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炉桥中学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地理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解析版.docx

    • 资源ID:12145895       资源大小:294.67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炉桥中学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地理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解析版.docx

    1、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炉桥中学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地理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解析版定远炉桥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地理姓名:_班级:_得分:_一、选择题(本题共 24题,每小题 2 分,共 46分)1. 下面图幅相同的四张地图,比例尺最小的是()A. 世界地图 B. 中国地图 C. 安徽地图 D. 黄山地图【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在相同图幅的地图上,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题目中,世界地图的范围最大,黄山地图范围最小,所以世界地图比例尺最小,黄山地图比例尺最大,故选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大小与图幅的关系。2.

    2、纬度的变化规律是()A. 从南向北逐渐增大B. 从东向西逐渐增大C.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D. 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赤道是纬度的起始线,纬度值是090,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纬度的有关知识3. 我国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白昼最长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答案】B【解析】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白昼最长的季节是夏季,此季节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附近,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时间最长的季节,故选B。4.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指向( )A. 南方 B. 西方 C. 东方

    3、D. 北方【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有三种: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判断,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表示方向,指向标指向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纬网表示方向,故选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向的判断。5. 盐城沿海潮滩形成的主导外力因素是()A. 流水的沉积作用 B. 流水的侵蚀作用 C. 风力的沉积作用 D. 风力的侵蚀作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江苏省的盐城沿海潮滩形成的主导外力因素是流水的沉积作用。考点:该题考查

    4、海陆变迁。6. 读图“北美洲沿40N的地形剖面图”,北美洲西部山地的形成原因( )A. 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B. 美洲版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C. 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D.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答案】B【解析】北美洲西部山地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挤压碰撞而形成的,这里不但地势高,而且常常受到地震、火山的危害,故选B。7. 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是( )A. 联合国 B. 红十字会 C. 奥林匹克委员会 D. 世界贸易组织【答案】A【解析】联合国(UN)是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联合国的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在联合

    5、国的六大机构中,安理会的主要职能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国是安理会的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故选A。8.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为( )A. 是地球上风力最大的地带B. 是火山、地震多发地带C. 是陆地与海洋交界地带D. 是平原和山地交界地带【答案】B.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选项ACD错误故选:B考点: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9. 地球自转方向是( )A. 自西向东 B. 自东向西 C. 自南向北 D. 自北向南【答案】A考点:地球自转的方向10. 能说明地球的大小的说法是( )A. 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千米B. 地球平均半径是6371千

    6、米C. 地球的最大周长是4万米D. 地球的卫星照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地球的大小要记好三个数字: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地球的卫星照片说的是地球的形状。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理科学考察队在我省某地区进行考察。读考察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1. 图示区域出发地与山顶间的温差约为( )A. 2.5 B. 3.5C. 6 D. 6.512. 科考队员在考察地区最有可能见到的农业景观是( )A. 茶园 B. 坎儿井C. 咖啡园 D. 山地牧场13. 下山时,气象部门提醒将要出现大雨,可能诱发山洪。出于安全等考虑,

    7、合理的下山路线应选择( )A. 线路 B. 线路C. 线路 D. 线路【答案】11. B 12. A 13. C【解析】试题分析:11. 气温除了受纬度因素和海陆因素影响外,还会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每上升100米,气温会下降0.6,所以从图中的出发地到山顶间的温差至少在3以上,但不能高于4,故选B.12. 由图中的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图中的海拔在200500米之间更多,是丘陵地形,又是我国某省区地形图,所以最有可能看到的农业景观是茶园,因为这里最有可能是在东南丘陵,故选A.13. 若下山时,将有大雨出现,可能诱发山洪,出于安全考虑,合理的下山路线应该是走山脊地形,图中只有路线是符合

    8、的,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14.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的地形是()A. 高原 B. 丘陵 C. 山地 D. 平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解: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山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15. 下列有关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B. 每个时区所跨纬度的范围都是15C. 每一个时区内的地方时都相等D

    9、. 本初子午线是全球新一天开始的起点【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全球共划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所跨经度的范围都是15,每一个时区内的地方时都不相等,日界线是新一天开始的地方。所以正确的水A。考点:该题考查时区和日界线。16. 学校准备周末到郊外春游。小强担心下雨去不了,晚上看电视的天气形势图后,小强很高兴。请问他看到了反映当地天气的什么符号?( )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表示冰雹,B表示多云,C表示大雨,D表示雷雨,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17. 图中乙地的座标是( )A. 经度60,纬度40 B. 60E,40NC. 60W,

    10、40N D. 40E,60N【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解:依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乙地的经纬度是60E,40N依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8. 近年来,以美国,日本,菲律宾,越南为首的一些国家试图挑起南海争端,南海是我国固有领土它依靠海峡沟通洋与洋(

