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解读外国文学作品中重复结构的叙事意义.docx

    • 资源ID:13797011       资源大小:22.9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解读外国文学作品中重复结构的叙事意义.docx

    1、解读外国文学作品中重复结构的叙事意义解读外国文学作品中“重复”结构的叙事意义摘要 重复结构不仅是一种美学意义上的修辞手段,还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叙事策略。“重复”结构的运用蕴含着丰富的语篇叙事意义,主要表现在结构、声音、主题等方面。关键词 重复;叙事意义;主题;结构;审美关于叙事的讨论最早可追溯到柏拉图对叙事进行的模仿(mimesis)/叙事(diegesis)的著名二分说。到了18世纪,小说的正式出现引领着叙事走向更广泛更全面的讨论:小说的内容、小说的形式、小说的功能和读者的地位等。1832年,李斯特(Thomas Lister)开始运用“叙述视点”来分析小说作品。随后,亨利詹姆斯(Henry

    2、 James)、福斯特(E. M. Forster)和马克肖尔(M. Schorer)等诸位大师对叙事作出了更加深入的探讨,叙事理论因此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0世纪60年代,在结构主义与俄国形式主义相结合的大背景下,作为一门学科的叙事学在法国诞生,它研究的是所有形式叙事中的共同叙事特征和个体差异特征,旨在描述叙事(及叙事过程)中与叙事相关的规则系统。堪称为叙事学发轫之作的是弗拉基米尔普洛普(Vladimir Propp)的民间故事形态学,认为故事中的基本单位不是人物而是人物在故事中的“功能”,这完全打破了传统叙事理论中按人物和主题对童话进行分类的方法。1969年托多罗夫在发表的十日谈语法中写道:

    3、“这部著作属于一门尚未存在的科学,我们暂且将这门科学取名为叙事学,即关于叙事作品的科学。”这正是“叙事学”一词最早的出现。叙事学(法文中的“叙述学”)是由拉丁文词根narrato(叙述、叙事)加上希腊文词尾logie(科学)构成的。七卷本的大拉鲁斯法语词典将“叙事学”解释为“人们有时用它来指称关于文学作品结构的科学研究”;而新版的罗伯特法语词典将“叙事学”定义为“关于叙事作品、叙述、叙述结构以及叙述性的理论”。显然,两种定义有一共同点,即:它们都非常重视对文本的叙述结构的研究。这也正是为什么在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叙事者们不能满足于单纯的对叙事内容和叙事主题的追求。相反的,为了达到叙事目的和叙事

    4、效果,完美地凸现叙事主题,叙事者通常运用大量的叙事技巧和手段,其中不乏“重复”这一结构。一般来说,重复叙述指依靠重复某一词语或句段来达到特定效果的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重复结构不仅表现在字词和句子上的重复,还经常表现于作品主旨和文本结构的反复,可以说,“重复”结构更是一种叙事策略。因此,本文通过对文学作品中“重复”结构的分析,探究重复结构的实际运用使文学作品在声音、形式和内容等方面表现出的丰富的叙事意义。一、“重复”结构对叙事主题的统摄传统的叙事理论一直重视作品内容及社会意义,相关的讨论也止步于此。而到20世纪20年代,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艾亨鲍姆等人指出“故事”和“情节”之间存有差

    5、异:“故事”指的是作品叙述的按实际时间顺序的所有事件,“情节”侧重指事件在作品中出现的实际情况。这两个概念指代叙事作品的素材内容和表达形式。这也就表明了叙事学对叙事作品结构层次的划分。尤其是前文提到的叙事学的发轫之作弗拉基米尔普洛普(Vladimir Propp)的民间故事形态学在打破按人物和主题对童话进行分类的传统方法的基础上,主张故事中的基本单位不是人物而是人物在故事中的“功能”,并由此从众多的俄国民间故事中分析出31个“功能”。于是,继传统叙事学之后结构主义叙事理论出现了。这一理论立足于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文化理论,更加注重作品文本及其结构分析:注重作品的共性而不是具体的艺术成就;主要研究

