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案第五单元 一无端崖之辞含答案.docx

    • 资源ID:13620616       资源大小:100.34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案第五单元 一无端崖之辞含答案.docx

    1、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案第五单元 一无端崖之辞含答案2019-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案:第五单元 一、无端崖之辞(含答案)对应学生用书P81基础夯实一、识记字音1郢人(yn) 2.白垩() 3.砍斫(zhu)4百仞(rn) 5.逡巡(qn) 6.脚踵(zhn)7浑沌(hn dn) 8.巨缁(z) 9.鲵鲋(n f)10黄馘(x) 11.破痈(yn) 12.鹓(yun ch)二、通假字1.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 通瞬2.没而下 通陷,下陷3骛扬而奋鬐 通鳍,鱼鳍4惮赫千里 通怛5苍梧已北 同以6趣灌渎,守鲵鲋 通趋,趋向、奔向7王说之,益车百乘 通悦,喜欢8反于宋

    2、通返,返回9夫处穷闾阨巷 通隘,狭窄三、古今异义1背逡巡古义:退却今义:有所顾虑而徘徊或不敢前进2饰小说以干县令古义:指偏颇琐屑的言论今义: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3虽然,臣之质死久矣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4于是鸱得腐鼠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承接的连词5闻任氏之风俗古义:志趣,传闻今义:指社会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等的总和。四、一词多义1顾2为3引4适5干6.以7于五、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1)上窥青天,下潜黄泉 上:向上;下:向下(2)日凿一窍 日:每天(3)我且南游吴越之王 南:向南2名词作动词(1)没而下 下:向深处游(2)离而腊之 腊:制成腊肉(3)庄子来,欲代子相 相:

    3、做宰相(二)动词的使动用法1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活:使活2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 悟:使觉悟(三)形容词作动词1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 远:相差很远2商之所短也 短:不擅长(四)副词作动词尽垩而鼻不伤 尽:完全除去六、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我,东海之波臣也 (“也”表判断)2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 (“也”表判断)(二)省略句1措杯水(于)其肘上 (“水”后省略介词“于”)2投竿(于)东海 (“竿”后省略介词“于”)(三)状语后置句1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 (“于浑沌之地”作状语,后置)2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于枯鱼之肆”作状语,后置)(四)宾语前置句子何为者邪(“何”作“为”的宾

    4、语,前置)课文译注(1)(2)(3)(4)(5)(6)(7)对应学生用书P841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评析那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上可以登上青天窥探,下可以潜入地下的黄泉,意气奔放于八方,神情不会改变。一个人只有摒弃心中的俗念,才能坦然面对一切,也才能够达到至高的境界。2“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评析“人人都有一口、两耳、两眼睛、两鼻孔七窍,来看、听、饮食、呼吸,这浑沌偏偏没有,试着给他凿开七窍吧。”每天凿一窍,第七天浑沌就死了。这段话是说事物皆有其特殊性,强求一律,反而坏事;同时也深刻说明了统治者如果违背人民的性命之理而行事

    5、,即便是出于善意,也一定会产生悲惨的结局,告诫统治者要从实际出发,体察民意。3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评析所以没听说过任氏钓鱼的风俗,那就不可以参与管理世事,还差得远呢!庄子以这样的故事告诫施政者不可目光短浅,好发议论,而应立大志才能有所大成。如果施政者仅窃喜于眼前的数字增大和既得利益,而对社会没有一个长远规划,没有做到高瞻远瞩,必将贻害子孙后代。问题1选文1,庄子拿这个寓言故事来比喻自己和惠子的特殊关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明确流露出诤友惠子去世后,高山流水,无人再赏的孤独与寂寞,表达了对惠子的深切怀念。问题2选文2,借列御寇与伯昏无人比射的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明确说

    6、明“无我”而追求至高精神境界的重要。问题3选文3,“浑沌之死”说明了什么道理?明确说明违背人民性命的行为,即使是出自善意,也必将导致悲惨结局。问题4选文4,任公子钓鱼的故事表达了什么观点?明确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只有具有大才能、大思想、大学说、大抱负、大作为的人,才能参与治理世事的思想主旨。问题5选文5,曹商使秦一事说明了曹商是怎样一个人?明确是一个不择手段谋取利禄、追求荣华富贵的小人。问题6选文6,庄子借“涸辙之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明确讽刺了那些违反自然之道、说大话、讲空话的人。问题7七则小故事突出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是什么?明确(1)善于借用寓言说理,创造出奇特无比的诸多形象。这些故事很少

