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高中一年级生物课件.ppt

    • 资源ID:13523589       资源大小:1,019.50KB        全文页数:9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高中一年级生物课件.ppt

    1、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第5课时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生物膜的 流动镶嵌模型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必备知识梳理,回扣基础要点一、细胞膜的探索历程、成分和制备1.细胞膜的探索历程,十字绣http:/十字绣之家http:/www.szxclub十字绣http:/十字绣之家http:/十字绣图案大全http:/,膜是由脂质,组成的,脂质和,蛋白质,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流动性,流动镶嵌模型,想一想 如何鉴定细胞膜中有蛋白质?(1)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出现紫色即证明有 蛋白质存在。(2)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变成全透性膜即可验 证。2.细胞膜的成分(1)主要成分是(不能写磷脂,

    2、还包括少 量的胆固醇)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的(不 能说葡萄糖或多糖)。(2)脂质中最丰富的是。,提示,脂质,磷脂,糖类,(3)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膜成分)的种类和数量。试推断线粒体内膜和外膜上该 成分多少?内膜(多/少)于外膜。3.细胞膜制备(1)选材:哺乳动物,原因是其 没有。(2)原理:红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细胞内的物质流出,从而得到细胞膜。(3)方法:引流法或离心法。,蛋白质,多,成熟的红细胞,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吸水涨破,(4)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特点:无,不再合成蛋白质;无线粒体等细胞器,其呼吸作用类型为 呼吸,产物为,原料为;原料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为 扩散;细胞质中主要蛋白质

    3、为,含微量元素,牢记该蛋白质不属于 蛋白,是一种细胞内蛋白质。,细胞核,无氧,乳酸,葡萄糖,协助,血红蛋白,铁,分泌,练一练 判断并回答:(1)用针扎破或镊子剥下的方法可以吗?不可以。(2)用鸡或鱼的红细胞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上述动物红细胞含细胞核和众 多的细胞器。,提示,提示,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1)构成膜的基本支架。(2)蛋白质分子有的,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3)细胞膜表面的糖类可以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也可以和脂质结合形成。(4)糖蛋白的功能为,还有保护和润 滑作用;解题时用于判断膜的内外。,磷脂双分子层,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跨

    4、整个磷脂双分子层,横,糖蛋白,糖脂,识别作用,2.结构特点 具有,其原因是组成膜的 都是可以运动的。3.功能(1)充当“边界”作用,将细胞与 分开。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细胞膜)。(2)物质进出细胞。自由扩散:不需要,其动力为,如H2O、气体、脂质、乙醇、苯等。协助扩散:需要 但不需要,如葡萄 糖进入。,一定的流动性,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外界环境,细胞膜,控制,载体和能量,浓度差,载体,红细胞,能量,主动运输:需要,如各种离子和 氨基酸等。胞吞和胞吐: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方 式,需 但不需 协助,该过程可体现 细胞膜的。(3)进行细胞间的“看教材P42图3-2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5、举例”掌握信息交流的 三种方式。4.功能特性:具有。,载体和能量,大分子,能量,载体,流动性,信息交流,选择透过性,三、植物细胞壁1.成分:主要是;酶解法去细胞壁 所用酶为;与其形成有关的 细胞器为 和线粒体。2.功能:;动物细胞在清水中可吸水 涨破,但植物细胞不会,主要是(填成分)的功劳。,纤维素和果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高尔基体,支持和保护,纤维素和果胶,构建知识网络,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一 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功能及流动性、选择透过性之间的关系1.结构模式图识图析图,细胞膜的分子结构,2.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保障了细胞内环 境的相对稳定,起“边界”作用。(2)控制物质进出

    6、细胞,但控制作用具有相对 性。,3.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关系(1)区别,(2)联系:流动性是选择透过性的基础,因为只有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才能完成其各项生理功能,才能表现出选择透过性。相反,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也就意味着细胞已经死亡。实验探究细胞膜选择透过性实验探究1.可利用细胞液有颜色的植物组织,将其放入 无色溶液中,然后用高温、强酸或强碱处理,观察处理前后有无溶液颜色的变化。2.将种子切开,放入红墨水中,胚部分不被染 红,而胚乳部分被染红。,对位训练1.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上蛋白质的种类和 数量相同 C.组成

