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7、跨国公司和跨国经营-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如何发展.docx

    • 资源ID:1394213       资源大小:37.67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7、跨国公司和跨国经营-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如何发展.docx

    1、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作业答卷姓 名 学 号 学科专业 工商管理 科 目 跨国公司和跨国经营时 间 2013年5月29日 分 数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如何发展经济全球化、技术进步以及WTO带来的互动的经营环境结成一种互动的网络,单纯的市场交易关系不得不和企业之间的层级关系、网络关系交织在一起,经济全球化无形中将企业拉在彼此互动的一个经营平面上,而技术进步又使得企业之间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变得更加困难。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具有竞争所需一切资源的企业很少,企业合作战略创造企业价值的重要性逐步体现出来。企业间的合作不断增加,合作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形式越来越多样,合资、购并、联合、战略联盟等等方式

    2、在全球企业中掀起一阵又一阵热潮。“战略合作”作为企业重大的发展战略选择开始被理论界和实践界得以运用和研究。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化战略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战略类型,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寻求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实现国际化在理论中和实践中同样在进行着摸索和探讨。战略合作特别是对外合作成为了中国企业实现国际化的重要手段。本文的主题是中国企业国际化与战略合作问题研究。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国企业国际化和战略合作两个问题的研究,推动我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途径。本文通过对企业国际化理论的评价和对企业国际化内涵的理解,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我国

    3、企业目前国际化的不足和主要问题,最后,对如何推进我国企业在国际化发展提出了方法和建议。一、企业国际化理论20世纪60年代,史蒂文海默开创性的将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应用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分析,西方企业国际化理论由此诞生,进而激发了各国对国际化经营的种种理论探讨,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理论都有其产生的条件和发展的背景,而且许多理论问题并没有一致的结论,但它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企业国际化行为及必然性,解释了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成因和动机,涉及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跨国经营等主要方面,对企业国际化经营提出了理论途径,是企业制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基础。随着跨国公司的不断出现,企业经营出现了多国化

    4、趋势,巴克莱和卡森(Buckley and Casson)提出了内部化理论,从企业组织角度对国际化经营做出了分析。内部化理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科斯(Coase)的企业理论,另一个是区位理论。科斯的企业理论解释了为什么生产以及怎样生产的问题,区位理论则解释了在哪里生产的问题。内部化是指企业内部建立市场的过程,通过替代外部市场,来解决由于市场不充分而造成的交换不能正常进行的问题,一个企业将扩大到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利用公开市场交换进行这笔交易的成本或者等于另立一个企业的成本为止。跨国公司是内部化经营跨越国界的产物。市场内部化可以带来更便宜的土地、原材料,更廉价的劳动力,通过企业内部化

    5、,跨国企业可以节省交易费用,防止中间市场不完全性的消极影响,从而降低国际经营成本。内部化理论实际是科斯交易内部化思想的具体化,但它更侧重企业主观的角度,忽视国际客观经济环境。为了弥补以往理论的不足,在前人基础之上,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J.H.Dunning)提出了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该理论包括三个相互关联、密切相关的要素:所有权优势(Ownership)、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和区位优势(Location)。邓宁还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各国的经济结构、工业发展水平、市场劳动力供给以及政府政策等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各国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与区位优势是不同的。该理

    6、论是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为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使得企业更加注重对自身优势的分析和发掘,又注重对特定区位优势的识别和选择,据以制定全球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进步的成果,降低成本,谋求最大的利润。但是,该理论把优势绝对化了,静态化了,所以,它至少无法解释以获取高新技术为目的的跨国并购战,因为优势是相对的,并且是动态的和发展的。二、企业国际化内涵从上述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企业在外部经济环境和自身发展需求的压力和动力下,会选择国际化的道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的融合,我国企业也面临着这样的选择。要选择国际化,就必须先理解什么是国际化。虽然一个企业