    7、枯燥说教,而是借用生动活泼的寓言形式,让人在或开怀或沉思中感悟主旨,受到启迪。他把深刻的哲理形象地寄寓于虚妄的故事之中,在一种超现实的艺术氛围里巧妙地表现思想。(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任公子钓鱼一事,可谓天外奇谈,匠石运斤成风,斫垩不伤,亦是无稽之谈。但这些丰富的想象却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3)比喻、夸张、对比等手法的成功运用,让寓言故事生动形象,摇曳多姿。如将权迷心窍的惠子喻为得腐鼠而吓鹓的鸱,通俗易懂;将任公子垂钓与辁才讽说之徒急于钓到大鱼进行对比,说明强求必不得;能工巧匠并不稀奇,胆大如斗的人也不少见,但匠石运斤成风则是夸张,具有强烈的世俗化色彩。对应学生用书P84一、

    8、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垩漫() 斫之(zhu)郢人(yn)B逡巡(qn) 踵(zhn) 怵然(sh)C恂目(shn) 巨缁(z) 期年(q)D腊之(l) 黄馘(x) 舐(sh)解析:B项,踵:zhn,怵:ch;C项,期:j;D项,腊:x。答案:A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B.C. D.解析:A项,代词,指鱼饵;助词,用于主谓之间,无实义。B项,连词,来;介词,因为。C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D项,均为介词,在。答案:D3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A项伯杀人,臣活之B既来之,则安之C因

    9、物而多之D是以圣人犹难之解析:A、B、C三项和例句均为使动用法。D项为意动用法。答案:D4与“我,东海之波臣也”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楚左尹相伯者,项羽季父也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C南冥者,天池也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解析:例句和A、B、C三项均是判断句,D项为被动句。答案:D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8题。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10、?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庄子外物)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秋水)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借)B周顾视车辙中 (回头)C激西江之水而迎之 (迎接)D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家)解析:D项中的“国”意为“国都”。答案:D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

    11、全相同的一组是()A. B.C. D.解析:A项,介词,向;介词,对于。B项,均为连词,表修饰。C项,副词,将要;连词,况且。D项,副词,竟然;副词,于是、就。答案:B7下列对选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借鲋鱼的故事,意在向监河侯强调要同情弱者,表达了他悲天悯人的思想。B第一则寓言故事揭露了监河侯的伪善面目,讽刺了说大话、讲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惯用的伎俩。C庄子认为人们做事应顺应自然之道,而违反自然之道,必然会遭到人们厌弃。D善于借用寓言说理,将枯燥的说教寓于生动活泼的故事之中,让人在沉思中受到启迪是庄子语言的一大特色。解析:A项,“同情弱者,悲天悯人”说法错误。答案:A8庄子借“

    12、涸辙之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答:_答案:庄子讽刺了那些违反自然规律、说大话、讲空话的人。(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912题。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汪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牲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

    13、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A大抵率寓言也 (大多)B衣以文绣 (衣服)C子亟去,无污我 (离开)D无为有国者所羁 (拘束)解析:B项,衣:披,穿。答案:B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许以为相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D木直中绳,以为轮解析:C项,“以为”意为认为,其余三项均为“以之为”的省略形式。答案:C1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庄子著作内容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语言汪洋自恣,以寓言见长。B楚威王听说庄周的大名,欲纳之

    14、为相,庄周拒绝了,可以看出他无为而治的思想。C庄子用“郊祭之牲牛”作比,说明自己只要到了楚国,就会被楚王治罪。D从文中庄周拒绝楚使者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追求自由、轻视功名的性格特点。解析:“被楚王治罪”错,庄子的意思是说就会成统治者的工具,被统治者利用。答案:C12翻译下面的句子。(1)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译文:_(2)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译文:_答案:(1)到了那个时候,即使想成为一头孤单的小猪,哪能办得到呢?(2)我宁愿在泥污的小渠沟中游戏,(也)不愿被统治者束缚,(我宁愿)终身不做官,来使我的心情愉快。参考译文:庄子是蒙地人,名叫周。

