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一语文综合复习月考分解.docx

    • 资源ID:13905695       资源大小:26.58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一语文综合复习月考分解.docx

    1、高一语文综合复习月考分解教学内容概要语文备课组教师:周老师年级: 高一学生: 日期:上课时间学生上课情况:主课题: 综合练习教学目标:1. 现代文阅读整体能力。2. 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3.材料作文的审题能力,思维能力。教学重点:1.现代文阅读整体能力。2.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教学难点:1.材料作文的审题能力,思维能力。家庭作业考点及考试要求:1.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和表达作用2.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常用的应用文。教学内容热身练习越调寨儿令冬 张养浩天欲明,觉寒生,打书窗只闻风有声。步出柴荆,遥望郊坰,滚滚势如倾。四围山岩壑都平,道途间无个人行。爱园林春浩荡,喜天地

    2、气澄清。巧丹青,怎画绰然亭。注郊,郊野。坰(jing),野外。绰然亭,作者隐居历城所建云庄别墅中的亭子。张养浩在云庄记中提到:“亭取其闲适名绰然。”15、“越调”是这首小令的曲调,“寨儿令”是曲牌16、对这首小令理解、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B(小令中描写雪景无“从大到小”的顺序)A.“步出柴荆”,是作者被扑打窗户的风声所吸引,因而打开柴门,出外观看郊野雪景开头写感觉,次写声音,再按从高到低、从远到近、从大到小的顺序,把郊外之雪描摹得令人陶醉。B.“滚滚势如倾”,是空中之景;“四围山岩壑都平”,是地面之景;“道途间无个人行”,是远景,也可理解为近景。C.通篇写雪,却不见“雪”字,连跟“雪”相

    3、关的“白、素、洁、皓、玉、练、絮、舞、飞、飘”之类也一个不用。D.“爱园林春浩荡”让人联想到岑参著名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生动描写,作者对雪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17、对这首小令景物描写的特色,请作简要赏析。第16题选项已暗示几个赏析角度,如:白描手法(见B项);描写景物客观、有层次(见C项及开头8句);构思、用语别致(独辟蹊径):描绘严冬雪景,通篇写雪,却不用一“雪”字(见D项);情景交融(第9、10句);直抒胸臆(第11、12句);气氛烘托(“滚滚势如倾”写风雪壮阔气势,有“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毛泽东词句)的纵览宇宙气魄”);角度变化:“四围山岩壑都平,道途间无

    4、个人行”,从岩壑、人踪不同角度写雪之厚、之阔,也写出雪野的空旷。提到一个特色1分,举例分析2分,表达1分。精讲阅读这些时候我住在朋友方的家里。有一天我们吃过晚饭,雨已经住了,天空渐惭地开朗起来。傍晚的空气很凉爽。方提议到公园去。 “洋车!洋车!公园后门!”我们站在街口高声叫道。一群车夫拖着车子跑过来,把我们包围着。我们匆匆跳上两部洋车,让车夫拉起走了。 我在车上坐定了,用安闲的眼光看车夫。我不觉吃了一惊。在我的眼前晃动着一个瘦小的背影。我的眼睛没有错。拉车的是一个小孩,我估计他的年纪还不到十四。 “小孩儿,你今年多少岁?”我问道。“十五岁!”他很勇敢、很骄傲地回答,仿佛十五岁就达到成人的年龄了

    5、。他拉起车子向前飞跑。他全身都是劲。 “你拉车多久了?”我继续问他。“半年多了,”小孩依旧骄傲地回答。 “你一天拉得到多少钱?”“还了车租剩得下二十吊钱!”我知道二十吊钱就是四角钱。 “二十吊钱,一个小孩儿,真不易!”拉着方的车子的中年车夫在旁边发出赞叹了。 “二十吊钱,你一家人够用?你家里有些什么人?”方听见小孩的答话,也感到兴趣了,便这样地问了一句。 这一次小孩却不作声了,仿佛没有听见方的话似的。他为什么不回答呢?我想大概有别的缘故,也许他不愿意别人提这些事情,也许他没有父亲,也许连母亲也没有。 “你父亲有吗?”方并不介意,继续发问道。“没有!”他很快地答道。 “母亲呢?” “没有!”他短

