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近现代史高中会考条目解答2.docx

    • 资源ID:13325847       资源大小:35.32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近现代史高中会考条目解答2.docx

    1、中国近现代史高中会考条目解答2要求: 识记(a) 再认或再现重要的历史时间、地点、任务、 事件、历史结构、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基本线索及历史图表等历史基础知识理解(b )领会并复述或解释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等。分析 (c)分析比较和概括相关历史知识,把握各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区别其本质,概括其特点。综合(d)把不同章节的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评价、运用唯物历史观和所学知识、方法、说明、论证有关问题 第二节“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一、“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d)1、南昌起义(b)(1)、背景: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里,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为挽救革命,决定用武装起义来

    2、回答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2)、经过: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不久,革命军南下广东,途中遭到敌人封锁,损失严重。革命军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坚持斗争;另一部分进入海陆丰,与当地农民军汇合。(3)、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军队在南昌起义中诞生了。2、“八七会议”(b)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会议。主要内容:(见课本第7页)1、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2、 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3、 决定发动秋收起义4、 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

    3、。意义:会议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时期的中共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3、秋收起义和三湾改编(b)1927年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回湖南,组织工农武装,领导了湘赣边的秋收起义,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起义军分三路攻打长沙。由于敌人势力强大,起义军损失惨重。毛泽东命令各路起义军退到文家市,毛泽东作出了决策,决定放弃夺取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的山区进军,在三湾时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井冈山会师(b)1、创建: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他领导井冈山军民,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

    4、革命政权。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2、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与湘南工农武装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5、中华苏维埃共和中的成立(a)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制定了宪法大纲,定都瑞金,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第三节“九一八”事变二、“九一八”事变(d)1、“九一八”事变(b)(1)背景日本对中国领土垂涎已久。早在1927年,日本

    5、首相田中义一就主持召开“东方会议”,确定了把“满洲从中国分裂出来,自成一区,因此置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造成的困境,日本政府急于发动一场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借以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缓和阶级矛盾,并依靠掠夺中国的财富,来医治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当时中国国民党政府正竭尽全力“围剿”红军,也给日本以可乘之机。(2)、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轨道,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3)、结果:蒋介石采取了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不到半年时间全部落入日军之手。2、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6、b )(1)、中国共产党号召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在,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宣言,谴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揭露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提出“发动群众斗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打击的号召,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正义呼声。(2)、东北抗日联军及其主要领导人:中国共产党派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1936年,中共满洲省委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是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3)、抗日反蒋的爱国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内的爱国力量: 抗日反蒋的爱国民主人士:宋庆龄、杨杏佛、冯玉祥、蔡廷锴、李济深等。 国民党内爱国力量:1 1932年底宋庆龄任主席

    7、,蔡元培任副主席、杨杏佛任总干事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2 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与共产党员吉鸿昌合作,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3 国民党十九路军爱国将领蔡廷锴等联合国民党内反蒋势力等,在福建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第四节红军的长征(d)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b)1933年初,由王明、博古控制的临时党中央从上海迁入中央苏区,临时党中央又让李德掌握了红军的指挥权。这样,“左”倾错误,特别是军事指导方针的错误,在革命根据地得到全面贯彻。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百万军队,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重点进攻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一开始博古、李德推行

    8、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不丧失寸土”的口号,命令红军全线出击,攻打敌人坚固阵地进攻受挫后,又实行消极防御,主张分兵把守、处处设防,节节抵抗,同敌人打阵地战,跟敌人拼消耗。结果,红军奋战一年,伤亡惨重,却没能打退敌人的“围剿”,反而使自己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2、中央红军开始长征(a) 1934年10月,临时党中央被迫决定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余人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3、遵义会议(c)背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长征途中,红军于1935年1月攻占了黔北重镇遵义,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主要内容:1 会议全力纠正了王明在军事上

    9、和组织是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2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3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指挥权,意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导地位,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岐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在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红军长征的胜利及其意义(b)长征的胜利: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

    10、,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吴起镇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红一、红二与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意义:第一、长征胜利结束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第二、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的分裂危机,最后到达陕北不足三万人。但这是经过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他们构成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第三、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主张,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第五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d)1、瓦窖堡会议和毛泽东论反

