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docx

    • 资源ID:12986702       资源大小:32.80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docx

    1、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语文月考检测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 默写填空。 (1) ,各领风骚数百年。(2)夜发清溪向三峡, 。(3)春潮带雨晚来急,_。(韦应物滁洲西涧)(4)有约不来过夜半,_。(赵师秀约客)(5)山中杂诗中描写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句子是 , 。(6)江南逢李龟年表现人世凋敝人生飘零的句子是 , 。(7)写出连续两句关于艺术(如音乐、舞蹈、绘画等等)的诗句 , 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2. 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行辈(hng) 蓦然(m) 撺掇(chun) 羸弱(li) 戛然而

    2、止(ji)B. 砭骨(bin) 颦蹙(pn)吞 噬(sh) 嗔视(chn) 蕴藻(yn)C. 星 宿(x) 归 省(shng) 蘸水(zhn) 晦暗(hu) 养精 蓄锐(ch)D. 呓语(y) 羁绊(j) 叱 咤(ch) 崔 巍(wi) 浑身 解数(ji)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束搏真谛 恬静 变换多姿B. 亢奋 战栗 妥帖 逼不及待C. 震撼 辐射 褶裙 孜孜不倦D. 凫水 铿锵 明淅 姗姗来迟4.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三十年来,社会 沧桑巨变,读者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变.B. 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

    3、工作者 义不容辞的责任.C. 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 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D. 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 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5. 下面对课文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真正的英雄一文具有动人心魄力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讲演者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与人民一道共同仰视几位“真正的英雄”,这些平易近人的肺腑真情是最能打动人的.B. 登上地球之巅的作者是郭超人,这是一篇散文,赞扬了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C. 伟大的悲剧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作者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是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

    4、D. 观舞记作者冰心运用了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也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美.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6. 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4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重庆也将欢迎第14个直辖日。在这历史性的喜庆时刻,大型音乐会复兴之路,在重庆人民大会堂将于 6月 18日至20日演出。据介绍,这次演出的节目大多是以浑厚雄壮的交响乐为主。届时,这些节目所展现的宏伟瑰丽的史诗气质必将深深打动,掀起庆祝建党90周年、庆贺直辖的高潮。(1)第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2)第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3)第处句式杂糅,应改为 (4)第处成分残缺,应

    5、在 后添加 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7.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2011年4月,重庆市妇联、大渝网等联合发起了“爱心字典捐赠”活动,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并表达了期盼和祝愿。“亲爱的小朋友,愿小小的字典能为你开启知识的大门!”一名大学生在认捐的字典上写下了深情的祝愿。“爱心字典,点亮人生!”一位老人在捐献后留言。截至目前,捐赠字典的“爱心大接力”仍在传递中。(1)“爱心字典,点亮人生!”这句话该怎样理解?请简要谈谈。答: (2)如果你捐了一本字典,请在字典上写一句留言,表达鼓励之意。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得照抄材料中的留言。答: 8. 综合性学习

    6、。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是文艺舞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某校七年级(2)班拟举行一次以“戏曲大舞台”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置三个栏目。(2)我国传统戏曲中,很多段子都是脍炙人口的名曲。如天仙配是黄梅戏。穆桂英挂帅是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 。(3)中国戏曲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但现在身处窘境。你认为应该顺其自然让戏曲自生自灭呢?还是极力弘扬传统文化呢?谈谈你的看法。(4)中国戏曲应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请提出至少两条合理的建议。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9.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

    7、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

    8、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本文选自清代 编选的 ,作者是 。全文紧扣一个“_”字叙写,体现了表演者精湛的技艺。指出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A.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 _B.以为妙绝 群响毕绝 _C.满坐寂然 坐屏障中 _D.手有百指 指其一端 _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

    9、妙绝。 (3)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请你用标出第4段的层次,并概括层意。“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在文中两次出现有何作用?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60.0分)10.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船,在桥石上(),( )几尺,即又( )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

    10、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乙)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

    11、赵庄便真在眼前了。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的 (课文题目),这篇课文的体裁是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弥散:_宛转:_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并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赏析文中甲乙两处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甲处 乙处 选文第一段说“飞一般前进”与第二段“我却还以为船慢”是否矛盾?为什么?11. 秦腔(节选) 每到农闲的夜里,村里就常听到几声锣响:戏班排演开始了。演员们都集合起来,到那古寺庙里去。吹,拉,弹,奏,翻,打,念唱,提袍甩袖,吹胡瞪眼,古寺庙成了古今真乐府,天地大梨园,导演是老一辈演员,享有绝对权威,演员是一家几口,夫妻同台,父子同台,公公儿媳也同台。一

