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全国市级联考天津市部分区武清区等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资源ID:13303784       资源大小:439.26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全国市级联考天津市部分区武清区等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1、全国市级联考天津市部分区武清区等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天津市部分区(武清区等)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选择题1. 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B. 单细胞生物个体的生命活动即是细胞的生命活动C.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D. 多细胞生物个体的生命活动是以细胞的生命活动为基础【答案】C【解析】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A项正确;单细胞生物个体即细胞,个体的生命活动即是细胞的生命活动,B项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C项错误;多细胞生物依靠分化的各种细胞共同完成生命活动,个体的生命

    2、活动是以细胞的生命活动为基础,D项正确。2.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酸能储存遗传信息,在观察DNA和RNA分布时甲基绿与吡罗红必须分开使用B. 糖类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原因是糖类在活细胞中的含量比脂质高C.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体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的终产物D.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离不开氨基酸、蛋白质和RNA【答案】D【解析】观察DNA和RNA分布时甲基绿与吡罗红应混合使用,A项错误;糖类在活细胞中的含量比脂质少,B项错误;无氧呼吸不产生水,C项错误;蛋白质的合成需要原料氨基酸、酶和mRNA,催化氨基酸脱水缩合的酶的化学成分为蛋白

    3、质,D项正确。3. 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 海带细胞中碘的浓度比海水高出许多,碘进入海带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 人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和ATPC. 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水分子内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降低D. 分泌蛋白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答案】B【解析】碘逆浓度进入海带细胞,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A项正确;人成熟的红细胞顺浓度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方试式,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消耗ATP,B项错误;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导致细胞内渗透压降低,C项正确;分泌蛋白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膜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D项正确。4. 如图是某同学用

    4、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做“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1、2、6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B. 此时6处的浓度一定大于7处的浓度C. 图中1是细胞壁,6中充满了外界溶液D. 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答案】C【解析】图中1为细胞壁,具有全透性,2为细胞膜,6为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充满了外界液体,原生质层不包括1、6,A项错误,C项正确;7为细胞液,此时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但不能确定处于分离还是复原过程中,6处的浓度不一定大于7处的浓度,B项错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失去水分,浓度变大,颜色逐渐变深,D项错误。

    5、【点睛】本题易错选B项。错因在于混淆质壁分离状态和质壁分离过程,误认为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过程中。5. 下列相关实验中关于酒精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用酒精溶液对解离后的根尖进行漂洗B.在脂肪鉴定实验中,用50%的酒精溶液可以洗去浮色C.无水乙醇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到分离色素的作用D.探究酵母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酒精【答案】B【解析】在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用清水对解离后的根尖进行漂洗,A项错误;苏丹或苏丹易溶于酒精,在脂肪鉴定实验中,用50%的酒精溶液可以洗去浮色,B项正确;无水乙醇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于提取色素,

    6、而不能用于分离色素,C项错误;探究酵母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应用酸化的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精,D项错误。【点睛】本题易错选C项。错因在于对色素提取和分离试验理解错误。分离色素应使用溶解性更好的有机溶剂,不能使用无水乙醇。6.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B. 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C. 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D. 酶能通过降低活化能提高酶促反应的速率【答案】D【解析】低温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A项错误;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B项错误;酶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C项错误;酶的作用机理是能通过降低活化能提高酶促反应的速率,

    7、D项正确。7. 如图是探究酵母菌进行呼吸方式的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装置1中的液滴左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 若装置2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 装置1中的液滴左移,装置2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两种呼吸方式都能产生CO2D. 还需设置一既不加酵母菌也不加NaOH溶液和清水的对照组,以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答案】C【解析】装置1中NaOH溶液可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液滴左移距离代表消耗氧气的体积,但不能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A项错误;装置2中的液滴右移,说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多于消耗的氧气,不能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B项错误;装置1中的液滴左移,装

    8、置2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两种呼吸方式都能产生CO2,C项正确;两组实验相互对照,排除了外界因素的干扰,可以探究有氧、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不需要设置既不加酵母菌也不加NaOH溶液和清水的对照组,D项错误。8. 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点时叶肉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氧气的吸收量小于氧气的消耗量B. B点时细胞内CO2转移过程都经过3层膜结构C. AB段环境中CO2浓度增加,O2浓度下降D. 缺镁时光饱和点向左上方移动【答案】C【解析】A点时光照强度为0,只进行呼吸作用,叶肉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氧气的吸收量等于氧气的消耗量,A项错误;B点时该植物光合

