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马栏山380项目施工图设计任务书机电汇总11.docx

    • 资源ID:13183833       资源大小:25.66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马栏山380项目施工图设计任务书机电汇总11.docx

    1、马栏山380项目施工图设计任务书机电汇总11“绿地集团湖南事业部马栏山380超高层项目”项目施工图设计任务书绿地集团湖南事业部技术研发中心2019年09月1、总则11 目的12依据13说明14解释权和版权2、给排水专业21室内给水22室内排水23室外给排水总平面图3、电气专业51总则52强电专业53弱电平面4、电梯设计5、暖通专业5.1 暖通专业基本要求 5.2 通风 5.3 电气和设备用房 5.4 厨房 5.5 防、排烟及事故通风5.6 空气调节5.7系统划分及选择5.8气流组织5.9空气处理、空调机房5.10冷水及冷却水系统5.11变风量系统5.12冷源及蓄冰5.13 检测与控制5.14

    2、燃气6、BIM设计要求1、总则一.a目的为使绿地集团湖南事业部马栏山380超高层项目满足使用舒适、造价经济、管理安全、维修方便、施工合理的要求,提高本项目的设计质量,特制订本施工图设计指导书。一.b依据一.c本指导书核心依据为:国家相应标准及规范(如本指引书内容与国家规范或长沙市现行规范相冲突,请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或长沙市现行规范执行,并告知我部具体内容)。一.d说明一.e本标准主要表述了我司对于“绿地集团湖南事业部马栏山380超高层项目”项目各部分施工图设计的具体要求,只说明我司习惯使用的一些特定做法,一般常用做法不再详细说明,请各专业工程师在本项目的施工图设计阶段予以落实。一.f解释权和版权

    3、本指导书的解释权及版权属绿地集团湖南事业部技术研发中心。2. 给排水专业 2.1 室内给水2.1.1生活给水系统的选择型式可采用转输系统+变频供水及转输系统+水箱供水联合供水方式。2.1.2不同使用性质或不同水费单价的给水系统应独立设置,分别计量商业、办公、会所、绿化、水景等不同性质的用水需独立计量。若项目所在区域水主管部门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商业厨房、超市、2.1.3沿街商铺水表应集中设于用户外水表井内,并便于抄表、开关和维修。抄表暂定采用远程抄表系统。2.1.4所有消火栓在符合规范同时,均应考虑美观。消防管路布置及分区应充分考虑后期装修、商户改造、商铺装修分隔及拆合时的灵活性。车库内消

    4、火栓应避开行车线,其位置不能影响行车及停车。消火栓门不得与其他门有矛盾,影响使用。2.1.5地下车库应设计冲洗龙头,并有总表计量。2.1.6商铺/餐饮区给水应在设计初期,根据商业规划进行用水的估算和给水管的预留。装修阶段根据点位要求,设计到位。给水管道的水压及水流量必须满足厨房工艺要求。2.1.7下列部位根据业态的定位深入及建筑布置,考虑给水点设置:餐饮区、厨房、超市、美容、垃圾房、泵房、污水处理机房、隔油间、制冷机房、柴油发电机房、空调机房等处。2.1.8 酒店:a.生活冷热水流速指标:客房管井管道:1.2m/s;与管井相连的支管:2.0m/s;至卫生间支管:1.0m/s;至厨房支管:1.5

    5、m/s;总管:2.0m/s。b.生活冷热水的压力指标:最不利点供水压力应控制在 0.35Mpa,若有大花洒等特殊水压要求设备也须满足。c.冷、热水供水管不应使用镀锌铁管,可使用铜管、316 不锈钢管或集团指定品牌的塑料管材。d. 为保证冷热给水压力一致,热交换器进水管应与冷水管取自同一压力点。e. 热水回水流量为:至少每条立管 6 升/min。每个回水泵系统不宜超过 15 条立管。f. 热回水管最低端设排污阀,热水总管最顶端应设自动排气阀。g. 生活用水必须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市政供水需经过过滤(砂滤+活性碳)、消毒后接入供水系统。用于浇绿化的水无需处理。h. 各种用水硬度要求:锅炉给