    12、出戏排成了,一人传出,全村振奋,扳着指头盼那上演日期。一年十二月,正月元宵日,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四月四,五月五日过端午,六月六晒丝绸,七月过半,八月中秋,九月初九,十月一日,再是那腊月五豆,腊八,二十三月月有节,三月一会,那戏必是上演的。戏台是全村人的共同的事业,宁肯少吃少穿也要筹资积款,买上好的木石,请高强的工匠来修筑。村子富不富,就比这戏台阔不阔。一演出,半下午人就扛凳子去占地位了,未等戏开,台下坐的、站的人头攒拥,台两边阶上立的卧的是一群玩童。那锣鼓就叮叮咣咣地闹台,似乎整个世界要天翻地覆了。终于台上锣鼓停了,大幕拉开,角色出场。但不管男的女的,出来偏不面对观众,一律背身掩面,女的就

    13、碎步后移,水上漂一样,台下就叫:瞧那腰身,那肩头,一身的戏哟!是男的就摇那帽翎,一会双摇,一会单摇,一边上下飞闪,一边纹丝不动,台下便叫:绝了!绝了!等到那角色儿猛一转身,头一高扬,A一声高叫,声如炸雷豁啷啷直从人们头顶碾过,全场一个冷颤,从头到脚,每一个手指尖儿,每一根头发梢儿都麻酥酥的了。如果是演救裴生,那慧娘站在台中往下蹲,慢慢地,慢慢地,慧娘蹲下去了,全场人头也矬下去了半尺,等那慧娘往起站,慢慢地,慢慢地,慧娘站起来了,全场人的脖子也全拉长了起来。他们不喜欢看生戏,最欢迎看熟戏,那一腔一调都晓得,哪个演员唱得好,就摇头晃脑跟着唱,哪个演员走了调,台下就有人要纠正。说穿了,看秦腔不为求新

    14、鲜,他们只图过过瘾。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气氛,面对着这样的观众,秦腔是最逞能的。它的艺术的享受,是和拥挤而存在,是有力气而获得的。如果是冬天,那风在刮着,像刀子一样,如果是夏天,人窝里热得如蒸笼一般,但只要不是大雪,冰雹,暴雨,台下的人是不肯撤场的。B最可贵的是那些老一辈的秦腔迷,他们没有力气挤在台下,也没有好眼力看清演员,却一溜一排地蹲在戏台两侧的墙根,吸着草烟,慢慢将唱腔品赏。一声叫板,便可以使他们坠入艺术之宫,“听了秦腔,肉酒不香”,他们是体会得最深。那些大一点的,脾性野一点的孩子,却占领了戏场周围所有的高空,杨树上,柳树上,槐树上,一个枝杈一个人。秦腔在这块土地上,有着神圣

    15、的不可动摇的基础。凡是到这些村庄去下乡,到这些人家去做客,他们最高级的接待是陪着看一场秦腔,实在不逢年过节,他们就会要合家唱一会乱弹,你只能点头称好,不能耻笑,甚至不能有一点不入神的表示。他们一生最崇敬的只有两种人,一是国家领导人,一是当地的秦腔名角。从选文的第段中我们获取了秦腔的这些信息: (1) ;(2) ;(3) 。“一演出,半下午人就扛凳子去占地位了,未等戏开,台下坐的、站的人头攒拥”一句中的“攒拥”一词能否换为“晃动”?为什么?下列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1)文中A处画线句子有何表达效果? (2)文中B处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文中哪一句表明秦腔具有“神圣的不可动摇的基础

    16、”的?它蕴含了作者什么感情?你的家乡流行哪一种地方戏?你喜欢吗?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12. 作文(任选一题) (一)以“捕捉生活中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在横线处填写适当的词语,如“瞬间”、“美丽”、“感动”等,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二)题目:记一场 的表演要求:先在横线上填上“精彩”“拙劣”之类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运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描写角度,描写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表演。提示:题目中的“表演”既可以是艺术表演,也可以是某些人在人生舞台上的一次思想、性格的或正面或反面的表

    17、现。答案和解析1.【答案】(1)江山代有才人出 (2)思君不见下渝州(3)野渡无人舟自横(4)闲敲棋子落灯花(5)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6)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7)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沉香帖阁柱 金缕画门楣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欲语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渝”、“渡”、“窥”、“琵琶”等词语的书写。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

    18、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字音尤其是多音字的识记,一要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二要注意从词性上区别;三要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四要注意记少不记多;五要记住一些常考的字音。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等。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认读练习和理解运用。A项应为蓦然(m)、撺掇(cun);C项应为星宿(xi)、归省(xng)、蘸水(zhn)、养精蓄锐(x);D项应为叱咤(zh)、浑身解数(xi)。B项注音全部正确,故选B。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书写词语的能力。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