    15、庄周曾经做过蒙地漆园的官吏。跟梁惠王、齐宣王同时代。庄子的学问非常渊博,研究的范围无所不包,然而他的理论根源却是属于老子的系统的。所以他所写的书虽有十多万字,但大体都是寓言的文字。他曾写渔父篇、盗跖篇、胠箧篇,用以毁骂孔子的学生,以表明老子的道术。畏累虚、亢桑子之类,都是空言没有事实的。然而他善于编辑文字,分析辞句,故意捏造事情,以攻击驳斥儒家和墨家的学说,纵使是当世宿儒,也免不了要受他的批评。他的言词缥缈无边,随意而发,所以当时从王公大人以下,没有一个看重他。楚威王闻知庄周贤能,于是派了使者,带着厚礼去聘请他,请他做卿相。庄周笑着对楚国使者说:“千金的确是重利,卿相的确是尊位。然而你难道没有

    16、见过天子在祭山川鬼神时所用的纯毛牛吗?这些牛被饲养好多年,然后被穿以彩绣的衣服,最后就被送进了太庙去做牺牲品。到了那个时候,即使想成为一头孤单的小猪,哪能办得到呢?请你赶快离开,不要损伤我的人格。我宁愿在泥污的小渠沟中游戏,(也)不愿被统治者束缚,(我宁愿)终身不做官,来使我的心情愉快。”对应学生用书P85一、庄子导读1原文屠龙之技朱泙漫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庄子列御寇注释朱泙(png)漫:姓朱泙,名漫。支离益:姓支离,名益。单(dn):即“殚”(dn),竭尽,如殚精竭虑。译文有一个名叫朱泙漫的人,一心要学会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去学习宰杀龙

    17、的本领。他花尽了家里资产,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术学到手了。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可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学的技术一点也用不上。评析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2原文随珠弹雀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庄子让王注释弹:射。随侯之珠:非常珍贵的宝珠。仞:古代八尺为一仞。千仞,比喻非常高。是:这。译文有一个喜打鸟的人,却用随珠作弹丸,去射飞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人们看了,都嘲笑他。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昂贵,而得到的东西太轻微。评析做什么事,都得讲究得失轻重。为

    18、了没什么价值的东西而丢掉十分宝贵的东西,这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二、名家点评斗鸡四境庄子奥义节选张远山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可斗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见者返走矣。”(外篇达生)这一寓言,借用斗鸡的四种境界,讲人的四种境界。首先是无知。无知的斗鸡,既对天道无知,也还没有被人道彻底洗脑,只是凭着一股血气之勇,所以“虚骄而恃气”,处于无知状态。然后是小知。斗鸡进入小知状态,就会求功,对周围环境的响声和影子都有反应,而且是迎合性

    19、的反应。这是隐喻普通民众盲从伪道,迎合庙堂人道。然后是大知。斗鸡进入大知状态,就会求名。在庙堂屋檐下的等级里面,大知已经功成名就,成了成功人士,所以“疾视而盛气”。这是隐喻一些人付出跪下的代价,爬上了高位,得到了荣华富贵,从“天之小人”,变成了“人之君子”,于是得意洋洋,不可一世,专横跋扈,气焰嚣张。以上三种境界,初境是无知状态,只有天然的血气之勇。小境是求功状态,总是要与各种各样的外境应酬,应酬过程有相当的迎合性,因为还没有爬到很高的社会等级。大境是求名状态,已经爬到了很高的社会等级,快要碰到屋檐屋顶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最高境界是至知。抵达至境的斗鸡,对外境已经没有应酬性、迎合性的反应,有响声,有影子,也不受影响,更不害怕,看上去像一只木鸡。知识链接:张远山,自由撰稿人、独立作家、庄子研究学者。思想尖锐,学养深厚,因狠批两千年专制制度以及儒家官学、力挺以自由为核心理念的庄子哲学而备受学界关注。生于上海。毕业于华东师大。1995年离职写作。研究庄子、诸子、战国史二十五年,创办“庄子江湖”网站、“庄学之友”论坛。庄子奥义(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出版)是“庄子工程”系列专著之首部。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案第五单元 一无端崖之辞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