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于县美好乡村建设水平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docx

    • 资源ID:13587961       资源大小:24.55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关于县美好乡村建设水平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docx

    1、关于县美好乡村建设水平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关于县美好乡村建设水平的调研报告关于县美好乡村建设水平的调研报告XX县隶属于安徽省XX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北岸,面积1371平方公里,耕地105.4万亩,现辖城关镇、王庄镇、新马桥镇、连城镇、刘集镇、濠城镇、石湖乡、仲兴乡、任桥镇、湖沟镇、杨庙乡等11个乡镇,人口63.6万,其中农业人口55.1万,占总人口的86.7%。全县10个乡镇(除城关镇)共有191个行政村,约1300多个自然村庄。根据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我县从201X年开始,按照“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特升特色村”的要求,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经济社会快速发

    2、展,城乡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一、主要做法和成效(一)找准工作定位,科学编制规划。规划是引领建设发展的总纲。近年来,XX县先后筹措资金,多方论证,系统制定了县城、乡镇所在地和村(居)总规、部分控制性详规、布点规划。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动员大会以后,XX县明确提出了“整治旧村为重点,综合配套为关键,改善环境为目的,加强管理为保障,群众满意为标准” 的美好乡村规划工作指导思想,紧密结合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事业和土地整治,注重把专项规划与村庄布点相结合,把规划修编与人口变动、原有规划相结合,形成定位清晰、功能互补、衔接协调的城-镇-村-点规划体系。我县先后多次到外地学习考察,聘请省内外一流团队

    3、,按照“特色鲜明、实用美观和自然美、整体美、个性美”的要求,重点抓好采煤塌陷区搬迁、“空心村”整治、生态旅游、综合农业示范等三大类规划编制工作,合理确定美好乡村建设模式,坚持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从硬化、绿化、净化、美化入手,以整治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完成27个美好乡村示范村的规划。(二)整合资金,保障美好乡村。一是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充分发挥资金效益。按照“项目跟着美好乡村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将各种涉农资金集中“打捆”,变 “大面积喷灌”为“定点滴灌”,有效地解决了美好乡村建设资金不足难题。201X年我县财政部门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小农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资金 5319万元用于耿武

    4、、和谐、魏庙、水利等美好乡村建设;201X年县财政除投入配套专项资金2000万元外,整合各类项目资金78亿元,吸纳社会投资6.74亿元。二是创新经营理念,多渠道吸纳社会投入。除将土地治理相关项目资金作为美好乡村建设有益补充外,还积极探索创新土地经营理念,采取协议共建和经营权、使用权出租等方式,将集体建设用地的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置换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配套,为全县美好乡村建设丰富了资金来源渠道,缓解了财政投入压力。(三)强力推进,大力建设美好乡村。201X年度,我县第一批重点建设省级美好乡村示范村8个,分别是新马桥镇水利村、任桥镇和谐新村、王庄镇陈渡村、石湖乡钟黄村、濠城镇华巷村、刘集镇左

    5、新村、仲兴乡耿武村、湖沟镇魏庙村,其中水利村、钟黄村、华巷村、左新村为旧村整治,和谐新村、陈渡村、耿武村、魏庙村为整体新建。一年来,共建成新居3639套,建筑面积54.5万平方米;新建公共服务中心8座、垃圾房13座、公厕20座、污水处理厂8座;完成道路建设74.1公里,管网铺设6.9万米,路灯安装601盏,村庄绿化19.3万平方米;沟塘清淤、农村饮水实现全覆盖;拆迁房屋14652间,新增用地指标8600亩。逐步建立了以财政资金为保障、以村组群众为主体的日常保洁和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制定实施产业发展规划,集体经济发展步入良性轨道;乡风文明、组织建设等得到全面提升。在市级复评中名列全市第一,在省

    6、级考核验收中位居皖北片区第四,进入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县行列。(四)发展产业,提升美好乡村建设。美好乡村建设离不开产业支撑。一是通过土地流转积极发展农业适度经营。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流转面积49.13万亩,占承包经营土地面积的40.64%。其中流转耕地46.05万亩,规模经营500亩以上土地流转面积为25.8万亩,2000亩以上规模经营16.85万亩。连续两年受到了市政府的表彰。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我县大力调整该村产业结构,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徐郢草莓、桥东肉牛、钟黄西瓜等新兴产业。三是不断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围绕特色优势农产品发展,引导农民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

    7、建立以发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开拓农产品市场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强化农民自我服务功能。全县专业合作组织已达到250家,注册资金35545万元,成员32825人,其中,农民专业协会69家,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70家,注册资金16742万元,成员9895人,带动农户4.3万户。二、我县美好乡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经过一年多的推进,我县的美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广大农民也在美好乡村的建设中提高了生活质量。但现有成果还远不能满足目前农村、农民、农业发展的需求。当前乡镇、村支柱产业贫乏、基础设施薄弱和社会事业滞后等问题仍是制约美好乡村建设快速发展的瓶颈。我县美好乡村建设仍

