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鸟的天堂》.docx

    • 资源ID:13195435       资源大小:25.42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鸟的天堂》.docx

    1、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鸟的天堂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它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语文鸟的天堂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我喜欢的段落,积累、运用好词好句,学会写简短的解说词。 2、潜力目标:阅读要有自我的见解,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述方法。 3、情感目标:透过阅读想象画面,欣赏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2、,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媒体的运用ppt课件 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师:相传在四百年前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有块泥潭小岛,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优美便衔来一根榕树枝,说也奇怪这棵榕树很快的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浮动的绿洲。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成千上万只仙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嘎嘎呼唤,翩翩起舞,凌空翱翔,野趣盎然,蔚为壮观。那一片和鸣谐调的天籁之声,“人间那得几回闻”,成了南国的一道奇观鸟的天堂。板书课题鸟的天堂。 2、释题:理解“天堂”(幸福、完美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小鸟的乐园)。你认为什么样的地方才能成为“天堂”(环境优美,物产丰富)带着

    3、这种美的感受读一读课题:鸟的天堂 3、质疑:“鸟的天堂”指什么?为什么叫“鸟的天堂”?透过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透过自读,把课文读通读顺,注意发音,难写的字要留意;整体感知课文,初知大意,同时着重思考以下问题: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每次看到了什么? 次序时间作者见到了什么作者的感慨 (三)自主感悟 a:品读“美丽奇特的大榕树” 在学生整体感知后,进行自主阅读,要求:找出自我认为优美的句子,各抒己见。 1、师板书(画一棵榕树)一株榕树便天堂,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观看视频资料) 2、你看到了一颗怎样的树?(大、绿、茂盛、

    4、生机勃勃)要求学生把他想到的写在黑板榕树上。 3、作者看了榕树后有什么感慨?(板书:“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4、认真读读课文19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一读,说一说自我的感受。 (1)大的特点: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茂盛的榕树,看不见主干在什么地方。 师:四百多年前,河中一个泥墩、一棵榕树长期繁衍,构成枝叶覆盖1万多平方米。相当于150个多媒体教室那么大)(哇!) 师:称赞它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我有机会看请他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

    5、垂到地面上,伸进泥土里。 教师结合课件介绍画面 师:称赞它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师:怎样理解“卧”? 师:称赞它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齐读第7自然段。 (2)生命力旺盛的特点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方,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谁来读读这段话的第一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榕树生命力旺盛。 师:榕树生命力旺盛是怎样展示的? 生:“那么多的绿叶” 师:读这段话你从哪里具体体会到榕树的生机勃勃? 生

    6、: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自我轻轻读第3句话。 师:注意到这个“似乎”了吗?去掉“似乎”你再读一读。 师:你觉得有“似乎”和没有“似乎”有什么不一样?(有了“似乎”作者想到的) 师:读出似乎有似乎没有的感觉。 师:读这句话,你没有疑问吗?联系上下文和自我的生活实际看看有没有自我的见解? 生:交流讨论 师:为什么说有生命在颤动?请同学说见解,并根据自我的见解认真读课文。生:叶子在涌动; 生:风吹的; 生:鸟在叶子中叶子才颤动; 师:也许是叶子在涌动,也许是风

    7、吹叶子;也许是鸟儿藏在叶子当中,“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所以作者感到(引读) 生:“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这是风在吹树叶在动,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引读)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这是小鸟在动生命在动,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引读)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这也是作者的心在动,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引读)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这也是我们读者的心在颤动呀,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引读)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小结7、8自然段 师:作者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述了生命的颤动,用我们的朗读来再现

    8、这文字的生命!引读“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 师:课文7、8两个自然段集中描述大榕树,给大家点时间看谁记得最多? 师:文学巨匠巴金爷爷的文字是多么优美让我们把课文第7、8自然段背下来吧! 课件出示小鸟飞来的画面 师:瞧,来了一只白鹭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它在叫什么呢? 师:它是飘过的,见到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决心在这安家,它将怎样劝说同伴?能够用课文中的语句,也能够用自我的语句。 b:品读“众鸟纷飞”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从声音、形状、大小、数量、颜色、形态等方面来描述) 师:称赞它 生:昨

