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愚公移山》选择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docx

    • 资源ID:13133786       资源大小:19.79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愚公移山》选择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docx

    1、愚公移山选择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愚公移山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班级: 姓名: 题型:【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以君之力 扶苏以数谏故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 而山不加增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D. 告之于帝 皆以美于徐公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B而山不加增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D以残年余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3、下列

    2、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C、其妻献疑曰 既出,得其船D、投诸渤海之尾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将近)B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苦于)C冀之南、汉之阴(阴:汉水的北岸)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C以告先帝之灵先帝不以臣卑鄙 D已而之细柳军辍耕之垄上6、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惩山北之塞 惩前毖后 B.聚室而谋曰

    3、不谋而合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羊补牢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杂然相许 许: 赞同 B.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 扛C. 寒暑易节 易: 交换 D. 何苦而不平 苦: 劳苦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B.愚公在对智叟进行反驳时,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无穷”而“山有尽”的道理,说得智叟哑口无言,无力回击。C.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 “愚公 ”,将鼠目寸

    4、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D. 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9、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D文章结

    5、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二、重点句子翻译: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翻译: 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翻译: 3、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翻译: 4、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翻译: 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翻译: 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翻译: 7、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翻译: 8、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翻译: 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

    6、子。翻译: 10、虽我之死,有子存焉。翻译: 11、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翻译: 三、课内简答题:1、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什么? 2、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 什么? 3、你从“愚公移山”这则故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4、本文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赞同愚公的做法?为什么? 5、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晏子仆御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

    7、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晏子辞千金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习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门间而窥 宽:偷看,这里是观察B.策驰马 策:用鞭赶马,作动词用C.景公使使者至 使:派,遣D.终再拜而辞 再:再一次,又一次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终再拜

    8、而辞A.面山而居(愚公移山)B.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雌不辱使命)C.水落而石出者(醉翁亭记)D.中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记)3.下列语句,句式与“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相同的一项是(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B.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C.马之千里者(马说)D.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4.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车夫的妻子看见自己的丈夫替相国驾车,十分得意,就要跟他分开B.车夫就把真实情况告诉了晏子,晏子便推荐他做了大夫C.使臣到晏子家,没能吃上饭,回去后,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了齐桓公D. “终再拜而辞”,表明晏子是出于内衷所致,写出了晏子辞“干

    9、金”的决心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2)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 参 考 答 案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C )A.以君之力 扶苏以数谏故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 而山不加增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D. 告之于帝 皆以美于徐公【解析】A凭;因为。 B他;的。 C都是“却、可是”表转折。 D向;比。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B而山不加增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辍耕之垄上(陈涉

    10、世家)D以残年余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解析】A到;向。 B两个“而”均表转折关系。C主谓之间;D凭借;因为。3、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C、其妻献疑曰 既出,得其船D、投诸渤海之尾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解析】A将要;况且。B凭;连词,来。C都是代词,他的。D助词;代词。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将近)B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苦于)C冀之南、汉之阴(阴:汉水的北岸)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解析】C “阴”指江河的南

    11、岸。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C以告先帝之灵先帝不以臣卑鄙 D已而之细柳军辍耕之垄上【解析】A人称代词,他;表反问,可译为“难道”。 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 C来;因为。D都是“去、往”的意思。6、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B )A.惩山北之塞 惩前毖后 B.聚室而谋曰 不谋而合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羊补牢【解析】A 苦于;惩罚。B都是商量。C啊;怎么。D无;丢失。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杂然相许 许: 赞同 B. 遂率子孙荷

    12、担者三夫 荷: 扛C. 寒暑易节 易: 交换 D. 何苦而不平 苦: 劳苦【解析】D苦:愁。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B.愚公在对智叟进行反驳时,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无穷”而“山有尽”的道理,说得智叟哑口无言,无力回击。C.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 “愚公 ”,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D. 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

    13、精神的肯定和颂扬。【解析】A愚公妻子只是“献疑”,并不是“强烈反对”。9、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

    14、,这是应该批判的。【解析】A 该项中的“妻子”是从关心的角度提出疑问,并非反对移山。二、重点句子翻译: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翻译: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翻译: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3、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翻译: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4、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翻译: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翻译: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

    15、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翻译: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7、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翻译: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8、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翻译: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翻译: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10、虽我之死,有子存焉。翻译:即使我死了,还有

    16、儿子在呀;11、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翻译: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三、课内简答题:1、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什么?答:说明愚公移山的行为得人心。2、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 什么?答:通过对比,突出愚公移山意志之坚。3、你从“愚公移山”这则故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做事要有恒心,要不畏艰难险阻。做事要发挥集体的力量。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对不同意见要以理服人。有志者事竟成。4、本文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赞同愚公的做法?为什么?答: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

    17、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赞成:因为遇到困难一味退缩是不会成功的,只有坚持奋斗才能成功。不赞成:因为当遇到靠自己的能力不能解决的困难时,学会放弃,另找其它的办法,就不会钻死胡同,陷入困境。5、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答:像愚公一样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顽强拼搏,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当代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如果想建立一番事业,不可避免要面对许多困难,所以继承并发扬“愚公精神”在当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课外文言文阅读:晏子仆御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

    18、“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晏子辞千金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习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从门间而窥 宽:偷看,这里是观察B.策驰马 策:用鞭赶马,作动词用C.景公使使者至 使:派,遣D.终再拜而辞 再:再一次,又一次【解析】D两次

    19、。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例句:终再拜而辞A.面山而居(愚公移山)B.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雌不辱使命)C.水落而石出者(醉翁亭记)D.中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记)【解析】例句是顺承。A表修饰。B表转折。C表顺承。D表并列。3.下列语句,句式与“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相同的一项是( B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B.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C.马之千里者(马说)D.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解析】例句是判断句。A省略句,省略介词。B判断句。C倒装句,定语后置。D倒装句,宾语前置。4.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车夫的妻子看见自己的丈夫替相国驾车,十分得意,就要跟他分开B.车夫就把真实情况告诉了晏子,晏子便推荐他做了大夫C.使臣到晏子家,没能吃上饭,回去后,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了齐桓公D. “终再拜而辞”,表明晏子是出于内衷所致,写出了晏子辞“干金”的决心【解析】C没吃饱。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翻译:可是看你的样子,自己认为很满足,我因此想要离开你。(2)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翻译:晏子的家真的像这样穷!我却不了解,这是我的过错。


    注意事项

    本文(《愚公移山》选择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