    8、然面临许多新情况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资金投入不足。201X年我县财政部门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小农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资金5319万元用于耿武、和谐、魏庙、水利等美好乡村建设;201X年县财政除投入配套专项资金2000万元外,整合各类项目资金78亿元,吸纳社会投资6.74亿元。而政府财政扶持是最主要的来源,初期的重点示范村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的直接投资,参与美好乡村建设的社会资金比例非常小,因此,投资渠道单一,导致对政府财政资金的过渡依赖,加重了地方财政负担。二是规划衔接不够。我县出台的乡镇村庄布点规划、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永久性居民点详细规划缺少衔接和统筹。在村庄整治建设中没有突出 “

    9、一村一景”与“一村一品”,与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够协调。加之,大部分乡镇没有配备规划管理人员,农村建房的日常监管仅靠乡镇土地管理人员,在无规划、弱监管的情况下,农民建房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致使大批农村建房挤占道路、河道等公共施设和资源。还有不少地方虽然建了新房但普遍存在路面不硬、污水乱排、垃圾乱倒、电线乱拉、管道乱铺等现状。许多新建村庄“只见新房、不见新村”或“只见新村,不见新貌”,没有“山水相连、绿树掩映小院”的农家气息。三是产业发展缺乏持续动力。产业是美好乡村建设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光靠财政投入不可能建成美好乡村。而我县目前除徐郢村等个别镇村有较为特色产业外,绝大多数乡村没有支柱产业。

    10、“一村一品”科技水平低,规模小,示范带动能力有限等,实现特色产业带动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任重道远。另外,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投入主要用于易入手、见效快的农村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公共服务等建设,投入产业发展的资金少之又少。四是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8个示范点中虽建立了管理机制,但效果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公共卫生保洁难、公共设施维护难、系统规划坚持难。群众门前三包实施难,乱倒垃圾、乱倒污水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三、提升我县美好乡村建设的建议和意见(一)要高度重视工作部署的整体性、政策落实的连续性、工作推进的可行性。 一要重视工作部署的整体性。“美好安徽”建设是省委、省政府推进全省新农村建设的“顶层设计”

    11、。就我县而言,必须做好县一级的“顶层设计”。从调研、规划、实施、考核、验收,到形成固镇特色的建设模式和长效机制,都需要通盘考虑,不能把美好乡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简单的升级版。按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要求,从道路建设、村庄改造、产业布局、配套设施建设、村民素质提升等各方面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从目前情况看,我县的规划偏重中心村一级层面,特别是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规划方面考虑不够。二要重视政策落实的连续性。为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省市县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由于是“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部门间的政策或多或少带有部门想法,各级政府之间亦然。这势必影响政策的含金量,进而

    12、影响政策落实的连续性、实效性,也无形中增加了政策落实的阻力。三是重视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工作推动快与不快,不取决于动力大小,而取决于阻力大小。美好乡村建设最大受益者是农民,工作推进最大阻力也来自农民。这就要求我县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民作用,考虑当地农民意见。要防止“以长官意志代替民意,领导决定一切”。项目安排要少做“锦上添花”之功,多做“雪中送炭”之事。要制定完善的项目实施可行性方案,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确保工作推进的可行性、实效性。(二)要着力抓好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关键环节。宣传教育是基础。良好的村风和现代生态文明意识是美好乡村建设的条件。要通过群众喜爱的宣传形式

    13、,引导农民群众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改变大操大办、盲目攀比、乱排乱放等陈规陋习,养成科学消费、大事俭办、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要把治理农村生活环境写进乡规民约,把生态文明指标作为美好乡村建设、文明家庭评选的重要内容,坚持用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做到赏罚严明。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农村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提倡健康、文明的娱乐方式和消费方式。通过组织村干部和农民参观“美好乡村建设”的典型村落等方式,帮助农民树立新观念,养成好习惯,激发村民参与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础建设是突破口。要以规划为引领,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在便民利民、完善功能上下功夫,见实效。大力推进中心村水、电、路、气、房、通

    14、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通村到户,全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中心村内危房改造,推进农村建房整治工作。要结合农村清洁工程,加大农村环卫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中心村垃圾处理覆盖机制;超前做好农村污水处理规划,突出重点地域开展污水处理,积极推进农村卫生 “改厕、改圈、改厨”,解决“上气、下水、循环”难题,逐步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要从整体上推进村庄内部整治,做好污水处理、畜禽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从而整体上改变村庄面貌。深入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产业发展是持续动力。农民就业增收,始终是美好乡村建设的根本。突出兴业富民,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见实