    11、 )A. 麦哲伦海峡 大西洋 太平洋B. 直布罗陀海峡 印度洋 大西洋C. 马六甲海峡 印度洋 太平洋D. 白令海峡 太平洋 北冰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南海是我国固有领土,它依靠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该海峡位于东南亚地区故选:C19. 2 0 1 2 年 3 月 1 3 日欧洲航天局最大的民用地球观测卫星在太空庆祝它的第十个“ 生日” ,它从太空中传回的大量精美地球卫星照片中, 证实了地球的形状是 ( )A. 圆饼状 B. 圆柱体 C. 正球体 D. 不规则球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太空中传回的大量精美地球卫星照片,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既不是

    12、圆饼状,也不是正球体,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有关知识.20.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的大洲是:()A. 亚洲 B. 非洲 C. 大洋洲 D. 南美洲【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非洲的相关知识。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的大洲是非洲。21. 南回归线与北回归线之间所属的温度带是A. 北寒带 B. 热带 C. 北温带 D. 南温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北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区域,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北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温带位于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所以B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本

    13、题考查地球的运动。22. 下列关于怎样学好地理说法错误的是A. 学会看地图B. 学会搜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C. 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D. 努力背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我们怎样学好地理呢?我们首先要学会看地图,学会搜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都是学好地理的方法。D选择努力背书说法错误,本题故选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绪论。23. 下列行为对空气质量没有影响的是()A. 秋收后,村民把秸秆烧掉,用秸秆灰肥田B. 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C. 电动摩托车的使用【答案】C【解析】以上三种做法中,“秋收后,农民把秸秆烧掉,用秸秆灰肥田”和“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都会加重空气污染,只

    14、有“电动摩托车的使用”不会加重空气污染,故选C。24. 读下面四个国家的轮廓图,关于图中四个国家的地理环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 甲国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图中虚线是北回归线B. 乙国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不利于农业发展C. 丙国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D. 丁国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答案】D【解析】关于以上四个国家的叙述,甲国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巴西,该国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图中虚线是南回归线;乙是亚洲最发达的国家日本,该国以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利于农业发展;丙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该国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

    15、主;丁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美国,这是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的重点,对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地理位置等方面的特征要求学生掌握。二、简答题(本题共3 小题,共 54分)25. 阅读“亚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C 洲,D 洲,E 洲(2)F 洋,G 洋,H 洋(3)亚洲与非洲以 运河为界(4)亚洲与北美洲以 海峡为界(5)亚洲与欧洲以 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 海峡为界【答案】(1)非;北美;大洋(2)太平;印度;北冰(3)苏伊士(4)白令(5)乌拉尔;土耳其【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C是全部位于东半球的非洲

    16、,D是北美洲,E是位于亚洲东南部的大洋洲。(2)由图可知,图中F是位于亚洲东部的太平洋,G是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洋,H是位于亚洲北部的北冰洋。(3)亚洲与非洲是以苏伊士运河为界。(4)亚洲与北美洲是以白令海峡为界。(5)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26. 读地球公转图,完成小题。(1)当地球公转到图中A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A.赤道 B.南回归线 C.北回归线 D.极圈(2)教师节地球运行在( )A.B-C之间 B.C-D之间 C.D-A之间 D.A-B之间(3)当地球公转到图中D位置时,我们的家乡是( )A.冬季 B.夏季 C.春季 D.秋季【

    17、答案】(1)A(2)A(3)A【解析】(1)由图可知,当地球公转到图中A位置时,太阳是直射在赤道上,是北半球的春分日。(2)教师节这一天,地球是运行在夏至日至秋分日之间,更靠近秋分日,是在图中BC之间,故选A。(3)当地球公转到图中D位置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我们的家乡是冬季。27. 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乙两山峰相比,海拔较高的是;丙处地形部位是 , 丁处地形部位是。(2)沿着虚线和攀登乙山峰,登山路线较陡的是线,原因是。(3)戊处地形部位是 , 此处河流R的流向是。(4)图中铁路的走向是 , MN段是修建的隧道,若其图上距离为2.5厘米,则其实际距离为米,隧道进出口的海拔高度是米。【答案】(1)甲;鞍部;陡崖(2);等高线密集(3)山谷;自西北向东南(4)南北走向;2500;200【解析】(1)甲、乙两山峰相比,海拔较高的是甲;丙处地形部位于两座山的低洼处的鞍部, 丁处地形部位是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的。(2)沿着虚线和攀登乙山峰,登山路线较陡的是,原因是由于这里等高线更密集。(3)戊处地形部位是山谷,此处河流R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4)图中铁路的走向南北走向,图中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千米,MN段是修建的隧道,若其图上距离为2.5厘米,则其实际距离是2500米,隧道进出口的海拔高度是200米。【点睛】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有关知识。


    注意事项

    本文(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炉桥中学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地理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