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第8课 张居正改革.docx

    • 资源ID:13652763       资源大小:22.7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第8课 张居正改革.docx

    1、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第8课 张居正改革【第8课张居正改革】之小船创作目标导航1.张居正改革的历史背景、内容和作用。(重点) 2.张居正改革失败的教训。(难点)一、改革的背景1.内忧(1)嘉靖年间,蒙古贵族反复南下劫掠。(2)嘉靖、隆庆年间,政治腐败,财政困难。(3)阶级矛盾激化,人民起义此起彼伏。2.外患(1)东南沿海倭寇猖獗。(2)葡萄牙乘虚侵占澳门。3.号称“救时宰相”的张居正应运登上了历史舞台。思维点拨明神宗时,内阁首辅的作用基本上相当于以往的宰相。这个权力和地位为张居正改革提供了可能。二、改革的措施改革领域核心措施内涵作用政治领域尊主权,以法理政以皇帝名义严明法纪使

    2、内阁成为推行变法的中枢,提高了办事效率,为全面改革铺平了道路创设、颁行考成法审核各级官吏政绩,实行赏罚制度军事领域外示羁縻改善汉蒙关系,加强互市往来促进蒙汉经济发展;节省大量军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内修守备注意选将,积极练兵,加固长城经济领域(侧重税法)清丈田地清查天下田亩增加政府税收;减轻农民负担;刺激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推行一条鞭法田赋、杂税、力役统一按田亩核算;以银代役,计亩征银归纳总结一条鞭法的赋役制度的三个特点第一,按田地多少征收赋役。这种做法使政府既从掌握大量土地的地主手中增加了赋税,又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第二,简化了征税手续。众多赋役

    3、合而为一,使豪强地主和官吏难以在税收问题上舞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第三,以银代役和计亩征银,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促进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三、改革的结果1.表现:考成法和限制官员特权等制度、法令相继被废除。2.原因(1)明神宗贪欲膨胀,对权相劝教约束早怀不满。(2)变法触动了怙恶违法的豪强权贵及贪赃枉法的腐败官吏的权益,招致强烈反对。(3)张居正策略不当,结怨太多。史论要旨(1)一条鞭法是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的标志,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2)张居正改革是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体制的弊端。(3)张居正改革适应了明朝中期商品经济

    4、发展的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中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改革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改革的历程是曲折的。张居正身后毁誉,是历史的悲剧。知识图示主题张居正改革的内容及评价史料一一条鞭法规定:把田赋、原先按户丁征派的力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计亩征银”,官府用取代力役的丁银雇人服役;取消里甲征收的环节,统一由官府收解,因此叫一条鞭,或称“条编”。史料二肩劳任怨,举废饬弛,弼成万历初年之治。其时中外乂安,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功在社稷,日久论定,人益追思。明史张居正传史料解读表明一条鞭法简化了税制。指土神和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问

    5、题思考(1)史料一中张居正的赋税制度改革有何特点?提示田赋、力役和杂税合编,按田亩核算,征收银两。(2)从史料二看出,明史对张居正作出了高度评价。请列出支持史料观点的史实。提示实行边防新政,维护了边疆地区的稳定;进行赋税改革,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进行吏治改革,加强中央的权力,严明了法纪。对张居正改革的评价(1)积极性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基本上实现了“法之必行”“言之必效”。国家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在国防上增强了防御能力。一定程度上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2)局限性张居正倡导改革不是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而是为了巩固明朝的封建统治。变法不可

    6、能触动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只能作一些修修补补的改良,挽救不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总趋势。1.明史张居正传载:“又为以责吏治。初,部院覆奏行抚按勘者,尝稽不报。居正令以大小缓急为限,误者抵罪。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达到这种效果是因为张居正采取了()A.严肃纲纪 B.设立驿站制度C.创设颁行考成法 D.控制内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看出,由于张居正改革吏治,提高了行政效率,保证了新法的通畅。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考成法的效果。2.俺答汗主动与明朝言和修好,其主要原因在于()A.迎合当时边疆与内地经济依赖关系的需要B.俺答汗看到发动掠夺战争不如与明朝通好贸易更为有利C.为了促进双方人民

    7、的交流D.明朝疆域进一步扩大,实力进一步增强答案B解析俺答汗时期,发动的掠夺战争无法取胜,经济上又迫切需要换取农耕区的产品。3.他是平民出身的内阁首辅,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也因其巨大的历史功绩而被后世誉为“宰相之杰”。在其改革措施中整顿吏治的主要目的是()A.实现以法理政 B.确保政令畅通C.强化君主专制 D.杜绝贪污腐败答案B解析张居正认为“安民之要,惟在核吏治”,结合张居正改革之前令不行,禁不止,吏治混乱的现状可知,其目的主要是确保政令畅通。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为了改变“贪官为害”“驱民为盗”、吏治腐败的局面,改变因

