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边城》与《大淖记事》风格的异同及文化特质比较文学论文文学论文.docx

    • 资源ID:12890772       资源大小:21.3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边城》与《大淖记事》风格的异同及文化特质比较文学论文文学论文.docx

    1、边城与大淖记事风格的异同及文化特质比较文学论文文学论文边城与大淖记事风格的异同及文化特质-比较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 要:沈从文与汪曾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两位重要的作家,他们都是执迷于民俗风情的乡恋歌者,同时他们也是一对情深意重的师生,有着相近的创作宗旨。汪曾祺的大淖记事与沈从文的边城有很多相似的痕迹,同时也有着体味上的不同,二人的作品同中有异,各有千秋,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将以二人的代表作边城与大淖记事来对比阅读,探索二人小说风格的异同之处及其二人的文化特质。 关键词:边城; 大淖记事; 文化特质; 文学风格; 民俗风情; 沈从文和汪

    2、曾祺可以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乡土小说作家。他们都是乡土小说重镇京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都以表现乡土中国为主要内容,都具有深厚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沈从文是京派文学成就最大的作家,汪曾祺是以废名、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文学的最后传人。不管是从师生情谊还是文学风格与流派的传承发扬上,汪曾祺都成为沈从文的继承和发扬的不二人选。他们二人的作品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尤其在二人的代表作边城与大淖记事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痕迹。但在这些传承之外,我们仍能看到很明显的不同之处。沈从文历来信仰生命之美,其审美观与价值观便强调美在生命。汪曾祺的主张是美在和谐,他主张发扬中华民族的仁爱与互助精神。他认为

    3、美是人们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正因如此,作家想要发掘生命美的本质,都必须深入到最平凡的生活之中去,去把心与情感深入到平常人所不能达到的地方。沈从文和汪曾祺都做到了这一点,但两人也有着一些明显的不同。纵观沈从文和汪曾祺的人生与作品,于文学史而言,沈从文一生都在寻找诗性家园,是一个追寻者。而汪曾祺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明与文化的守望者。沈从文的文字,细腻中带着冷冽,温婉里透着哀伤;汪曾祺的文字,平淡中带着热闹,柔和里透着温情,二人的作品各显性情,体现出他们的审美追求与人生态度。 一. 相似之处 1. 和谐恬淡、如诗如画的水乡美景 沈从文与汪曾祺描写故乡的小说被称为水乡小说。沈从文的边城、长河、萧萧、丈夫

    4、、三三等众多的作品都对水乡有着独特的感情;汪曾祺的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等一系列的作品也是对水乡有着不可割舍之情。水是沈从文与汪曾祺小说创作的底色。边城,作家以那样深挚的美好和忧伤,谱写了一首悠长淳朴的爱情歌谣,用文字描绘出湘西山水的独特风情。1沈从文描写的是他的故乡茶峒水城的自然风光。一条小溪、一座白塔、一条渡船、一只黄狗湘西山城有着明净的天空、青翠的小山、清澈的溪流,有着原生态的自然美。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2碧溪、翠竹、白塔、水磨,一幅湘西独特的风景画在沈从文笔下娓娓道来,宛若一个健康自然、优美的桃源水乡世界。汪曾祺在大淖记事中描绘的是故乡江苏高邮的水乡美景。在大淖记事的开头,汪曾祺

    5、就用大量的笔墨描绘大淖地区的春夏秋冬的不同沙洲美景,四时之节的景物都浸染着水气,大淖的姑娘们也因此水灵,色彩斑斓的大淖景观,极富水乡气息的情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水乡孕育了沈从文与汪曾祺的作品,作品以水为底色,孕育出了边城与大淖记事中的独有的风俗人情。 2. 可爱、坚强勇敢的美丽少女 翠翠是边城的全书之魂,她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女孩,更像是大自然孕育的女儿,是爱与美的化身,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俨然如一只小兽物。2翠翠的身世很可怜,但她干净美丽、纯真善良,在爷爷去世后仍然默默地等待着傩送与自己的爱情,既柔情似水,又无比坚韧。大淖记事的巧云同样

    6、身世凄惨,但笑靥如花,身材玲珑,又机灵聪敏,在她与十一子相处的过程中,尽显其可爱美丽的本性,在心上人被打伤后,毅然担当起养家的重任,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去养活老父亲和爱人,更体现出她的内心纯净,坚强勇敢。翠翠与巧云是沈从文与汪曾祺赋予生命的女孩儿,同为爱与美的化身。 3. 自然纯朴,重义轻利的风俗人情 沈从文在边城中描写端午节的民俗活动赛龙舟,刻画赛龙舟的激烈场面,表现出来茶桐人民所向披靡的无限的生命活力;写老船夫摆渡船的原则,他重义轻利,体现了湖西人民纯朴的民风以及人与人之间重感情轻财物的美好情谊。大淖记事中也同样猫写了淳朴的民风与浓厚的人情味,锡匠们不抢生意、讲义气、扶持疾病、互通有无、童叟无