    6、作品作者与叙述者,叙述者与作品中的人物,作者与读者等相互关系,叙述话语以及叙述动作等。随后出现的经典叙事学着重研究叙事作品中的技巧,聚焦于故事与话语两个层面。总而言之,文学作品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都有其叙事主题,都必然受其叙事主题控制。换言之,叙事手法的运用都必须以反映叙事主题的宏观命题为依据,而叙事手法的合理使用将会使文本主题得到进一步的深刻体现。劳治提出:“对重复的察觉是阐释语言在像小说这样的长篇文学作品中的作用的第一步。”(申丹2007:162)在狄更斯的作品Bleak House这部小说的开篇第一章中,fog一词重复达19次之多,构成了一个重要的词汇纽带,因而占据语义中心,使得主题彰显

    7、突出;同时,fog一词与bleak一词的应和共鸣确立了整个语篇的阴郁气息,暗指当时的社会阴暗。可见fog一词的反复出现不仅从结构上连贯了语篇,而且为小说主题埋下了伏笔,这种内在的认知关联性有助于阐释作品的主题意义。法国新小说的领军人物罗伯格里耶的反复在叙事上多方面、立体式地反复再现了人类历史长河中一些不断被重复的行为活动,把今天的现实同昨天的历史融为一体,从而引发人类对自我行为的深层思考(祖国颂2006:139)。他的小说嫉妒中重复出现的细节是阿X乌黑的头发:“她一扭头,漆黑的发绺就会随着轻柔的动作在肩上摆来摆去”;“精心梳理过的头发在窗前的明亮日光下闪闪发光”;“漆黑浓密的头发垂在肩头的白色

    8、丝绸上”。我们不难看出:丈夫的欣赏、爱慕渐渐转化为嫉妒。大部分的情节叙述可能是相似的某件事多次重复发生,而每次的发生又有细微的不同,这无疑会给受众传递出叙事者的所思所想,给人们提供一个观察世界、进一步阐释作品叙事主题的新视角。二、“重复”结构对叙事结构的凸显早在口头叙事作品伊利亚特、奥德修记中,合于作品的格律与韵脚的那些词组成为定式,并被反复地使用。插曲系列或整部作品的形式常基于下述一些原则而建立:重复(例如,为了成功而必需的三次尝试);趋中重复(第一个事件对应最后一个,第二个对应倒数第二个,等等)。这些结构层次有助于吟游诗人们创造诗行,讲述和连接各个故事,并将故事的整个过程牢记于心,同时又允

    9、许创造性的改变,允许提供新材料来填补由遗忘而造成的空白(华莱士马丁2005:26)。文学不是别的就是形式,内容仅仅是形式的效果;文学的形式之维包括从诗歌中的格律模式到小说中的叙事策略等所有东西。文学语言尤其是诗歌语言提供了一种近乎神秘谐和的体验,随之,各种对立的因素语言和意义、精神和物质、内容和形式、特殊和一般都和解了(迈克尔莱恩2006:5)。换言之,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语言和意向结构应该达成形式和意义的有机统一。经典叙事学在进行叙事形式描述时,常常预设了叙事的意义,也就是,对叙事形式进行预先阐释后再对叙事形式进行描述。但要将叙事的形式放在读者的阅读语境中,因为叙事形式的意义只有在读者的阐释

    10、框架中才能体现出意义,也就是说,叙事意义的确定权应该交给读者们。对于读者来说,阅读行为就是不断重新解读叙事发展、体验和理解具体情节变化的动态过程。事实上,无论一个事件怎样准确地重复了先前发生的一个事件,它们中间仍然隔着时间、环境等因素,也许还有它们各自随之瞬间产生的后果。这样,这些重复其实是有差别的重复,那么叙事基于相互疏离的时间和距离在“相似(事件)之重复”中阐述意义。就普鲁斯特的小说追忆逝水年华而言,故事描述了主人公对往事的追忆,但这个看似杂乱无章的追忆过程由重复出现在作品中的一个音乐片段(范德义尔的奏鸣曲片断)串联起来。这个小小的旋律重复出现在主人公“我”的回忆以及斯万的生活中,它串联起

