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调整 第31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师用书.docx

    • 资源ID:13138247       资源大小:69.23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调整 第31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师用书.docx

    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调整 第31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师用书第31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_1背景(1)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2)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3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3)产品分配上: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4)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4性质: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5评价(1)积极影响: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2)消极影响: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 _1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2内容(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工业: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4)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3性质: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4影响(1)经济:经济恢复,为实现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2)政治: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3)理论:探索出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名师指津】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用军事、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经济,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实质是试图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精巧点拨】“一、二、三”归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名师点拨】新经济政策的“新”和“变”(1)调整了生产关系,允许私有制的存在,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2)分配形式发生变化,实行按劳分配;流通领域允许自由贸易。(3)梳理了一条“小生产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发展思路。(4)按经济规律办事,从直接过渡转变为逐步过渡。答题术语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核心是余粮收集制,而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了余粮收集制。2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

    4、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政策。它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的领导,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3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以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苏俄第一次星期六义务劳动1919年春,苏维埃政权处在危急关头。后方的工人积极响应党和列宁的号召,加紧工作支援前线。4月12日这一天是星期六,莫斯科喀山铁路莫斯科编组车站机车库的13名共产党员和另外2名工人经过一夜义务劳动,修复了3台机车。消息传开后产生了巨大反响。继布尔什维克党员之后,非党员、各地工人也纷纷用星期六义务劳动来支

    5、援前线。提升点一单列视点评价新经济政策史料一1921年苏俄的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的口号参与叛乱。 为此而震惊的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探究:(1)导致史料一中“我们错了”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列宁的指导思想有何变化?教你读史史料一中“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了各种矛盾,导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

    6、危机。“我们错了”说明列宁认识到了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尝试是行不通的。提示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变化:由直接过渡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史料二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们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

    7、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全球通史探究:(2)根据史料二,指出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前提是什么。并指出“后退一步”和“前进两步”的含义。教你读史史料二“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向国家缴纳实物税”“准许出售他们的农产品”“使国家控制了制高点”说明苏俄正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以缓解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稳定政治形势。提示前提: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后退一步: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前进两步:巩固苏维埃政权,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史料三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

    8、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论从史出 该史料表明1936年之前,苏联还存在着私有制,苏联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1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新经济政策充分说明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性。2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苏俄政府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3新经济政策是无产阶级国家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和方法,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工农联盟,最后战胜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4新经济政策反映了在苏俄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

    9、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它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保证了苏俄稳步地向社会主义过渡。5苏俄政府采取的新经济政策大大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视角1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特点角度命题新经济政策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解题时一般需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对点1(2017北京海淀区高三适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包括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尝试。列宁一度认为,旧的俄罗斯经济,可以直接过渡到按共产主义原则进行国家生产和分配。但实践使列宁认识到这是行不通的,于是列宁领导苏俄

    10、实行了新经济政策。这种新政策()A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战胜危机B利用市场规律恢复和发展经济C以实现国家工业化为主要特点D完成了农业向集体化的转变解析:选B。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战胜危机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规律恢复和发展经济,故B项正确;以实现国家工业化为主要特点的是斯大林模式在工业上的表现,故C项错误;完成了农业向集体化的转变是集体农庄实行的结果,故D项错误。 视角2综合链接角度考查对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认识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都是为克服经济和政治危机而实行的一种举措,具有相似性与不同点。高考命题注意运用材料,考查二者的差异及相似性,复习备考时,应注意结

    11、合所学史实,多角度比较分析。对点2(2017兰州高三实战)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两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A都主张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B都注重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C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D都注重从实际出发调整生产关系解析:选D。罗斯福新政主张维持资本主义私有制,故A项错误;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不是两者的根本相同点,故B项错误;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是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C项错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利用了市场和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罗斯福新政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度,本质上都是实事求是的调整生产关系,故D项正确。提

    12、升点二综合视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都是苏俄(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途径,通过二者的正反两面对比,可以得出重要经验教训,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二者的比较要特别注意“角度”,注重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复习备考时,应注意结合所学史实,多角度比较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同前提: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目的:巩固政权,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内容: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和分配等。作用:巩固了政权异含义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逐步过渡所有制绝对的、

    13、彻底的公有制多种所有制并存分配平均主义分配多种分配形式运行机制绝对计划调节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实践效果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针对训练1(2017海口调研)苏俄共产党员科尔恰什金曾说道:“两年多来,人民在苏维埃制度下忍饥挨饿,而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投奔并将投靠邓尼金和高尔察克,从而延长国内战争。”这反映出()A新生苏维埃政权隐藏着危机B政府的继续参战造成了粮荒C德国军队大举入侵苏俄领土D农业集体化政策出现了失误解析:选A。材料“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反映出