    6、短地回答,声音似乎很坚决,然而跟先前的显然不同了。声音里漏出了一点痛苦来。我想他说的不一定是真话。 “我有个妹子,”他好像实在忍不住了,不等我们问他,就自己说出来;“他把我妹子卖掉了。” 我一听这话马上就明白这个“他”字指的是什么人。我知道这个小孩的身世一定很悲惨。我说:“那么你父亲还在”小孩不管我的话,只顾自己说下去:“他抽白面,把我娘赶走了,妹子卖掉了,他一个人跑了。”这四句短短的话说出了一个家庭的惨剧。在一个人幼年所能碰到的不幸的遭遇中,这也是够厉害的了。“有这么狠的父亲!”中年车夫慨叹地说了。“你现在住在哪儿?”他一面拉车,一面和小孩谈起话来。他时时安慰小孩说:“你慢慢儿拉,省点儿力气

    7、,先生们不怪你。” “我就住在车厂里面。一天花个一百子儿。剩下的存起来做衣服。” “一百子儿”是两角钱,他每天还可以存两角。 “这小孩儿真不易,还知道存钱做衣服。”中年车夫带着赞叹的调子对我们说。以后他又问小孩:“你父亲来看过你吗?” “没有,他不敢来!”小孩坚决地回答。虽是短短的几个字,里面含的怨气却很重。 我们找不出话来了。对于这样的问题我还没有仔细思索过。在我知道了他的惨病的遭遇以后,我究竟应该拿什么话劝他呢? 中年车夫却跟我们不同。他不加思索,就对小孩发表他的道德的见解: “小孩儿,听我说。你现在很好了。他究竟是你的天伦。他来看你,你也该拿点钱给他用。”“我不给!我碰着他就要揍死他!”

    8、小孩毫不迟疑地答道,语气非常强硬。我想不到一个小孩的仇恨会是这样地深!他那声音,他那态度他的愤怒仿佛传染到我的心上来了。我开始恨起他的父亲来。 中年车夫碰了一个钉子,也就不再开口了。两部车子在北长街的马路上滚着。 我看不见那个小孩的脸,不知道他脸上的表情,但是从他刚才的话里,我知道对于他另外有一个世界存在。没有家,没有爱,没有温暖,只有一根生活的鞭子在赶他。然而他能够倔强!他能够恨!他能够用自己的两只手举起生活的担子,不害伯,不悲哀。他能够做别的生在富裕的环境里的小孩所不能够做的事情,而且有着他们所不敢有的思想。 生活毕竟是一个洪炉。它能够锻炼出这样倔强的孩子来。甚至人世间最惨痛的遭遇也打不倒

    9、他。 就在这个时候,车子到了公园的后门。我们下了车,付了车钱。我借着灯光看小孩的脸。出乎我意料之外,它完全是一张平凡的脸,圆圆的,没有一点特征。但是当我的眼光无意地触到他的眼光时,我就大大地吃惊了。这个世界里存在着的一切,在他的眼里都是不存在的。在那一对眼睛里,我找不到承认任何权威的表示。我从没有见过这么骄傲、这么倔强、这么坚定的眼光。 我们买了票走进公园,我还回过头去看小孩,他正拉着一个新的乘客昂起头跑开了。1. 小车夫在回答多少岁的问题时,为什么会“很勇敢、很骄傲地回答”?不到十五岁就能做到生活自理2. 小车夫在回答有没有母亲时,“声音里漏出了一点痛苦来”,为什么?表明对母亲的怀念3. 文

    10、中的“我”知道了小车夫的那些惨痛遭遇?父亲吸毒,一个人跑了;母亲被父亲抛弃;妹妹被父亲卖掉;他不到十五岁就要生活自理。4. 文中的“我”开始恨起小车夫的父亲来,表明“我”的什么态度?对小车夫的同情;对他父亲的谴责。5.文章结尾写小车夫“昂起头”拉车,表现了小车夫的什么性格?(用文中的词语回答)表现了小车夫倔强、坚定的性格。 巩固练习叙事之省,其流有二焉:一曰省句,二曰省字。左传载宋华耦来盟,称其先人得罪于宋,鲁人以为敏。夫以钝者称敏,则明贤达所嗤,此为省句也。A春秋经曰:“陨石于宋五。”夫闻之陨,视之石,数之五。加以一字太详,减其一字太略,求诸折中,简要合理,此为省字也。B若公羊称郄克眇,季孙

