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docx

    • 资源ID:13994602       资源大小:20.37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docx

    1、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中医及针灸学(供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试用)北京大学医学部二00五年十月说明旨在提高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水平,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为教师授课、考核评估、学生自学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自2004年9月起,教育处组织了医学部专业教学委员会有关专家、教师,对北京大不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五年制)教学大纲予以了全面、系统地修订、审核。在本次大纲编写过程中,医学部专业教学委员会的专家和老师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使得大纲的内容较以前的的版本更加充实。在此,对有些参编人员的鼎立支持表示深深的敬意。新版大纲得点突出、言简意赅,对于重点内容做较主详细的描述和介绍

    2、;大纲并结合目前疾病谱的变化,体现了当今医学领域的进展,适当地调整了授课内容与要求;增加了参考文献内容,简要地列出了重要的参考文献(包括中英文书刊、重要文献、某些指南或方法等的网址);体现出双语教学的要求。新版临床医学专业临床阶段教学大纲将作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教学纲领性资料,指导临床教学实施及考核。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新版的教学大纲还会存在着许多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在使用过程中提出改进的建议,以其在下次修订时改进。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处2005年10月26日中医针灸学教学大纲课程概述中国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内

    3、容。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目的学习中医学,使同学了解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中医学独特的诊病方法及治疗原则。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为今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科研工作奠定基础。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理论联系实际,重点讲解,启发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采用本学部统编的中医学基础教材,根据教学需要,教材不断充实和增减内容,特别是增补现代研究的新内容,使教材更全面、更新颖。授课方法:讲课采用大、小课结合方式,在课讲完后,进入临床实习,结合病例,进行讨论,对中医理论加深印象。中医教学采用一次性完成,无生

    4、产实习,讲课单科独进,实习分组轮转的方法。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八年制。教学时间分配(一) 课堂讲授36学时 中医药简史、阴阳五行2学时四诊2学时八纲2学时病因3学时脏腑、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2学时心与小肠3学时肝与胆3学时脾与胃4学时肺与大肠3学时肾与膀胱4学时药物2学时治法方剂2学时经络总论及各论2学时针灸一般知识、耳针及常见病2学时(二) 临床见习、实习35学时中医药学简史中国医药学有悠久的历史,纵观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有以下几个时期:1 中医药学萌芽时期2 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的初步形成时期3 中医药学全面发展时期4 中医药学进一步发展时期5 中医药学在实践和理论上的新发展6 近百年

    5、的中医药学7 中医药学的新发展。通过学习中医药简史进一步了解中医药学的发展并服务于人类。第一篇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 阴阳和五行学说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作为中国的医学生有必要学习一点中医,以初步了解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法则。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一种哲学理论,它概括了古人对自然现象变化规律的认识,基本上反应了客观事物对立统一的一般规律,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精神,通过学习,了解其基本概念以及和医学之关系。熟练掌握:1 阴阳的基本概念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 阴阳对立制约(2) 阴阳互根(3) 阴阳消长(4) 阴阳转化(5) 五行的基本概念及特性(6)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6、:相生、相克、制化一般掌握:1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2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了解:1阴阳学说用于疾病的诊断,指导治疗和用药2五行学说用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拓展:阴阳五行学说的现代研究结合现代科学方法论,揭示阴阳学说的科学实质,从实验角度,寻找客观规律,指导临床阴阳五行的本质和物质基础。第二章 脏腑学说简介熟练掌握:1 中医的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内容及其功能与五官、体表组织的关系2 气、血、精、津液的产生、其功能活动相互之间的关系一般掌握:1 中医的脏腑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不能与现代医学解剖学中脏器

    7、完全相提并论。2 气血之间的关系,精血互相转化的关系。了解:1“津血同源”的关系2津和液的性状、分布、部位、功能上有何不同3了解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第三章 四诊熟练掌握:1 四诊的内容及其意义2 常见病脉及其主何证3 常见舌象及其主病一般掌握:问诊的目的和重点了解:1 中医诊查疾病的方法2 一般望诊,如观察神色、形态等拓展:1 舌诊的研究(1) 病理舌苔形成的机理(2) 病理苔质形成机理2 脉诊的研究常见脉象形成机理第四章 八纲熟练掌握:1 八纲概念和相互关系。2 辩证表里以定病位,重点掌握表寒证、表热证3 辨寒热以定病性,重点掌握寒证、热证4 虚实的含义,辨虚实以和正气强弱和邪气盛衰一般掌握:阴

