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太极拳基本知识.docx

    • 资源ID:13637288       资源大小:23.1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太极拳基本知识.docx

    1、太极拳基本知识太极拳基本知识太极拳基本知识1.陈式太极拳 2.杨式太极拳 3.武式太极拳 4.吴式太极拳5.孙式太极拳 6.赵堡太极拳(和式太极拳) 7.国家套路 二、杨式太极拳代表人物简介1.杨露禅杨露禅 ( 17991872?),名福魁,字露禅(禄禅) 。祖籍广 府永年县闫门寨,后移居广府南关。家贫,性和善,幼失怙 恃。喜拳脚,遍访名师,虚心求教,精通洪拳,擅技击。偶 见太和堂药行(此药行乃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之业)掌柜举 手间将一地痞击出门外 , 甚喜 ,欲学之。经掌柜陈德瑚推荐 , 赴陈家沟从学于陈长兴。陈师嘉勤学,益指导之,杨心领神 悟,期间三往,十有余年,专心致志,备极精巧。返乡后,

    2、 潜心苦炼, 并示诸同好, 乡绅武禹襄亦常来比较。 所演拳术, 永年人称之为“粘拳”或“绵拳” ,现称之为 “太极拳”。 40 余岁时, 经刑部四川司员外郎的同里武汝清引荐, 进京教 拳。多有不服者前来较技,均被击败,人称“杨无敌” 。许 多达官显贵、富室子弟前来延请。太极拳遂风摩京城,并形 成气派大、形象美、浑厚朴实、舒展大方、轻沉兼备、刚柔 内含的走架风格,后被称作“杨式太极拳” 。杨禄禅被尊为 杨式太极拳创始人。 晚年返乡, 教拳于民, 卒后葬于闫门寨 有三子:凤侯、班侯、健侯 , 皆承父艺 , 并各有建树。2.杨班侯杨班侯 (1837 1892),名钰,字班侯,杨露禅次子。生于道 光十

    3、七年, 自幼随父习太极拳术, 终日孜孜苦练, 不间寒暑。 但是露禅课督严厉,不使少息,经常受体罚,几乎想逃跑。 根据河北永年县志记载:杨班侯像貌清瘦,富有臂力,幼承 严父真传,学武悟性极高,腾挪跳跃,象猿猴一样,尤其擅 长太极大杆技术,掌握了太极拳的奥秘。继承了乃父衣钵, 武功卓绝。 班侯性情刚躁, 好打不平, 善用散手, 数折强梁, 年尚未满二十,已经是名满京华。尤其是拳击雄县刘武师和 北京西四牌楼比武教技两件轶事,至今人们尚津津乐道。3.杨健侯杨健侯( 1839 1917),名鉴,字健侯,号镜湖,广府 南关人,杨禄禅第三子。自幼从父亲学习太极拳,后跟随父 亲杨禄禅长期居住在北京,并且以教拳

    4、为生。拳术方面,刚 柔相济,特别善于使技巧。对刀、剑、枪等也极高的造诣。 杨健侯性格温和,门生众多。在比武时,无论面对任何人都 从不轻视,此其制胜之源。有十三势行功心诀 ,其中的 “三言四句”中: “轻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 ”影 响后世,尤为深远。有子三人:少侯,兆元,兆清(澄甫) , 除二子兆元早逝外,少侯,兆清及侄兆林均承其艺。4.杨澄甫杨澄甫 ( 1883 1936),名兆清,字澄甫。光绪九年 六月初八日 ( 1883 年 7 月 11 日 )生于永年广府南关。幼承家 学,早悟太极之理。杨澄甫体形魁伟,专研太极拳,练就外 柔内刚,“绵里裹铁”之纯正太极拳功夫。年轻时即在北京 走

    5、上职业教拳之路。得父杨健侯刻意栽培,并常亲自指导澄 甫的弟子。 1917 年,父去世时,杨澄甫已名闻京城,虽一身 布衣,却有众多上层社会名人拜于门下。 1919 年,应邀南下 上海,担任第二届国术比赛裁判工作。 1925 年,弟子陈微明 征得杨澄甫同意,公开出版太极拳术 。该书图文并茂, 发表了杨澄甫太极拳动作照片,这是太极拳史上第一套太极 拳动作照片,对于世人认识大极拳和太极拳在社会上的普及 产生了巨大的影向。书中还发表了古典拳论数篇和杨澄甫的 “太极拳术十要” 。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央国术馆, 杨澄甫应馆长张之江之邀赴中央国术馆担任太极拳教练,当 时杨澄甫众弟子也相继南下,太极