    11、行父秃,孙良夫跛,齐使跛者逆跛者,秃者逆秃者,眇者逆眇者。盖宜除“跛者”已下句,但云“各以其类逆”。必事加再述,则于文殊费,此为烦句也。C汉书张苍传:“年老,口中无齿。”盖于此一句之内去“年”及“口中”可矣。夫此六文成句,而三字妄加,此为烦字也。然则省句为易,省字为难,洞识此心,始可言史矣。D苟句尽余剩,字皆重复;史书之烦芜,其出此乎? (史通叙事)注流:指早已流传的方法。华耦(u):人名。盟:会盟。鲁:迟钝。郄(x)克、季孙行父、孙良夫都是人名。眇(mio),指瞎了一只眼。23、左传是解释 一书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春秋 24、“其有反于是者”是原文中的一句。它原先所在的位置是A、B、C、D中的

    12、 处。(填一个字母)B(考理解和把握思路能力。这句的意思是:有跟这相反的。此句承上文正面举例,并引起下文反面举例。)25、对上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是“总-分-总”结构,层次分明。另外,在论证时采用了举例和对比的方法。B、用迟钝的人来称赞聪敏,就知道华耦是贤达的人所耻笑的对象了,这就是省句。C、应该删除“跛者”下面的句子,只说“分别用相同类别的人去反对”就可以了。D、“年老,口中无齿”这句中省去“年”及“口中”就可了。否则就是用字烦琐。E、应该透彻了解“省句为易,省字为难”这些意思,你才能够谈得上编写史书了。F、如果句子多余,那么字也重复无用;史书写得烦琐杂乱,一

    13、定是出于这个原因。C、F(C句根据语境,“逆”应理解为“迎接”。F句从语境、语气可知,“其”为推测,应理解为“大概”。)26、请简述:在史书叙事简要的问题上,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观点?(4分)作者认为省句为易,省字为难;叙事应简要合理,力避重复杂芜。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叙事的省俭,它的方法有两种:一叫省句,一叫省字。左传记有宋人华耦来会盟的事,华耦说对方国家的先人得罪过宋国,迟钝的人认为他聪敏。用迟钝的人来称赞聪敏,就知道华耦是贤达的人所耻笑的对象了,这就是省句。春秋经写:“陨石于宋五。”听声是陨落,看去是石头,数量是五个。加一字太详细,减一字太简略,求得恰当适中,简要合理,这就是省字。有跟这

    14、相反的。像公羊说郄克瞎了一只眼睛,季孙行父秃顶,孙良夫跛脚,齐国派跛脚的人去迎接跛脚的人,秃顶的人迎接秃顶的人,瞎眼的人迎接瞎眼的人。应该删除“跛者”下面的句子,只说“分别用相同类别的人去迎接”就可以了。如果事情一定要再加叙述,文字就多费了。这就是烦琐的句子。汉书张苍传载:“年老,口中无齿。”这句中省去“年”及“口中”就可了。这六个字组成句子,三个字乱加,这就是烦句。省句容易,省字困难,应该透彻了解这些意思,你才能够谈得上编写史书了。如果句子多余,那么字也重复无用;史书写得烦琐杂乱,大概是出于这个原因。 拓展提高给“书虫”当夫人“书虫”是我母亲送给我先生的雅号,他敬受不辞。说他是“书虫”,自然

    15、与书有缘。先生在高校从事教学与研究逾卅五载,家中藏书少说也有两万册。当我们还住在旧居时,已是书满为患,但先生视为珍宝,待若上宾,并且任其喧宾夺主,几乎占领了家庭所有领土,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好不容易盼到迁移新居,“分居”的书籍终于统一归置到顶天立地的大书架里了,我还特意给先生买了一张非常宽大的写字台,好让他有个宽松、舒适的读书写作之地。然而好景不长。不知觉之间,写字台四周又摞满了书,形成高高矮矮的“书笋”,光洁的台面不久也被各种书稿覆盖,连喝水杯也没有容身之地。对此“惨”状,我实在目不忍睹。一日趁他外出,我花了两个小时整理写字台,自以为替他办成了一件好事。

    16、殊不知,我的整理反面打乱了他的秩序他按照自己的习惯去找东西,可东西已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在。”见此问题已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我从此不敢再替他整理写字台了。先生的藏书不仅耗尽了他大半生的积蓄,也耗去了他大半生的时间。从日出到日落,从周一到周七,从春夏到秋冬,只要他在家,除了吃饭、睡觉,便可以不挪窝锻造地读他那些永远读不完也永远读不厌的书。母亲关于“书虫”的灵感大抵由此而来。即使是旅途中,他与书的关系也难以“离间”。记得有一次他与几位同道乘火车去外地开会,我特意买了一副扑克给他带上,供他们一路消遣。出差回来他连声向我道谢。原来他一上车,便把扑克送给另人玩,