    7、欺,写做了媳妇的姑娘 和光棍们闹着玩儿,在十一子受伤后,锡匠们自发进行 洗刷冤屈,以及在十一子被 势力伤害后大淖小镇各个阶层的贫苦人们都很大气地为十一子送营养品等一系列的故事描绘出了大淖地区重义轻利的风俗人情。另外,在边城与大淖记事中都对男女自由婚恋进行了描写,边城中写青年男女靠歌声来求爱,写水手与娼妓之间的真挚情感;大淖记事中写男女欢好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情愿。沈从文和汪曾祺用自己的独特手法写出了两地自然纯朴、重义轻利的风俗人情。 4. 健康纯净、至真至善的纯美人性 边城中洋溢着厚重的人性美,沈从文通过写亲情、爱情和人性,集中地反映出了边城中的人性美。在翠翠的恋爱中,纯朴善良的天保和傩送对

    8、翠翠的那种纯真而又干净的爱慕,天保宁可自我牺牲也要成全弟弟傩送的爱情的美德、以及最后翠翠孤独地等待傩送的那份对爱情的忠诚与坚贞是沈从文讴歌的爱与美的人性。同样老船夫身上也休现出了厚重的人性美,他是善的化身,是边城里的摆渡的公仆,不畏艰苦、重义轻利,散发着人性之光。在边城的邻里之间,也体现出了人性之美,船总顺顺大方酒脱、乐善好施,对翠翠一家尽释前嫌、无私帮助,体现出了边城人民的光明磊落与正直善良的道德品格。大淖记事中,汪曾祺写大淖人古朴纯真的生活,锡匠、挑夫、民众之间的关系透露着古朴又祥和的人性之光。写无拘无束的男女关系、写要多野就有多野的女人、写极其开放的 观等都体现了大淖地区的人性美。其中,

    9、最值得一提的是巧云和十一子的爱情,在小说中,姑娘巧云照料被打伤的 十一子,喂他喝尿碱汤来救命,她轻轻地呼唤着十一子,使他从 之缘苏醒,然后喝下了尿碱汤,而不知为什么,她自己也尝了一口3这一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十分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巧云的纯真善良的心灵,后面巧云与十一子的看似幼雅的对话更是突显了二人的爱情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二. 不同之处 1. 水意象的不同 前文提到,沈从文和汪曾祺都爱写水乡美景,二人都爱写水,但这水在二人笔下,有着很大的不同,沈从文笔下边城中的水幽冷甘冽,有着沉重的哀伤。汪曾祺大淖中的水则轻快灵动,和煦圆融,有着暖爱的温情。 水,串联起了整个边城,翠翠和爷爷在水上摆渡,相依生命,傩

    10、送与翠翠因水而识,翠翠母亲殉情于水,天保溺水而死,爷爷在暴风雨之夜死去,到结尾翠翠在水中摆渡等待着一个不会回来的人以及自己的爱情。边城中的水,是一条隐含的线索,牵动着翠翠的命远,本来很清澈灵动的水,却加重了翠翠命运的悲剧色彩,边城中的水是湘西人民的生活,有着喜怒哀乐,有着很沉重的,世人无能为力的意味。 大淖记事中的水也推动了主人公故事的进展,巧云落水,十一子跳入水中救巧云。另一方面,大淖记事中有关水意象的描写,只是春夏水盛时,是颇为浩森的只是景观,或者说不是大淖人生活必不可缺的,大淖多锡匠多挑夫而不像茶峒多船,多水磨。汪曾祺在大淖记事中对水意象的描写是轻快而灵动的,是水,促进了爱情的发展。所以

    11、说,边城中的水幽冷沉重,大淖记事中的水轻灵温煦。 2. 一悲一喜的爱情结局 边城与大淖记事中都描绘了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但这两个爱情故事给人的感受也不尽相间。两部作品都拥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结尾,也正是这余味悠长的不同结尾,给了我们悲喜结局的思考。边城中写道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的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来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2这句话是边城的结尾,也是给了无数人纠结与感伤又无奈的结局。翠翠在等待着不知何时回来的傩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明天回来,这个明天可能是永远的明天。边城的结尾也就是翠翠与傩送爱情的结局,流露出浓浓的哀伤。这种悲剧,就像是翠翠父

    12、母的悲剧,到现在又到了翠翠身上,说到底,边城的底色是有很强的悲剧性和哀伤在里面的。 相比较而言,大淖记事的爱情结局是温暖的,其至可以说是传统喜剧大团圆式的结局。汪曾祺在结尾写道:十一子的伤会好吗?会。当然会!3在这样的结尾之前,小说前面是有低沉和压抑的,但是巧云和十一于的结局,是充满温馨和希望的,作者对十一子和巧云最终的胜利,抱有十分的信心,正如他自己对人民的明天会是一片光明,一样深信不疑,在大淖里,正义终会终胜 。大淖记事中是洋溢着温情、希望的,是亮色,正如巧云与十一子的爱情,必定不会是悲哀。 3. 文化特质与人生态度 作家对作品的创设,是从自己心内中出发的,一部作品,之所以会受大家欢迎,是