    9、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叶肉细胞中线粒体产生的CO2被叶绿体利用需经过4层膜结构,B项错误;AB段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环境中CO2浓度增加,O2浓度下降,C项正确;缺镁时叶绿素合成量减少,光合作用减弱,光饱和点向左移动,D项错误。【点睛】本题易判断A项或D项正确,错因在于:(1)不理解叶肉细胞内氧气的吸收量与消耗量之间的关系。当只进行呼吸作用时,二者相等;当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氧气可来源于叶绿体的光合作用,氧气的吸收量小于消耗量。(2)不理解光饱和点的含义:光饱和点时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而不是最大光合速率。9. 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某

    10、些病毒可能导致细胞发生癌变B. 癌变和衰老的细胞其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均发生变化C. 细胞凋亡是主动的,细胞坏死是被动的D. 衰老的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答案】D【解析】肿瘤病毒可导致细胞发生癌变,A项正确;癌变细胞多成为球形,衰老细胞萎缩,体积变小,B项正确;细胞凋亡是细胞编程性死亡,是主动的,细胞坏死是由于环境因素突然变化导致细胞代谢突然中断,是被动的,C项正确;衰老的细胞内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D项错误。10. 某二倍体雄性动物的某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A. 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 正在发生中心体复制C. 着丝点已经分裂 D. 正在发生RNA复

    11、制【答案】C【解析】细胞膜开始缢缩,应处于后期;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说明不含有染色单体,着丝点已经分裂;细胞每一极含有5条染色体,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A项错误,C项正确;中心体复制发生于间期,B项错误;RNA复制是某些病毒所有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D项错误。11. 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D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两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B. 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通过核膜以胞吐的方式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C. 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 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氨基酸【答案

    12、】C.12. 下列对孟德尔的研究分析,正确的是A. 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B.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C. 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 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所有生物的遗传现象【答案】A【解析】孟德尔通过观察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A项正确;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F1产生配子时,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B项错误;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项错误;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适用于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D项错

    13、误。13. 下列关于遗传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正确的是A. 基因型为AaBbCcDd的细胞含4个染色体组B. D和D,D和d,d和d都是等位基因C. 摩尔根的核心假设是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 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答案】D【解析】基因型为AaBbCcDd的细胞含2个染色体组,A项错误; D和d是等位基因,D和D、d和d不是等位基因,B项错误;摩尔根的核心假设是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项错误;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项正确。14. 一对夫妻都正常,他们父母也正常,妻子的弟弟是色盲。那么他们生一个女孩是色盲的几率为A. 1/2 B. 1/4

    14、C. 1/8 D. 0【答案】D【解析】色盲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男性正常,其X染色体含有正常的显性基因,一定传给其女儿,其女儿患色盲的几率是0,选D。15. 已知一批基因型为DD和Dd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11,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DD、Dd、dd的种子数之比为A. 3:2:1 B. 5:2:1 C. 9:6:1 D. 4:4:1【答案】B【解析】豌豆自然状态下进行自花传粉,子一代中基因型为DD的种子所占比例为1/2+(1/2)(1/4)=5/8,基因型为Dd的种子所占比例为(1/2)(1/2)=1/4,基因型为dd的种子所占比例为(1/

    15、2)(1/4)=1/8,基因型为DD、Dd、dd的种子数之比为521,选B。16. 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B.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C.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 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RNA【答案】A【解析】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A项正确,B项、D项错误;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C项错误。17. 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B. 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C. 密码子是位于D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D.