    17、自己却借此抽射去读书了。我曾经问他:如今商海大潮汹涌澎湃,读书人是否知道钱多的好处、生活享受的乐处?他抬头望了望我,不无歉意的说:“知道,怎么不知道。可我们这一代起码被耽误了十年读书和研究的时间,只有全力拼命赶才行啊。”说完,仍埋头读书。从此,我也不好再用这样的问题为难他了。有时,看到一些商界朋友“妇唱夫随”,双双出入于各种消费与娱乐场所,我也不免有点失落。但有一点,我心里是笃的:我的这位仁兄决不会有外遇,只要他有书。为了节省一切时间来读书、研究,他甚至不愿装修新居,说是装修好了,就得打扫、维护,时间花得太不值,末了还引经据典道:“这就叫做不为物役。”我只好无可奈何地回他一句:“但为书痴。”

    18、先生读书破万卷,但自己的论著并不很多。与那些著作等身的学者相比,他不算高产。我有时嗔轻他动作太慢。可每当我看到他那些写得一丝不苟的手稿,读到那些像他的人品一样不容置疑的文字时,我不能不心悦诚服。说来,我的先生既不风流倜傥,也非有钱有势。当初吸引了我、使我心甘情愿以身相许的,正是他那些写得工整隽秀而又朴实无华的情书。现在我常常是他的文章的第一读者。他总是谦虚地说想听听我的意见,于是关于他的或者别人的作品的讨论便成了我们之间交流最多的内容。有时我也会不经意地把自己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说给他听,他总是聚精会神地听着,很少插嘴,只是在重要问题上才发表些意见。起初我奇怪他何以那样客于言辞,后来才悟出他准是把

    19、我念叨的一切也当成书给“吃”了下去。而我则在向他倾诉之中审视了自己。赢得了自信。(取材于肖融给“书虫”当夫人)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所谓“惨”状,是说写字台及其周围又被书籍和文稿占据了,显得又乱又挤。B.“我从此不敢再替他整理写字台了”,说明妻子对丈夫有点畏惧。C.妻子有时“不免有点失落”,这表明她希望丈夫也能和自己一起享受点生活的乐趣。D.丈夫说“不为物役”妻子回他一句“但为书痴”。看来这对夫妇也存在着沟通障碍。E.丈夫做事非常认真细心,不论是写论文还是写情都一丝不苟。19.解释词语并回答问题。(6分)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本文里的特定含义。连电视对

    20、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答: 东西已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在。”答: 结合以上两句话以及文中其他类似的语句,简要说明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20.本文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书虫”形象。你认为第一段和第二段对“书虫”的描写各有什么侧重?这两段的内容有什么关系?(4分)21.文的结束句“而我则在向他倾诉之中审视了自己,赢得了自信”,深化了作者给书虫“当夫人”的感受。联系最后一段的有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例2(第五大题给“书虫”当夫人) 19解释词语并回答问题。(6分)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本文里的特定含义。连电视对面的沙发

    21、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东西已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在。”结合以上两句话以及文中其他类似的语句,简要说明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20本文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书虫”形象。你认为第一段和第二段对“书虫”的描写各有什么侧重?这两段的内容有什么关系?(4分)21文章的结束句“而我则在向他倾诉之中审视了自己,赢得了自信”,深化了作者给书虫“当夫人”的感受。联系最后一段的有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答案19“有电而无视”将“电视”一词分拆开来使用,表现了家里虽有电视却常常不能看的尴尬。“意识先于存在”化用哲学术语,是说东西已经被挪动了位置,

    22、自己仍然按照先前的记忆去找,自然找不到了。幽默(风趣、诙谐);富于书卷气(符合人物的修养和性格)。20第一问:第一段着重写“书虫”如何爱书。第二段主要写“书虫”怎样爱书。第二问:从“书虫”爱书,进一步写到他爱读书(研究、写书),两段描写逐步深化,丰富了“书虫”的形象。21要点一:丈夫耐心倾听而少插嘴,使妻子感受到丈夫的关怀、理解与尊重。要点二:妻子在向丈夫的倾诉中,也加深了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评析散文阅读给“书虫”当夫人中的三道主观试题,与2005年的合欢树相比,更加注重对文本一词一句的审视、筛选与挖掘。“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进一步得到重视。即便是第21题这样的有一