    15、效。要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巩固拓展工程和农业产业化“635”转型增效行动,着力打造一批 “一村一品”专业村、特色村,让农民从发展产业化中共享利润。加快以生态农产品深加工为支柱产业的新型生态工业发展,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要建立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创新保护机制,鼓励市场主体勇于改革、大胆创新,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工业、城镇化等多产业、多领域融合发展。三)要建立健全农村卫生保洁、公共设施建管、农民素质提升、工作评价体系等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监管的机制。美好乡村建设,一半靠建设,一半靠管理和维护。要加快实现中心村垃圾处理机制全覆盖。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美好

    16、乡村建设物业管理办法,试行社会化、公司化经营模式。在全县范围内探索建立“美好乡村长效物业管理基金”,按照县财政拨一点、乡镇财政拿一点、村民自筹一点的渠道筹措,重点用于村容卫生日常保洁和公共基础设施日常维护。建立村道监督员、河道监督员队伍,实行定期监督结果公示制度,并将公众参与卫生行动纳入村规民约,形成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严格执行垃圾清运和集中处理制度,让百姓逐步养成垃圾分类进箱、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公共设施建管的机制。继续广泛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把生态文明作为送文化和种文化的重要内容,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书下乡,把群众热衷参与的文体活动深入推进,增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内生活力

    17、。要把实施民生工程、惠民实事与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结合起来,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特别是要加快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力争到2020年,所有行政村都有标准化卫生室、有1名全科医生。公共服务实现“自来水、污水处理、文体中心、医疗卫生室、计生服务室、金融惠农网点、直销网点七配套”。 三是建立健全农民素质提升的机制。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当前,急需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队伍。要抓好农民技能培训,特别是留守农民的培训,增强造血功能。要“多予、少取、放活”,搞好农村经济,大力发展合作组织,吸引出外务工的农民回乡搞建设,创业办实体,创造条件实施回引工程,对具有致

    18、富能力、创业有成的外出务工青年,引导他们回乡创业,为新农村建设增添新鲜血液。附送:关于县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关于县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一)本县茶产业情况1、茶园分布:全县现在茶园面积3.1万亩。主要分布在4个乡镇:止马0.82万亩,李坊0.56万亩,华桥0.4万亩,司前1.32万亩(干坑一带面积0.4万亩左右,陈家排、崩山、官塘、莲花际等村有成片较大面积,岱坪村的高山茶近0.2万亩,西口、清溪、墩上、云际、长庭等村均有零星的茶树部落分布),其它乡镇 0.6万亩左右。2、茶叶品种:我县茶叶品种以菜茶(小种)为主,有1.4万亩,占总面积的36.

    19、8%,;上世纪80年代末及90年代初种植的“福云6号”“福云7号”有0.8万亩,占21.1%。干坑小种有1.2万亩,占31.58%。九龙大白、龙井43、乌牛早、肉桂、大红袍等品种合计约0.4万亩,占10.53%。3、发展条件:我县种茶、制茶的历史较为久远,早在清代乾隆之前就有栽茶制茶,乾隆24年(1759)XX县志卷物产篇有记载。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在武夷红茶和司前红茶畅销的促动下,茶商对茶产业的投资热情逐年高涨,一些被荒废的茶园被重新开发。我县高海拔适合种茶的山地资源丰富,现有茶园都在海拔300-1600米之间,良好的生态资源环境,为茶叶向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发展奠定基础

    20、。随着从事茶产业的人群不断增多,省内外对我县茶叶的认知度也不断提高,销售渠道逐渐拓展。201X年成立了县茶业协会后,主推“光泽红茶”与“光泽天源”品牌,加强对野生优质茶种的保护、挖掘开发,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我县茶产业的发展。4、茶企加工与流通:近年来红茶畅销,市场前景趋好,许多小茶企逐渐走出家庭作坊生产模式,更新改进生产设备,引进了茶叶生产加工线,新建或改(扩)建厂房,提高生产技术,建立生态茶园茶地,积极谋求组建各种形式的茶企合作组织。截止201X年11月,全县有茶企16家,其中工商注册的茶企有限公司8家,茶叶合作社8家,获得qs认证的茶企4家,已申报待批4家,未注册的茶厂10多家,城区茶叶销