    9、日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鸟的天堂”热闹的景象。) 师:称赞它 生:昨日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把这一部分背下来吧! (四)综合探究 1、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探究,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实质:为什么那里会成为鸟的天堂? 2、师:广东新会小鸟天堂景区为了更好地宣传,吸引游客前去参观,现向全国小学生征集”小鸟天堂”广告语,入选者将获得20XX年免费参观贵宾券,你

    10、不想试一试吗?(亲近小鸟,拥抱自然;万鸟安居古榕树,独木成林变天堂) 3、小结:树与鸟,鸟与水结合在一齐,构成了一幅多么生动活泼的画卷呀!那里不仅仅有树的奇美,有鸟的欢乐之美,更有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之美,所以那里才是真正的天堂。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更多的人间天堂吧! (五)情感诵读 1、再现小鸟、大榕树和巴金的图片。 2、师:巴金爷爷来到鸟的天堂,看到那里的百鸟纷飞的壮观景象,藏不住感情,笔尖流动,写下了鸟的天堂一文。让我们再来细读品味一下课文。教师和学生一齐配乐感情朗诵课文,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之情。 (六)实践拓展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熟读课文

    11、资料,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语文鸟的天堂教案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的脉络。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有关榕树的资料、图片、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明白吗?(一棵大榕树) 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

    12、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方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 4.这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 二、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指名读文,读准字音。 投影出示练习:选取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2.自学生字,掌握字形。 重点指导: 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 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前前后后,时断时续。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留恋:舍不得离开。 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13、。 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但是来。暇:空间。文中指鸟太多,看但是来。 三、理清*的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一样? 2.汇报交流。 学生甲: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 学生乙:课文5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情景,1013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 3.理清课文的脉络。 (1)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能够分为几个部分? (2)学生汇报: 课文能够分为四个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 (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

    14、景象。 (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四、分小组合作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资料,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述方法。 3.有感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播放百鸟朝凤录音带。鸟很多,鸟的天堂板书。) 2.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齐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爷爷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一样,第一次看到的是(学生接: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是(学生接:鸟) 3.请同学们选取自我喜欢的读书方式快

    15、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鸟儿又给你什么感受? (榕树大、茂盛;鸟多、欢快) 二、重点感悟。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一)请同学们选取你喜欢的部分,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 (二)汇报交流。 大榕树: 1.大 学生甲: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1)汇报读,其他同学听读:哪儿读得好?为什么?你听出了什么?从哪儿听出来的?(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2)重点体会“真”字。 两个“真”有什么不一样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出示投影: 学生体会出:第一个“真”意思是本

    16、来的,实际的。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学生乙: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3)重点体会“又”字。指树根很多。 出示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气根?(体会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 学生丙: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4)体会“卧”字。(树占地面积大。) (5)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学生答:一万多平方米。) (6)课下大家丈量了操场和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合几个操场?几个教室?(结合具体状况请学生作答。) (7)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简直太大了。) 2.茂盛。指名读句,谈体

    17、会。 学生甲: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方,不留一点缝隙。(不留一点缝隙,说明树叶多。) (1)重点体会“推”。请同学们演示,说明叶多而密。 学生乙:地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重点体会“颤动”。 (3)同学演示,体现微微地动态。 (从中我们体会到榕树的生命力十分茂盛。) 学生丙:从对大榕树特点的描述中,我们看出作者不禁在内心深处发出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看录像:榕树的大与茂盛。 4.请学生反复朗读这部分资料,突出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出自我对课文资料的理解与感受。 5.请学生画板画,体现榕树大而茂盛的特点。

    18、 鸟 1.播放课件录相:“群鸟纷飞”的场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述。 2.导语,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请你选取自我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尽情地感受这部分所描绘的美。 3.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重点语句中能够体会出那里的鸟儿多? 4.学生汇报。 学生甲: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 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 学生乙: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 我们体会了“应接不暇”。应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说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起来。在课文里是说鸟太多了,眼睛看但是来了。 学生丙:大的、小的、花的、黑

    19、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种类也很多。 学生丁: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我们从中体会到鸟儿很欢快,快乐地叫着。 5.教师借机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学生发散想象。) 6.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领略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学生齐读(投影出示) 昨日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7.教师追问: (1)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第二个则没有。)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有什么不一样的

