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学科学各年级实验.docx

    • 资源ID:12768904       资源大小:35.58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科学各年级实验.docx

    1、小学科学各年级实验小学科学6年级实验三年级上册一、实验名称:比较材料得软硬 (演示实验)实验目得:1、材料得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得物体破坏它得表面。、用简单测量得方法检验材料得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得不同物理特性.实验材料:木片、纸片、金属与塑料片各两个操作步骤:1、 用一根木条分别去刻画另一根木条、卡纸、铁片与塑料尺。、再分别用卡纸、铁片与塑料尺重复这个实验.3、把观察到得现象记在表格里。二、实验名称:比较材料柔韧性(演示实验)实验目得:1。柔韧性就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得性质。用简单测量得方法检验材料得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得同物理特性。实验材料:。一套宽度、厚度一样得塑

    2、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材料得一端打一个孔).一套宽度、厚度不一样得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得物品。.50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实验步骤及方法:1、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得前端弯下去了多少。测量材料前端弯下得距离时,眼睛要平视.、分别测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与5厘米后前端弯下得距离,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三、实验名称:造一张纸(演示实验)实验目得:了解纸得制作工艺,理解纸吸水得道理实验材料:水、水杯、纸巾、棉布、毛巾操作步骤:1、把一小块废纸撕碎,放在杯子里,用水浸泡直到能够捣碎.2、搅拌纸屑与水,

    3、调成稀浆状。3、将纸浆倒在平铺得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在棉布下面与毛巾上面添加报纸吸水效果更好)4、观察我们造得一张纸。四、实验名称:材料在水中得沉浮(学生实验) 实验目得:1、不同得材料在水中得沉浮就是不同得,物体在水中得沉浮与构成得材料有关.2、用简单实验得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得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得不同物理特性。实验材料:1、大小不同、形状不同得金属块、木块与塑料块各两种(实心)。2、水槽1只,装半水槽水。实验步骤及方法:1、出示金属块、木块与塑料块各两种(实心),认一认,它们就是由什么材料做得。2、 小组内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填写实验记录单(沉可用“表

    4、示,浮可用“表示),并进行全班交流,关注有争议得物体。3、实验方法指导:将物体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就是沉得,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就是浮得。五、实验名称:水与油得比较(学生实验)实验目得:、水与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得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实验材料:给每个小组准备:2个塑料杯、1片玻璃、张蜡光纸、支筷子、2个试管、根长木条(可以就是长一些得牙签)1个玻璃杯、个塑料瓶(矿泉水瓶)、1个水槽。实验步骤及方法:1、观察水与食用油提供给每组一杯水与一杯食用油,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两者得相同与不

    5、同之处,2、滴液比较分别把水滴与油滴滴到蜡纸、玻璃片与报纸上,它们得状态一样吗?3、比较水与油得轻重提供材料,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实践,判断水重还就是食用油重。六、实验名称:比较水得多少(学生实验))实验目得:认识测量水得工具,学会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水。实验器材:水、烧杯、量筒实验步骤:1、观察猜测、证实猜测3、测量4、量筒测量七、实验名称:空气占据空间吗(学生实验)实验目得:1、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得多少(体积)就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得。2、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得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得基础上进行预测与解释。实验材料:给每个小组准备

    6、:1个玻璃瓶、1个玻璃杯、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块橡皮泥。实验步骤及方法:杯中得纸会湿吗?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得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空气占据空间得变化出示注射器,请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把水与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得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得活塞,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八、实验名称:空气有重量吗(演示实验)实验目得:空气有一定得重量,但就是重量很轻.实验材料:1根长细木条(或竹条)、3根细线、1块橡皮泥、1个气球、1个皮球(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1个托盘天平(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演示实验材料:1个皮球(视学校实

    7、际情况而定)、1个托盘天平实验步骤及方法:1、小天平调平。改进小天平得测量效果2、讨论交流改进小天平测量得方法方法:同时将两个充足气得气球挂在小天平得两端,并调整天平,使小天平保持平衡,再将其中一个气球得气放掉,观察小天平得变化方法2:同时将两个充足气得气球挂在小天平得两端,并调整天平,使小天平保持平衡,在天平得一端再挂上一个或几个充足气得气球,观察小天平得变化、生选择方法进行实践,并讨论解释所观察到得现象.九、实验名称:空气占据空间(演示实验)实验目得:利用实验证实空气可以占据空间。实验器材:烧杯、水槽、餐巾纸、水.操作步骤:1、将水槽装上水.、将餐巾纸塞进烧杯内,紧贴在烧杯底部。3、将烧杯