    7、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 改变有关 解析 研究发现,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 组成;在组成细胞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蛋 白质在细胞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功能越复 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癌细 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B,2.如图为细胞膜的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 关叙述错误的是()A.a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疏水性 B.c指磷脂分子的头部,具有亲水性,C.糖蛋白在细胞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b、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解析 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磷酸“头”部(c)是亲水端,脂肪酸“尾”部(

    8、a)是疏水端。细胞膜为细胞的边界,在细胞膜的外侧分布着具有识别作用的糖蛋白,而在细胞膜的内侧没有糖蛋白分布,因此,依据糖蛋白的分布可判断细胞膜的内外侧。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细胞膜上蛋白质(b、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答案 C,3.下列生理活动不能体现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A.动物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使靶细胞的代谢活动 发生改变 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C.洋葱表皮细胞放入浓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 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解析 A、B、D中激素、神经递质及靶细胞上的 抗原决定簇,分别与靶细胞、下一个神经元细胞 及效应T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特异性的识别并 结合,完成细胞

    9、间的信息交流。,C,考点二 物质运输方式的比较1.离子、小分子的跨膜运输比较,特别提醒(1)影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因素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a.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b.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a.载体(核糖体);b.能量(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凡能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因素,都能影响主动运输,如氧气浓度、温度等。,(2)载体的化学本质及作用特点载体是细胞膜上的一类蛋白质,它具有特异性,不同物质的载体不同,不同生物细胞膜上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载体具有饱和现象,当细胞膜上的某物质的载体达到饱和时,细胞吸收该物质的速

    10、率不再随物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大。,2.大分子的膜泡运输,对位训练4.(2009宁夏、辽宁理综,3)下列关于物质跨 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 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 分离 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 透过性,解析 植物细胞吸收K+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海水中的海藻通过积累溶质可以提高细胞液浓度,防止细胞因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液泡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液泡膜和细胞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原生质层,原生质层也具有选择透过性。答案 D,5.如图表示细

    11、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与b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 B.a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C.b表示细胞分泌的同时会导致膜成分的更新D.b与a分别是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解析 胞吞和胞吐是膜流动性的具体体现,胞吞是通过膜外表面的糖被识别,消耗能量进入细胞内;细胞分泌是高尔基体“出芽”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物质排到膜外,因此,有部分高尔基体膜的成分转移到细胞膜;细胞排出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是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直接通过细胞膜,以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方式进行。答案 D,实验强化在平时3“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12、的实验分析1.选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的原因(1)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但省去了去除细 胞壁的麻烦,而且无细胞壁的支持、保护,细 胞易吸水涨破。(2)哺乳动物和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和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易用离心分离法得到不 掺杂细胞内膜系统的纯净的细胞膜。(3)红细胞数量大,材料易得。一定不能选鸡、鱼等非哺乳动物的红细 胞做实验材料,因为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提示,2.实验原理 细胞内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浓度,把细胞放入清 水中,细胞由于吸水而涨破,除去细胞内的其 他物质,得到细胞膜。3.实验步骤,特别提醒 有关实验的注意事项1.取得红细胞后应先用适量的生理盐水稀释,目的 是:(1

    13、)使红细胞分散开,不易凝集成块。(2)使红细胞暂时维持原有的形态。2.操作时载物台应保持水平,否则易使蒸馏水流走。3.滴蒸馏水时应缓慢,边滴加边用吸水纸吸引,同时 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变化。4.如果该实验过程不是在载物台上的载玻片上 操作,而是在试管中进行,那要想获得较纯净 的细胞膜,红细胞破裂后,还必须经过离心、过滤才能成功。,对位训练6.某同学欲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及 功能。请你帮助设计一个简易的实验。(1)下列哪项作为获取细胞膜纯净物的来源,理由是.。A.成熟红细胞 B.神经细胞 C.白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 中,由于 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14、(3)再用 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上清液中 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A,成熟红细胞中无细胞器膜及核膜,只,有细胞膜,清水,渗透,离心,血红蛋白(蛋白质),解题思路探究思维误区警示易错分析 对物质进出细胞的图解、曲线辨析不清(1)需要载体协助的运输方式除主动运输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2)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除主动运输外不要漏掉胞吞和胞吐。(3)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方式除自由扩散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4)影响协助扩散运输速度的因素除载体数量外不要漏掉浓度差。(5)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除供能的线粒体外不要漏掉载体蛋白的合成场所核糖体。(6)运输速度与O2浓度无关的运输方式除自由扩散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