    11、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b)瓦窖堡会议:华北事变以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窖堡开会,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瓦窖堡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主要内容:指出目前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地位。中共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必须由中

    12、国共产党来领导。共产党和红军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人,要成为抗日政府和抗日军队坚强的台柱子。意义:这个报告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推动了全国各阶层爱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2、“一二九”运动 (b)面对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现实,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率先开展抗日救亡斗争。北平数千名学生举行游行示威,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对华北五省自治!”国民党当局出动军警镇压游行队伍。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意义:“一二九”运动”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政策,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吞灭中国的阴谋,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

    13、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一二九”运动”后学生到工厂、农村和军队中宣传抗日救国,使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新高潮。3、西安事变(c)背景:“九一八事变”以后,特别是华北事变以后,中日民族矛盾不断加深,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严重。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扬虎成同红军和解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仍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于1936年到西安,威逼张、杨执行“剿共”计划。张、杨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都到无理训斥。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解决:经过中

    14、共和国民党亲英美派等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中国共产党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充分表明了团结抗日的诚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它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抗日战争的爆发(d)1、“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b)“七七事变”的爆发: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军队的拒绝,日军即进攻宛平县城外的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还击,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八一三”事变的爆发:为了迫使国民党投降,1937

    15、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史称“八一三事变”。第二天,国民党发表了自卫声明,表示抗战。淞沪会战开始。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b)“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民族矛盾上升,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1935年中共发表了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1935年底,中共召开瓦窖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得到了全国各界爱国人士的拥护。会后毛泽东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奠定了抗日民族

    16、统一战线建立的理论基础。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到合作的抗日的序幕。它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发表了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后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八一三事变”以后,国民政府发表了自卫声明表示抗战,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西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游击红军改编为新四军。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3、日寇在南京的大屠杀(a)19

    17、37年12月,日军攻陷了南京在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南京军民被杀达30万以上。4、洛川会议(a)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的抗战路线。5、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a)平型关大捷:1937年, 林彪率领115师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首次大捷。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国民政府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消灭日军1万多人。这是国民党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6、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P33 (b) 发表:抗战初期,国民党内部的亲日派散布“亡国论”片面强调中国的武器和技术不如日本,“再战必亡”。国

    18、民党内部的亲英美 派,宣扬“速胜论”幻想依靠英美的力量,迅速战胜日本,为了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战的正确道路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内容: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人。第二节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d)1、抗日进入相持阶段日本侵华战略方针 (a)它集中主要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方针。2、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经济掠夺的推行奴化教育(b)经济掠夺:日本在农业工矿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劳动力等方面对沦陷区进行掠夺。其总方针是把沦陷区的经济变

    19、为它的附庸经济。具体方面见P3536。奴化教育:、在沦陷区建立一整套殖民教育体系,将初等教育的年限在整个学制的比重中加大,目的是在于通过学校教育从小向青少年灌输奴化思想。、教科书以“中日亲善”“共存共荣”“大东亚新秩序”等谬论为基本内容,把日语定为国语,学校不得挂中国国旗,不得使用中华字样,目的是消磨和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实现其同化政策。在社会教育方面利用报刊图书和广播大肆宣传封建迷信进行反共宣传。不准人民进步书刊,否则以思想犯论取。3、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a)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在华中,日伪政权发动“清乡运动”等。开滦煤矿工人,上海邮电、自来水厂工人和电车司机相

    20、继罢工。江南10多万农民举行暴动,消灭日伪征粮队。第三节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d)1、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反动方针(a)1939年初,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溶共,限共,防共、反共”的方针,标志国民党政策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开始执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路线。2、中共中央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的三大口号(a)“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3、皖南事变(b)发生:1941年移师北上的新四军在安徽泾县的云岭遭到国民党优势兵力的袭击,新四军大部分将士牺牲,军长叶挺被捕,付军长项英牺牲,这就是“皖南事变”回击方针:中国共产党针对国民党破坏抗战的阴谋,采取了坚决的方针

    21、,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宣布重新建立了新四军的军部。新四军在大江南北抗战;中共中央公布大量事实,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在国统区,周恩来代表中共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了严正的抗议,还要重庆的新华日报上发表文章,4、枣宜会战(a)1940年5月,国民党第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牺牲。第四节共产党坚持抗战的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d)1、百团大战(a)目的:为了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抗战形势的好转。经过: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100多个团,在华北发动一次大规模对日作战,称为百团大战。意义: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大大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