    6、水 0ppm,洗衣房 50ppm,洗碗机和咖啡机 5ppm,宜设置不同的软水处理装置以保证不同装置的水质需求。其他用水 100ppm。j. 客房热水温度控制在 49,洗衣房和厨房 60。k. 洗衣房的冷热供水软化处理要求,不得与锅炉的软化器合用。l. 客房热水出水时间不应多于 10 秒或不低于酒店管理方要求。m. 生活蓄水池至少要提供 2 个分隔开的蓄水池,总储藏量须使酒店在正常条件下不小于50%生活日用水量,冷却塔储存 2h 水量。n. 若制冷主机采用带热回收装置,则热水系统应配置相应的热交换器。o. 厨房热加工、客房区的排水不宜使用 PVC 管,可使用球墨铸铁管或生铁管。若必须使用 PVC

    7、 等材质管,则必须使用静音排水管。超高层项目根据实际选用。2.2 室内排水2.2.1雨水、污水立管设置位置必须兼顾安全及美观要求,不得影响建筑立面。所有排水立管位置均应经建筑师认可,并反映在建筑专业图纸上,且应与建筑师配合立管的外包装饰方案。2.2.2酒店采用污废水分排形式;办公、公寓采用污废河流形式;地上建筑的用水直接通过侧墙排除至室外,地下部分(包括庭院、天井等露天空间) 采用提升水泵压力排放;因地面雨水渗入地库的废水排放在参数选取、水泵及管道配置应按最不利条件校核以保证足够的安全性,防止漫水及浸泡2.2.3厨房排油污水采用分区集中的方式设置,经过多级隔油处理后排放至室外污水管网,结合土建

    8、条件可适当考虑室内沉箱方式实现内部处理及清掏;油污管道需配置防渗漏、防脱落的可靠措施。2.2.4由汽车库引至主楼地下室的管线应避开主楼大堂、电梯厅位置,以免影响效果。地下车库集水坑应避开车行道、地下大堂入口区域、电梯厅、人行通道等重要空间,不应跨停车位布置,且不应设置于车位上车轮可碾压的位置。2.6.16地下车库入口至少应设两道截水沟,第一道在坡道起坡处,第二道在地下一层坡道底部。如坡道过长,另行加设。坡道内排水管应设阻挡杂物的格栅,图中应有标示,排出管管径不小于DN150.2.3 室外给排水总平面图2.3.1地上式水泵结合器及消火栓的设置应与景观及幕墙设计协调;给水管线宜敷设于绿化带内并避开

    9、乔木。排水检查井尽量敷设于人行道,条件不允许时,可设于车行道,但应规划整齐,且不应影响行车。原则:甲方要求:井盖应尽量布置在硬质铺装上,减少对绿化的影响,处理不了的位置与甲方沟通。2.3.2给排水总平面图应按最终版景观图为基础出图,并根据景观配合建筑调整好管位、井位、雨水口等位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景观的影响避免将检查井设于庭院内。无法避免时,与景观专业协商,且井盖应严格密闭。检查井、化粪池等应与景观、建筑专业配合。减少对景观的影响。3.电气专业:3.1总则3.1.1超高层建筑机电系统,应根据业态的分类(办公、酒店、公寓、裙房商业等)进行系统规划,结合前期初投资控制与后期运营维护管理的要求,明确

    10、主要机电系统是合并设置还是分开设置。本设计指导书内容设计由我部提供,如需增加或调整做法、内容,请与我部沟通后确定。3.1.2各机电系统设计均需兼顾经济、合理、高效、安全、美观、便于后期运营及维护管理的原则进行设计,各项原则应同时兼顾做到最大限度的满足。3.1.3主要系统方案需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重要系统需提交比选报告,提交甲方确认后方可进行后续设计。3.1.4机电设计要兼顾甲方、各顾问公司及各设计方的具体要求并在设计中予以落实(例如:商业顾问、绿色顾问、灯光、声学顾问、造价咨询顾问、物业顾问、BIM、施工图设计方、外审、精深公司等具体要求及建议)3.1.5设计说明应表述完整,包括项目概述,