    16、 每一种密码子都有相对应的tRNA【答案】A【解析】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A项正确;DNA聚合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通过核孔运进细胞核发挥作用,B项错误;密码子是位于mRAN上相邻的三个碱基,C项错误;终止密码没有tRNA与之进行碱基互补配对,D项错误。18. 二倍体生物产生的正常配子中染色体来自A. 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 全部来自父方C. 来自父方、母方的数目是随机的 D. 全部来自母方【答案】C【解析】二倍体生物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正常配子中染色体来自父方、母方的数目是随机的,选C。19. 经统计发现,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

    17、例为1:1,原因是A. 雄配子数:雌配子数=1:1B. 含X的配子数:含Y的配子数=1:1C. 含X的精子数:含Y的精子数=1:1D. 含X的卵细胞数:含Y的精子数=1:1【答案】C【解析】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雌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只产生一种雌配子;雄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Y,产生的含X的精子数含Y的精子数=11,雌雄配子结合,所以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选C。20. 如图为DNA分子片段,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 该片段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C. 该DNA分子的特异性表现在(A+G)/(T+C)的比例上D. 把此DNA分子放在含14N的培养液中复制

    18、2代,子代DNA分子中含15N的占1/4【答案】C【解析】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A项正确;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B项正确; DNA分子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上,DNA分子中(A+G)/(T+C)的比例等于1,C项错误;把此DNA分子放在含14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共得到4个DNA分子,子代DNA分子中有1个含15N,占1/4,D项正确。21. 某二倍体植物中,髙秆和矮秆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A. 高秆植株矮秆植株B. 高秆纯合体矮秆纯合体C. 高秆植株高秆植株D. 矮秆植株矮秆植株【答案】B【解析】判断相

    19、对性状的显隐性,可选择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选B。22. 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B. 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这属于基因重组C. YyRr自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及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等过程中都发生了基因重组D. 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答案】C【解析】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等位基因分离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A项错误;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这属于基因突变,B项错误;YyRr自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及肺炎双球菌的转化

    20、等过程中都发生了基因重组,C项正确;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突变,D项错误。【点睛】本题易错选A项,错因在于不理解基因重组的实质。基因重组应指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基因在遗传中发生重新组合。23. 下列有关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蛋白质工程也要通过转录和翻译来实现B. 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没有任何关系C. 蛋白质工程能对现有的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D. 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答案】B【解析】蛋白质工程的操作对象是基因,也要通过转录和翻译来实现特定蛋白质的合成,A项正确;蛋白质工程以基因工程为基础,B项错误;蛋白质工

    21、程能对现有的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C项正确;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D项正确。24. 对细胞全能性的表述正确的是A. 种子萌发,表现出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 在生物体内细胞由于分化,全能性没有表达C. 分化程度较高的细胞相应具有较高的全能性D. 制备单克隆抗体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答案】B【解析】细胞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种子不是一个细胞,而是多细胞植物幼体,种子萌发,不能表现出植物细胞的全能性,A项错误;在生物体内细胞由于分化,不能表达全能性,B项正确;分化程度较高的细胞难以表达全能性,即全能性较低,C项错误;

    22、制备单克隆抗体利用了杂交瘤细胞的无限增殖,不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D项错误。25.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可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动物细胞融合B. 在动物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止杂菌污染C. 常用植物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达到作物脱毒的目的D. 标记基因需位于基因表达载体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可能表达【答案】D【解析】动物细胞融合可用灭活的病毒诱导,A项正确;在动物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可以防止杂菌污染,B项正确;植物茎尖很少感染病毒,常用植物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达到作物脱毒的目的,C项正确;目的基因需位于基因表达载体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可能表达,D项错误。二

    23、、非选择题26. 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要获得细胞中的上述各种细胞器常采用的方法是_。(2)图中蛋A质加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是 _。(3)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_。(4)图中能合成ATP的细胞器是_(填标号)。【答案】 (1). 差速离心法 (2). 内质网 (3). 磷脂双分子层 (4).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考查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和识记。解答此题,可根据细胞器的形态识别各种细胞器,进而联系其功能。(1)分离各种细胞器常根据各种细胞器密度的不同,采用差速离心法。(2)为内质网,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运进内质网进行加工;

    24、内质网也是脂质合成的“车间”。(3)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4)图中为线粒体,可通过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合成ATP,为叶绿体,可通过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合成ATP。27. 天津素称“月季之乡”,月季栽培历史悠久,如图表示在光照条件下某正常生理状态的月季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固定CO2的具体场所是_。(2)图中C代表的物质是_,其产生场所是_。(3)该图字母中,能表示同一物质的是_(写出其中一对)。(4)若在此状态下用H2180浇灌该植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中可以检测到含180的化合_(填写中文名称)。【答案】 (1). 叶绿体基质 (2). 丙酮酸 (3