    8、证、阳证的含义了解:亡阴、亡证的概念拓展:1 虚实证的现代研究2 寒热证的现代研究第五章 病因熟练掌握:1 六淫概念及致病特点2 中医病因内容,包括外感、内伤两大类3 疾病的发生,正气在发病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一般掌握:1 七情致病与脏腑致病的关系2 血瘀的概念和致病特点了解:疾病的概念知致病特点拓展:病因学的现代研究1气候与气象变化对某些疾病的发生有间接或间接关系2七情致病与现代医学心理学的关系第六章 脏腑证治了解掌握:脏腑证治的中医临证中的重要性熟悉:1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及其相互关系2五脏六腑的病理表现,初步掌握常见证的辨证论治。第一节 心与小肠熟练掌握:1心主神志、心主血脉、心开窍

    9、于舌的生理功能与病理表现2小肠的生进功能与病理表现3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胸阳不振、心血瘀阻、心火上炎的主证、治则、方药一般掌握:1心主神志与心主血脉二者之关系2心与脾、心与肾的关系 了解:1痰迷心窍、小肠气痛的主证、治则2心与小肠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拓展:心的现代研究:1血流动力学、心动能减退,是心气虚证的主要病理基础2微循不及免疫功能3神经内分泌4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法的研究第二节 肝与胆熟练掌握1肝主藏血、主疏泄、开窍于目的生理功能与病理表现2胆的生理功能与病理表现3肝的生理特性4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阴虚、肝阳上亢、肝胆湿热的主证、治则、方药一般掌握:1. 肝风内动的主证、治则、

    10、方药2肝胆温热证的多指标研究第三节 脾与胃熟练掌握:1脾主运化、益气、统血、开窍于口的生理功能与病理表现2胃的生理功能与病理表现3脾的生理特性4脾胃虚弱、脾胃虚寒、中气下陷、脾不统血、脾虚湿困、肝脾不和、胃火炽盛、脾蕴湿热、心脾两虚的主证、治则、方药一般掌握:1食滞胃院、胃阴虚的主证、治则2脾胃为“后天之本”的含义了解:脾阴虚的主证、治则拓展:脾的现代研究:1脾气(阳)虚与消化道组织学胃肠运动功能的关系2脾气(阳)虚与免疫功能的关系第四节 肺与大肠熟练掌握:1肺主气、司呼吸,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主声,开窍于鼻,肺合皮毛的生理功能与病理表现2大肠的生理功能与病理表现3肺燥咳嗽、肺寒咳喘、肺热咳喘

    11、、肺气虚、肺阴虚的主证、治则、方药一般掌握:1肺脾两虚、大肠湿热的主证、治则2从“肺主气”,“脾益气”的理论,理解气的生成和气的功能活动了解:痰浊阻肺的主证、治则第五节 肾与膀胱熟练掌握:1肾藏精、肾主水、主骨、生髓、通脑、主命门之火、主纳气的生理功能与病理表现2膀胱的生理功能与病理表现3肾阳虚、肾阴虚、肾虚水泛、肾虚泄泻、肾握不固、肾不纳气、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膀胱湿热的主斑点、治则、方药4水液代谢与肾、肺、脾的关系一般掌握:1肾与心、肾与肝、肾与脾、肾与肺在生理上的相互关系及病理上的相互影响2肺肾两虚的主证、治则了解:心肾不交的主证、治则拓展:肾的现代研究:1对肾本质的研究、肾与神经、内分