    14、苏俄内战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农民利益,农民有可能投靠叛乱势力,新生苏维埃政权隐藏着危机,故A项正确。针对训练2(2017黄冈适考)尤布尔金在三个列宁中认为,十月革命的列宁在思想和行动上完全以阶级观点为依据。后来的列宁越来越不像马克思主义者,而是渐进的“改良主义者”。列宁的“改良”是()A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C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取消实物配给制实行自由贸易解析:选B。固定粮食税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体现改良的特点,故A项错误;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是列宁采用的“改良”的策略,采用向社会主义缓进而非激进的措施,故B项正确;无论在内战时期还是内战后

    15、,苏俄(联)都有不同程度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改良”无关,故C项错误;取消实物配给制能够推动商品贸易的繁荣,而非资本主义社会独有,故D项错误。随堂演练一、选择题1(2017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沈志华说:“(十月革命前)列宁就宣布: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制和普遍义务劳动制,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是一种实行计划和监督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可见,革命后采取的一些措施早在革命前已经设想好了,被看作是无产阶级管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下列符合革命前设想的措施是()A允许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B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C恢复货币机制和市场功能D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解析:选D。革命前的设想“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制和普遍

    16、义务劳动制”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相似。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反对资本家经营,故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故B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货币和市场,故C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张实行企业完全国有化,故D项正确。21921年,列宁宣布说:我们搞错了,我们的一举一动似乎表明可以在一个几乎不存在资本主义的国家建成社会主义。在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之前,我们必须重建资本主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俄国从未经历资本主义阶段B列宁主张积极发展资本主义C“搞错了”的原因是脱离了国情D“重建”的手段是加强国家干预解析:选C。1921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脱离了国情,故

    17、C项正确;俄国在十月革命前经历了资本主义阶段,故A项错误;列宁主张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资本主义,不是积极发展资本主义,故B项错误;“重建”的手段是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故D项错误。319201921 年,苏俄许多工人流往农村,还有一些则自谋生路成了小手工业者。据此推知当时苏俄()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所突破B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C国营农庄吸引了大量劳动力D政府重视日用品生产解析:选A。据材料“19201921 年,苏俄许多工人流往农村,还有一些则自谋生路成了小手工业者”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所突破,故A项正确;新经济政策自1921年3月开始实施,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国营农庄是

    18、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的产物,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苏俄当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没有重视日用品生产,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4(2017江淮十校联考)“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在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就不可能建立正确的关系,就不可能建立十分巩固的经济联盟。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耕作技术。”出现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B新经济政策时期C斯大林模式确立时期 D赫鲁晓夫改革时期解析:选B。材料信息“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在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

    19、,符合新经济政策的做法,故B项正确。5(2017南昌调研)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在工业方面,新经济政策要达到的直接目的是()A加强工业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份B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C改善工农关系,巩固工农联盟D吸收资本家的资金和经验发展工业解析:选D。从新经济政策的工业措施可知其目的是利用私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故D项正确。从新经济政策工业方面的措施,可知没有加强工业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份,故A项错误;B项是斯大林模式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措施,故B项错误;C项是新经济政策中农业措施的作用,故C

    20、项错误。6(2017豫晋冀三省调研)1928年7月5日,斯大林说:“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建设工作不是从军事共产主义开始的,而是从宣布所谓新经济政策的原则开始的。列宁在1918年就已经论证了新经济政策的原则。”这种说法()A是对新经济政策的高度赞扬B肯定了新经济政策的经济职能C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创新性D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进步作用解析:选C。材料中是否定新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肯定新经济政策的经济职能,故B项错误;材料中“无产阶级专政的建设工作是从宣布所谓新经济政策的原则开始的”说明是对新经济政策创新性的否定,故C项正确;材料中否定的不是新经济政策的进步作用,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阅读

    21、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21年3月,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告农民书说:“今后,粮食征收制废除,代替它的是对农产品的实物税。实物税会少于粮食征收制的数额。”同年,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提出:在保持土地国有化的前提下,巩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并给农民以选择土地使用形式的自由。1922年5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准许土地的劳动出租(土地使用权的临时转让)和辅助性地使用雇佣劳动。同年10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通过土地法典,进一步放宽了土地的出租期限和使用雇佣劳动的范围,把租佃土地的期限延长到12年,并允许在承租土地上使用雇佣劳动力。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而且

    22、仅仅在于:要找到我们用很大的力量才能建立起来的那种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点。”“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以外,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 摘自王斯德20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二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政府与有关农场主个别签订自愿缩减耕地面积的合同,停耕的土地作为国家的租地,付给农场主租金;停耕地部分所减少的产量,由政府付给农场主货币作为补偿。政府通过同农产品加工商签订销售协议,并以19101914年的工农产品价格水平(称为平价)作为农产品支持价格的标准,以维护农产品价格。据统计,19321935年,美国政府直接拨款