    11、交待清楚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类型,建筑高度,防火等级等。各系统需分别阐述,并有环保、绿色节能、消防等专篇。3.1.6各主要系统应提供详细计算书,并提供设备主要参数。合理布置机房,满足建筑对于平面、层高、主要功能区划分的要求.设备选型和设计安装方式一定要考虑美观性,特别是消防末端设备,大型设备应并注意各设备一次就位、后续更换的安装通道及预留预埋措施。3.2强电专业:3.2.1超高层建筑的高压为两用一备,设置高压进线间,设置高压电容补偿并设在单独房间,从开关站到设备层的变压器采用环网接线方式,配变电所应设置在负荷中心,主配变电所设在地下一层。楼上变电所结合避难层设置,其变压器容量不宜超过125

    12、0KVA,并考虑日后维护运输的吊装通道。3.2.2 变压器应选用D,yn11接线组别、环保型、低损耗、低噪声的干式变压器, 变压器要求设置温度控制器,提供超温报警,自动温度监测等功能。配电变压器的长期工作负荷率不宜大于80%, 供电方案宜采用单母线分段互联、双回路互为备用型式;互为备用的两个回路变压器容量配置应经济合理,每台变压器负荷率控制在70%左右;考虑成本因素,备用容量不宜过大,尤其禁止预留100%备用容量(即每台变压器负荷率仅在50%左右)。3.2.2设置在超高层建筑内的柴油发电机,应根据负荷大小、单台电动机最大启动容量、供电半径等因素确定柴油发电机的额定输出电压,应进行技术分析、比较

    13、,确定柴油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专有备用发电机按两台预留空间,只预留进排风及排烟口条件,不安装时还可以作为车位。3.2.3 补偿电容器组应配置电抗器,且应采取措施防止发生系统谐振。宜采用14%调谐滤波电容器组(滤波电容器+调谐电抗器+专用接触器)。变压器低压侧主断路器及低压配电柜母排要求具备过载能力20%。低压配电柜800A及以上电流馈线回路采用框架断路器,800A以下电流馈线回路采用塑壳断路器(MCCB)。 3.2.4 母线槽采用密集式铜母线,防护等级不低于:电井内插接式母线IP41、公共区域IP54、室外IP65。 每个单元户均设低压电表计量(包括一般供电、重要供电、应急供电),计量电表集中设

    14、在各层分区电房内3.2.5 超高层建筑中消防设备供电干线及分支干线应采用柔性矿物绝缘电缆,矿物绝缘电缆的绝缘材料氧化镁极易受潮,受潮后绝缘快速降低,因此,尽量减少矿物绝缘电缆的长度,减少偏移量。电缆端部应防止芯线溅水,连接矿物绝缘电缆的配电柜(箱)和用电设备接线盒的防护等级不宜低于IP55。3.2.6 各个功能预留充足电源,比如LED屏、泛光照明、擦窗机、停机坪、航空障碍灯、园林景观电源、小广场商业活动电源等等3.3弱电专业3.3.1 弱电机房主要包括消防控制中心/安防控制中心、BA 控制中心、网络机房、酒店会务、卫星通信系统等专业机房,机房选址要综合考虑,是否结合避难层,各避难层应与消防控制

    15、中心之间设独立的有线和无线呼救通讯。 3.3.2 至少应提供两回路低压电源至弱电机房配电箱并设置自动切换装置。两回路电源接自不同的变压器低压配电母线。每回路电源需预留20%的备用容量。弱电机房需由备用发电机组提供备用供电。 弱电机房宜设置集中不间断电源(UPS),UPS容量应大于弱电系统各设备计算总负荷的130% 蓄电池后备容量为至少30分钟。 UPS装置应具有手动和自动旁路装置。 3.3.3 超高层智能建筑主要由以下系统构成:综合布线系统(包括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出入口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信息查询及信息发布

    16、系统、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远程抄表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综合物业管理系统等。3.3.4 停车管理需考虑功能划分,停车场需设置车位引导系统,选择经济实用系统,收费系统优先考虑无感停车管理平台,收费平台结合绿地对外公众号系统。4、电梯要求4.1客用电梯均需设置空调,服务电梯均需设置通风。 4.2 电梯、扶梯均需采用变频,且需电梯厂商配置相匹配的滤波装置,以避免或减少谐波影响。 4.3裙楼及服务地下停车库的客梯宜采用无机房电梯。 4.4 在高速电梯系统中,宜考虑电梯系统循环再生能源的利用,即可将电梯空载/轻载上行和重载/满载下行时产生的电能回收反馈到大厦的配电系统中。 4.5电梯轿厢的视