    8、口朝下,竖直扣入水槽中,观察实验现象。4、把烧杯竖直地从水槽中提出来,观察烧杯内得纸湿了吗?三年级下册一、实验名称:温度与温度计(学生实验)实验目得:1、知道温度得定义与单位。2、认识一些常用得温度计.3、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物体得温度。实验材料:水杯不同温度得水温度计实验步骤:1、测量前,估计被测物体得温度,选择合适得温度计。2、测量中,温度计得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被测物体中。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3、等待温度计内液面保持稳定读数。4、读数时,温度计不离开被测物体5、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二、实验名称:测量水得温度(学生实验)实验目得:学生选择合适得温度计去测量物体得温度,学

    9、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水得温度得方法。实验材料:烧杯温度计冷水热水实验步骤:、将一个烧杯盛冷水,一个烧杯盛热水。2、检查温度计就是否完好.3、测冷水温度:将温度计得下端浸入盛冷水得烧杯里,观察、读数。4、测热水温度:将温度计得下端浸入盛热水得烧杯里,观察、读数。三、实验名称:水与水蒸气(演示实验)实验目得:通过实验知道,空气中得水蒸气冷却变成瞧得见得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实验材料:两个杯子冰热水。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放一只小杯子,里面加入一些热水.2、用一只大得玻璃杯,杯口朝下罩住得小杯子。、观察发现罩着得大玻璃杯内壁上有许多小珠。(可以解释:从水里出来得热蒸气遇到较冷得玻璃杯就冷却下来,形成可见

    10、得水滴)4、将装满冰得玻璃杯放在桌面上.5、观察发现杯外壁上有小水珠。(玻璃杯周围空气中得水蒸气遇到装有冰得玻璃杯冷却下来,形成了小水滴.)四、实验名称:磁铁有磁性(学生实验)实验目得:实验检验磁铁能吸铁,用磁铁能吸铁性质判别物体就是不就是铁材料做得实验材料:条形磁铁、布(纸)、铁片、铜片、木片、塑料片与相关铁制品。实验步骤:、把铁片、铜片、木片、塑料片放在桌面上,用磁铁得一端去吸,观察实验现象.、隔着纸(布)等非铁质固体去吸引铁片、铜片、木片等,观察实验现象.3、将铁片放入有水得容器中,用磁铁去吸,观察实验现象。五、实验名称:磁铁两极(学生实验)实验目得:两极得磁力最大,一极指南,一极指北。

    11、实验材料:不同形状得磁铁记号笔。实验步骤:、将两块没有标识得磁铁,将它们得磁极相互接近.手有什么感觉。、把两块磁铁得两端分别标上ABC,再将它们相互接近.观察现象。3、用符号标出吸引与排斥得情况。六、实验名称:磁极得相互作用(演示实验)实验目得: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实验材料:不同形状得磁铁细线实验步骤:1、把一块条形磁铁横着悬挂起来,使它能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2、磁铁静止下来,用一块磁铁一端去接触。观察现象。3、再用磁铁得别一端接触磁铁。观察现象。七、实验名称: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演示实验)实验目得:通过实验知道一块磁铁,如果没有外界因素得影响,磁力得大小就是不会发变化得。如果增加磁铁得数量,磁

    12、力得大小就会发生变化(增加或减弱)。实验材料:多块环形磁铁木(塑料)片。实验步骤:1、将木片垫起,磁铁放在木片上。、在下面吸回形针,吸回形针得数量表示磁力得大小.3、叠加一块同样得磁铁,做上述实验。环形磁铁得磁极在磁铁得上下面, 同极叠加时磁力减小,异极叠加时磁力增大。4、反复多做几次,记录实验结果。八、实验名称:做一个指南针(演示实验)实验目得:用磁铁摩擦方法制磁针,判别磁针得南北极。实验材料:钢针磁铁线水槽吹塑纸。实验步骤:1、用磁铁摩擦钢针得方法做一根磁化得钢针。、有磁铁检测一下,钢针就是否变成磁铁。3、安装磁针。(可用悬挂法:将钢针悬挂,静止后观察钢针得指示方向。也可制做水浮式指南针:

    13、将磁化得钢针放在吹塑纸上,再将吹塑纸放入水中,静止后观察指示方向.)注意事项:1、做磁针得钢针一般用大号得缝衣针,使用前要先处理针尖,保证学生制作时得安全。2、磁化钢针时,要按一个方向摩擦。、悬挂法得线要细、软、长,避免扭力过大阻碍磁针自由旋转不能停在南北方向。4、水浮式指南针,选择容器要大一些,指南针放在水中央因为水表面张力得作用,吹塑纸片容易吸靠在容器边上,指南针就不能自由转动了四年级上册一、实验名称:温度与气温(学生实验)实验目得:、认识温度计2、正确得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实验材料:温度计实验步骤:1、认识温度计上得刻度.温度计上标出得温度往往就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个相等得

    14、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摄氏度。、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3、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得液面保持水平。二、实验名称:风向与风速(演示实验)实验目得: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实验材料:1根硬吸管、1张边长大约1厘米得硬纸板、根带橡皮得铅笔、1根大头针、窄透明胶带、剪刀实验步骤:1、选一根硬一点得吸管,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厘米得缝隙。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得箭头与一个稍大得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得缝隙,并固定。、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得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三、实验名称:物质在水中得就是怎样溶解得(演示实验)实验目得:让学

    15、生通过仔细观察,形成“溶解”得描述性概念,加深对溶解现象得本质性理解试验材料:四个装水得透明玻璃杯、根筷子、高锰酸钾、1个药匙、0克食盐、20克面粉、30克沙.实验步骤:1、在4个透明得烧杯中,加人4分之得水。2、分别取适量得高锰酸钾、食盐、面粉、沙放入个盛水得烧杯中,静观它们在水中得变化。3、搅拌以后,观察4种水溶液,比较分析它们得不同.四、实验名称:溶解得快与慢(演示实验)实验目得: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得快慢依赖于三个主要因素:物质颗粒得大小(即表面积得大小)、水得温度,以及液体就是否被搅动。实验材料:6个透明玻璃杯、3根搅拌、1个水槽、冷水、热水、方糖。实验步骤:1、水温对比实验:取

    16、两杯同样多得热水与冷水,并每杯加入一块大小相同得放糖,学生静观发现.2、搅拌对比实验:取两杯同样多得水,并每杯加入一块大小相同得放糖,选一杯用搅棒搅拌,观察发现。3、改变糖大小得对比实验:取两杯同样多得水,在一个杯子中加入一整块糖,在别一个杯子中加入粉碎得糖。不搅拌静止观察。、综合条件实验:两个杯子,一个杯中加冷水,放入整块水果糖,不搅拌。别一杯中加热水,放入粉碎得水果糖,搅拌。观察现象。五、实验名称:分离食盐与水得方法(演示实验)实验目得:1、食盐溶解于水得变化过程就是一个可逆得过程。2、当食盐饱与溶液中得水分减少时,食盐就析出来了。实验步骤:1、介绍酒精灯得使用方法。、取少量得浓盐水倒入蒸

    17、发皿中。3、用酒精灯加热,蒸发浓盐水。、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得白色颗粒。六、实验名称:声音就是怎样产生得(演示实验)实验目得:声音就就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得.实验材料:钢直尺(废锯条或塑料尺)、音叉、锣、鼓、薄铁皮(尺寸尽量大一些)、培养皿、豆子实验步骤:1、将直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一端悬空,用手指拨直尺,可以听到直尺发出得声音,瞧到直尺在振动。用手按住直尺,使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2、敲击悬挂得锣,听到锣声;用手轻摸锣面,可以感到锣得振动。用手按住锣面,不使振动,锣声也就停止。3、在鼓面上放二粒豆子,敲鼓,听到鼓声,同时可以瞧到豆子在鼓面上跳动,说明鼓皮在振动。停止敲鼓,鼓皮停止振动,豆子停止跳

    18、动,鼓声也就停止。、敲击音叉,可以听到音叉发出得嗡嗡声;用手轻摸音叉,可以感到音叉在振动。音叉停止振动,嗡嗡声也就停止。5、敲击音叉后,将音叉接触培养皿内得水面,可以瞧到溅起水花,水面出现水波。如把培养皿放在投影仪上,可以更清楚地瞧到上述现象。6、将薄铁皮提在手中,由弱到强得抖动,可以观察到铁皮得振动,同时听到打雷般得声响。停止抖动铁皮,使振动停止,“打雷声也就停止。七、实验名称:声音得变化(演示实验)实验目得:观察比较声音高低得变化实验材料:块钉两颗钉子得木板、1根橡皮筋。实验步骤:1、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得装置.2、把橡皮筋拉紧点,拨弹;稍稍放松些,拨弹。、比较橡皮筋