    23、支付给农场主的费用高达15亿美元,政府同时缩减了数千万英亩耕地。摘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对苏俄农业发展的主要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解析:(1)问中的影响,依据材料分析即可得出答案;(2)问的相同点可以从内容、影响角度去分析,不同点可以从背景、手段、性质等角度去分析。答案:(1)影响:减轻农民负担,给予农民一定的土地使用权,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允许土地转让和雇佣劳动力,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集约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加强工农业生产联系,有利于

    24、推动城乡经济互动,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2)相同点:都尊重经济规律的客观作用;都注重了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都有效缓和了农业生产危机。不同点:背景和目的不同:前者是基于粮食产量不足,目的在于增加粮食生产;后者是因为粮食生产相对过剩,目的在于压缩生产规模,稳定农产品价格。手段不同:前者主要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引导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后者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和财政支持,干预生产规模和产品价格。性质不同:前者维护小农经济的利益,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巩固了工人阶级政权;后者维护大农场主的利益,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维护了资产阶级统治。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7永州模拟)列宁

    25、在致全俄粮食工作会议主席团的信中说:“与饥饿作斗争的战线的重要性仅次于军事战线,它向你们提出一系列新的任务,不完成这些任务,就不能进一步巩固工农政权,也不能完成当前迫切的经济建设任务。”列宁旨在()A强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B重申实行粮食税的重要性C批评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激进主张D说明政权需要工农兵支持解析:选A。“与饥饿作斗争的战线的重要性仅次于军事战线”反映出当时苏俄处于国内战争时期,需要集中有限的资源保障前线战争的胜利,因此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正确。2列宁曾说:“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

    26、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这段材料反思的政策是()A余粮收集制 B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 D人民公社化运动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说明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强行征收粮食,忽视商品货币关系,侵犯了农民的利益,故正确答案是A。31920年夏秋,斯摩棱斯克实行了特殊的“小新经济政策”。据10月份汇报可知,这里的粮食征收从9月1日开始,到10月1日就完成了任务,而其他地区几乎要拖延一年时间。这一政策的实施()A为实施新经济政策提供了现实依据B说明余粮收集制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C为国内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D说明国家已开始实施新的经济政策解析:选A。斯摩棱斯克实行的

    27、是粮食税征收,取得较好效果;与此同时,其他地区仍实行余粮收集制,结果是“拖延一年时间”完成任务,因此A正确。余粮收集制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国家开始实施新的经济政策是1921年,为国内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材料特殊的“小新经济政策”不符,排除B、C、D三项。4(2017泰州模拟)1918年列宁指出:“不怕租出格罗兹内的四分之一和巴库的四分之一(格罗兹内和巴库为俄国重要产油区),我们就利用它来使其余的四分之三赶上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说明以列宁为首的苏俄领导人()A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开始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油田C解除部分中型企业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D

    28、设想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苏俄经济解析:选D。列宁提出部分恢复发展资本主义,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反,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油田,但不能据此推断列宁的讲话是这一政策的开始,且据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于1921年开始实施,故B项错误;部分解除的是俄国重要产油区两个大型企业国有化,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故C项错误;允许部分恢复发展资本主义,是为了发展苏俄经济,“赶上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故D项正确。5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29、)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B推行农业集体化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D实行余粮收集制解析:选A。“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说明,此领导人是赞成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行为的,故选A项。6俄罗斯2008年版历史教材中指出:“新经济政策不是被取缔的,而是由于它不能够承担如此沉重的任务被压垮了。”“压垮”新经济政策的是()A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的经济和政治危机C苏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D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解析:选C。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类似于国家干预经济,苏联历史上没有类似表述,主要指的是罗斯福新政,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压垮”

    30、新经济政策的是斯大林模式而不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由于苏联实行国家工业化,必然导致国家加大对经济的干预,从而过早地终结了新经济政策,故C项正确;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发生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与此题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7“苏俄绝大多数老近卫军、干部和党员是因投身革命而走到领导岗位的,心中充满革命理想主义和阶级斗争观念。有些领导干部一再说,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在苏联经济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了。”此材料表明了新经济政策在二十年代末终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历史传统力量影响至深B缺乏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应配合C急于加快发展的赶超心理D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解析:选D。新经济政策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后进行的调整,材料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了”说明当时的人对新经济政策产生了困惑,这与马克思主义的构想不同,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列宁从俄国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推行新经济政策,培育农贸市场,逐步引导农民走合作社的道路。邓小平沿着列宁的思想,首先在农村推行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调整 第31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师用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