    11、人物的所有回忆,使回忆本身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内容。因此,福斯特觉得该小说有一种“向前推进”的感觉(申丹2006:171)。这种“重复”出现在人物内心激起层层涟漪,是一个个引发人物思绪的点;事件通过人物意识得到重现,表现出了物理时空与心理时空的重叠;从而在构建并且凸显了文本的整体结构的同时,也构建并且凸显了文本的叙事主题与叙事内容,在读者心目中引发巨大的共鸣,进一步加强了叙事效果。三、“重复”结构对叙事审美的渲染申丹在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一书中,曾说明小说的艺术形式有两种不同层面:一为叙述结构,二为遣词造句;叙述学仅关注前者,而文体学仅关注后者,两者构成一种对照和互补关系。如果只注重叙事作品的

    12、内容而忽视其叙事结构形式,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叙事内容上,追求在叙事内容层面上的价值,而忽略对表现形式的操纵,就无法发现作品中独特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话语体现出来的修辞、美学功能。(一)形式美文学叙事中,通常一系列的事件原本彼此没有必然的联系,却由于叙事人对一个字词、一段语句、一定表达方式或情节的重复而彼此相关。这样有规律的“重复”手法为结构安排和空间想象提供了灵感,使叙述结构变得简单明了,形成一种直指中心的叙述网络。George Herbert 的名诗复活节翅膀中最短的诗行With thee 处于诗中两节每节的中间,占据了中央位置;每节其他各行都比它长,从长短句的角度看最短的也是最凸现最坚决最斩钉

    13、截铁的;而且从鸟的形状来看,With thee 也处于最核心的位置,因为该行上下都是鸟的翼展。诗人正是以如此丰富的形式美在宣布自己的坚定信仰,表达了自己想和上帝在一起的坚强决心。福斯特:“图式属于小说审美领域,虽然它与小说其他方面相关,比如人物、场景、话语,但它主要建立在完好的结构之上,那些具有审美观的读者从中可以发现缪斯的影子。”所谓沙漏形结构就是设计主要人物的故事情节在中途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使得原本处于对立面的人物发生碰撞,然后互相换位,最后各自回到不同的对立面。如法朗士的泰依丝、詹姆斯的专使,人物随着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这一进程与情节形成了一种对称的完整,犹如沙漏。而所谓环状结构就是指四

    14、方舞中的形态,如卢伯克的罗马景观。(E.M. Forster 2005:102104)福斯特这一研究“迈向了关于小说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美的探索”。正如福斯特从一开始就强调的那样,仅仅凭借文字艺术本身的属于似乎无法阐释小说艺术的原理,因此,我们必须借助几何图形和音乐感觉对文字以外的东西作出描述,这种东西就是小说作为一个形式与内容合二为一的整体在读者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美感。(申丹,韩加明,王丽亚2006:170)伊丽莎白毕肖普的六节诗中,诗的形式规定了它的关键词的重复与替换,外在的雨转换成了眼泪,眼泪又变成了“水壶上坚硬的小泪珠”,小泪珠又变成“像泪珠的纽扣”。而这些关键词则反映了痛苦从一个符号或事

    15、物到另一个符号和事物的移动的方式,这种移动从一种无法命名而只能以“它”指称的原初的失去出发,并且围绕着它运动。“眼泪”作为痛苦与失落的能指,不仅在形式上平衡地贯穿了整个六行诗,而且在有改造作用的心理的意义上也是流动的。在这种替换的转喻过程的每一步,痛苦的形象都重复了但同时又有所不同。这就是六行诗形式的治疗的魔力,这种形式允许变形与停止同时存在,对痛苦的强制性的重复上演却慢慢地削弱了它的力量,并把它转化成了一种喜剧(迈克尔莱恩2006:51)。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话语、句式的重复,使作品具有音乐似的结构,使散乱的片断凝聚起来,无论是词语的、事件的重复,还是意象的、行动的重复,良好的形式有利于读者理