    6、拳随之向南方传播开来。 1929 年,杨澄甫又应浙江省省长兼浙江国术馆馆长张静江之 邀,转赴杭州任浙江国术馆教务长。在杭州摄影家依其所演 示的拳式每个“定式” ,拍摄成一组太极拳动作照片。 1931 年初经弟子董英杰协助整理,著太极拳使用法一书,内 收录于杭州所拍之照片,为内部发行,并为日后杨氏同门之 凭证。 1932 年正月,杨澄甫夫人侯助清得病,多方求治,后 得郑曼青妙手回春,深得杨家感谢,而郑曼青也久仰杨氏拳艺,愿列门墙,后被杨澄甫收为弟子。 1934 年初上海大东书 局公开出版杨澄甫著作太极拳体用全书 。该书是从太 极拳使用法一书作为基础。同年底,开设致柔拳社广州分 社的陈微明,受广州

    7、军政界委托,邀师南下授拳。杨澄甫携 傅钟文来到广州,考察后返沪,次年再下广州,开始于此授 艺。时广东法学院院长曾如柏请陈济棠在其总部门杨澄甫谋 一谘议职务 , 为使其能安心教拳 , 又按传统礼仪正式向杨澄 甫拜师。杨澄甫于1936年3月3日(民国二十五年农历二月 初十 )病逝于上海 ,终年 53 岁。5.傅钟文傅钟文( 1903 1994)永年广府南街人。 9 岁随杨兆鹏习 拳。随后又从杨澄甫习拳。 1917 年只身赴上海谋生,在盛和 花号做学徒。 1925 年参加上海精武体育会, 义务教授太极拳。 1928 年杨澄甫南下授拳于南京中央国术馆, 傅钟文经常赴南 京随师学拳。 1930 年杨澄甫

    8、教拳于上海, 傅钟文向盛和花号 老板范桂馥先后借租上海楼房,免费供杨澄甫居住,此间常 得恩师指导。杨澄甫于杭州国术馆授拳时,傅钟文经常赴杭 州,并于室内得师传授推手枝术。 1934 年杨澄甫应邀去广州 授拳时并携傅钟文同行,教拳时多由傅钟文演示、辅导,每 有比武者皆由傅钟文当之。杨澄甫还将太极拳体用全书 等一集铜板交与傅钟文保管。 1936 年杨澄甫在上海逝世。 范 桂馥十分敬仰杨澄甫人品拳艺,资助 500 大洋给傅钟文,由 傅钟文出面负责料理一切治丧事宜,最后与杨澄甫外甥郭子 荣及弟傅宗元及杨家族人护送杨澄甫灵柩回永年闫门寨杨 家祖墓安葬。1944 年后期,傅钟文在上海创立“永年大极拳社”

    9、,以:“勤、恒、礼、诚”为社训。新中国成立,永年大极拳社增 开班次, 扩大招生并坚持义务教拳。 1951 年抗美援朝战争爆 发,傅钟文组织本社队员为抗美援朝募捐而进行多次专场表 演。1953 年上海市武术联谊会召开代表大会, 傅钟文当选为 执行委员兼福利委员会主任。 1954 年永年太极拳社成立十周 年时,拳社学员达千余人,教练有数十人。 1956 年全国十二 省市武术比赛在北京举行,傅钟文应邀担任裁判,受到贺龙 接见。 1958 年上海武术队成立,傅钟文受聘为第一任教练。 从 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全国武木比赛中一直名列前茅。 1959 年与 1963 年出版太极刀及杨式太极拳书。 1

    10、984 年, 参加在武汉举行的国际太极拳 (剑)观摩表演会, 被评为“全 国太极十三名家”之一。 1988 年国家体委授予傅钟文“中国 国际武术贡献奖” 。1990 年傅钟文积极参与整建杨禄禅故居 的工作, 1991 年和 1993 年傅氏先后带队回永年参加中国永 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 1992 年国际奥委会上授予傅钟文奥林 匹克奖章,名列中华武林百杰。半世纪以来,傅钟文义务授 拳数十万人以上。 在他倡导下国内外 20 多处相继成立了 “永 年太极拳社”及“太极拳研究会” 。1994 年 9月 25 日逝世于上海,并安葬于故乡永年广府。三、杨式太极拳的特点 拳架舒展大方、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