    15、,纠正训练 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示意图,请据 图回答:(1)图中A表示 方式,B表示 方 式,C表示 方式,D表示 方式。(2)K+、O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B方式进 入红细胞的是。,(3)与A方式相比,B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 上合成的。(4)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 方式进行,该种运输方式也体现出细胞膜 的特点。(5)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6)需要载体协助的方式为(填字母),影响B方式运输速度的因素为;与C运输方式有关的细胞器是。,解析 本题考查小分子物质出入细胞膜的四种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和胞吐。自由扩散受

    16、膜两侧浓度差的影响,浓度差越大,物质出入细胞的速度就越快,而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受到细胞膜上载体数量的限制,主动运输和胞吐又受到能量多少的限制。答案(1)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胞吐(2)葡萄糖(3)载体蛋白 核糖体(4)D(或胞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5)C、D(或主动运输和胞吐)(6)B、C 浓度差和载体数量 线粒体和核糖体,规律方法 判断物质运输方式的方法(1)(2)根据运输方向: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2.某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四种 关系,分别用下列四种曲线表示:,(1)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和相符,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例1图示中哪种运

    17、输方式?(2)若物质Y的运输与曲线相符,试问Y的运输方式是例1图示中哪种运输方式?解析 X物质的运输速度与载体、能量(O2影响呼吸作用)有关,故应为C主动运输;Y物质的运输速度与O2浓度即能量无关,故应为自由扩散A或协助扩散B。答案(1)C(2)A、B,知识综合应用重点提示 通过“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结构及特点、功能及特性”的考查,提升“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和“鉴别材料中给出的相关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典例分析 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在气 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重大贡献 他们的研究使我们知道了“闻香识女

    18、人”的奥秘 现在我们已知道,一种嗅觉受体细胞只拥有一种 类型的气味受体,每个单独的嗅觉受体只表达一 种并且只有一种气味受体基因。气味受体有多 少,就有多少类型的嗅觉受体细胞。每一种受体 能探测到有限数量的气味物质。当气味物质分子 流动到我们的鼻端黏膜处的嗅觉受体细胞处时,气味物质分子可以粘附于细胞膜上特殊的气味受 体上。我们基因的3%被用来编码嗅觉受体细胞细 胞膜上的不同气味受体。,下图为嗅觉受体细胞细胞膜模式图(局部):,请据以上材料和模式图回答问题:(1)A代表 分子;C代表。(2)气味物质分子首先要与图中 结合,才有产生嗅觉的可能。(3)图中A具有特异性,这种特异性最终是由 决定的。(4

    19、)气味物质分子一旦与气味受体细胞结合后,该细胞膜内外的电位状况是。(5)某些有机溶剂如苯酚,可溶解B造成膜的损伤,使嗅觉分辨能力下降,B的完整化学名称是。,解析(1)在细胞膜的外表有糖被,A代表蛋白质分子,C代表多糖;(2)细胞膜的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的功能;(3)A是蛋白质分子,蛋白质的合成是由基因控制的;(4)神经元细胞接受刺激,兴奋部位的电位发生改变,即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5)图中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答案(1)蛋白质 多糖(2)A 气味受体(3)DNA(或基因、遗传物质)(4)膜外为负、膜内为正(5)磷脂双分子层,方法点拨 对于材料信息题要注意分析材料,获取

