准化程度低。从全区角度看,缺乏具有足够优势、具备带动力的龙头企业,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全区拥有茶叶加工企业三百多个,多数为传统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机械化、标准化程度低,茶叶加工仍然以手工为主,手工加工茶约占总量的85%。企业滚动发展中受到资金限制,机械化设备改造步伐慢。加工能力和销售规模限制了企业的快速发展,阻碍了企业步入发展的重要转型期。(2)产品结构单一、资源利用

    13、不充分。从原料角度看,按照茶树的生长特性,茶叶可开发利用的部分为“一芽五叶新梢”,而一年可以生长四次,即可采摘四次。XX毛尖的采摘利用部分为茶叶的“一芽二叶”,尚有“三叶新梢”未开发利用,影响了茶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从加工和市场销售角度看,目前我国年产茶叶深加工比例只有约6.7%,而目前世界的平均水平约为22%,预测将达到30%以上。世界茶叶总产值约为70亿美元,而深加工的产值在180亿美元以上。2008年XX区全区年产的1200万吨茶叶产品全部为散形茶,茶叶产品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尚少。(3)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科技贡献率低。省委书记XX来XX调研时指出,要用科学技术知识来发展,这样才能提高

    14、茶产业效益,达到理想的增收效果。XX区茶叶科技人才比例偏低,茶农科技意识淡薄,品种退化。有机茶园、生态茶园改造力度不足,茶叶农药残留影响茶叶品质。目前,茶叶生产中科技贡献率低于50%,无性系茶树品种普及率和单产水平分别为40%和30公斤,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机械化程度低:机采面积为零,机修剪面积1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3%,全区茶叶生产和发展主要依靠手工、劳动力的投入;茶叶产品开发技术不足,茶叶产品形态单一,对茶有效成分及有用价值开发尚未开始。2.3.3机会(opportunity)(1)“健康、绿色、生命”为主题的消费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功能、健康型产品的需求不

    15、断增强。科学研究表明,茶叶有60多种保健功能,20多种药用功能,特别是绿茶,因其天然、绿色、对人体健康特有的功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茶叶市场发展的趋势也表明,红茶和绿茶的消费比例从七十年代的9:1上升到现在的3:1,以北京为例,90年代以后,茶叶的总消费量每年递增3%左右,绿茶的销售年递增10%左右。(2)茶叶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当前社会在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茶叶作为健康饮料,被更多的消费者所认同。目前全世界人均茶叶消费量为500多克,而我国人均茶叶消费量大约350克,低于世界的平均消费水平,目前世界茶叶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是英国,人均茶叶消费量3

    16、.6公斤左右,国内茶叶消费量最大的省份是广东省,人均茶叶消费量1.6公斤。我国国内茶叶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市场,国内市场远未饱和,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3)休闲消费需求日益凸显。休闲消费需求增长较快,到茶馆喝茶已逐步成为许多大中城市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茶馆业在全国各大城市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成都、杭州、广州、上海、珠海、天津、沈阳、北京等地发展较快,消费方式发展到社会上众多的茶馆、茶社、茶楼,促进了茶文化的繁荣和茶叶的消费。同时,追求环保、自然的生态旅游也成为社会热点,茶叶种植所要求的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是开展生态旅游的良好基础,为进一步开发新的茶文化形式提供了可能。 (4)传统

    17、文化继承和发扬受到社会的关注。我国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对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很大。进入二十一世纪,茶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充实,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其社会功能丰富,如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示礼等,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对茶叶产业的发展将会发生积极的作用。2.3.4威胁(threat)(1)加入WTO后受到的冲击。加入WTO,进口茶叶关税降至14.5%-15%,这意味着进口茶在中国市场准入空间将大大增加。国内市场将面临进口茶冲击,影响我国茶叶生产。销售同时,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资投向的限制进一步放宽,将会有更多的外商投资茶叶生

    18、产,与国内企业竞争。国外企业凭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健全的销售网络、先进的营销手段及品牌效应,对我国的茶叶加工、贸易企业造成巨大冲击。(2)绿色堡垒。随着消费者环境意识的提高和绿色消费运动的兴起,茶叶进口国特别是欧盟成员以保护本国消费者健康和生态环境为借口,制定极为苛刻的生产标准。苛刻的生产标准势必增加茶叶出口国的生产成本,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受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绿色堡垒”影响,出口市场变幅较大,特别是茶叶的出口价格呈下降趋势,影响茶叶的创汇能力的增强,同时也迫使一部分茶叶企业将目标转向国内,加剧国内茶叶市场的竞争。(3)市场竞争的不规范。目前茶叶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茶叶屡禁不