    12、泌、免疫有密切关系2肾与能理代谢的关系3肾与衰老的关系第七章 气血证治熟练掌握:1虚证、实证的含义2气证、血证的病证及治疗原则3气血两虚、气虚证、气滞证的主证、治则、方药4血虚证、气血两虚证、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的主证、治则、方药一般掌握:1瘀阴经络、瘀闭血脉的主证、治则2气虚血瘀证、血虚血瘀证的主证、治则了解:1血热证、血寒证、出血证、气逆证、气陷、气脱证的主证、治则2气血同病的机理3气血证的相关关系及病理上的相互影响拓展:血瘀证的现代研究:1血瘀证的基本概念2活血化瘀的基本药理作用3活血化瘀蕴含的临床应用第二篇 药物目的要求:了解掌握中药的性能、制剂、禁忌、功用及用法熟练掌握:1中药的性能:

    13、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2中药的应用、禁忌一般掌握:1中药的配伍2中药的剂量及用药注意事项了解:1中药的制剂,了解不同剂型;其作用不一,重点了解要根据病情选用剂型2中药的炮制,重点了解中药经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基功用不同,便于临床选用,而且减轻副作用。拓展1中药的现代研究2中草药对机体各系统作用的选择第三篇 治法方剂目的要求:了解掌握治疗原则、方剂的组成和动用要点,重点掌握常用治疗和方剂第一章 治疗原则熟练掌握:1整体观念(1)人体是统一的整体(2)人体与自然界是统一的2治病求本与标本缓急(1)急则治基标(2)缓则治其本(3)标本同治一般掌握:1扶下与祛邪2祛邪与扶正3祛邪与扶正并用4正治法了

    14、解:反治法、塞因塞用、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第二章 方剂的组成和运用要点熟练掌握:正确运用方剂30个,熟练掌握30个方子的药物组成、历用1-30。一般掌握:组成原则了解:药物的配伍:加强药效,减少副作用,引经药药物的加减:药味加减,药量加减附一:要求基本掌握,正确运用的方剂30个1四君子汤2四物汤3补心丹4. 导赤散5. 二陈汤6. 瓜蒌薤白白洒汤 7. 逍遥散8. 龙胆泻肝汤 9. 茵陈蒿汤 10. 香砂六君子汤 11. 小建中汤 12. 补中益气汤 13. 归脾汤 14. 平胃散 15. 清胃散 16. 保和刃 17. 麻杏石甘汤 18. 银翘散 19. 小青龙汤 20. 清燥救肺汤

    15、 21. 养阴清肺汤 22. 清气化痰丸 23. 六味地黄汤 24. 金匮肾气丸 25. 四神丸 26. 真武汤 27. 八正散 28. 小柴胡汤 29. 独活寄生汤 30. 白头翁汤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图表讲课。参考文献:1中医学 2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3中医杂志第四篇 经络与腧穴第一章 经络总论目的要求:了解掌握经络的概念、组成、作用,经络的循行规律、分布及十二经脉表里关系、流注顺序。熟练掌握:1什么叫经络2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及分布3十二经脉表里关系及流注顺序一般掌握:1经络的组成2经络的作用第二章 经络各论及腧穴总论目的要求:了解十二正经及奇经八脉的区别、经络的循行(内外),掌握每条经起

    16、止点,穴位位置、主治属何经及操作方法。熟练掌握:每条经的常用穴位置、功能、主治、操作方法。一般掌握:经络循行起止点了解:1十二正经及奇经八脉的区别2内循行的络属关系及分支3腧穴的分类及主治作用第五篇 针法与灸法及其他疗法第一章 针灸一般知识目的要求:了解针灸一般知识与针具的种类,掌握各种针的用途、针刺的手法、操作、取穴原则以及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一般掌握:1针灸取穴原则2针刺操作:(1)进针法 (2)得气与行针了解:1针具和练习法2针刺前的准备3针刺角度和深度4行针手法5注意事项6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第二章 常见开门病及耳针目的要求:掌握常见病的病因、辩证、治则、取穴。了解耳廓的解剖名称、耳穴的位置、主治及取穴原则。熟练掌握:1耳壳表面解剖名称 2常用耳穴的位置、功能及主治一般掌握:1耳针取穴原则2常见病了解:1耳针简介2耳针适应证及禁忌症


    注意事项

    本文(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