    20、其中的 有用信息,特别注意要从问题入手,分析所给 材料,在理解新信息的基础上分析具体问题,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作出新的判断,得出与 新材料相应的结论。,变式训练 如图是真核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 图,表示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在细胞膜上都不是静止的B.细胞识别与物质有关C.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D.的单分子层面积等于该细胞所有膜面积的两倍解析 该图是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图中、依次代表糖蛋白、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蛋白质、磷脂分子及糖蛋白大多数不是静止不动的;B正确,糖蛋白参与细胞识别;C正确,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D错误,的单分子层

    21、面积等于该细胞细胞膜面积的两倍,细胞中除细胞膜外,还有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等。答案 D,随堂过关检测题组一:细胞膜的组成及结构特点1.(2009广东理基,37)细胞膜上一般不 含()A.胆固醇 B.磷脂 C.糖蛋白 D.血红蛋白 解析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磷脂最丰富)、蛋白 质和少量的糖类构成,胆固醇也是构成细胞膜的 重要成分,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重要成分。因此 选D。,D,2.(2009浙江理综,5)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 标记实验,如下图所示,其基本过程:用某 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 光斑点。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 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停止激光束 照射一段时

    22、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 又出现了斑点。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 的流动速率解析 该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但不能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因为该过程中没有发生物质跨膜运输。所以C不正确。答案 C,题组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3.(2008江苏卷,2)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所表 达的酶与线粒体功能有关。若线粒体DNA受损 伤,则下列细胞的功能

    23、受影响最大的是()A.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水 C.神经细胞吸收K+D.肺泡细胞吸收氧气 解析 若线粒体DNA受到损伤,线粒体不能完成 正常功能,则耗能生理活动受影响最大;A为协 助扩散,B、D项为自由扩散,均不消耗能量。神经细胞吸收钾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 消耗能量,故其受影响最大。,C,4.(2008广东卷,2)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 自由扩散(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 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A.甲运输被促进 B.乙运输被促进 C.甲运输被抑制 D.乙运输被抑制 解析 乙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在 去除蛋白质

    24、的同时,也去除了参与运输的载 体,因此乙物质的运输将受到抑制。,D,5.如图是细胞膜结构图,下表是海水和某海洋植 物细胞液的离子浓度对照表。据图和表的内容 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1是,2是,3是。(2)图中1是构成细胞膜的。图中2在钾离子、氯离子通过该植物细胞膜时起 作用。(3)从表中数据可知,植物细胞从海水中吸收离子并向海水中排出 离子。由此可见,该细胞膜对离子的通过具有 性。,(4)钾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解析(1)图示为细胞膜的基本结构,1、2、3依次代表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和糖侧链。(2)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钾离子

    25、、排出氯离子,需要载体协助。(3)细胞液中的钾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海水,氯离子浓度明显低于海水,说明该海洋植物细胞吸钾排氯,对不同的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4)钾、氯离子逆浓度梯度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说明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钾离子、排出氯离子。答案(1)磷脂分子 蛋白质分子 多糖分子(糖侧链(2)基本支架 载体(3)钾 氯 选择(4)主动运输钾、氯离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定时检测,组题说明,特别推荐:分析推断题2、14;经典题3;图形信息转化4、6、7。1.丙氨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 胞的共同点是()A.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B.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C.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D.

    26、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解析 丙氨酸进入两种细胞都为主动运输,需 要载体并消耗能量。,A,2.(信息推断题)科学家用枪乌贼的神经细胞研 究钠离子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实验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ATPB.“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呼吸C.24N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由实验可知,神经细胞运输24Na需要载体 蛋白解析 由实验可知,24Na由神经细胞进入周围溶液需消耗ATP。而药物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呼吸,从而使ATP的产生减少。,D,3.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抽提出来,并将 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发现 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

