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语文二轮练习文言文阅读试题35详细解答.docx

    • 资源ID:12584272       资源大小:34.65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语文二轮练习文言文阅读试题35详细解答.docx

    1、高考语文二轮练习文言文阅读试题35详细解答2019高考语文二轮练习文言文阅读试题35(详细解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2分钜鹿之战司马迁章邯已破项梁军,那么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钜鹿城。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今

    2、秦攻赵,战胜那么兵罢,我承其敝;不胜,那么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且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

    3、死,无一还心。于是至那么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注释钜鹿城,古县名,治所在现在河北平乡西南。卿子冠军,卿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宋义是上将军,在诸将之上,所以称为卿子冠军。承其敝,承,趁;敝,疲惫。枝梧,抵抗。1、对以下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战胜那么兵罢罢,通“疲”B.故不如先斗秦、赵斗,使相斗C.立羽为假上将军假,假扮D.救钜鹿下者十余壁壁,营垒2、

    4、以下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不胜,那么我引兵鼓行而西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B.以示士卒必死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C.乃遣其子宋襄相齐项羽乃悉引兵渡河D.因置以为上将军因下令军中3、下几句话,编成为四组,都能说明项羽有勇有谋的一组是3分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项羽为鲁公,为次将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A.B.C.D.4、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3分A、“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充分地表现项羽及其军队的勇猛和超强的战斗力,为后文埋下了伏笔。B

    5、、项羽认为,虽然假设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他比不上宋义;但是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宋义比不上他。于是作为次将的项羽心里不服宋义为上将军。C、由于宋义不戮力救赵攻秦,拒谏饰非,饮酒高会,“久留不行”,所以项羽杀了他。D、项羽军破釜沉舟,抱着必死决心,于是士气大增,无不一以当十,势如破竹地战胜了秦军和诸侯的军队,最后诸侯军“无不膝行而前”的臣服。5、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短句。4分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3分当是时,楚兵冠诸侯。3分阅读下面

    6、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于仲文,字次武,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仪同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以功授开府。迥又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宇文威、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见之,引入卧内,为之下泣。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让拥众数万,仲文

    7、以羸师挑战。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檀让以余众屯城武,别将高士儒以万人屯永昌。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于沛县,将攻徐州。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谓为信然,皆喜。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望见仲文军且至,以为檀让,乃出迎谒。仲文执之,遂取金乡。毗罗恃众来薄官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毗罗军大溃,

    8、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勒石纪功,树于泗上。史臣曰:仲文博涉书记,以英略自诩,尉迥之乱,遂立功名。 7、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髫龀就学,耽阅不倦耽:沉迷 B.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次:驻扎 C.让谓仲文未能卒至让:人名,指檀让 D.毗罗恃众来薄官军薄:轻视 8、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于仲文善用谋略的一组是 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 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 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仲文乘之,贼皆投

    9、洙水而死,为之不流。A、B、C、D、 9、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于仲文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气度超凡。尉迥发动叛乱,并派人联合于仲文,但于仲文不为所动,予以拒绝。尉迥对此极为愤怒,派遣宇文威攻打。B.于仲文受到贼兵两路合击,被迫率领六十多个骑兵突围而逃,而贼兵穷追不舍,十七八个骑兵为狙击贼兵而战死,最终只有于仲文一人死里逃生,到达京师。 C.孙子计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于仲文可谓深谙其道,在城武一役中,他在贼兵将士一片松散之时,挑选精锐,火速出击,一举攻占了城武。 D.在评定尉迥之乱中,于仲文运筹帷幄,历经数战,最终生擒檀让,斩杀席毗罗。有鉴于此,朝廷为他刻

    10、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从此,于仲文功成名就。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5分2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5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1分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假设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

    11、,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那么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11、解释加线字:蹑足行伍之间将数百之众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与陈涉度长絜大一夫作难而七庙隳12、选出以下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A、履至尊而至六合/虽大风浪不能鸣也B席卷天下/吾从而师之C、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非能水也D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不耻相师13、选出以下虚词用