    13、因为作家写出了自己的特性与自我的追求,边城如是,大淖记事亦如是,沈从文与汪曾祺有各自的文化特质与人生态度,才使得这两部作品各自散发着永不磨灭的人性光辉。从作品中体现出了二人不同的人生态度,汪曾祺与沈从文都有着入世、出世的矛盾心理,但是二人的表现不同。汪曾祺的思想是文人,是儒释道三家的结合,在他的一生中,从来不与任何人为敌,他在文学、生活以及 的关系中,用独特的方法去躲避一切,智慧地生存。而沈从文是一个爱国的 ,在他身上体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与文学家力求文学 (文学 于 )的人生追求,在他的文章中,我们可以读出,他时常告诫世人,不要因为功利的 观念而去忘掉艺术的真,文学的真。文学是一个民族的心灵活

    14、动,是一个民族深层次的根基,文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民族对心灵真理的探求,文学 于 ,文学所反映的是一个民族更深层次的问题。 汪曾祺的大淖记事以及受戒等其他小说,大部为暖色调,洋溢着温情、爱、希望。汪曾祺出生在高邮书香之家,富有生活情调,习俗礼仪也很多,他主要受中原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大淖记事中,汪曾祺挖掘平凡的小人物之间的勇敢与刚强,他并不像沈从文那样写桃源世界,汪曾祺并不抵触丑与恶,而是用一种生活的立场来写世俗生活,大淖记事中,是有着极重的烟火气息的,更有着一种温暖的人情味。汪曾祺在大淖记事中歌颂风景美人情美人性美之余其意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出一种在生活悲苦之中而生出来的坚强、达观的生活态度。

    15、生活中,肯定会有苦难与悲痛,但是他可以用温情、用希望、用爱去化解、去冲淡、去释怀生活之中的悲苦与无奈,并用一种积极达观的态度去继续生活,我认为这些才是大淖记事的真正意义。这也是汪曾祺的文化特质与人生态度。 沈从文的写作,大多是以一种冷色调。在边城中,有着极其浓厚的风景美、风俗人情美,人性美,在一切都那么美好之中,作者却展现了一个十分哀伤的悲剧,沈从文作为一个 ,他有着对人类、对世界的博大胸怀与强烈的忧患意识,他通过写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社会中的痛苦与 ,去讴歌湘西人民的那种象征着爱与美的生活方式。沈从文通过写湘西世界中亲情、风俗人情和人性与当时社会你争我夺的 社会形成对比,他奋力去

    16、呼唤那消失己久的善良人性,他追求桃源式的远古社会,他去保留那些遵从古礼的传统美德。他想用湘西之爱来净化被现代社会污染了的人们与世界。在沈从文身上,在边城中,体现出了他强烈地想要重造中华民族民族品德的深沉希望,他的身上,有着重塑民族品德的国族情怀,这正是沈从文的文化特质与人生态度。 三. 结语 沈从文与汪曾祺同为京派文学的大家,且汪曾祺师系沈从文,他们坚持进行抒情小说创作,对文坛影响很大。他们喜欢用平凡质朴的语言来描写小人物与平凡世界中的人和事,他们都执着于对纯美人性的不懈追求,他们的作品中,都有和谐宁静如诗如画的水乡美景、 可爱坚强勇敢的美丽少女、自然纯朴的风俗人情和至真至善的纯美人性,这些是

    17、汪曾祺和沈从文最为相似的地方,也是汪曾祺从沈从文身上所继承而来的文学风格。然而沈从文与汪曾祺拥有各自特有的文化特质与人生追求,沈从文是细腻中带着冷冽、温婉里透着哀伤,在他的身上,有着重塑民族品德的国族情怀与坚持文学 的自由追求;汪曾祺是平淡中带着热闹,柔和里透着温情,有着散漫从容的生活态度与写作心态,他的作品有一种无所谓而为之的娴雅与简练、叙述平常而意蕴幽深。沈从文在大量文学创作中,练就了精细、浑然本真的小说艺术,而汪曾祺则追求和谐的内敛与含蓄,呈现出生活的立场,展示生命深层的悲壮之美,更有着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与审美情趣。汪曾祺与沈从文,都是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在这对师徒身上,给予我们的是一种

    18、有自我追求的文学品格。汪曾祺从师于沈从文,而两人的作品大淖记事与边城展示了不同的文化特质与人生态度,其二人的作品会永远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给予世人对生活与生命的思考。 参考文献 1赵学勇.美丽总是愁人的边城的悲剧诗学解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7-16,7-16 2王中,许德.我怎么创造故事,故事怎么创造我从边城看沈从文的创作观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163-174,163-1474 3王澄霞.大淖记事人性解放主题的当代反思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210-216,210-216 注释 1李生滨沈从文与京派文人的魅力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3)(5)沈从文边城 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3(4)(6)汪曾祺大淖记事作家出版社2016年版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注意事项

    本文(《边城》与《大淖记事》风格的异同及文化特质比较文学论文文学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