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单元检测.docx

    • 资源ID:13946032       资源大小:24.08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单元检测.docx

    1、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单元检测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单元检测姓名: 班级: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回过头来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进京赶考”意味着什么? ( )A意味着中国革命的胜利结束 B意味着新中国的建立 C意味着共产党人面临着执政和建设的新任务 D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下列不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是 ( )A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B采用公元纪年 C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3北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

    2、。1949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 ( )A英法联军烧杀抢掠 B康、梁组织公车上书 C五四运动 D开国大典4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乐队凑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想一想,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 )A当时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B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 D有28个团体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5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其中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事件是 ( )A新疆和平解放 B青海和平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 D云南和平解放 6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

    3、敌人的战斗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严守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 ) A B C D7下列诗句(歌词)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是 (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8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重大意义? ( ) A美国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B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C标志着朝鲜半岛的统一 D彻底消灭了美帝国主义9“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魏巍)“他们”指

    4、的是 ( )A红军 B八路军 C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10下面这幅图片,是土地改革时,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给农民自己。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这次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B改革中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C地主也可以分到一份土地,自己耕种,自食其力。D这次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2分)1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以 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任命 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12、 年,以 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

    5、抗击美国侵略者。13、土地改革到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 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三、连线题(8分)开国大典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1950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 1949年9月四、材料分析题(32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其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6、永垂不朽!回答:(1)“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以来?(2分) (2)“三十年以来”指什么事件以来?它标志着什么?(4分) (3)“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什么事件?(2分)标志着什么?(2分)从那时起,中国人民的内外敌人是谁?(4分) (4)今天,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纪念革命先烈?怎样继承革命事业?(2分) 15分析图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跨过鸭绿江 朝鲜战场图示 抗美援朝纪念碑 抗美援朝纪念章 (1)美国出兵朝鲜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同时美国直接干涉新中国内政的事件是什么?(4分) (2)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目的是什么?率军入朝的司令员是谁?你还能举出以前学过得他的事迹吗?(6分)

    7、(3)在抗美援朝中,涌现了无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试举例并谈一谈他们所体现出的崇高品质?(4分) (4)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要居安思危。结合抗美援朝以及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谈一谈怎样才能取得抗击外族入侵的胜利?(2分) 三、简答题(28分) 16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10分)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17建国初的土地改革何时开始,何时结束?(4分)为搞好这次改革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文件是什么?(2分)土地改革的完成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8分) 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5CCDCC 6-10CDBDB二、 填空题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周

    8、恩来12、1950 彭德怀13、1952年 3亿多三、 连线题开国大典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1950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 1949年9月四、 材料题14(1)解放战争以来 (2)五四运动以来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3)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 (4)我们这一代青少年要深深懂得,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凝聚着千百万革命前辈的牺牲和艰苦斗争,我们应发扬革命前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15(1)美帝国主义不甘心在中国的失

    9、败,企图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朝鲜和中国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朝鲜只是一个跳板。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2)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彭德怀 百团大战 (3)黄继光 邱少云 热爱祖国、不怕困难、英勇战斗、不怕牺牲(4)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走科技强军之路,不断壮大国防力量;继承发扬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的光荣传统等。 13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

    10、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杯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措施:抗美援朝运动 土地改革运动 141950年 1952年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历史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试卷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A、党的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B、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

    11、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2、“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春天”的含义是( )A、“文革结束” B、包产到户 C、科教兴国 D、改革开放3、“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富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赞赏的是( )A、建立经济特区,实现改革开放 B、香港、澳门回归祖国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4、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中共哪次代表大会上(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

    12、十五大5、“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体现新中国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则是( )A、各民族一律平等 B、发展少数民族经济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传统6、我国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是( )A、主权归属不同 B、外交政策不同C、社会制度不同 D、经济政策不同7、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 )A、特区问题 B、香港问题 C、台湾问题 D、澳门问题8、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尊重历史与现实C、“一国两制” 的构想 D、香港的顺利回归9、在回

    13、忆中英两国历经曲折最终达成关于香港问题的协议时,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在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最能说明的道理是( )A、英国已经丧失了其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B、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是香港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C、中国人民在国家主权问题上绝不会妥协D、英国不愿意在香港问题上与中国对抗10、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海峡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其核心是(