    17、频电缆应选用电梯专用视频电缆或光缆。 4.6 当电梯机房与公共区(如办公区或办公层公共走道)仅有一堵单墙相隔时,电梯机房内应采取降噪措施(如加装墙面隔音/吸音层、机房安装密闭隔音门等)。 4.7 当梯速3m/s时,需与建筑、结构专业及电梯供应商协调减小电梯运行活塞效应影响(如噪音影响)的措施。 4.8 高区电梯需与建筑、结构专业及电梯供应商协调减小电梯井道烟囱效应影响(如噪音、梯门开启困难等)的措施。 4.9 建筑高度超过250米的项目,需与建筑、结构专业及电梯供应商协调减小大楼摇摆对电梯影响的措施。 4.10办公楼的货梯宜不少于2部,以备当一部发生故障时,还有一部电梯可提供办公楼的货物运输服

    18、务。 4.11自动扶梯倾斜角应小于或等于30度。扶梯入口和出口应有三级水平梯级。 4.12 室外及半室外扶梯应具有防水要求,扶梯两内侧边应设置安全毛刷。 5. 暖通空调和燃气专业5.1暖通专业基本要求5.1.1各机电系统设计均需兼顾经济、合理、高效、安全、美观、便于后期运营及维护管理的原则进行设计,各项原则应同时兼顾做到最大限度的满足。限额设计:本项目有限额设计要求,机电系统设计应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考虑限额设计的要求,在满足功能合理性的前提下兼顾成本要求。 5.1.2 设计说明应表述完整,包括项目概述,交待清楚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类型,建筑高度,防火等级等。各系统需分别阐述,并有环保、绿色节

    19、能、消防等专篇。各主要系统应提供详细计算书,并提供设备主要参数。合理布置机房,满足建筑对于平面、层高、主要功能区划分的要求。管线复杂的位置,需考虑各种管道、阀门和桥架安装检修的可能。管线复杂 位置及标准层需要提供管线综合图。5.2通 风5.2.1尽可能多采用自然通风的形式,可考虑将商业空调排风送入车库补风。建议采用双速离心风机,可考虑设置有害气体浓度传感器以控制风机起停或高低速运行。风管布置建议:车库内进出风机房的主风管不高于500mm并避开车道,出风机房后的风管应尽早分支并将高度降低到400mm或以下。支风管尽量降低厚度。地下室风管布置应简洁,主风管远离人员主出入口,避开车道尽量靠墙。为防止

    20、安装冲突,风管距离防火卷帘和人防门扇开启范围1.5m以上。为节省高度,车库风口建议在风管侧面安装。卸货区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设置下排风口。5.3电气和设备用房5.3.1变配电间通风应与其它系统独立,风机应设在专用风机房内,变配电间内应尽量避免设置风管,如因条件所限需要将风机设置在变配电间内部。如果室内有风机风管,则需要落实房间净高满足电气设备和敷线要求。风机开停由室内温度控制。变配电间气流组织应为配电柜流向变压器,变压器周边设置排风。采用合理的气流组织以尽量减少房间内的风管布置。变压器房可根据需要设置空调降温。5.3.2 柴油发电机房应预留环保处理设备位置和给排水设施。柴油发电机房的进、排风应

    21、按照柴油机设备样本参数进行设计。气体灭火下排风口设在角落等不影响通行的地方。制冷机房通风应与其它系统独立。按要求设置事故排风。按设备样本计算制冷机、水泵发热及热平衡计算。必要时设置空调系统。电梯机房、数据机房、电话机房设置空调。5.4厨房5.4.1厨房按全面通风(房间换气)、局部排风(油烟罩)、补风三部分进行考虑。有燃气供应的厨房应考虑事故通风及可燃气体探测系统。每个厨房进排风应与其它系统或厨房独立设置。(出地面及室外的风井可合用)每个厨房独立设置净化装置,净化装置在各租户厨房内。要在厨房内预留排油烟风机、补风机、油烟处理设备安装空间。5.4.2夏季补风考虑降温(送风温度28度),预留冷水接口