    20、含义吗? (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鸟的天堂。鸟儿在那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 8.配上欢快的音乐,把美术课上画的小鸟,“放飞”到大榕树上。 9.再读课文这一部分,体会热闹欢快的场面。 三、了解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1.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树成为了“鸟的天堂”呢? 2.学生根据查找的课外资料或其它知识加以介绍分析。 3.小结: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带给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繁茂。 四、思维拓展,深化主题。 1.播放“鸟的天堂”的完整课件。 2.出示思考题: 请你以导游或小鸟

    21、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那里的景象。介绍的形式能够自由选取。如写导游词、写诗,顺溜。 3.学生分头准备。 4.学生选取自我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我学习的感受。汇报交流。 五、总结全文。 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附:板书设计 语文鸟的天堂教案三: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体会课文描述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

    22、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述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鸟的天堂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它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这是一篇经典课文,然而,在保护生存环境日趋重要的这天,又赋予了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因此,在教学时,我紧扣“自主探究实践”的线索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用心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一、初读课文,理“线索”。 叶圣陶在谈到阅读教学的任务时,明确指出,把握作者的思路,

    23、理清课文的线索,是阅读教学首要任务。我采用以下步骤完成教学: 1、引导质疑,提示题意:文中“鸟的天堂”指什么?在哪里?为什么称为“鸟的天堂”?透过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初读,理线索。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透过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同时着重思考以下问题: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每次看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并不难,学生完全有潜力自我去解决。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学,辅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透过自学,学生不仅仅读通顺了课文,而且把握了作者的思路,理清了课文的线索,到达了整体感知课文的目的。 二、自主学习,谈感悟。 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感情真挚,很适合学生自我

    24、去体会,去领悟。这一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也不再是分辨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了,而是阅读时要有自我的见解。这一改变,也进一步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尊重学生,发扬民主,张扬个性,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我去揣摩,去感悟。因此,我这样引导学生学习: 1、抓段落,谈感悟。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说喜欢哪一次去鸟的天堂,并陈述自我喜欢的原因。 2、抓句子,谈感悟。在学生畅谈喜欢段落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找出自我喜欢的句子,反复阅读,细细品味,从*的字里行间去寻找美。再组织学生讨论,来谈感受,谈见解,在交流中,去再现生机勃勃的大榕树,去再现鸟儿在枝头欢唱,去感受美的

    25、画面、美的韵律、美的语言、美的生命、美的行为、美的情感 3、抓品读,促感悟。这是一篇训练学生朗读的好课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自我选取喜欢的段落,自我朗读,自我感受是否读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在小组中读,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比赛读。 三、主动探究,悟“环保”。 鸟的天堂确实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精品佳作,尤其是在大力提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这天。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探究,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实质:为什么那里会成为鸟的天堂?这样,不仅仅能调动学生探究的用心性,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真是一举两得。 1、这儿生态环境好。 这儿环境幽美。*一开头几个自然段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

    26、夏日的傍晚,这儿不仅仅四周很静,只听见船桨激起的流水声,而且景色迷人,灿烂的红霞还在天边。 这儿气候温暖,土地湿润,河流纵横,有利于万物生长,所以大榕树是那样蓬勃有生机。 这儿资源丰富,由于气候温暖,各类虫子繁殖旺盛,因而鸟儿的食物就丰富。 这儿的榕树大。大榕树生长旺盛,枝繁叶茂,十分适合鸟儿在那里栖息繁衍,是名符其实的鸟的天堂。 2、人们保护意识强。 这儿的人们不许人捕鸟,因此鸟儿们得到了保护,能够无忧无虑地生活、繁衍。 四、综合实践,练“潜力”。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我们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构成和发展,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学会搜集,学会运用,学会交际

    27、。鸟的天堂一课有一个综合实践作业:“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资料,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搜集材料,练“查阅”。搜集的方法能够多样,上网、去图书馆、看电视、调查访问等。 2、学写解说词,练“习作”。为“鸟的天堂”录像配上适当的解说词:根据自我搜集的材料,学写一段解说词,写清楚导游的身份,旅游的地方以及这地方的特点,力求写得清楚明白,形象生动。 3、学做导游,练“交际”。这是继写解说词的一个延伸,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际。要求学生自由组成旅游团,自我推荐尝试当导游,全程陪同作解说。当班级进行优秀导游评选时,学生兴趣盎然,气氛热烈。在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各方面潜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鸟的天堂》.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