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docx

    • 资源ID:13948381       资源大小:33.65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docx

    1、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篇一: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与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还原性 化合价升高 弱氧化性 还原剂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 氧化剂 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氧化性化合价降低 弱还原性 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氧化剂: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物) 还原剂: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物) 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所得生成物; 还原产物

    2、:氧化剂被还原所得生成物。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双线桥: 氧化剂 氧化产物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电子转移表示方法 单线桥: 电子 还原剂 氧化产物二者的主 表示意义、箭号起止 要区别: 电子数目等 依据原则: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 找出价态变化,看两剂分子式,确定升降总数; 方法步骤:求最小公倍数,得出两剂系数,观察配平其它。有关计算:关键是依据氧化剂得电子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数相等,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变化 变化 反应物 产物page 、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元素周期律)、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由氧化还原反应方向比较;(氧化性:氧化

    3、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根据(氧化剂、还原剂)元素的价态与氧化还原性关系比较。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又有还原性。、活泼的非金属,如cl 、元素(如mn等)处于高化合价的氧化物,如mno 氧化剂:、元素(如s、n 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 、元素(如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 、元素(如c、s等)处于低化合价的氧化物,如co、so 还原剂:、元素(如cl、s 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酸,如浓hcl、h 、元素(如s、fe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如na 概念: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离子

    4、互换反应 离子非氧化还原反应 碱性氧化物与酸的反应 类型: 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 离子型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一般离子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方程式:用参加反应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表示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离子反应: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篇二: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 实质: 有电子转移(得失与偏移) 特征: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还原性 化合价升高 弱氧化性 变化还原剂 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 反应物 氧化剂 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变化 氧化性 化合价降低 弱

    5、还原性 氧化还原反应: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氧化剂: 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 的物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物) 还原剂: 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 的物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物) 氧化产物: 还原剂被氧化所得生成物; 还原产物: 氧化剂被还原所得生成物。失电子,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双线桥: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得电子, 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 电子转移表示方法 单线桥: 电子 还原剂 + 氧化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二者的主 表示意义、 箭号起止 要区别

    6、: 电子数目等 依据原则: 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 找出价态变化, 看两剂分子式, 确定升降总数; 方法步骤: 求最小公倍数, 得出两剂系数, 观察配平其它。有关计算: 关键是依据氧化剂得电子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数相等, 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概念及转化关系 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 产物 、 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元素周期律) 、 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 由氧化还原反应方向比较; (氧化性: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 还原剂 还原产物) 、 根据(氧化剂、 还原剂) 元素的价态与氧化还原性关系比较。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 最低价只有还原性,

    7、 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又有还原性。、 活泼的非金属, 如 cl2、 br2、 o2 等; 、 元素(如 mn 等) 处于高化合价的氧化物, 如 mno2、 kmno4等 氧化剂: 、 元素(如 s、 n 等) 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 如浓 h2so4、 hno3 等 、 元素(如 mn、 cl、 fe 等) 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 如 kmno4、 kclo3、 fecl3、 k2cr2o7 、 过氧化物, 如 na2o2、 h2o2等。、 活泼的金属, 如 na、 al、 zn、 fe 等; 、 元素(如 c、 s 等) 处于低化合价的氧化物, 如 co、 so2等 还原剂: 、 元素(如

    8、cl、 s 等) 处于低化合价时的酸, 如浓 hcl、 h2s 等 、 元素(如 s、 fe 等) 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 如 na2so3、 feso4等 、 某些非金属单质, 如 h2 、 c、 si 等。概念: 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 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离子互换反应 离子非氧化还原反应 碱性氧化物与酸的反应 类型: 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 离子型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一般离子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方程式: 用参加反应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表示方法 写: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离子反应: 拆: 把易溶于水、 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

    9、离子形式; 离子方程式: 书写方法: 删: 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 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原子种类、 个数、 电荷数是否相等。意义: 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 还能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本质: 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金属、 非金属、 氧化物(al2o3、 sio2) 中学常见的难溶物 碱: mg(oh)2、 al(oh)3、 cu(oh)2、 fe(oh)3 生成难溶的物质: cu2+oh-=cu(oh)2 盐: agcl、 agbr、 agi、 caco3、 baco3 生成微溶物的离子反应: 2ag+so42-=ag2so4 2-=caco3 +2oh- 发生条