    25、). 细胞质基质 (4). A和F(或E和G) (5). 二氧化碳、水、氧气【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光合作用,考查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的理解和识记。解答此题,可根据部分原料或产物和箭头方向判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各阶段,综合分析水在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的转化。(1)叶绿体通过暗反应第一阶段固定CO2,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2)图中C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丙酮酸,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于细胞质基质中。(3)该图字母中,AG分别表示ATP、ADP、丙酮酸、葡萄糖、H2O、ATP、H2O。表示同一物质的是A和F(或E和G)。(4)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同时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在此

    26、状态下用H218O浇灌该植物,H218O可通过蒸腾作用进入周围的水蒸气中,通过光合作用产生18O2,通过呼吸作用第二阶段产生C18O2。28. 图1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生物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图2表示性原细胞形成配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1)图1中乙细胞名称是_,甲细胞含有_个染色体组。(2)图1中,细胞_处于图2中的OB段(不含B点)。(3)图1中丙细胞可能发生变异的类型是_。【答案】 (1). 极体(或“第一极体”) (2). 4 (或“四”) (3). 丁 (4). 基因突变或者交叉互换(基因突变或者基因重组)【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分裂,考查对有丝分裂

    27、、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以及同源染色体是否联会、分离判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根据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判断是雌性还是雄性动物的减数分裂。(1)图1中丁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应为初级卵母细胞,则该生物为雌性动物,乙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向细胞两极运动,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应为极体(或“第一极体”),甲细胞的每一极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2)图2中的OB段(不含B点)同源染色体为两对,图1中细胞丁处于该时期。(3)该生物但测基因型为AaBB,图1中丙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A和

    28、a,可能发生变异的类型是基因突变或者交叉互换(基因突变或者基因重组)。29. 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D、d和T、t)控制,其中T、t仅位于X染色体上。D和T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T存在而D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一只纯合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代全为红眼。(1)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雌果蝇能产生_种基因型的配子。(2)将F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F2代雌果蝇中表现型比例为红眼:粉红眼:白眼=_,在F2代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答案】 (1). DDXtY (2). 4(或“四”) (3). 3: 1 : 0 (4). 3/4【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

    29、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解答此题,可根据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和T、t仅位于X染色体上判断D、d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对两对基因分别进行分析,然后用乘法原理进行综合。(1)两对基因独立遗传,T、t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D、d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题意,纯合粉红眼雌果蝇基因型为ddXTXT,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代全为红眼D XT ,则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DDXtY,子代雌果蝇基因型为Dd XTXt,能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2)子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DdXTY,将F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F2代雌果蝇中红眼比例为3/41=3/4,粉红眼比例为1/41=1/4,没有白眼个体

    30、,红眼粉红眼白眼= 31 0,在F2代雌果蝇中纯合子比例为(1/2)(1/2)=1/4,则杂合子占的比例为11/4=3/4。【点睛】解答最后一问时,F2代雌果蝇中纯合子种类较少,可根据“算少不算多”的原则,先算出F2代雌果蝇中纯合子比例,然后用1减去纯合子比例,即得到杂合子比例。30. 图1、图2表示人体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相关过程(图2中甘、丙等表示甘氨酸、丙氨酸等),据图回答:(1)图1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其与图2相比不同的碱基配对过程是_。(2)图2中c表示_,其携带的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3)在如图所示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途径为_。【答案】 (1). 细胞核 (2). T-A (3). 转运RNA(tRNA) (4). GCA (5). DNARNA蛋白质【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表达,考查对转录、翻译过程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模板和产物判断转录和翻译过程,根据DNA和RNA种碱基的不同分析转录、翻译过程中的碱基配对的差异。(1)图1过程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转录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与图2相比,图1存在特殊的TA配对。(2)图2中c表示tRNA,其下面的反密码子为CGU,则携带的丙氨酸的密码子是GCA。(3)图中表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转录和翻译过程。31.


    注意事项

    本文(全国市级联考天津市部分区武清区等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