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大学生就业之路.docx

    • 资源ID:13363535       资源大小:20.57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学生就业之路.docx

    1、大学生就业之路大学生就业之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难点在于供给侧改革人才培养改革,支撑点在于需求侧改革劳动力市场改革大学毕业生“就业难”2016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65万,创历史新高。事实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本质是大学生人力资本的投入与产出、供给与需求问题。劳动是任何企业都离不开的生产要素,所以,人力资本的需求也属于生产链条上的供给问题。目前,中国正在推进供给侧改革,正如宏观经济学意义上的“产品供给消费需求”链条,生产模式调整关系到产业结构升级、新经济增长点爆发。因此,教育经济学意义上的“高中生进入大学大学生获得文凭国家、企业人力资本满足需求”的供需链不容忽视,它关系到整个社会人

    2、力资本积累的数量与质量、人力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最终影响产业结构与新兴行业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的成绩与问题1.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但增速有所放缓。(1)20022003年,是高等教育扩张政策效果初现期。2002年,扩招后第一批大专生毕业,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145万,环比增速达20.7%。2003年,扩招后第一批本科生毕业,毕业生人数增加到212万,环比增速达30.6%。(2)20042009年,是大学毕业生高速增长期。5年间,大学毕业生人数年环比增量均在50万以上,年环比增速均在8%以上。增量最高的年份出现在2007年,与2006年相比净增82万。(3)2010年至今,是大学毕业生持续缓慢增长

    3、期。2010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30万,环比增量从2009年的51万降至20万,环比增速从2009年的8.4%降至3.2%。之后,年增量均在30万以下,且环比增速小于5%(见图1)。2.部属院校大学毕业生人数变化不大。20062015年,中央部委所属院校大学毕业生人数维持在40万/年50万/年,年均增速为1.5%,而这期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年均增速达到7.1%。相应的,中央部委所属院校大学毕业生人数占大学毕业生总量的比例也从2006年的10.1%下降到2015年的6.5%(见图2)。这表明,重点大学毕业生质量没有下降,一般院校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质量有所下降。3.不同地区大学毕业生质量差异大,

    4、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问题依然突出。根据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中国大学毕业生质量评价报告数据,2015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质量排行榜进入前500名的高校中,49.7%位于东部地区,29.1%和21.2%位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在进入榜单的253所东部地区高校中,位于北京、上海两地的学校数达到73所,占所有东部地区上榜学校总数的28.9%,占全国所有上榜高校总数的14.3%。根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2015年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数据,东部地区院校大学毕业生质量得分高,北京、上海是优质大学毕业生“高产区”。该排行榜上,进入前500名的高校中,62.4%位于东部地区,位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学校

    5、占比分别为20.2%和17.4%。位于北京、上海两地的上榜学校数占东部地区上榜学校总数的35.8%,占全国上榜高校总数的22.3%。两组数据的结论类似:东部地区大学毕业生整体质量较高。主要原因有二点:第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长期不均等。重点院校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资源投入力度大。第二,发达地区经济、文化等配套环境更优,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4.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半年后就业率差距大。2003年之前,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和半年后就业率相差510个百分点,且初次就业率较高,在80%以上。20032015年,二者差距维持在1530个百分点,明显高于2003年之前。其中,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在70%75

    6、%之间,较2003年前下降510个百分点,而半年后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该数据所体现的本质内容应归于供给侧研究的范畴,它体现了大学毕业生职业搜寻的特点:很多学生在中西部非重点高校读书,毕业后却首选东部地区寻找工作,这些学生在遇到就业阻力时才转到中西部地区继续搜寻,这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半年后就业率差距大的最主要原因。可以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对个人能力的估计与市场不匹配。劳动力市场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男性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比女性高,但半年后两者就业率差异不大。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对女大学毕业生群体的性别歧视。2014年、2015年,男性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比女