    12、法不同的一项A、余威震于殊俗/学于余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使蒙恬北筑长城C、然秦以区区之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D其贤不及孔子/秦有余力而制其弊14、选出句式不同的一组A、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而耻学于师B铸以为金人十二/石之铿然有声者C、为天下笑者/不拘于时D蹑足行伍之间/蚓无爪牙之利15、翻译句子: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16、简要概括本文与阿房宫赋主旨上的不同之处。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5分与冯宿论文书韩愈1辱示初仕赋,实有意思。但力为之,古人不难到;但不知直似古人,亦何得于今人也?仆为文久,每自测意中以为好,那么人必为恶矣。小称意,人亦小怪之;大称意,即人必

    13、大怪之也。时时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惭。及示人,那么人以为好矣。小惭者亦蒙谓之小好,大惭者即必以为大好矣,不知古文,真何用于今世也,然以俟知者知耳。2昔扬子云著太玄,人皆笑之,子云曰:“世不我知,无害也;后世复有扬子云,必好之矣。”子云死近千载,竟未有扬子云,可叹也!其时桓谭亦以雄书胜老子。老子未足道也,子云岂止与老子争强而已乎?此未为知雄者。其弟子侯芭颇知之,以为其师之书胜周易。然侯之他文,不见于世,不知其人果如何耳。以此而言,作者不祈人之知也明矣。即使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不疑耳。足下岂不谓然乎?3近李翱从仆学文,颇有所得,然其人家贫多事,未能卒其业。有张籍者,年长于翱,而亦学于

    14、仆,其文与翱相上下,一二年业之,庶几乎至也。然闵其弃俗尚而从于寂寞之道,以之争名于时也。久不谈,聊感足下能自进于此,故复发愤一道。愈再拜。注:冯宿,字拱之。婺州东阳人。公同年进士扬子云:名雄17、第1划线句通过作者自己怪诞的遭遇,表现了和的矛盾。18、3分简要说明第2段的举例论证的作用。19、对第2段划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我不了解这个世界,这对我无所损害,后世还会有扬子云出现,一定会喜欢我的。B世人不理解我,这对我是没有妨碍。后世还会有像我一样的人出现,他们会喜欢我的文章的C我不了解这个世道,但也不会有害于我。后代会有一个叫扬子云的人来喜欢我的文章的。D世人不了解我,这对我是没有害处

    15、的,以后我还会出现,他们会喜欢我的。20、结合全文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倡导写古文的韩愈认为,向古人学习写作古文已经很困难了,而更难的是不为世人所认可。B韩愈认为相对于太玄,老子不足道,是因为他尊崇儒家道统。C这封信是韩愈对于古文的好处不为人知,由所感发而作,从中也流露出他的坚强和自信。D这封信文笔简洁廉悍,强烈的感情贯穿始终。21、结合课文师说的主要思想内容简要分析文章第3段作者列举李翱、张籍学习状况的作用。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6分,每题2分李白传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

    16、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17、。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假设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节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读本,个别字词从其他版本22、以下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十岁通五经通:通晓B、白益傲放益:更加C、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辟:开辟D、璘败,累系浔阳狱累系:捆绑23、以下

    18、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因以命之衡因上疏陈事B、以所业投贺知章何面目以归汉C、遂荐于玄宗而君幸于赵王D、白长笑而去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24、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2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19、代汉语。(6分)1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2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9分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假设为滂,母许之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那么

    20、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那么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会洵卒,赐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徒知徐州。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26、以下

    21、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A、辄能语其要语:说出B、赐以金帛,辞之辞:告辞C、轼诣武卫营诣:到去D、卒全其城全:保全27、选出全都能直接表现苏轼“好学有才华”和“一心为民”,表述正确的一项3分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轼之才,远大器也公可谓爱人以德矣。轼庐于其上,使官吏分堵以守,过家不入A、B、C、D、28、以下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苏轼未成年以前,家人以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忠臣的人物传记来教育他,使他既聪明好学,又有做净臣之志。B.苏轼成年之后,博通经史,勤奋读书,既喜欢贾谊等人的政治见解,又喜欢庄子的