    19、类整理,尤其是误读误写字的积累,我们平时要经常把积累的内容拿出来读一读,写一写。同时接近考试时要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及时查漏补缺。A应为:束缚、变幻多姿;B应为:、迫不及待;C项正确;D应为:明晰。故选C。4.【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正确运用成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准确理解成语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成语运用的范围。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注意区分同义成语。注意某些成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掌握一些常用词语和熟语的意义和用法并在写作中学会使用。C项中“参差不齐”的意思“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不能用于时间等”,用在

    20、此处不合语境。C项错误,故选C。5.【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作出准确判断。B项表述错误,登上地球之巅是通讯报道。故选B。6.【答案】(1)第一处搭配不当,应将“欢迎”改为“迎来”。(2)第二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将于 6 月 18 日至20日在重庆人民大礼堂演出。”(3)第三处句式糅杂,应该为“这次演出的节目大多是浑厚的交响乐”或“这次演出的节目以浑厚的交响乐为主”。(4)第四处成分残缺,应在“打动”后添加“山城人民”(或“人民”或“观众”)【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能力。首先明确病句的病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

    21、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第处搭配不当,应将“欢迎”改为“迎来”。)第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将于 6 月 18 日至20日在重庆人民大礼堂演出。”)第处句式杂糅,应该为“这次演出的节目大多是浑厚的交响乐”或“这次演出的节目以浑厚的交响乐为主”。第处成分残缺,应在“打动”后添加“山城人民”。7.【答案】(1)慷慨解囊,捐赠字典,表达爱心,以知识的力量鼓励贫困学生努力学习,让他们的人生充满希望。 (2)示例:知识就是力量,学习改变人生。【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能力。既要解释其表面含义,也要解释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爱心字典,点亮人生!”这

    22、句话是讲慷慨解囊,捐赠字典,表达爱心,以知识的力量鼓励贫困学生努力学习,让他们的人生充满希望。(2)此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要结合提干要求,通顺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例如:知识就是力量,学习改变人生。用了对偶的修辞。8.【答案】(1)答案:、查一查,比一比谁收集的戏曲多;、听一听,唱一唱谁唱戏曲美;、议一议,写一写谁写的戏曲好。 (2)豫剧、越剧(3)答案:我认为应该大力弘扬。因为戏曲是中国民族文化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不能丢掉了自己的文化特色。(4)答案:(至少两条)、改革戏曲的表现形式和唱词,采用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 、组织“亲近戏曲”活动,让更多

    23、的人了解戏曲。 、在中小学开设戏曲课,培养青少年的戏曲欣赏能力。(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形式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搞清常见的活动形式有哪些。常见的活动形式有开主题班会、歌咏比赛、街头宣传、社会调查套用到本次活动,可采取这样几种活动形式:查一查,比一比谁收集的戏曲多;听一听,唱一唱谁唱戏曲美;议一议,写一写谁写的戏曲好。(2)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戏曲知识的掌握。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依次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穆桂英挂帅是豫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越剧。(3)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应仔细阅读材料,把握关键语句,从材料中筛选出书写能力低及原因即可。注意要总结出

    24、现象,并结合材料内容说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示例:我认为应该大力弘扬。因为戏曲是中国民族文化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不能丢掉了自己的文化特色。(4)此题考查综合性学习的能力。主要是考查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语言表达的能力,也有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的。做题时要认真分析材料内容,提取有效信息,进行探究归纳。示例:改革戏曲的表现形式和唱词,采用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亲近戏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戏曲;在中小学开设戏曲课,培养青少年的戏曲欣赏能力。9.【答案】【小题1】张潮虞初新志 林嗣环 善【小题2】A.妙:妙处、好处;美妙 B.绝:极 ;消失 C.坐

    25、:通“座”,座位;坐在 D. 指:指头; 指明【小题3】(1)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2)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3)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说出其中一个地方来。【小题4】第一层划到“不能名其一处也”后;第一层:表演者表演一场突然而至的大火的场景;第二层:宾客以假为真的神态、动作。【小题5】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也从侧面烘托了口技者技艺的高超。【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及作家作品的掌握。对于文学常识,平时要多加积累,多看多记,包括作家的姓名、字号、籍贯、作品、名句等。

    26、有了丰富的积累,做题时才得心应手,能力和素养才能得到提高。本文选自清代张潮编选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林嗣环。全文紧扣一个“善”字叙写,体现了表演者精湛的技艺。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回答多义词的含义,可以对整句话的翻译进行比照得出该词的义项。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字字落实。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此题翻译注意以下字的解释:少顷、妙绝、虽、名。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概括起来


    注意事项

    本文(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