    7、性高约10个百分点,但男性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与女性差距明显缩小,二者差距均在2个百分点以下。2.初次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薪酬普遍偏低,但3年后增长趋势明显,东部地区名校男性毕业生起薪高。2015年,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为4052元,如果借助CHIPs(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库)数据,按照大学生就业去向占比加权计算,大学生就业所在地平均工资为4483元,比初次就业大学毕业生起薪高431元。从动态趋势看,大学生工作3年后薪酬增长趋势明显。2012届大学毕业生在2015年的平均薪酬达到4795元,比就业所在地平均工资高312元。分性别看,2015年,男性大学毕业生薪酬的算术平均值为4351元,女性为38

    8、96元,两者相差495元。除了歧视因素之外,性别工资差异与大学生的专业选择有关。男学生选择理工类专业者占比高,女学生选择文史经管类专业者占比高。中国当前的产业结构,促使劳动力市场对理工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要高于文史经管类专业。分地区看,一线城市毕业的大学生薪酬更高。在院校级别相同的情况下,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毕业的大学生薪酬比其他城市高12%16%。分析2015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的数据发现,进入前100名的院校中,有68所大学位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进入100强的14所二本院校中,有12所院校位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分高校特征看,重点大学毕业生薪酬高。2015年,“211”和“985”大学毕

    9、业生的平均起薪为4896元,比所有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高约800元,比就业所在地劳动力市场平均薪酬高约400元。这组数据体现了优质大学培养的优质人才能够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超过平均劳动力价值的工资。3.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旺盛,民营企业是大学毕业生吸纳主体。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2015年网络调查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11年调查数据均显示,根据国家统计局划分的行业标准,对大学毕业生需求量最大的3个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以及金融业。另外,制造业和建筑业对大学毕业生也有一定的需求量。以上几个行业吸纳了35.2%的毕业生。这一结果和与中国就业研究所发布的CIE

    10、R(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具有一致性。2015年,就业形势最好的5个行业分别是互联网/电子商务、基金/证券/期货/投资、保险、教育/培训/院校、房地产/建筑/建材,而互联网/电子商务以及金融业的CIER指数高达5(见图3)。以上数据表明,第三产业和新兴行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旺盛,对大学毕业生需求量较小的行业是农林牧渔业、文化产业。分企业类型看,2015年大学毕业生中,有42%进入民营企业,31%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24%进入三资企业。随着市场的变化和国企改革的推进,国有单位“隐性福利”减少,造成毕业生对其青睐度降低。4.大学毕业生创业率低,但新兴行业高管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高。2015年,自

    11、主创业的毕业生比例为2.3%,低于部分发达国家4%-5%的水平。自主创业且成功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中,有一半以上属餐饮等低端服务业,而高风险、需前期作大量投资的高科技项目少。但是,监测510年的数据不难发现,新兴行业高管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增加。以互联网行业为例,82%的高管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而这一数据在5年前为61%。不仅如此,该行业高管年轻化趋势明显,从5年前的44岁降至现在的40岁。在目前的劳动力市场环境下,刚毕业的大学生并不具有创业优势。首先,在资本市场上,单凭政府或天使投资的支持很难持续推进那些靠“长期研发+短期市场运作”模式发展起来的高科技项目。其次,即便是新兴互联网行业也面临激烈

    12、竞争。以“互联网+”为例,大学生创业团队有不少创意,但是一个创意刚成型就已经被信息搜寻能力强的大公司发掘,并以雄厚的资金快速“拉拢”消费者,最终导致创业项目被吞并,大学毕业生再次成为打工者。再次,成立公司需要与政府、供应商、客户等诸多社会角色打交道,当公共服务体系和市场诚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时,没有经过创业实践锻炼或工作经验积累的大学毕业生很难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值得庆幸的是,高科技企业高管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在增加,这表明大学毕业生是重要的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本储备军。尽管并非所有毕业生都适合在毕业季创业,但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其企业管理甚至创业能力就会迸发出来。而且,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13、的推进,这个积累期会缩短。在短期内,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更强的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会更低。因此,寻求新经济增长点、成功实现供给侧改革,人力资本积累是关键,这既包括大学校园内的积累,也包括毕业生离校后的积累。政策建议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处在“毕业季”的大学生就业难;二是非重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三是毕业院校位于非发达地区的女大学生就业难;四是部分“冷门”专业毕业生就业难;五是大学生毕业即创业难。解决这些问题的难点在于供给侧改革人才培养改革,支撑点在于需求侧改革劳动力市场改革。第一,转变人力资本供给观念:大学生“就业难”并非因毕业生太多;相反,开展创新型国家建设,