    22、战胜利的念信心。2、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抗日根据地和争取抗战胜利而制定的政策和措施 (b )在根据地建设实行“三三制”的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寺地政策,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的抗日和生产积极性现时也有利于团结地主阶级抗日。开展了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渡过了严重的困难,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开展了整风运动,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和反对党八股。通过整风,对全党进行了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使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

    23、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3、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1)、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指出了中国人 面前有两条道路,我们要努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是中国人民当前的基本要求,只有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才能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达到打败侵略者的目的。(2)、大会指出了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的力量,领导人民打败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3)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是人党的指导思想。意义:“七大”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会议是

    24、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它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了重大 的准备。4、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意义(b)胜利:1945年8月开始反攻,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945年9月2日正式签订投降书。意义:抗战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伟大 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办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为民主革命的胜利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抗战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战,对于欧洲其它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战略配合的重要作用。第三章人民解放战争第一节争取和平民主和内战的爆发(d)1、抗战胜利后

    25、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b)中国人民同美国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2、重庆谈判 (c)背景:(1)、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对华实行扶蒋反共政策,蒋介石打着“和平建国”的口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阴谋发动内战,以消灭人民革命力量,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2)、蒋介石一面积极准备内战,一面又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反对内战的压力,特别是由于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于是采取了“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1945年三次打电报给毛泽东邀请到重庆“共同商讨”国内和平问题。(3)、为了尽快争取和平,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以利于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中共中央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并于8月派毛泽东到重

    26、庆谈判,结果:经过43天的谈判,国民党表示同意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10月10日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主和富强的新中国,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力,但是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仍末达成协议。意义: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签订,是人民力量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通过这场斗争,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和民主的诚意,使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方针,它再发动内战,就在政治上处于被动的地位。3、重庆政治协商会议(b)召开: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争论的主要问题:政治民主化的军队的国家化是会上争

    27、论最激烈的问题。政协的内容: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内容包括改组国民党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军队制定宪法。意义:政协的规定,冲破了长期以来的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和平建国纲领,在许多方面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协议较多的吸取了中间人士的建议使他们倍感振奋。政协会议体现了党派民主协商的精神,在亿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4、全面内战的爆发(a)1946年国民党军队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首先向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5、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解放区军民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经过八个月的作战歼

    28、敌70多万,敌人的全面进攻计划被粉碎。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西北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党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在青化砭,洋马河,蟠龙,沙家店,歼灭了国民党军队3万人,华东野战军的孟良崮战役中全歼敌整74师3万人,国民党的重点进攻被粉碎。第三节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d)1、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b)1947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主攻方向是国民党力量较薄弱的中原地区,刘邓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庚,谢富治率晋冀鲁豫解放军的太岳军团,挺进豫陕鄂地区,陈毅,粟裕率领华东解放军主力进攻豫皖苏地区,2、三大战役(c)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

    29、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具体方面见P6063特点:辽沈关门打狗,淮海各个击破、平津战役分割包围,先取两头,后取中间。意义:在三大战役中共歼灭了敌人150万,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使华东,华北和东北联成了一片,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胜利原因:中共军事战略与策略的正确;解放军战士的英勇作战;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国统区的地下党和人民的配合;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第四节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d)1、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b)1949年,中共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内容:毛泽东在会上作了报告: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提出了促进民主革命取得全国

    30、胜利的方针;规定革命胜利以后,党的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和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告诫共产党人要注意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意义:这次大会解决了革命胜利以后,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重大问题。2、国民政府的覆灭 (a)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国民党统治中国22年的历史宣告结束。3、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原因 (c)国民党方面:政治孤立,失去民心;军队厌战,土气低落;贪官横行,统治腐败;美援断绝,蒋桂分裂。共产党方面: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为指导

    31、;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建立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组织一个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出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第一节 新中国诞生和巩固政权的斗争一、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 (d)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主要内容: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选举领导人、确定首都、国旗和国歌。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b)1949年10月1日意义: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被推翻,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宣告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此结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时期;占世界人中1/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近现代史高中会考条目解答2.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