    27、胞膜表面 积的两倍。这个细胞很可能是()A.人的白细胞 B.鸡的红细胞 C.蛔虫的体细胞 D.大肠杆菌细胞 解析 生物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作基本 支架。实验的现象表明该细胞中只有细胞膜,没有其他膜结构。A、B、C三选项都是真核细 胞,真核细胞除了有细胞膜外,还有核膜、膜 性细胞器等,不符合题意。大肠杆菌细胞是原 核细胞,符合题意。,D,4.如图不能够表达的生理 过程是()A.肾小管细胞分泌K+B.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 C.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 D.肠腺细胞分泌肠液 解析 题图是胞吐的过程,分泌蛋白的分泌、神经递质的释放都通过此种方式排到细胞外,而K+的分泌属于主动运输过程。,A,5.图中的哪

    28、一条曲线能说明红细胞运输葡萄糖的 速度与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之间的关系()解析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 散,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血糖浓度越大,运输 速度越快,但因膜上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蛋白数 量是有限的,所以当葡萄糖浓度达到一定值 时,吸收速率不再改变。,C,6.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选择透过性C.细胞识别与物质有关D.由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解析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是载体蛋白,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均借助于载体蛋白。答案 B,7.如图中说明了物质和离子通过细

    29、胞膜的转 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图中均有主动运输B.所有图中均有被动运输C.图、和可表示自由扩散D.图中细胞内ADP的含量会增加解析 图表示自由扩散,图表示借助载体蛋白通过离子通道的扩散,即协助扩散;图表示物质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应为主动运输。答案 D,8.关于下面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和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ATP水解 释放的能量 B.只有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C.大分子物质只有通过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 胞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和有关解析 由概念图分析知、分别代表主动运输、协助扩散,主动运输消耗ATP提供的能量,且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大分子物质

    30、进入细胞要通过胞吞;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时,膜已被破坏,与均无关。答案 B,9.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A.最初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细胞膜是由 脂质组成的 B.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为静态的结构 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 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D.三层结构模型和流动镶嵌模型都认为蛋白质 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解析 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结构是:蛋白 质脂质蛋白质;认为蛋白质是均匀的、固 定的。,D,10.将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用磷 脂制成的微球体包裹后,更容易运输到患病部位的 细胞中,这是因为()A.生物膜具有选择透

    31、过性,能够允许对细胞有益的 物质进入 B.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且具有一定 的流动性 C.微球体能将生物大分子药物水解成小分子药物 D.生物膜具有半透性,优先让生物大分子物质通过 解析 利用膜的流动性的特点,将磷脂包裹的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制成的微球 体与细胞膜融合,使药物进入患病部位的细胞中。,B,11.取两种不同的海绵,使其细胞分散成单个,再 将它们掺在一起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 能结合。那么,与此现象有关的结构是()A.细胞核 B.细胞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 C.细胞膜 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解析 不同海绵细胞之间结合首先要进行细胞 识别,与细胞识别相关的结构

    32、是糖蛋白。,D,12.在哺乳动物受精的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胞 相互识别,精子将其头部钻入卵细胞中,与卵细 胞发生结合,当一个精子进入后,细胞发生变 化,不再让其他精子进入。这一现象体现出细胞 膜能够()A.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卵细胞摄入所需要的精子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解析 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靠的是细胞膜上 对应的信息分子,是一种信息交流过程。,D,13.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A.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 脏,与肝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 B.吞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后,以直接接触方式将 抗原呈递给T细胞 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

    33、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 输和信息交流 D.细胞内通过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 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 解析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三种方式,一是通 过化学物质,如选项A;二是通过细胞膜直接 接触,如选项B;三是通过细胞通道,如选项C;选项D是细胞内的信息传递。,D,14.Na+-K+泵由4个亚基(多肽)组成,其中一个亚 基向着细胞质的一面有一个ATP结合位点和三个 Na+结合位点,外表面有两个K+结合位点。这一 过程利用ATP供能,将Na+从细胞内逆浓度梯度 排出,将K+从细胞外逆浓度梯度运入。对此过 程的不正确说法是()A.Na+和K+出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 B.Na+-K+泵是一个可同时反向转运两种离子的 载体蛋白,该过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无关,C.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这一过程可能会造成细胞膜内外产生电位差解析 由题干可知,Na+、K+的运输需消耗ATP,是主动运输过


    注意事项

    本文(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高中一年级生物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