    16、解作品,沟通情感,使作品形式更美观、更有序。(二)音乐美节奏是重复的产物。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重复:音乐的原则;唠叨:变成音乐的话”。任何一次不经意的重复都会在受众的心目中产生节奏感。如There is no absolute good,there is nothing absolutely right. All things flow and change,and even change is not absolute.(D.H.Lawrence:Why the Novel Matters)在这一小段中“absolute”重复出现三次,由于该词的元音【?覸】、【】、【u:】比较圆润,使得音

    17、韵、节奏和谐而强烈,在不断阅读过程中不停地撞击着读者的耳膜(李海红2002: 11581159),不仅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节奏,而且展示着人物的心路历程及其意义。激越、唐突的节奏会引发紧张感、惊惧感,而流畅、舒缓、恰当理想的叙事节奏一定会让叙事更加畅达,主题更加鲜明,渲染更加到位,作品更加精彩。“重复”手法的应用有关叙事的整体性,因为只有通观整部作品才能感受到叙事的节奏美,但美感又与情感需要相连,这样就制造了高潮和多变的效果,使文本获得更加深邃的意蕴。海明威的弗朗西斯麦康伯的短促幸福生活中有一段对弗朗西斯作为上流社会代表的描写,其中的话本来是应该在他的俱乐部说的,只是叙述者的声音重复了一个短语,就

    18、像是唱片上出现了一道划痕,以打击他的自大感:“He knewabout dusk-shooting,about fishing,trout,salmon,and big sea,about sex in books,many books,too many books,about all court games”(华莱士马丁2005:149)。如此简短的话语重复,蕴含着人们心态、思想、情绪诸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并营造出余味不绝、动感十足的环境氛围。在诗歌中,重复是最基本的修辞原则,体现于对押韵、格律、对仗等的要求。伊丽莎白毕肖普麋鹿一诗始终采用了意识行程的形式,尤其是重复手法的熟练运用,具有高度的

    19、“文学性”。第四节第一行文明化了的“道路(roads)”在下一行的“成排(rows)的糖械树”中得到回响,械树(maple)中的“ap”的发音在紧接着的两行(“有护墙板(clapboard)的农舍”与“有护墙板(clapboard)的教堂”交响)中的护墙板(clapboard)的发音中又得到了回响,这种重复将涉及到宗教的人类主体与自然的产品联系起来。声音的这一重复暗示着人类文明建造的自然性,在人们的相遇中,将主体感知转移到更加具有社会性的主体上面;这些力量和行为与语言的能力有关,这种能力使在其他情况下孤立的人类主体得到沟通。语音的和谐悦耳的重复,吸引注意力,运用与世界中的事物相当的声音,描绘人

    20、类生命中最原初最自然的东西,肯定性的理解(迈克尔莱恩2006:1723)。也就是说,理解性的重复引出了一种韵律的形式,具有以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审美效果,节奏简洁明快,一气呵成,渲染气氛,使肯定的理解与接受成为可能。诗歌中的重复艺术打破了平铺直叙的单调呆板,复沓升华,形散神聚,创造出叙事的独特魅力和令人折服的音乐效果。结 语文学作品中重复手法的熟练运用,能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叙事意义,强调主题,刻画人物,渲染气氛,造成读者心理上某种强烈的感受与震撼。同时,一味的重复讲述也会带来负面效应,会让人觉得行文单一,索然无味;更有甚者,阻碍故事叙述的进展,形成故事的停滞,显得啰嗦,造成文字缺乏、感情枯竭等恶劣

    21、后果。因此,如何充分恰当地运用“重复”这一叙事手法对于作品的内容展开和结构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如何恰当的对这一叙事手法进行翻译更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参考文献】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D.Anderson,“Sherwood Andersons Moments of Insight”,in Anderson,ed.Critical Essays on Sherwood Anderson,Boston:Hall,1981,pp.1591604罗伯格里叶.嫉妒M.漓江出版社,1987.5祖国颂主编.叙事学的中国之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6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美)迈克尔莱恩.文学作品的多重解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E.M.Forster,Aspects of the NovelM.Penguin Classics,2005.


    注意事项

    本文(解读外国文学作品中重复结构的叙事意义.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