    22、道家学说。C.苏轼在苏洵死后,到韩琦那里既报知遇之恩,又为自己求来一个额外的官职,以此光宗耀祖,以表孝心。D.苏轼不仅精通文史,才华出众,而且精通吏治,恪尽职守,是一个能为老百姓干实事的父母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寓山注序【明】祁彪佳予家高士里,固山阴道上也。家旁小山,假设有夙缘者,其名曰“寓”。往予童稚时,季超、止祥两兄以斗粟易之。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予时亦捧土作婴儿戏。迨后余二十年,松渐高,石亦渐古,季超兄辄弃去,余那么委置于丛篁灌莽中。予自引疾南归,偶一过之,于二十年前情事,假设有感触焉者。于是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此开园之始末也。卜筑之初,仅欲三五楹而止。客有指点

    23、之者,某可亭,某可榭。予听之漠然,以为意不及此。及于徘徊数回,不觉问客之言,耿耿胸次。某亭、某榭,果有不可无者。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每至路穷径险,那么极虑穷思,形诸梦寐,便有别辟之境地,假设为天开。以故兴愈鼓,趣亦愈浓。朝而出,暮而归。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两年以来,橐中如洗。予亦病而愈,愈而复病,此开园之痴癖也。园尽有山之三面,其下平田十余亩,水石半之,室庐与花木半之。其他轩与斋类,而幽敞各极其致。室与山房类,而高下分标共胜。与夫为桥、为榭、为径、为峰,参差点缀。大抵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聚者散之,散者聚之;险者夷之,夷者险之。如良医之治病,攻补互投;如良将

    24、之治兵,奇正并用;如名手作画,不使一笔不灵;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园开于乙亥之仲冬,至丙子孟春,草堂告成,斋与轩亦已就绪。迨于中夏,经营复始。一径未通,意犹不慊也。于是疏凿之工复始。于十一月自冬历丁丑之春,凡一百余日,曲池穿牖,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乃可以称园矣。此开园之岁月也。至于园以外山川之丽古称万壑千岩园以内花木之繁不止七松五柳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三径之中自可呼云醉雪此予亦不暇缕述之矣(原文有删节)【注】胼胝(pinzh):手脚因摩擦变硬的厚皮。慊(qi):满意。29、对以下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躬荷畚锸荷:挑B、而幽敞各极其致致:尽头C

    25、、险者夷之夷:使平坦D、都堪泛月迎风堪:可以30、以下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手足为之胼胝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B、假设有感触焉者假设入前为寿C、虚者实之,实者虚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D、客有指点之者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31、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作者家旁有座名为“寓山”的小山,原是季超、止祥两兄弟交换所得,后来被废置。二十余年后作者辞官回家,路过寓山,动了建造山园的心思、B、作者只想在山上修建三五座房子,虽然自始至终对于客人的建议不以为然、但在修建过程中兴致愈加浓厚,朝出暮归,乐此不疲,痴迷于山园建造。C、作者营构山园时,讲究

    26、水石、室庐与花木的搭配适宜,轩与斋、室与山房以类相从、桥、榭、径、峰高低错落;表达了虚实相映、聚散结合等特色。D、山园的建造,始于乙亥仲冬,至丙子孟春建成草堂、斋与轩,当年仲夏又开始营建,后又经过从十一月到第二年春天的百余天修建,山园终于告成。3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至于园以外山川之丽古称万壑千岩园以内花木之繁不止七松五柳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三径之中自可呼云醉雪此予亦不暇缕述之矣3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季超兄辄弃去,余那么委置于丛篁灌莽中。(3分)(2)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4分)*参考答案1、C2、C3、B4、C5、楚战