    8、循敷衍、没有实效的官场恶习,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张居正创立了“考成法”,用以考核官吏的政绩。“考成法”规定评判官吏政绩好坏的标准以“安静宜民者”为上,“沿袭旧套虚心矫饰者”列下考。其方法是逐级考核,抚按以上述标准考核属吏,吏部以之考核抚按一级,朝廷以之考核吏部。如抚按不能悉心甄别、如实考核,则抚按为不称职,吏部应秉公汰黜之;如吏部未能精心核实处理,则吏部为不称职,朝廷宜秉公处置。逐级考核之外,还有随事考成的制度,即规定六部都察院及各衙门之间来往公文、传达处理均根据“道里远近,事情缓急,立定程期,置立文簿存照”。如有延误者,各级官吏都有责举报。如此月考、岁考,建立了严密的考核制度,使得“绝

    9、纲法度莫不修明”。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指出张居正推行“考成法”的目的和主要标准。(2)归纳“考成法”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答案(1)目的:整顿吏治。主要标准:“安静宜民”(不扰民,不乱政)。(2)特点:标准、职责明确;注重实绩;逐级考核,随事考成。作用:加强了监察,整肃了吏治;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保证了政令畅通。解析第(1)问,目的由材料中第一句话可得出;主要标准结合材料中“安静宜民者为上”来回答。第(2)问,特点根据材料逐句分析;作用则依据所学回答。课时训练基础达标1.张居正13岁参加科举考试,其才华即为湖广巡抚顾璘推许,但顾璘恐他少年得志易自满,特地嘱咐考官不予录取,三年后张居正再次应试

    10、,才被录取。这反映出()科举考试是明朝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科举考试无法选拔出真正的人才政府官员介入考试选拔,会影响其公正性科举制度始终是一种腐朽的考试制度A.B.C.D.答案B解析材料中反映了人为因素影响了考试的公正性,同时也反映出科举制是明朝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的说法不符合史实。2.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表明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C.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张居正认为农业和商业的发展相互促进,农商并重,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在意识形态上的

    11、反映,A项正确。3.张居正整顿吏治的根本着眼点是()A.尊主权 B.课吏职C.信赏罚 D.一号令答案A解析尊主权就是要树立朝廷的尊严,这是改革的前提基础。4.针对明中期以来边防残破的积弊,张居正倡行“外示羁縻,内修守备”的边防新政。下列体现“外示羁縻”思想成功的是()A.提高了长城防御体系的抗御能力B.打退了朵颜部首领南犯喜峰口C.加强了汉蒙间互市友好往来D.起用了戚继光等一批著名边将答案C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外示羁縻,内修守备”改革的具体措施进行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居正的“外示羁縻”,是在“内修守备”的前提下,力争改善汉蒙关系,积极加强友好往来。可排除A、B、D。5.一条鞭法中“赋役

    12、征银”办法的实行,具有的现实意义是()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城镇手工业雇佣劳动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有促进作用A. B.C. D.答案D解析“赋役征银”是我国赋役制度的一大进步,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现实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判断出均是正确的。6.明朝一条鞭法实施以后,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这表明()A.税收具有强制性的特点B.税收只有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两种形式C.税收是商品经济的产物D.税收具有调节经济的职能,对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答案D解析赋税征银,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货币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能力提升7.阅读

    13、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规定:把原来历代王朝规定征收的田赋(土地税)、徭役(农民无偿为国家服劳役)、杂税合并起来,折合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以白银形式统一征收;把徭役归入田亩之后,被国家征调而又不愿服徭役的人,可以出银雇人代役。当时“天下有不得不条鞭之势,张江陵(居正)不过因势而行之”,而此法达成“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也是张居正认为最值得炫耀的事。材料二明代中期,各地书院兴起,士大夫讲学之风日兴,各种新说层出不穷。万历年间,李贽在湖北麻城书院讲学时以“异端”自称,他嘲讽孔子并非圣人,“亦庸众人类也”,戏谑将孔子奉为偶像是“

    14、丑妇之贱态”,反对把“四书五经”作为统一思想的标准,认为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思考判断。张居正对讲学“特恶之”,在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中,指斥讲学是“群聚徒党”“空谈废业”,因此“尽改各省书院为公廨。凡先后毁应天府等处书院六十四处”。万历七年(1579年),根据张居正的建议,朝廷下诏禁讲学、毁天下书院。(1)依据材料一,说明“一条鞭法”对赋役制度的改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材料二反映了明末怎样的新思潮?(2)依据材料,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简评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和“禁讲学、毁天下书院”的行为。答案(1)表现:合并赋役项目,统一征收银两;以田亩多少为主要征收标准;允许纳银代役。新思潮:批判传统僵化的儒学思想,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反封建民主思想的萌芽。(2)“一条鞭法”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工商业经济兴盛的现实,放松了国家对人民的人身控制,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但其“禁讲学、毁天下书院”的行为,钳制和阻挠新思潮的兴起,强化了思想专制。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归纳“一条鞭法”的表现,由“李贽”可判断新思潮为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第(2)问,结合“一条鞭法”的影响和“禁讲学、毁天下书院”的消极影响回答。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第8课 张居正改革.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