    14、)A、民主集中制 B、解放思想C、实事求是 D、改革开放1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城乡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C、废除人民公社 D、允许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13、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的衣柜中不会出现的是( )A、蓝上衣 B、黄军装 C、牛仔裤 D、连衣裙14、下列生活情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不再有的是( )A、城镇居民凭粮票油票购买食品 B、人们的服饰丰富多彩展示个性C、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D、人均居住面积增大,住房条件改善1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

    15、地B、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16、在“一国两制”构想中,对台湾政策不同于港澳地区的是( )A、设立特别行政区 B、享有高度自治权 C、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D、社会经济制度长期不变17、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深圳 上海浦东 汕头 珠海 北海 厦门A、 B、 C、 D、1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是( )A、集体化、商品化、专业化 B、公有化、社会化、商品化C、私有化、专业化、商品化 D、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19、“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

    16、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这是邓小平在什么时候发表的谈话(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1980年创建经济特区时C、1985年城市国企改革时 D、1992年在南方视察时 20、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的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二、改错(辨析)题:(20分)一、改错题(请用横线找出错误的地方,并加以改正。每题4分,共16 分)1、中共十四大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2、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3、民族平等是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4、我国彻

    17、底结束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占领的标志性事件是新中国的成立。二辨析题:(4分)1970年福建汉族农民王小二在政策的鼓励下承包了10亩土地,全家人艰苦地干了一年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生活有了改善,全家人打心里乐开了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找出文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三、材料题:(共20 分)一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现代化建设,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 改变

    18、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它本身就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请回答:请你用两句话简要概括材料的主要观点。(3分)请用史实说明“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3分)你认为材料中的“革命”是指什么?(2分)“革命”的目的是什么?(2分)二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有关台湾问题:材料一: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历史上曾有三次被迫与祖国大陆分离。材料二: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现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

    19、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摘自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材料三: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间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摘自江泽民接受法国国际政治杂志采访时的谈话第一次分离中,谁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2分)第二次台湾回归是哪一政府如何解决的?(2分)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是指什么?(2分)它后来有何发展?(2分)材料三中江泽民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强调什么?(2分) 四、综合题:(共20分)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作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某

    20、校拟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开展历史小论文征集活动。下列是主办者设计的参赛论文的框架,请你将它补充完整。标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我见第一部分 追溯历史写出新中国成立后到1980年,我国政府在推进农村建设方面采取的三项措施。(6分)第二部分 关注焦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你关注的问题会是什么?(2分)第三部分 出谋献策从对上述历史的追溯中,请你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一点建议。(必须做到论从史出)(2分)2、假如2008年夏天,你将陪一个外国考察团到安徽凤阳县农村考察,外国友人请你介绍1978年以来该地发生的主要变化,并简要分析1978年以来凤阳县农村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你准备如何介

    21、绍?(7分)外国友人请你讲一讲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地社会生活方面的新鲜事物,你能讲出一两个吗?(3分) 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C A B C C C B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A C A D C D D D D二、改错(辨析)题:(20分)一、改错题(请用横线找出错误的地方,并加以改正。每题4分,共16 分)1、十四大改为十五大 2、澳门改为香港 3、民族平等改为民族区域自治 4、新中国的成立改为澳门的回归(二)辨析题:(4分)错误:1970年王小二承

    22、包了10亩土地。理由:1970年实行人民公社化,集体耕种土地。(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逐步推广的。)三、材料题:(每题10分,共20 分)一现代化建设是全党的中心工作。现代化建设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干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言之有据皆可)“革命”就是指改革,目的就是为了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二郑成功 南京国民政府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将台湾收回。平等会谈。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下,进行政治谈判,实现和平统一。(4)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促进两岸经济的交流,互补互利。

    23、阻碍因素:台湾岛内的分裂倾向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并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独”等分裂活动严重阻碍着和平统一的进程。四、综合题:(每题10分,共20分)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农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20世纪50年代)政府引导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率先开展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改善贫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好社会保障和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等。(言之有理即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注重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依据国情制定政策等。(言之有理即可)2、1978年以来,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人民生活水平大为改善,农村经济走向繁荣。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地社会生活方面的新鲜事物的介绍,属于开放性问题,只要学生的回答符合题目要求,均可给分。你把两个单元整合一下就好了。


    注意事项

    本文(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单元检测.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