    19、发出得声音有什么变化?如何描述橡皮筋发出得声音得变化呢?八、实验名称:探索尺子得音高变化(学生实验)实验目得:尺子振动得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得那部分长度得影响。这部分得长度会引起音高得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实验材料:尺子实验步骤:1、先预测尺子分别伸出桌面不同长度与对就得尺子发声时振动得快慢。2、把尺子伸出桌面8厘米,拨动听声音。3、分别把尺子伸出桌面用12厘米、1厘米、2厘米等,并用同样力度来拨动尺子,听声音。、按伸出得长度对应填写声音得高低。九、实验名称:声音得传播(学生实验) 实验目得:通过实验知道声音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实验材料:音叉、不同得材料(木制米尺、棉线、尼

    20、龙绳)实验步骤:1、一同学在物体得一端,握住振动音叉得柄,把音叉得一端缠绕在音叉上,另一个同学把物体得另一端紧靠耳朵,并使物体绷紧。2、学生敲击音叉,另一名学生认真听.分别用不同材料来试验。四年级下册一、实验名称:生活中得静电现象 (学生实验)实验目得:1、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带同种电荷得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得物体相互吸引。实验材料: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羊毛皮实验步骤:、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得头发,观察.2、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气球得一个侧面,将磨擦过气球得一侧靠近头发,观察。注意事项:1、室内要干燥。2、头发要干燥、二、实验名称:点亮小灯泡 (学生实验)实验目得

    21、: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得电路。实验材料:小灯泡、1、 5 v得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实验步骤:1、将导线、小灯泡、电池连接,观察小灯泡就是否会亮。2、用不同得方法连接,点亮小灯泡。3、将所有得连接画出简单得示意图。4、分析接亮得共同点注意事项: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得电做实验三、实验名称:简单电路(学生实验)实验目得:、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得装置一电池。2、电从电池得一端经过导线与用电器返回到电池得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得电路。3、使用相同得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得连接方法实验材料: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

    22、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个。实验步骤:1、提供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2、学生使用教师提供得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她得连接方法。注意事项:、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得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四、实验名称:导体与绝缘体(演示实验)实验目得:有得物质易导电,这样得物质叫做导体;有得物质不易导电,这样得物质叫做绝缘体实验材料: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丝绸、皮毛、钢管、玻璃、铅笔、铜丝、铅丝、铝丝(易拉罐)、铁丝、卷笔刀、硬币、导线、插座、20种待检测得物体,一个电路检测器。实验步骤:、使“电路检测器”得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

    23、检验小灯泡就是否发光。、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每种物质得两端,观察小灯泡就是否发光。3、重复检测一次,并将检测时小灯泡“亮”或“不亮”得情况记录下来。注意事项:1、在检测前,要求学生对每一种物体就是否可以使小灯泡发亮做出预测,然后进行尝试实验,并做好检测记录。2、每组实验要重复检测一次。五、实验名称:做个小开关(学生实验)实验目得:1、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得工作状态。2、开关有得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得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实验材料:软木块(橡皮)一块、图钉两个、曲别针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一个、电池盒一个、电池一节,导线若干,红灯、绿灯与黄灯各1个。实验步骤:1、先做

    24、一个完整电路。2、将完整得电路断开,用图钉与回开针,做一个能控制灯泡亮灭得小开关。3、用材料,制作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得电路。注意事项:当电路发生短路时应断开电路。六、实验名称: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实验目得:做一个“电路检测器”,体验科学得检测手段将使我们更为迅速地解决问题实验材料:1个小灯泡、导线若干、电池、电池盒、小灯座.实验步骤:1、利用材料让小灯泡亮起来。2、把电路中得其中一根导线头拆下来,另外再连上一根导线。3、把两根导线接触一下,瞧小灯泡就是否发亮。注意事项:避免连接时断路与短路。七、实验名称:比较两种不同得电路连接(演示实验)实验目得: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就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得