    21、售门店40多家。在第七届茶博会民间斗茶赛上,我县觉农干坑红茶、华韵武夷红茶获金奖,歧缘红茶获优质奖。5、产量效益:长期以来我县以生产绿茶为主,红茶生产仅局限于司前干坑一带,生产产品“正山小种”历史相当悠久。近年来红茶的市场看好,现茶叶开始以红茶为主,绿茶为辅。201X年全县年产毛茶3000多担,茶叶总产值5000多万元,销售收入3600多万元。干坑红茶价格每公斤在300-600元左右,其它产区普通红茶每公斤150-300元不等,少量精选特级、优质、高档茶价格每公斤在2000元左右,绿茶价格每公斤120元以上。(二)全市茶产业情况闽北是福建省的主要茶产区,茶类繁多,有绿茶、乌龙茶、红茶、白茶、花

    22、茶五大茶类,其树种有野茶、占梅、小种、福云6号、福云7号、大红袍、福安大白、九龙大白、白牡丹、水仙、肉桂等,是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南平全市茶叶种植面积59万亩,其中:延平1.1万亩,邵武5.1万亩、武夷山14.8万亩,政和10万亩,建欧10万亩,建阳7万亩,浦城0.6万亩,光泽3.1万亩,松溪7万亩,顺昌0.3万亩。其中绿茶164万亩,红茶16.10万亩,青茶21.18万亩,白茶9.28万亩,其它茶0.5万亩。茶叶总产量55852吨,其中红茶8878吨,绿茶 2082吨,青茶21869吨,白茶3557吨,其它茶721吨。(三)江西毗邻县(市)茶产业

    23、情况(1) XX县:该县茶产业以生产绿茶为主,近几年市场需求,生产一些白茶、红茶、乌龙茶。茶叶种植面积4万多亩,年产毛茶在700吨左右,产值约1.1亿元。绿茶价格在每公斤200元左右,高档包装绿茶、白茶每公斤2000元左右。(2)贵溪县:该县以产白茶、红茶、绿茶为主,全县茶叶种植面积1.5万亩。其中:白茶10000亩,红茶2000亩,绿茶3000亩,年产量在380吨,产值9100万元左右。年均毛茶价格每公斤120元左右。(3)XX县:该县生产绿茶、红茶两大类茶叶,以高档精品包装茶为主。全县茶叶面积9万亩,年产量385吨,产值约8900万元。(4)XX县:该县近几年来以种植白茶为主,白茶面积约6

    24、000多亩,绿茶面积2000多亩,201X年已引进浙江合作商投资种植以红茶为主,面积约1万亩,年产毛茶约6万斤,毛茶价格在每公斤80-120元左右,高档精品白茶价格每公斤在2000元左右。(5) XX县:该县以生产白茶为主,全县茶叶面积3.2万亩,产量10万公斤,产值1.2亿元,优质白茶面积占总面积80%,有标准示范基地3个。二、我县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规模小、效益低。全县实际茶叶种植面积约3.1万亩,茶园分布相对较分散,面积较大较集中连片茶园较少,除个别品牌外,大部分茶企生产规模小,品牌知名度、标准化生产程度低,缺乏市场认可度,单体实力普遍不强,缺少具有行业影响力和产业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

    25、企业,多数茶企产品结构类同,效益低。2、品种杂、树种老、更新慢。品种以有性繁殖的本地品种为主,在发展过程中陆续引进了一些品种,品种较杂,有的一块茶园有多个品种,近几年来虽然引进“金观音”“乌牛早”等品种,老品种没有彻底的更新与改良,品种更新慢,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3、茶技低、管理乱。茶园生产管理相对落后,标准不高,茶农生产理念较封闭落后,对生态茶园建设的认识不到位,标准化、清洁化生产的意识不强,制茶技术人员少,茶叶品质五花八门,没有基本的标准,茶企缺乏强大的资本实力,导致茶企自身实施更新改造时显得捉襟见肘,投入严重不足。4、品牌缺、宣传少。企业品牌意识薄弱,宣传不到位,与外界沟通交流相

    26、对少,各种新兴媒体的宣传少,硬性广告和软文宣传欠缺,企业的各种营销活动贫泛,品牌建设严重滞后,缺乏整体的品牌和企业的自主品牌,宣传投入不到位。5、营销网络薄弱,市场化程度较低。受自身能力所限,除部分茶企在本县范围内有营销网点外,大多数茶企还是以“人情茶”“礼品茶”“扶贫茶”为主,解决茶叶销售问题,基本拘于本地市场,少有销往周边地区,难以辐射到全国各大消费市场,品牌对销售的带动效应不明显。6、 资金紧、科技含量低,发展后劲不足。茶叶属于第一产业,其生产加工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不高等情况,符合银行授信条件的企业为数很少,且授信规格明显偏小。由于现金支付份额大,且贷款回笼通过个人账户比例大,银行监控较难,因此省中行未将该行业授信列入小企业行列。同时,由于茶叶专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技术人员少,工作经费缺乏,茶农渴望指导而得不到技术的及时支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茶产业的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关于县美好乡村建设水平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