    19、止,严重影响了“XX毛尖”茶的品牌效应。XX区XX毛尖由于产业发展不充分,市场体系不健全,多数加工销售企业规模实力较小,加上相当一部分仍以户为主的家庭作坊,造成市场秩序混乱。XX区茶叶企业虽然已初步建立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手段,但尚未形成强势的销售网络,终端控制能力不强,抵抗市场竞争能力弱,影响茶叶市场的开拓。(4)茶叶质量检测手段落后,标准不统一。行业发展不成熟,茶叶质量检测手段和监督监察体系不完善,缺少必要的市场进入门槛,使得大量低劣质量茶叶流入市场,加剧了市场的恶性竞争,对市场形成了较大冲击。(5)茶叶消费变化对传统茶叶的影响。近年来,茶叶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步向多

    20、样化、层次化和有益健康的方向发展。据统计,世界消费量的多少排序为:袋泡茶、速溶茶、茶饮料、香味茶、花茶、去除咖啡碱茶、药茶。消费方式日益多样化,消费群体层次化都给传统的茶叶生产和销售带来一定的影响。2.4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区目前存在以下主要的发展制约:(1)茶园基础薄弱、产出水平低,茶农对扩种茶园信心不足。目前,XX区建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老茶园面积约3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10%,建园基础较差,特别是早期建立的茶园,重数量轻质量,如开垦翻土过浅、施用基肥不足、没有修筑梯田、土壤基础条件差、种植密度不够等,造成茶园水土流失严重,肥力下降,土层浅薄板结,通气和保水性不良,水、气、热得不到充分

    21、调节,茶树生长衰弱。有的坡地茶园跑土、跑水、跑肥,茶树根系裸露、吸收根少,影响正常生长,导致茶园产出水平低,影响茶叶质量以及机械化采摘和修剪的推广。此外,无论是良种推广还是亩均产茶量,都远低于日本、印度等国家。发展新茶园投入期长、成本较大,许多茶农对扩大茶园面积信心不足。一是茶叶从种植到产生收益需3年以上,期间每亩投入至少需2000元。目前该区提倡的无性系茶叶种植,采摘时间早于普通茶叶7-10天,芽头齐、品种纯,产量高出一般茶叶三分之一,适于机械采摘和炒制,但因投入大,每亩仅茶苗就需要600元,比普通茶苗多400元,且管理复杂,茶苗成活率低于普通茶苗,超出了一般种茶户经济承受能力。二是大量的农

    22、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开垦新茶园缺乏有效劳动力,同时机械上山也面临路不通、成本高的难题。三是目前全区可机采的茶园很少,绝大多数仍属传统的人工采茶,在目前雇工比较困难、成本增加的情况下,特别是在一些深山偏远地区,茶叶不易采摘,影响种茶户积极性。四是部分茶农对三年后茶叶价格能否走高心存疑虑,加之国家没有补贴政策,许多种茶户对扩种茶园信心不足。(2)茶叶产品单一,缺乏深度开发,产业延伸不够。XX区茶叶产品中,大部分仍为散形茶,其中:“XX毛尖”约占90%左右;炒青、烘青绿茶等“小包装茶”约占10%左右。在茶食品、茶饮料、茶保健品等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方面尚属空白,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且附加值低,夏、秋茶

    23、生产很少,茶树鲜叶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3)茶叶生产规模化、聚集化水平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差。XX区茶园分布虽然比较集中,但多为农户分散经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地、资本、科技等要素作用的充分发挥。目前全区茶叶加工企业有300多个,但“龙头”企业仅十余家,年均加工能力只有1000吨左右,不足总产量的5%。其产业化水平低的主要表现:一是茶叶初制厂70年代前的占70%,80年代后的占30%,底子薄、起点低、初加工条件差,加工工艺不规范,设备陈旧,以致茶叶产品规格不统一,品质不稳定,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深度开发能力。二是大批新生的民营茶叶企业和加工营销专业户,尚未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仍处于创业期,一些企

    24、业靠政府扶持生存,在茶叶新品种开发和深加工方面与国内外差距较大,茶叶综合利用水平低。三是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人才缺乏,制约企业和企业家素质的提高。四是企业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滞后,制约龙头企业健康发展。五是炒茶专业技术人才偏少。许多依托大型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种茶户,由于自己不会炒茶,加之加工企业到6月份就停止收购鲜叶和加工,一年只能采摘一个多月春茶,靠出售鲜叶获益,夏秋茶无法采摘,导致每亩茶园收益相应减少。 (4)品牌创建力度小,精品少。XX区茶叶企业拥有注册商标100多个(包括专业销售茶商),而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品牌仅10多个。全区茶叶产量1.2万多吨,即使不剔除非商标市场销量,平均每个

    25、商标市场占有量仅100吨左右。最大的省级龙头企业“五云”、“文新”等品牌的市场占有量也不到200吨。茶产业缺乏整体营销战略,公用品牌和企业自有品牌市场开拓力度小,品牌建设滞后,缺乏长远规划。(5)扩种新茶园缺乏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从最近两年新发展的茶园投资情况看:1亩无性系高标准茶园从整地、开挖到建成投产,每亩需投入3000元左右;1亩有性系茶园从建设到投产需2000元以上;全区近三年新发展茶园10万亩,就需要资金2亿元左右,再加上修建加工厂及配套设施,资金投入量更大,仅凭茶农和企业自有资金很难完成。虽然省、市、区各级政府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但由于财政资金紧张,很难落实兑现,因此,