    14、未来人才积累任务依然艰巨。一方面,从宏观来看,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15年达到40%,而同年OECD(经合组织)国家为76%。2015年,中国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例为16%,与巴西等中等收入国家基本持平,而高收入国家为36%;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主要难在毕业季。这表明,大学生的期许职业要求高于其所在搜寻市场的人力资本需求,存在毕业季工作搜寻略长的问题,不过经过几轮的搜寻之后,他们依然可以找到工作,而且未来的就业质量高于普通劳动者。从长期看,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收入水平稳步提升、产业结构改革不断跟进,创新人才需求量会继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毕业生绝对量增加必将成为

    15、趋势,只不过增速可能会在不同时期存在波动。因此,从人力资本供给侧寻找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办法,关注点不应该在总量上,而应该是在结构上。第二,提高人力资本供给质量:重点院校应继续发挥高层人才积累功能,非重点院校关键在于提升质量。在保障大学可持续发展、实现高端创新人才积累的基础上,国家有必要推进以下几项改革:首先,把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适当向非重点院校倾斜,让更多大学生享受优质资源,确保大学毕业生的文凭信号在劳动力市场上“不贬值”。其次,借力“高学历海归潮”,积极推进“人才引进”计划,提高非重点院校大学师资水平,适当提高学生毕业标准,从出口端保障人才质量。再次,建立非重点院校与重点院校的联合体系,

    16、推进“双培”计划实施。第三,升级人力资本供给模式: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要适当调整创业激励导向,支持综合素质高、经过创业实践锻炼、有较成熟创新理念、预期可获得天使投资或政府支持的大学生创业,但不鼓动没有经验的大学生毕业后直接创业。首先,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大学的重要使命之一。创新创业教育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孕育青年创业领军者;二是引导大学毕业生有突破常规、发现新问题、迸发创新火花的能力。其次,优化升级创业教育体系,把创业启蒙教育、创业通识教育和创业专业教育融入整个教育体系。再次,完善大学生创业内外部支持体系。一方面,扩展资金渠道,吸收政府财政资

    17、金和社会资本;另一方面,要分领域鼓励大学生创业活动,保护绿色创业。第四,加快人力资本需求侧改革,加快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供给侧改革。一方面,淘汰产能的同时扶持和打造新兴产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中长期策略。淘汰产能是“破”的工作,容易进行,然而,打造新产业是“立”的工作,需要长期坚持。具体来看:(1)继续推动已有优势新兴产业的发展是保障。如计算机、金融等。(2)加快第一产业转型升级是动力。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和高科技绿色产品加工行业是吸收农林牧渔业专业大学生的“主战场”。(3)探索和发展新产业是未来发展方向。推动文化产业供给端服务创新,提供有特色、有创意、符合中国人文化需求的产品是关键,进而让文

    18、史哲专业方向的人力资本迸发潜能。另一方面,打破由于垄断、空间割裂、性别歧视等原因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依然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因此,政府需要多管齐下,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解决人力资本需求侧存在的问题。具体要做到:(1)进一步简政放权,采取“缓管制,慢定规”的原则,对新兴行业冲击带来的传统行业变革提供宽松的市场环境,不要让大学毕业生的创意被“错杀”在不合理的行政管制之下。(2)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减少空间割裂形成的劳动力价格差异,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与劳动力价格的相关性。让大学毕业生看到非发达地区的就业前景并主动去这些地区就业,而不完全依赖于舆论鼓励或政府宣传。最好经过一段时间的职位搜寻之后再选择这些地区。(3)制定男女职工通用的工作时间制度和薪酬制度,让有能力的女大学毕业生有更多机会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作者分别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讲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注意事项

    本文(大学生就业之路.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