    11、作和顺、轻灵沉着 兼而有之,柔和缓慢、虚实分明、圆活连贯、速度均匀、上 下相随、精神贯注、呼吸自然。四、杨式太极拳的基本锻炼要领 静:虚灵顶劲,气沉丹田,精神内敛,呼吸自然。 松:全身放松,经络畅通,由松入柔,运柔成刚。 正: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尾闾中正,松腰敛臀。 慢: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缓如抽丝,迈步猫行。 匀:速度均匀,上下相随,圆活连贯,慢慢不断。 稳:以腰为轴,虚实分明,轻而不浮,稳而不僵。五、太极拳术十要1.虚灵顶劲 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 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之意,则 精神不能提起也。2.含胸拔背 含胸者,胸略内含,使气沉于丹

    12、田也。胸忌挺出,挺出 则气拥胸 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 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3.松腰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 实变化皆由 转动,故日: “命意源头在腰隙” 。有不得力, 必于腰腿求之也。4.分虚实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 右腿为实, 左腿为虚;全身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 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 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5.沉肩坠肘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 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坠肘者,肘往下松垂之意。 肘若悬起则肩

    13、不能沉,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6.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论云:此拳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 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束缚。然后 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 有经络,如地之沟洫,沟洫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而气通。 如浑身僵劲充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 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 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 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经中所云: “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 也。太极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棉裹铁,分量极沉。练外家 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 劲浮面劲也

    14、。外家之力,最易引动,故不足尚也。7.上下相随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中所云: “其根在脚,发于腿, 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 手动,腰动,足 动,眼神亦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上下相随。有一不动,即散 乱矣。8.内外相合太极拳所练在神,故云: “神为主帅,身为躯使” 。精神 能提得起,自然举动轻灵。架子不外虚实开合。所谓开者, 不但手足开,心意亦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 意亦与之俱合。能内外合为一气,则浑然无间矣。9.相连不断外家拳术,其劲乃后天之拙劲,故有起有止,有续有断, 旧力已尽, 新力未生, 此时易为人所乘。 太极拳用意不用力, 自始至终,绵绵不断,周而

    15、复始,循环无穷。拳论所谓“如 长江大河,滔滔不绝” ,又日:“运劲如抽丝” ,皆言其贯串 一气也。10.动中求静外家拳术,以跳踯为能,用尽气力,故练习之后,无不 喘气者。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慢则呼极深长,气沉丹田,自无血脉债张之弊。学者细心体会,庶可得其意焉。七、练拳是否一定要动作配合呼吸此事为许多人所误解, 太极拳之呼吸,确有讲究,起吸落呼, 蓄吸发呼,合吸发呼(有人以蓄为开,发为合,则成开吸合 呼)但要注意一种说法是,合吸开呼与空气的呼吸不是一 个概念,另一种说法是,练拳纯热时,呼吸自然配合动作, 稍觉不适,即采取自然呼吸,还有人认为动作基本不可能配 合呼吸,总而言

    16、之,无论内气也罢,呼吸空气也罢,均以“自 然”二字为最高原则,不必有意去引导,拳论云: “意不在沉,在气则滞”,呼吸的极意是忘掉呼吸,绝不强求动作配 合呼吸,练拳时,若要领正确,呼吸自能缓,均,深,细, 虽汗漓而呼吸不喘,这才是我们希望的,也可作标准。若强求动作配合呼吸,必然造成“闭气”之病,影响放松, 此乃练拳之大忌也,杨澄甫先师把“口腹不可闭气”和“四 肢腰腿不可起强劲”,作为练拳时的两条关键要领, 并说“此二句内家拳者,类能道之,但一举一动,一转身,或踢腿摆 腰,其气喘矣,其身摇矣,其痛皆由闭气与起强劲也”有的 拳家,以为动作配合呼吸就是气劲,并将杨氏套路的每动几 呼几吸,此吸彼呼,皆与