    7、开展国际化经营的起点通常是国际贸易,从一个出口企业做起,但在一个企业仅仅进行国际贸易的时候,我们并不认为企业开始了国际化。综观当年欧美、日韩企业的国际化历程,真正的国际化必须将本身的价值链扩张到国际销售渠道、国际化的营销手段、寻求不同国籍的原料来源和最终跨国产品生产体系的建立,企业自身的品牌被世界诸多主要国家消费者所认知、所偏爱,形成忠诚的购买。我们一直宣扬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实现国际化,但我认为,一个企业的国际化不仅是要走出去,在海外投资生产、经营,还应该引进来,吸收国际资本,吸取国际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在经营惯例和标准方面与国际接轨,企业从内部机制、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到企业生产全球布点、营

    8、销网络,都是国际化的。正如我国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纷纷改革一样,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也必须先着手于一个国际化的企业组织的打造,没有良好的内在体制,一个企业就不会有生命力,而一个没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企业,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企业的,因此,在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中,我认为首先要打好基础,建立国际化的内囊,这也是企业形成国际级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所以,企业国际化要由内而外,内外兼修,这样的企业才能实现企业国际化的目标,成为世界级的企业。三、中国企业国际化现状中国加入WTO的几年以来,企业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对外直接投资强劲增长,对外直接投资和其它跨国经营活动的地域市场、行业领域

    9、也进一步拓展: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和对外投资;对外直接投资方向也从传统产业转向以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业在内的信息产业和商业分销领域(批发、零售、贸易等)。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方式正由传统的绿地投资,向跨国并购、股权置换等新方式转变。在探索以BOT(Build一Operate一Transfer,即建设一运营一转让投资方式)为主的新项目融资方中,也取得进展。目前,中国水电技术进出口公司、中国化学工程公司、四川电力公司等企业陆续以项目发起人身份在境外开展BOT,项目进展顺利。下面就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特点加以说明,并就目前中国企业国际化存在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1、中国企业国

    10、际化的进程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大体上分为如下几个阶段:起步阶段(1978一1988年):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企业国际化就是这时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国务院于1979年8月13日颁布了15项改革措施,其中明确规定允许出国办企业。1979年11月,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总公司与日本东京一商事株式会社在东京合资开办了“京和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在海外开办的第一家合资经营企业。标志中国企业正式开始进入国际舞台。(2)自觉推广阶段(1988一1992年):1988年,中国化工进口总公司获国务院正式批准为跨国经营试点单位,是中国企业国际化进入自觉推广阶段的标志。(3)战略发展

    11、阶段(1992年至今):1992年,“十四大”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企业开始把国际化发展提升到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角度,并使其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元化战略相结合,进而进入战略发展阶段。为了更好的参加国际竞争,扩大国际市场,中央于1999年初,适时地提出了“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针对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转型所提出的要求。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特点(1)多样化的企业国际化方式中国企业国际化方式多样,主要有:利用外资在境内开办

    12、“三资”企业;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扩展国际市场上企业进出口业务;在境外创建跨国公司;国内企业境外发行股票并上市交易。(2)国际化综合力量弱。我国企业平均投资水平偏低,投资方向以发展中小型项目为主。目前,国际上单项跨国投资的平均投资额:发达国家约为600万美元,发展中国家约为450万美元,而中国只有57万美元,只相当于发达国家平均投资额的.95%,是发展中国家平均投资额的12.67%。投资领域广泛但多属于资源开发和加工业:“三资”企业和中国海外投资的行业涉及面比较广,然而所投资的企业约一半在资源开发领域,另有约三分之一在加工领域。(3)缺乏国际市场拓展能力。虽然,中国海外投资企业分布于五

    13、大洲180个国家和地区,但有近1/3的企业设在港澳;与此同时,海外企业以国内公司派出机构居多,基本上由国内遥控,是国内总公司的补充或延伸,这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企业。说明中企业国际化缺乏真正向世界市场拓展的能力。3、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比较优势 在国际化的条件下,中国一些企业利用自已在加工制造方面的比较优势同国际企业进行有效整合,以低成本地进入国际市场,在各方面进行合理取舍,利用相对有限的资源形成合力,提高竞争力。(1)劳动力比较优势对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进行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劳动力充优势较其他生产要素明显。立足劳动力比较优势发展经济,是中国企业不可回避的实际选择,