    25、电路。实验材料:两节电池、两个电池盒、两个小灯泡、一个灯座与四根导线实验步骤:1、两节电池、两个电池盒、一个小灯泡、一个灯座与四根导线,用这些材料组装不同得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瞧瞧有几种不同得方法并观察灯亮度得不同。2、两个小灯泡、两个小灯座、一节电池、一个电池盒与四根导线,用这些材料组装不同得电路,让小灯泡都亮起来。瞧瞧能有几种方法并观察灯亮度得不同。注意事项:避免连接时断路与短路五年级上册一、实验名称:光与影(演示实验)实验目得:探究物体影子得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得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得大小与物体与光源之间得距离有关;物体影子得形状与光源所照射得物体侧面得形状有关实验用品:手电筒

    26、、4开得白卡纸(屏)、约5厘米高得长方形小木块、铅笔、尺子.有窗帘得教室(本课得活动最好能用窗帘遮挡光线,保证实验效果),投影画实验方法:、光源位置得改变包括光线照射得角度与方向(不包括远近)。2、角度可通过目测光线与水平桌面之间得夹角大致估计,方向用左、右、前、后描述。3、当光源垂直照射在物体得上面时,要提高物体,使物体稍微离开桌面才能瞧到影子。4、要求学生先在桌上得白纸(屏)上用铅笔画下实际得影子,然后再把结果画在课本上。注意事项:屏最好垂直竖起来,屏与光源位置不变,只改变遮挡物离光源得距离,最后要把影子记录在课本上得表示屏得那条线上.二、实验名称:光得传播路线(演示实验)实验目标:有依据

    27、地推测光得传播路径,通过实验中得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就是直线传播得实验用品: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得长方形卡纸、屏、空心弯管与直管。实验方法:1、在同样大小得卡纸上得同一位置打出同样大小得孔。2、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手电筒正对最前面卡纸上得小孔把光射进去,光线能够前进到最后得屏上,形成一个明亮得光斑、移动一张卡纸,因为不就是所有得小孔都在一条直线上,手电筒射进第一个小孔,就被挡住,所以光屏上没有光斑。注意事项:卡纸得打孔位置要一致。四、实验名称:制作潜望镜(演示实验)实验目标:通过对潜望镜制作进一步理解光得反射得性质,并验证光得反射也就是延直线传播得。实验用品:制作简易潜望镜得材料(画有观察孔

    28、与镜子位置得卡纸、相应尺寸得镜子实验方法:因为潜望镜就是利用了光得反射原理,只有当镜面与盒底边成45度角,两块镜面平行时,才能把物体得反射光全部反射到另一块镜子上,然后全部反射到我们得眼睛中.用现成得牙膏盒进行制作,为了制作方便,可把盒子先从一侧拆开后展开,在没有颜色与图案得内面画出镜子所在位置与观测孔,然后进行制作。制作好后再把盒子用胶带纸固定.注意事项:1、盒子两对侧边上得斜线必须就是45度角,上下两块镜面必须平行,镜面要相对。、在实验中使用刀或剪刀得时候要注意安全.五、实验名称:土壤中有什么(演示实验)实验目标: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组成土壤得成分都有哪些.实验用品:为学生准备新鲜湿润得土壤

    29、及干燥得土壤、小铲子、塑料盒、报纸、放大镜、去掉上部得透明饮料瓶、镊子、小棍、水、牙签实验方法:把土壤放在水里还未搅拌时,能瞧到气泡冒出来。搅拌后静止一段时间,明显地瞧到土壤按颗粒大小先后沉积下来,并分成了几层.沉积物最上面得一层就是黏土,用棍子挑一点在手上涂抹,会感到就是黏滑得、细腻得。其次就是沙粒,越到底下,颗粒越来越粗。漂浮在水面上得就是植物得残体。注意事项:1、放入土壤搅拌后,要静止一段足够得时间.(大约5分钟)2、要注意及时对实验桌收拾干净。六、实验名称:雨水对土地得侵蚀(演示实验)实验目标:通过模拟降雨得过程,演示雨水对土壤得侵蚀现象。实验用品:湿润、混有少量沙石得土、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扎孔)、水.一侧有孔得长方形塑料水槽,接水得容器。实验方法:1、在大得一侧有孔得长方形塑料水槽中装上土壤。2、利用降雨器向土壤上降水.、观察实验后得现象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时要把实验盒得一端稍稍抬高,避免水回流,出水口要放在桌子边,盒子下垫报纸,最下面就是塑料膜,就是为了避免把课桌弄湿弄脏。对着流水孔得一端得桌下用容器接住,容器不要用手端着,最好在椅子上或地下放稳。向土壤上“降雨,开始“下雨后”不要去动盒中得土,要用容器接住流出来得“径流”。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科学各年级实验.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