    17、指明,而每一开合的间隙绝非均匀,个人的肺活量又不同,如此做法,岂非画蛇添足,助长闭气, 贻害学者焉。八、 何谓“气沉丹田”气者,内气也。丹田者,脐下三寸,乃小腹部,丹田为人体 之重心,中气之枢纽,所谓“气沉丹田” ,即以丹田为中气运行之根基,无论何时得保持重心的稳定,含胸拔背而勿使 俯仰,沉肩坠肘而勿使漂浮,主宰于腰而勿使散乱,虚实分 明而勿使僵滞,皆有气沉丹田之意,因此“气沉丹田”不是 也不必“意守丹田”,只要做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动作 以腰为轴,虚实分明自会有“气沉丹田”之效,更不必故意 鼓肘或凹腹。气非呼吸之气,故不能以呼吸之进出而论气沉 丹田。九、 腰的作用和要求若何腰为一身之主宰,

    18、拳论云:“命意源头在腰隙” “刻刻留心在 腰间”“气如车轮,腰如车轴” “有不得机势处,其病必于腰 腿求之”,故松腰为练拳之关键要领,能松腰才能气沉丹田, 能松腰才能灵活稳健,太极拳的虚实变换,皆应由腰转动, 只有以腰为轴,动作才能做到上下相随,也利于对内脏的自 我按摩,增强生机,太极拳四肢的动作,实则以腰腹的动作, 非如此,断不能达到轻灵沉着而锻炼之效。十、何为“内三合,外三合” 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是太极拳内功 的重要组成部分。外三合,即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 合,此为身法之重要部分, 所谓合者,大部分情况下,手足, 肘膝,肩胯上下对应,近乎垂直,然而主要在于动作的

    19、协调 配合,所谓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也。十一、什么是太极拳的“意”意即意念、意识,是人脑的功能,太极拳之意,特别强调心 静用意。心与意有何区别?心为意识的全体,意就是由这个 全体发出的信息,心要静,即思想集中,排除杂念,用意即 以意识指导动作,意动行随。那么少林拳的动作或常人的其 他动作,都是意识为指导的,这又与太极拳有何不同呢?原 来太极拳的用意不是简单的有一个目的和命令,而是在整个 动作的过程中都是由意识领着躯体进行的,比如举手,不光 想着要举,而是从动作开始就用意识领着手,似乎逐渐排开 某种无形的阻力,或者逐渐让开某种无形的推力,即便举到 位了,应该挨方向了,这时意识仍应保持那种阻力或推力

    20、的 存在,只不过方向改变遂指挥手臂向新的方向移动, 这叫“劲断意不断”,实际上劲也没有断,这种意识指导动作,显然 不能靠肌肉的突然收缩来实现,所以强调“用意不用力” ,而且动作要慢。然而,用意不是看意,意识不能特别强,意 在有无之间,练到高级阶段,又能将用意溶于无意之中,所 谓“心机入妙,终归于无心”这要在练拳中细心体会。十二、什么是太极拳的“气”气是中国古典哲学和医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按气功学 的解释,它包括得之父母的先天之气(源气)和得之水谷与 呼吸的后天之气 (宗气 )现代科学已重视对气的研究,太极拳 强调“气沉丹田” “气遍全身” “中气贯顶”正说明气是运行 于人体,维持人的生命,

    21、祛病延年,提高人体机能的重要媒 介,气顺则体舒,体滞则疾生,虽然对气的本质仍然缺乏深 刻认识, 但是通过练拳可以感到气的存在, 例如指尖麻、 胀、 腹内“咕咕”作响,皮肤如虫爬状等等,最主要感觉还是全 身的充实圆满和动作的协调顺遂,久练会有气敛入骨之感。 但是,太极拳却不讲究运气,不须用意识导引内气的运行, “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只要心静体松,动作 用意不用力,则意到气到,所谓“以意领气”或“以心行气” 这又是太极拳比那种引导式气功的优越之处。 十三、如何做到全身放松 “放松、放松、放松”这是练拳时刻要注意的,然而放松不 等于放软,不僵不涩为“松” ,无气无意为“软” ,松中有稳, 松中有沉 - 沉着之沉,这才是真正的“柔” ,练拳时全身肌 肉关节要放松放开,凡用力处,不着意于肌肉的奋张,总以 意、气指挥身体之稳定运动,勿使“拙力”留滞于筋骨血脉 之间而来束缚身体,才能变化轻灵、圆转自如。


    注意事项

    本文(太极拳基本知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