    14、而传统产业领域可以成为劳动力优势发挥的空间。企业从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出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尤其体现在成本和价格水平上,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利润,进而加快资本的积累。这既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产品国际化的潮流,又符合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相对落后和劳动力资源巨大的国情。(2)市场的优势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最大的市场:从全球市场的消耗量来看,我国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技术应用,都构成了极大的市场需求空间。以电信市场为例,中国有上亿的电话用户;两亿的移动通讯用户;6800万的互联网用户。在全球化的竞争中,中国的市场发展空间巨大,相应的市场份额亦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

    15、们可以凭借这个优势来吸引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来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3)经济圈互补比较优势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中国内地与台湾、港澳三大地区形成了经济互补性合作。在各地区互惠互利、共同繁荣的前提下,共同发展并谋求与发达国家的竞争压力相抗衡,以提升圈内各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整体竞争力。香港、澳门已成为中国内地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境外投资者和主要的外汇来源地;台湾也是中国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的资金、国际联系和管理经营手段在内地应用的同时,内地近年来科技的迅速发展也弥补了台湾经济科技发展的不足,进而形成了中国海峡两岸优势互补和日趋紧密的经济依存关系。四、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

    16、问题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海外企业中盈利的占55%,其中多为非生产性企业;收支平衡的占28%;亏损企业占17%,以生产性企业居多。这种状况,不仅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不可同日而语,甚至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而微,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存在着以下突出的问题:1、竞争优势分析不到位英国著名跨国公司理论家约翰。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中对FDI(国外直接投资)进行分析,提出了企业进行境外直接投资、从事跨国生产经营活动的理论模式: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结合。企业国际化应明确自身优势所在。他认为所有权特定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只是

    17、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区位特定优势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如表1所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说明了企业在选择直接投资时应具备的优势。我国企业在从事国际化投资时往往存在优势不明,不了解自身素质及实力差距这一问题。表1 企业国际化经营方式与三种优势的关系经营方式优势类型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特定优势对外直接投资有有有出口贸易有有无技术转移有无无从规模和技术水平上,我国企业明显落后发达国家,先决条件不足导致动力不强,自然会影响企业开展国际经营活动的空间。加上我国公司普遍存在规模小,竞争力量弱,缺乏开发新产品和进行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问题,难以开拓和扩大国际市场规模。同时,我国企业自然

    18、赋予条件、技术装备条件、营销条件、资金实力也无法同发达国家相比,加上当前国际市场上极其低廉的资源成本,其外部过剩生产能力在各产业领域的边际成本同样远低于我国。依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当新增需求产生时,最先有条件加入供给行列的将是边际成本最低的生产者。所以说,我国企业走向国际首先遇到的障碍是自身素质及优势分析不足。2、国际化发展动力不足依照国家内贸部商业信息中心统计资料:自加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主要商品已由供不应求转为供求平衡和供过于求,出现相对过剩。从表面上看,我国现阶段生产能力和经济要素过剩,似乎为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可以把更多的经济要素输到国外。但是,相对不足的有

    19、效需求,这种过剩并非市场的简单饱和;以这种并不具有所有权优势的过剩经济要素进行对外投资,不会产生利好效应。有效需求不足,速度与效益不匹配使得中国企业向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后备动力。3、国际市场潜伏的过剩危机如果中国企业能够跨越自身优势不足,克服国内市场激烈竞争障碍,到达国际市场,它所面临的危机还有实物经济领域的潜在过剩危机。企业从事跨国经营的直接诱因是企业追求自身发展,谋求经营效益最大化;产品能否顺利实现从商品到货币转化是衡量国际化经营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受生产能力过剩、资产价格被高估、投资者信心不稳和宏观经济失衡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在长期内将难以恢复强劲增长。在国际资本充裕、资源

    20、成本趋于下降,技术进步持续加速的背景下,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出现大幅放缓,需求难以足额吸收供给,增加了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难度。世界整体经济增长放慢,国际上重要物质产品价格全面下滑,对我国国际化经营的产品优势起着逆推动的作用4、企业经营机制滞后在现阶段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管理水平的升级是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外国企业进入中国以后,往往要实现本土化战略;同样,中国公司到海外也要面对本土化的问题。到海外如何管理员工是我们所应该重视的一个方面。本土人员往往更容易了解本土市场,更容易凝聚当地客户 5、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较差 从中国企业拓展市场方式来看,贸易方式仍居主导地位。尤其是在拓展国际市