    22、即可。有燃气供应的厨房,全部按中餐厨房进行预留通风设计。餐饮厨房排风排放点应与建筑专业及业主综合考虑后慎重决定。厨房排风管防火阀为150度关闭。排油烟管为不锈钢板。厨房油烟排放口应距离敏感位置水平距离30m以上,且位于主导风向下风处。如无法满足,则需在排放处设置活性炭吸附装置。5.4.3所有卫生间设置机械排风,且卫生间排风系统应独立其它系统设置。标准层卫生间排风建议采用“卫生间排气扇+竖向系统集中风机”形式,考虑一定的同时使用系数。淋浴间、开水间设置机械排风。 垃圾站房设置独立的排风系统,设置下排风口。室外排放处设置活性炭吸附装置。湿垃圾房应考虑专用空调。5.4.4 隔油池排风应独立设置,排风

    23、位置不影响室外环境,排风设置活性炭吸附装置。应严格控制隔油池房间负压。压力控制顺序(由低至高):垃圾站卸货区普通车库商业区。5.4.5 通风其它要求: 机械通风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应考虑消声降噪措施。与室外相通的机械进、排风口数量应尽量合并减少,且尽量远离人流密集区域及采取消声措施。除了仅用于消防的风机,所有风机应选择离心风机。所有风管分支及风口应可调节风量。未设调节阀的风口,应采用双层可调百叶风口。排风百叶风速不高于4m/s,新风百叶风速不高于3m/s。5.5防、排烟及事故通风5.5.1防、排烟系统,事故通风系统应尽量与平时通风系统合用,通过控制进行不同通风状态的切换。商业、办公应考虑全部区域

    24、机械排烟,地上部分可考虑为自然补风。可以考虑楼梯间及楼梯间前室合用一个加压送风系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口应采用可调百叶风口。制冷站及有燃气供应的厨房需设置事故通风。5.6空气调节5.6.1提供负荷计算书,校核负荷指标不高于其它已运行同类项目标准。本项目设置蓄冰系统,需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全年动态负荷计算确定准确蓄冰容量。5.7系统划分及选择5.7.1底部商业与塔楼办公为一个系统,只考虑夏季舒适性空调。顶层会所因为使用时间及管理公司不同,设置一个独立的空调系统,且需考虑全年舒适性空调。塔楼办公楼层采用上送风的VAV系统。每层设置二个AHU,考虑朝向分系统设计,可互为备用,一台AHU可负担70%楼层负

    25、荷。主风管环状联通。VAV BOX应按照建筑平面图的分户布置。施工图设计深度应做到风口布置。VAV系统应有保证最小新风量的措施。顶层会所采用FCU+新风系统,需考虑全年空调(夏季制冷、冬季供暖)。采用独立的风冷热泵机组,其安装位置应与建筑师和业主进行多方案比较,不得影响会所使用环境及主要建筑立面美观。选用四管制或二管制系统应经进一步分析后确定。而后确定冷热源是否为热回收型。5.7.2裙楼及地下室大开间商业采用定风量的全空气系统。设置专用的AHU机房。应考虑过渡季节不小于50%送风量的新风供冷及排风通路。小分隔商业或餐饮包房采用FCU+新风系统。风机盘管按中档选型。空气处理机组选型考虑一定冷量富

    26、余。监控室应设置24h独立冷源的空调。5.8气流组织5.8.1空调区域保持510Pa正压,不设置外门空气幕。注意外门处的风口结露。 大堂等处的喷口送风,喷口形式、高度、数量应得到建筑及室内设计专业的认可。喷口送风应提供计算书,保证人员活动区域位于回流区。5.8.2办公区域考虑各户向走廊回风。应校核走廊回风断面风速不宜过高。回风管较短,应考虑避免机房噪声通过风管传出。采用风机盘管的房间,风机盘管应靠近走廊侧,风口靠近外窗。商业每个空调风系统负担面积不大于1000m2,半径不大于50m。5.9空气处理、空调机房5.9.1所有新风、回风设置初、中效两级过滤。应设置过滤器阻力检测及报警。空气处理机组考