    10、件 由微溶物生成难溶物: ca(oh)2+co3生成难电离的物质: 常见的难电离的物质有 h2o、 ch3cooh、 h2co3、 nh3 h2o 生成挥发性的物质: 常见易挥发性物质有 co2、 so2、 nh3等 强弱比较 氧化剂、还原剂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遵循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定义: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符号: h 单位: 一般采用 kj mol-1 测量: 可用量热计测量 研究对象: 一定压强下在敞开容器中发生的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反应热: 表示方法: 放热反应h 0, 用 - 表示; 吸热反应h 0, 用 + 表示。燃烧热: 在 101kpa 下, 1mo

    11、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定义: 在稀溶液中, 酸跟碱发生反应生成 1molh2o 时的反应热。中和热: 强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 h+(aq)+oh-(aq)=h2o(l); h弱酸弱碱电离要消耗能量, 中和热 | h| 57.3kj mol-1 =-57.3kj mol- 原理: 断键吸热, 成键放热。反应热的微观解释: 反应热=生成物分子形成时释放的总能量-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 定义: 表明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意义: 既表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 、 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若反应是在 298k, 1atm

    12、可不注明; 方程式 、 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或晶型; 书写方法 、 h 与方程式计量数有关, 注意方程式与h 对应, h 以 kj mol-1单位,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或分数。、 在所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后写下h 的 + 或 - 数值和单位, 方程式与h之间用 ; 分开。盖斯定律: 一定条件下, 某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 反应的总热效应相同。化合反应 a+b=ab 分解反应 ab=a+b 置换反应 a+bc=c+ab 复分解反 ab+cd=ac+bd 氧化还原反应 概念、 特征、 本质、 分析表示方法、 应用 化学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无变化分类 离子反应本质、 特点、

    13、 分类、 发生的条件 分子反应 反应热与物质能量的关系 放热反应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吸热反应 燃烧热 中和热 按物质类别 和种数分类 按化合价有按实际反应的微粒分类 按反应中的 能量变化分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物质的量 、 定义: 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符号: n 物质的量 、 单位: 摩尔、 摩、 符号 mol 、 1mol 任何粒子(分、 原、 离、 电、 质、 中子) 数与 0. 012kg12c 中所含碳原子数相同。、 架起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之间联系的桥梁。、 定义: 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 、 符号 na 、 近似值: 6.02 102

    14、3 、 定义: 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叫 基本概念 气体摩尔体积: 、 符号: vm 、 单位: l mol-1 、 定义: 单位物质的量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 摩尔质量: 、 符号: m 、 单位: g mol-1或 kg mol-1 、 若以 g mol-1为单位, 数值上与该物质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定义: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 、 符号: c(b) 、 单位: mol l-1 、 定律: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 相同体积的作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依据mvm=vn=c来判断。物质结构 元素

    15、周期律 中子 n(不带电荷) 同位素 (核素) 原子核 质量数(a=n+z) 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 z(带正电荷) 核电荷数 元素 元素符号 原子结构 :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主族元素的 决定原子呈电中性 (az电子数(z 个): 化学性质及最高正价和族序数 体积小, 运动速率高(近光速), 无固定轨道 核外电子 运动特征 电子云(比喻) 小黑点的意义、 小黑点密度的意义。决定 排布规律 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 表示方法 原子(离子) 的电子式、 原子结构示意图 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的递增: 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律 、 原子半径呈周期

    16、性变化 、 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 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元素周期律和 排列原则 、 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排依据形式 元素周期表 、 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 排成一个纵行。现、 短周期(一、 二、 三周期) 周期(7 个横行) 、 长周期(四、 五、 六周期) 周期表结构 、 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 、 主族( aa 共 7 个) 元素周期表 族(18 个纵行) 、 副族( bb 共 7 个) 、 族(8、 9、 10 纵行) 、 零族(稀有气体)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 核电荷数, 电子层

    17、结构,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原子种类 编具体表x)七主七副零和八 三长三短一不全 、 原子半径 性质递变 、 主要化合价 、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 电子层数: 相同条件下, 电子层越多, 半径越大。判断的依据 核电荷数 相同条件下, 核电荷数越多, 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条件下, 最外层电子数越多, 半径越大。微粒半径的比较 1、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如:na mg al si p s cl. 2、 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 li na k rb cs 具体规律: 3、 同主