    21、场过程中:出口贸易甚至是间接出口仍是最主要的拓展方式。长期以来,中国大多数企业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与国外技术力量相比,所占比重很少。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无法同竞争力强、资金雄厚、市场占有率高的跨国公司相比,其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差的弱点也充分显露出来,进而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最大风险是不熟悉、不了解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一些旧有经营思想仍然存在。再有就是国际品牌缺失,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缺乏知名品牌,有专家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价值体系在未来将由品牌所决定。6、缺乏全面信息服务网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不断现代化,经济信息

    22、已经成为构成现代化大生产活动的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现代社会进入信息爆炸时代,谁能快速全面的掌握全球的经济信息、科技信息,谁就能把握了解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脉搏。被称为“第四次技术革命”的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性的信息化发展,使得企业能迅速了解国际市场变化情况。据波士顿咨询集团(BosotncnosultingGroPu)的调查资料显示,只有8%的亚洲企业全面实施了电子商务战略。调查报告的作者之一JimHemerling说:“企业如果不加紧发展电子商务,就会被逼出局。然而,在这方面行动迅速的企业实在少之又少。”但是,由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时间比较短,中国的信息服务网络尚未形成并发挥作用。这局限了我

    23、们对国外商情和商机的把握,使得我们对国外商情知之甚少,从时间上很难及时准确的反馈,从而阻碍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进程。7、宏观管理政策的制约当前,中国条块分割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打破,宏观管理政策的制定权仍分属国家各个部门,因此在制定各项管理政策时,各个部分往往过于倾向于本部门的局部利益,致使各项政策在执行时往往难以协调。这无疑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国际化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的宏观管理方面也有待于进行科学完善:诸如现行外汇管理规定(境外企业所得利润必须汇往国内,工业企业到境外筹措资金实行严格的抵押制度;项目建议需层层审批等),这些不太灵活的管理制度诚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无疑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灵

    24、活性,往往在从事国际贸易或投资时丧失很多先机(尤其是一些有时限的投资机会):再有就是企业缺乏独立的境外开发项目签约权、出国(境)人员审批权、对外融资权和自身外汇使用权等,这些都会影响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这里涉及到宏观环境优势这一概念:宏观环境比较优势是指与其他国家相比,一国经济实力、科技、教育、金融发展水平及政府政策和宏观调控体系等方面为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提供的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种环境应该能够产生积极的诱发和促进效应。宏观环境优势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并与企业国际竞争力共同作用。新加坡的国际竞争力曾居世界之首,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此。五、促进企业国际化的宏观政策支持体系综观发达国家

    25、和地区对企业发展的政策和各种举措,有这样三大特点:一是各国在推行各种政策的同时,都十分强调企业的主体地位,充分运用财政、信贷、税收等经济杠杆的作用对企业施加影响;二是各种政策如指导政策、扶持保护政策、调节经济政策等,都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而且对于法律条文都加以详细、具体的规定;三是大部分国家关于企业的各种扶持政策涉及到所有企业的运作和发展。各类各种法律相互配套,协调一致,保证政策的完整性。1、加大对企业的金融与财政扶持可以考虑建立扶持企业发展的国家政策性银行国家企业银行,对有利于公共发展的中小型投资项目给予信贷支持。例如,对于开发与引入高科技的企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环境保护项目、新建项目等

    26、,经国家企业银行审核后提供低息贷款或信用担保。此外,国家进口银行对企业发展出口提供出口信贷支持。同时,国家应尽快明确,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城市合作银行以及300个中心城市正在组建的城市商业银行、4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正在组建的不小企业信贷部,是为企业包括乡镇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主渠道。借鉴国外政府扶持、援助企业发展的经验,建议由财政拨款设立政策性的贷款担保机构,专门为企业申请贷款提供担保。同时,由财政和商业性保险机构共同出资设立再保险机构,为贷款担保机构再保险。建立财政贴息机制,为产品确有市场、技术确实先进的企业提供贴息贷款。2、积极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技术创新