    23、定理解难度的试题,也以正确把握人物形象和作者情感为大背景、大前提。这三道主观试题中,第19题第一问、第20题第一问、第21题均属于“是什么”的范畴,即对一词一句、作者情感的理解;而“怎么写”(第20题第二问)、“怎么样”(第19题第二问)一类的问题,在数量上得到控制,且答案较为客观。实在的设问与清朗的答案,驱散了一些省市自主命题中所谓的文学感悟式的多元性设问与“空中楼阁”式的命题者的主观性答案,不仅优化了试题的区分效果,还将进一步规范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在语文高考这件事上,命题者与一线教师虽不是“共谋”关系,但他们有一项共同的使命,即通过彼此的配合,共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与母语运用能力。从

    24、这个意义上说,2006年的散文阅读命题,显示了命题组求真务实的优秀品格。自我测试周美字之纯,灵州回乐人。少隶朔方军,以才武称。赵保吉陷灵州,美弃其族,间走归京师。天子召见,隶禁军。契丹犯边,真宗幸澶州,御敌城北门,美慷慨自陈,愿假数骑缚契丹将至阙下,帝壮之,常令宿卫。天圣初,德明部落寇平凉方渠,美以军侯戍边,与州将追战,破之于九井原、乌仑河,斩首甚众。累迁天武都虞侯。元昊反,陕西用兵,经略使夏竦荐其材,擢供备库使、延州兵马都监。夏人既破金明诸砦(同“寨”),美请于经略使范仲淹曰:“夏人新得志,其势必复来。金明当边冲,我之蔽也,今不亟完,将遂失之。”仲淹因属美复城如故。数日,贼果来,其众数万薄金

    25、明,阵于延安城北三十里。美领众二千,力战抵暮,援兵不至,乃徙军山北,多设疑兵。夏人望见,以为救至,即引去。既而复出艾蒿寨,遂至郭北平,夜斗不解。美率众使人持一炬从间道上去,益张旗帜,四面大噪,贼惧走。获牛羊、骆驼、铠甲数千计,遂募兵筑万安城而还。敌复寇金明,美引兵由虞家堡并北山而下,敌即引却。迁文思使,徒知保定军。元昊大入,据承平寨。诸将会兵议攻讨,洛苑副使种世衡请赍三日粮直捣敌穴。美曰:“彼知吾来,必设伏待我。不如间道掩其不意。”世衡不听。美独以兵西出芙蓉谷,大破敌。世衡等果无功。自陕西用兵,诸将多不利,美前后十余战,平族帐二百,焚二十一,招种落内附者十一族,复城堡甚多。在军中所得禄赐,多分

    26、其戏下,有余,悉飨劳之。及死,家无余赀。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 德明部落寇平凉方渠 (2)其众数万薄金明(3) 洛苑副使种世衡请赍三日粮直捣敌穴 (4) 家无余赀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美以军侯戍边 美独以兵西出芙蓉谷B乃徙军山北 徙知保定军C夏人既破金明诸砦 既而复出艾蒿砦D累迁天武都虞侯 迁文思使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美领众二千力战”中的“力”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帝壮之 B阵于延安城北三十里 C间走归京师 D以为救至2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少隶朔方军,以材武称。 (2)金明当边冲,我之蔽也,今不亟完,将遂失之。、21金明地区的几次战役中,哪些事件能体现周美“善于智谋”? (3分)答案:17(4分)(1)侵犯 (2)通“迫”,逼近 (3)派发 (4)同“资”,钱财18(2分)D19(2分)C20(2分)(1) 小时候在北方军中服役,凭借才气与武功被称道。(隶 以 “被动句”) (3分)(2)金明正处在边界要冲的位置,是我方的屏障,现在如果不赶快修缮,将最终失去它。(冲 蔽亟 完 遂 “判断句”)(踩分点错一个扣一分,扣完为止。)21(3分)(1)预料夏人复来,请求复城如故。(2)徙军山北,多设疑兵。(3)使人持一炬从间道上山,益张旗帜,四面大噪。(可用自己的话回答)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一语文综合复习月考分解.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