    18、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 f- cl- br- i- 4、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如: f- na+ mg2+ al3+ 5、 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 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 fe fe2+ fe3+ 与水反应置换氢的难易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 金属性强弱 单质的还原性或离子的氧化性(电解中在阴极上得电子的先后) 互相置换反应 依据: 原电池反应中正负极 与 h2化合的难易及氢化物的稳定性 元素的 非金属性强弱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 金属性或非金属 单质的氧化性或离子的还原性 性强弱的判断 互相置换反应 、 同周期元素的金属

    19、性, 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 如: na mg al; 非金属性,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 如: si p s cl。规律: 、 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 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 如: li na k rb cs; 非金属性, 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 如: f cl br i。、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定义: 以12c 原子质量的 1/12(约 1. 66 10-27kg) 作为标准, 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其国际单位制(si) 单位为一, 符号为 1(单位 1 一般不写) 原子质量: 指原子的真实质

    20、量, 也称绝对质量, 是通过精密的实验测得的。如: 一个 cl2分子的 m(cl2) =2. 657 10-26kg。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各核素的质量与12c 的质量的 1/12 的比值。一种元素有几种同位素, 就应有几种不同的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诸量比较: 如35cl 为 34. 969,37cl 为 36. 966。(原子量) 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是对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近似整数值, 数值上与该 核素的质量数相等。如:35cl 为 35,37cl 为 37。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是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如: ar(cl)=ar(35

    21、cl) a% + ar(37cl) b% 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用元素同位素的质量数代替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其丰度的乘积之和。注意: 、 核素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通常可以用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代替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必要的计算。定义: 核电荷数相同, 中子数不同的核素, 互称为同位素。(即: 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或核素) 同位素 、 结构上,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特点: 、 性质上, 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只是某些物理性质略有不同; 、 存在上, 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 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 同位素的原子(个数不是质量) 百分含量一般是不变的(即丰度一定)。

    22、1、 定义: 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定义: 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离子键 、 存在: 离子化合物(nacl、 naoh、 na2o2等); 离子晶体。、 定义: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 存在: 共价化合物, 非金属单质、 离子化合物中(如: naoh、 na2o2); 不同原子间共价键 分子、 原子、 离子晶体。2、 分类 极性键 共价化合物 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 化学键 非极性键 非金属单质 、 分类: 双方提供: 共价键 单方提供: 配位键 如: nh4+、 h3o+ 金属键: 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于金属单质、 金属晶

    23、体中。键能 分子的稳定性决定 3、 键参数 键长 分子的空间构型键角 4、 表示方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后两者适用于共价键) 定义: 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瓦尔斯力): 影响因素: 大小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作用: 对物质的熔点、 沸点等有影响。、 定义: 分子之间的一种比较强的相互作用。分子间相互作用 、 形成条件: 第二周期的吸引电子能力强的 n、 o、 f 与 h 之间(nh3、 h2o) 、 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使物质熔沸点升高。、 氢键的形成及表示方式: f- h f- h f- h 代表氢键。存在共用电子对的来源 (孤对电子)相同原子间分子的极性分

    24、子的极性 决定 氢键 o o h h h h o h h 、 说明: 氢键是一种分子间静电作用; 它比化学键弱得多, 但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定义: 从整个分子看, 分子里电荷分布是对称的(正负电荷中心能重合) 的分子。非极性分子 双原子分子: 只含非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如: o2、 h2、 cl2等。举例: 只含非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如: o3、 p4等 分子极性 多原子分子: 含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若几何结构对称则为非极性分子 如: co2、 cs2(直线型)、 ch4、 ccl4(正四面体型) 极性分子: 定义: 从整个分子看, 分子里电荷分布是不对称的(正负电荷中心不

    25、能重合) 的。举例 双原子分子: 含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如: hcl、 no、 co 等 多原子分子: 含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若几何结构不对称则为极性分子 如: nh3(三角锥型)、 h2o(折线型或 v 型)、 h2o2 非晶体 离子晶体 固体物质 分子晶体 构成晶体粒子种类 晶体: 原子晶体 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金属晶体 构成微粒: 离子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离子键 举例: caf2、 kno3、 cscl、 nacl、 na2o 等 nacl 型晶体: 每个 na+同时吸引 6 个 cl-离子, 每个 cl-同 结构特点 时吸引 6 个 na+; na+与 cl-以离子键结合, 个数比为