    27、体系重要主体的企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正处于产品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但是吸收新技术的能力相对薄弱,技术研究开发的硬件和软件相对不足。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面前,一些企业开始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各级政府要利用结构调整的时机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使我国企业的素质上一个台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3、积极推动企业信息化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信息化可使企业节省交易成本,可使企业通过互联网在全球销售产品和服务,也可使企业在交易时获得充分信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企业作为社会个体不可能自发地组织起来去完成庞大的信息网络,这个就需要政府出面

    28、来推动。政府应该重视向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商机和信息。政府政策的透明度要高,要把接受企业的咨询作为政府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并针对企业的经营和出口市场的开拓等提供咨询、培训、政策指导等服务。另外,我国政府还应通过驻外使领馆的贸易专员向我国企业提供各国市场信息,组织参加展会等服务,对中小型出口企业到国外参展或进行市场调查提供适当额度的差旅费资助,这些都有助于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化。美国和日本在推动企业信息化方面做得比较好。据统计,美国1999年花费100亿美元用于实施企业电子商务计划。同时为了鼓励客户上网购物、消费,增强客户上网交易的安全感.美国联邦交易委员会建立了Internet实验室,对Inte

    29、rnet上日益增多的欺诈行为采取行动、美国和加拿大的执法部门还建立了Consumer Sentinel数据库,记录了17万以上消费者对电话推销者、邮购公司和Internet商品的投诉,为企业信息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日本从80年代初建立了日本企业事业团信息中心,加强和完善支援企业机构的跨区域合作实现信息共享,还将各国立、公立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新技术及各种经营信息通过网络提供给企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另外,日本政府还建立大型国家级信息系统,推动企业信息化管理、这些都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4、协助企业建立防范国际化经营风险的预警机制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贸易上和投资上的风险,而企业防范国际化经营风险

    30、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信息问题、技术问题及恰当的决策。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成本和人才问题。鉴于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政府应该利用其有形的“手”为企业创造一个有利于其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对于国际化经营的企业,政府可以在信息支持、技术支持、人力资源支持、法律援助、完善金融和保险体系等方面给予援助,引导企业建立切实可行的危机预警和应对处理机制,增强其生存和竞争能力。以四川省为例。据统计,从1988年到2005年11月底,国外发起的涉及四川省出口产品的贸易壁垒调查中,几乎遭遇了所有的主要贸易壁垒类别。其中反倾销27起、反补贴1起、保障措施1起、“特保”措施1起、技术性贸易壁垒4起、知识产权调查4起。为

    31、了指导企业规避风险,四川省商务厅表示,将建立健全反倾销及产业损害预警机制,通过对国际经济发展变化、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异常情况的连续性监测,分析其对四川省产业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时向企业发布相关信息,制定应对预案。选择国际化经营是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来提升自身竞争优势的重要策略,但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与国内经营相比,除了会遇到国内企业现在普遍存在的融资难,还会遇到比国内经营更多的障碍和风险。为了确保企业能够长久稳定地生存和发展,除了企业自身问题以外,政府要加大对企业的扶持,为企业国际化提供配套服务,帮助企业扫清国际化发展的障碍。六、加强与国际企业的接轨我国加入WTO这样一个

    32、世界性的经贸组织,标志着我国经济真正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参与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作为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与世界经济接轨,其前提是要遵循WTO的“通则”及有关国际贸易的规定。但是,大多数企业由于先天不足的缘故,缺乏创新能力,缺少品牌战略,相当多数的企业还依靠仿制生存,有意无意的假冒、盗版行为较为普遍,这些企业如不迅速转变经营行为,必然要遭到淘汰。1、制定高新技术战略针对我国企业技术水平落后、工艺设备陈旧、产品档次低的现状,应尽快制定支持和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的政策和法规。以协作、挂靠、配套等形式,加强与研究开发机构、科研单位的合作,通过提供试验场所、设备,配备辅助人员,提供研制经费等,与国内外一流的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型的产、学、研联合体,获得优先享用技术专利及产品的生产经营权。经常


    注意事项

    本文(7、跨国公司和跨国经营-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如何发展.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