    27、虑紫外线灯消毒段。全楼不考虑加湿。 不得设置利用空调机房外墙百叶回风。回风管尽量接至空气处理机组。5.9.2空气处理机组新风、回风口处应设置可关闭的对开多叶调节阀。视控制要求选用手动或电动。空调机房内的人行通道宽度不得小于0.7m高度不得小于1.2m。除要求不高的辅助房间外,空气处理设备(风机盘管除外)不得直接安装在空调房间内。大租户应预留空调机房和新风、排风通路,冷水、冷凝水接口。5.10冷水及冷却水系统5.10.1办公及商业冷水采用冷源侧和负荷侧均变流量的一次泵变频变流量水系统。 换热器后的负荷侧采用变频泵变流量系统。尽可能采用大温差冷水系统。可考虑冷却水泵变频控制。采用膨胀水箱定压,补水

    28、不需软化处理。板式换热器需考虑互为部分备用,一台板换检修时,其余仍能负担70%以上负荷。5.10.2需提供保证空调水系统水力平衡的方案(优先采用管路设计平衡,不足之处设置平衡阀,需提供详细的平衡阀选型)。5.10.3尽可能选用低噪声冷却塔。冷却塔选择及消声隔振需密切配合声学顾问公司。冷凝器设置自动在线清洗装置。冷却塔选型应适当放大。冷却塔与机组一一对应,并在进出水管设置电动蝶阀。布水支管设置调节用等百分比手动蝶阀。冷却塔配置双速风机或变频风机。5.10.4水泵工作点效率不低于80%。冷水冷却水干管及阀门不得布置在租户区域内。商业的每个租户均需预留冷凝水管道,冷凝水水平管长不得超过50m。冷水机

    29、组、水泵、计量表、电动阀入口应设置过滤器。5.11变风量系统5.11.1采用压力无关型末端。具体采用单风道、并联风机动力、串联风机动力型则根据使用要求选择。根据计算选择末端装置容量,不得随意放大以免小风量时影响调节。 最小送风量不得小于设计新风量及全新风供冷时的设计风量5.11.2标准层采用环形风管,以适应将来可能的末端装置变化。应严格控制通过送、回风管传出的机房噪声和末端装置噪声。5.12冷源及蓄冰5.12.1机房主通道宽度、机组与控制柜距离不得小于1.5m;机组和设备之间净距不小于1.2m;机组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m;机组与上方管道桥架距离不小于1.0m。应留出换热器管道清洗维修距

    30、离。机组、水泵周围应有排水沟。 5.12.2应考虑24小时不间断冷冻水供应,负荷按平时负荷的810%或根据设计单位经验计算。由一台冷机提供24小时冷水,该冷机及对应的冷水、冷却水泵、冷却塔可由应急发电机组供电运行。可用于24小时冷源的冷机数量不少于2台,互为备用。5.12.3采用部分负荷蓄冰,主机上游串联系统。应有逐时冷负荷计算表,根据该表选择制冷机组配置、蓄冰容量和运行策略。采用冰盘管蓄冰,蓄冰空间位于B5B3层,蓄冰空间中间可做结构分层,也可不做。根据蓄冰装置形式及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5.13监测与控制5.13.1 设置集中监控系统:需按使用要求和绿色建筑要求进行耗能、供冷计量和图表生成。

    31、对系统水温、压力、相对湿度、室内C02浓度、车库CO浓度、压差、水流状态、流量、液位、能量计量、设备工作状态等进行监测和记录。商业部分预留租户的总冷水干管设置冷量计量装置和远传表具。5.14燃 气5.14.1裙楼及地下商业,顶层会所设置有餐饮厨房,需考虑燃气供应(天然气)。需提供燃气流量计算书。厨房及燃气管道经过的室内部分考虑防爆及事故通风设施。尽量减少室内燃气管道长度。水平管道只能敷设在厨房或后勤走道内。燃气管井防火、泄漏探测及防爆做法需得到消防和供气单位认可。燃气管道至塔楼屋顶在建筑外立面预留的凹槽内(宽600,深400)敷设,凹槽外侧的百叶应通风且可开启。燃气管道出地面阀门箱和在塔楼标准层的位置需要得到业主、建筑师和燃气公司的认可。6、 BIM设计要求: 应全专业采用BIM设计,根据设计的优化,随时更新BIM模型; 在重要空间,提供全专业的BIM成果,满足我司对各空间的净高要求及空间效果; BIM的成果提交为全套数据与分析报告。


    注意事项

    本文(马栏山380项目施工图设计任务书机电汇总1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