    26、1: 1。微粒空间排列特点: cscl 型晶体: 每个 cs+同时吸引 8 个 cl-离子, 每个 cl-同时吸引 8 个 cs+; cs+与 cl-以离子键结合, 个数比为 1: 1。离子晶体: 说明: 离子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 化学式表示离子个数比的式子。结构特点 、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分子间作用力 、 空间排列: (co2如右图) 分子晶体: 、 举例: so2、 s、 co2、 cl2等 、 硬度小, 熔点和沸点低, 分子间作用力越大, 熔沸点越高; 性质特点 、 固态及熔化状态时均不导电; 、 溶解性: 遵守 相似相溶原理 : 即非极性物质一般易溶于非极性分子溶剂, 极性分子易

    27、溶于极性分子溶剂。构成微粒: 原子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共价键 举例: sic、 si、 sio2、 c(金刚石)等 、 金刚石: (最小的环为非平面 6 元环) 结构特点 每个 c 被相邻 4 个碳包围, 处于 4 个 c 原子的中心 微粒空间排列特点: 原子晶体: 、 sio2相当于金刚石晶体中 c 换成 si, si 与 si 间间插 o 说明: 原子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 化学式表示原子个数比的式子。、 硬度大, 难于压缩, 具有较高熔点和沸点; 性质特点 、 一般不导电; 、 溶解性: 难溶于一般的溶剂。、 构成微粒: 金属阳离子, 自由电子; 结构特点 、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28、金属键 、 空间排列: 金属晶体: 、 举例: cu、 au、 na 等 、 良好的导电性; 性质特点 、 良好的导热性; 、 良好的延展性和具有金属光泽。、 层状结构 结构: 、 层内 c c 之间为共价键; 层与层之间为分子间作用力; 过渡型晶体(石墨): 、 空间排列: (如图) 性质: 熔沸点高; 容易滑动; 硬度小; 能导电。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意义: 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量。定性: 根据反应物消耗, 生成物产生的快慢(用气体、 沉淀等可见现象) 来粗略比较 定量: 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表示方法: 、 单位: mol/(l min)或 mol

    29、/(l s ) 、 同一反应, 速率用不同物质浓度变化表示时, 数值可能不同, 但数值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如: v(d)d1=v(c)c1=v(b)b1=v(a)a1 d: c : b: a=v(d):v(c):v(b):v(a)则有 dd+cc bb+aa对于方程式: 、 一般不能用固体和纯液体物质表示浓度(因为 不变) 、 对于没有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 v 正 v 逆 内因(主要因素): 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 结论: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 增大浓度, 反应速率加快, 反之浓度: 则慢。、 说明: 只对气体参加的反应或溶液中发生的反应速率产生影响;与反应物总量无关。

    30、影响因素 、 结论: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增大压强, 反应速率加快, 压强: 反之则慢 、 说明: 当改变容器内压强而有关反应的气体浓度无变化时, 则反应速率不变; 如: 向密闭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 结论: 其它条件不变时,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反之则慢。说明: 化学 反应速率 温度: a、 对任何反应都产生影响, 无论是放热还是吸热反应; 外因: 、 说明 b、 对于可逆反应能同时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但程度不同; c、 一般温度每升高 10, 反应速率增大 24 倍, 有些反应只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升温才能加快。、 结论: 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 a、 具有选择性; 、 说

    31、明: b、 对于可逆反应, 使用催化剂可同等程度地改变正、 逆反应速率; c、 使用正催化剂, 反应速率加快, 使用负催化剂, 反应速率减慢。原因: 碰撞理论(有效碰撞、 碰撞的取向及活化分子等) 其它因素: 光、 电磁波、 超声波、 反应物颗粒的大小、 溶剂的性质等。化学平衡状态: 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反应混合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的状态。逆: 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动: 是指动态平衡,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反应没有停止。平衡状态特征: 等: 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但不等于零。定: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一个定值。变: 外界

    32、条件改变, 原平衡破坏, 建立新的平衡。、 定义: ma(g) +nb(g) pc(g) +qd(g) 、 意义: 表示可逆反应的反应进行的程度。、 影响因素: 温度(正反应吸热时, 温度升高, k 增大; 正反应放热时, 化学平衡常数: 温度升高, k 减小), 而与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无关。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化学平衡状态。、 用途: a、 q=k 时, 处于平衡状态, v 正=v 逆; b、 q k 时, 处于未达平衡状态; v 正 v 逆 向逆向进行; c、 q k 时, 处于未达平衡状态; v 正 v 逆 向正向进行。原因: 反应条件改变引起: v 正 v 逆 化学平衡: 结果: 速率、 各组分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