    27、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6、现在宋义不体恤士兵却徇私情,这不是国家的大臣。在这个时候,楚兵在诸侯中是最强大的。【解析】1、假,这里是暂时代理的意思。2、连词,“于是”;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却”B.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用”;D.连词,“因此”/连词,“于是”3、不是4、A.项是宋义骂项羽鲁莽的话,B.是宋义话,“项羽心里不服宋义为上将军”也是无中生有。D.“诸候的军队”是楚军的盟军,“臣服”也不对。5、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结合句意进行断句。6、省略成分/判断句/大意各1分“是”“冠”

    28、大意各1分参考译文:章邯击败了项梁军队以后,就以为楚国的兵力不足以忧虑,于是引兵渡过黄河攻打赵国,大败赵兵。这时,赵歇作赵王,陈余为大将,张耳任相国,都逃进了巨鹿城。当初,宋义所遇到的齐国使者高陵君显正在楚军中,见了楚王说:“宋义断定武信君兵必败,过了几天,果然失败了。军队还没有出战,就看到了兵败的征兆,这真可以说是懂得用兵。”楚王召见宋义,与他议事,非常喜欢他。因此任命他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出兵救赵。其他将领都为宋义部属,号为卿子冠军。行军到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再前进。项羽对宋义说:“我听说秦军在巨鹿围住赵王,我们应该尽快带兵渡过黄河,楚军攻打他们的外围,赵军在里面响

    29、应,必定可以击破秦军。”宋义说:“不对。现在秦国进攻赵国,打胜了,军队一定疲惫,我们可以趁他们的疲惫之机;打不胜,我们就率领大军,擂鼓长驱西向,必定推翻秦朝,所以不如先让秦赵相斗。披甲胃,执兵器,宋义我不如你,但坐下来运用策略,你不如我宋义。”于是给军中下达命令说:“势如猛虎,违逆如羊,性贪如狼,倔强不听指挥的,一律斩首。”于是派遣他的儿子宋襄去辅助齐王,亲自送到无盐,大宴宾客。当时天寒大雨,士兵冻饿交加。项羽说:“正当合力攻秦,我们却久留而不前进。今年收成不好,百姓穷困,士卒只能吃芋头、豆子,军中无存粮,把全国兵力集中起来交给上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现在上将军不体恤士卒,却去钻营私利,不是

    30、安定社稷的臣子。”项羽早晨去见上将军宋义,就在帐中斩下了宋义的头,在军中发布命令说:“宋义与齐国同谋反楚,楚王密令我杀掉他!”这时,诸将都畏服,不敢有异议。大家都说:“首先拥立楚王的,是将军家,现在又是将军诛杀了乱臣贼子。”于是拥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项羽就引兵全部渡过黄河,把船沉入河中,砸破做饭的锅,烧了住处,只带三天的干粮,用以表示一定战死,不准备再回来的决心。在这时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相遇,打了九次战斗,断绝了他们的通道,打败了他们,杀死苏角,活捉了王离。这时,楚兵为诸侯军中最强大的。在城下的有十余支救巨鹿的诸侯军,没有敢放纵自己的军队的。到楚军进攻秦军时,诸将都在城上观看。楚军战士没有一个不是以一当十的,楚兵呼声震动天地,诸侯军没有那个不恐惧。在这时就攻破了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军的将领,他们进入辕门,没有不跪在地上前行的,都不敢抬头仰视。项羽从此开始成为诸侯中的上将军,诸侯都听从他了。7、D8、D9、B10、1檀让全军出动来抵抗,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檀让的军队很骄傲轻敌。 2席毗罗的军队大败而逃,于仲文乘机追杀,贼兵都投进洙水而被淹死,洙水因此而断流。【解析】7、薄:迫近8、是交代战况。写于仲文死里逃生。写于仲文乘胜追击,贼兵投水而死的情况9、“所从骑战死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语文二轮练习文言文阅读试题35详细解答.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