    26、建设新茶园的任务十分艰巨。同时,由于茶叶专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技术人员少,工作经费缺乏,茶农渴望指导而得不到技术支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茶产业的发展。(6)质量安全意识不强,监管机制不健全。不少茶农和企业经销人员仅仅重视茶叶的色、香、味、形,忽视茶叶质量,缺乏相关的茶叶生产安全知识。多数小规模茶厂设备陈旧,生产卫生条件差,缺乏相应的检测设备或检测手段落后,很难落实有效的源头监控,以致茶叶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难以解决。同时,对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卫生质量、加工设备、环境检测以及茶园对农药化肥的使用,缺乏相关部门监督,严重制约着XX区茶产业的做大做强。第三章 茶叶市场环境及发展趋势“XX毛尖”茶是X

    27、X省南部重要经济作物资源之一。该区域地处北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植物资源丰富,独特的气候条件利于优质茶叶生长。尤其以XX茶区为代表的茶叶质量上乘,深受茶叶消费者的喜爱。XX区是 “XX毛尖”的原产地和主产区,该区所产XX毛尖曾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90年在全国绿茶评比中荣获国家金奖。目前,XX区茶叶种植面积已达47.2万亩,开采面积达到38万亩,其中生态茶园20万亩,有机认证茶园7.5万亩,无性系良种园23.5万亩,年产干茶1800万公斤,产值达14多亿元,目前全区共有8个产茶乡镇、52个茶叶专业村、15万农民直接从事茶叶的生产加工,种茶收入占全区农民人

    28、均纯收入的比重达60%。XX区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叶是XX区传统优势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年来,XX区政府十分重视茶叶产业发展,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茶叶产量、产值逐年增加,名优绿茶种类增多,茶叶市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茶文化逐步得到普及,有力地促进了XX毛尖的发展。3.1 外部环境茶叶是世界三大植物性饮料之一,由于具有多种保健功效而在世界范围内大受青睐。目前,全世界现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茶叶,茶园面积约6570万亩,其中:中国茶园面积约2300万亩,占世界茶园总面积的35%,名列世界第一位。世界茶叶总产量达380万吨,其中:中国产茶114万吨,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30%,名列世

    29、界第一位。世界茶叶贸易量为126万吨左右,约为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中中国茶叶出口量为28.96万吨,约占世界出口总量的23%,居世界第二位。茶叶在世界饮料年消费量中的比例约占25%,位居第一。目前,世界人均茶叶消费量约500克,中国为350克,居世界第16位。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茶叶资源及从事茶业的人口较其他产茶国多,但因生产力水平较低,茶业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远不如其他产茶先进国家,致使我国茶叶产品生产成本较高,使我国茶叶产品在价格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茶产业是传统产业,也是朝阳产业。自茶问世以来,从没有被其他产品替代过。茶是健康饮料,是文明饮料,这是其他饮料所不可比拟的。随着

    30、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茶叶系列产品的开发应用,越来越显现出茶的真正价值。茶业发展的前景十分光明。3.2XX区茶产业现状3.2.1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稳步增加(1)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XX区茶叶生产发展迅速,茶园面积快速扩张的同时,茶叶产量、产值同步增长。目前,XX区茶叶种植面积已达47.5万亩,开采面积达到38万亩,产值达26多亿元。(2)分布区域相对集中。XX茶叶种植主要集中在XX区,XX区是中国名茶“XX毛尖”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以XX港和董家河两个产茶乡为代表,两乡的茶园覆盖面积约占全区茶

    31、园总面积的80%。(3)规模种植发展迅速。XX区规模化茶园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该区有8个专业产茶乡镇、52个茶叶专业村、15万农民直接从事茶叶的生产加工,种茶收入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60%。在2009年第五届全国茶叶经济年会上,XX区人民政府获得“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的荣誉称号。(4)发展潜力巨大。调查表明,XX区现有适宜种茶荒山荒地面积60余万亩,各类次生林地30万亩,茶叶生产基地发展空间很大。目前区充分依据国家土地流转政策,不断的发展茶园面积。全区 “十一五”期间茶园发展到40万亩,到2012年全区计划将茶园面积发展到50万亩。3.2.2基地建设卓有成效,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1)狠抓高标准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建立高标准茶叶生产基地,是实现规模生产经营,规模效益的前提和保障。经过多方共同努力,目前XX区高标准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取得实效。初步统计,全区已发展高标准茶叶生产基地10万亩左右,约占茶园总面积的30%。与此同时,该区对一些低产、衰老茶园进行改造,并加强茶园管理、推广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发展有机茶,为XX区XX毛尖茶叶产业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近年来,XX区把发展名优茶机械化生产作为推进茶产业开发工作的重点来抓,通过创新机制、内引外联、全方位服务等多种手段,帮助基层茶场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先进


    注意事项

    本文(某市20万亩生态有机茶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