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师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全程复习 课时训练14 专题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

    • 资源ID:14177884       资源大小:40.37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师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全程复习 课时训练14 专题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

    1、师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全程复习 课时训练14 专题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时训练14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城市兴起。据管子载:“(临淄)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材料表明临淄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是()A按人与自然亲近的理念设立居住区B严格区分官营和私营手工业作坊区C按居住地接近工作地设立居住区D严格区分贵族与平民的居住区解析有官职在身的就住在宫廷附近,没有官职在身的(指士)和农民就住在城门附近,工匠与商人就住在市场附近。答案C2唐政府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

    2、而会大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官差一人权检校市事。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诸行以滥物交易者,没官”这表明()A政府加强对商业的规范管理B政府对私营工商业给予保护C政府想遏制商业活动的进行D政府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商业。从材料看,政府对设置“市”的地域有严格的规定,开市和封市严格的时间限制,并对商铺有严格的管理。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并未涉及对私营工商业是否保护,排除B项;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工商食官”制度,故D项不正确。答案A3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而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现象。商人地位出现变化的原因是()A文人社

    3、会地位提高B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C官僚机构日益扩大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解析“榜下捉婿”是宋代的一种婚姻文化,即在发榜之日各地富绅们全家出动,争相挑选登第士子做女婿,那情景简直就是抢,坊间便称其“捉婿”,这种近似金钱交易的“捉婿”蕴涵了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它说明宋时经济崛起,富裕起来的平民阶层渴望跨入上层社会。宋代商品经济空前发达,商业环境相对宽松。说明以上政策有所松动导致商品经济发达,导致出现大量的富商大贾。答案D4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

    4、个侧面反映了()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B坊市制度已经崩溃C都城人口急剧增长 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解析题干反映唐朝坊市按时开闭,而宋代则“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说明宋代坊市界限打破,B项正确;A、C、D三项题干无从反映。答案B5.都城纪胜市井记载,南宋杭州城“其夜市除大内前外,诸处亦然,惟中瓦前最胜,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这反映了当时该城()A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B商业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C售卖的商品种类单一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的需要解析材料反映了宋代商业

    5、活动的重要特点,即不受经营时间、活动区域的限制。因此A项错误。C、D两项与材料不符。只有B项与此相吻合。答案B6.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萧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这反映出()A“重农抑商”思想在汉代兴盛B土地兼并较普遍的社会现实C买田置地是当时权贵的首选D汉初政府要求官员勤俭持家解析这段话的大意是:萧何置买田地总是选择偏僻的地方,他认为:后代如果贤能,会像我这样勤俭持家;不贤能,(地处偏僻)可以避免被兼并。这说明当时土地兼并是较普遍的社会现实,故选B项。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答案B7.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

    6、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职业自耕农和地主佃农工场工人商人、工场主占人口比例24%36%30%10%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C宋代太湖地区 D明末苏杭地区解析本题考查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属于较难题。解题关键是从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如“工场工人”“工场主”,据此可知当时这一地区已经出现了雇佣工人以及工场主,而这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个明显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中后期,故答案为D。答案D8以下出现在江南地区的经济现象,发生于明代的是 ()A“自沪上工厂勃兴,入厂工作所得较丰,故妇女辈均乐就焉”B“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家庭所织之布)三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

    7、可纺”C“近虽机器纱布盛行,家人衣着仍有自纺自织者”D“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解析“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反映了家庭纺织业的兴盛,D项正确。由A项中“工厂勃兴”、B项中“洋布大行”、C项中“机器”可知,A、B、C三项反映的是鸦片战争以后江南地区的经济现象,不符合明朝的时间限制,均可以排除。答案D9.有学者说过,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是()A农村经济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B自然经济已退居次要地位C农村

    8、商品化趋势明显D市镇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的场所解析根据题中材料:江南市镇、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等,可知农村商品化趋势明显。答案C101567年,明朝隆庆皇帝朱载垕同时开放了“海禁”和“银禁”,诏令“朝野上下率用银”,从此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白银进口。据统计,自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西班牙从美洲横越太平洋,经菲律宾运到中国的白银,占新大陆白银总产量的3/4。由此可见,当时()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中国和西班牙垄断了世界贸易C中国的航运和对外贸易发达D中国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国家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和历史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由于“海禁”和“银禁”的开放,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与中国开展商品贸

    9、易往来,说明D项正确。A项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材料只反映西班牙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不能说明中国和西班牙垄断了世界贸易;材料没有体现航运业情况。答案D11清朝曾规定:第一,严禁火药、铁器外销。第二,夷商到岸必须起卸武器。第三,不准夷商购买中国书籍、学习中国语言文字。这些规定不能反映清政府()A限制对外贸易 B对西方持防范态度C禁止对外贸易 D以天朝上国自居解析清政府的对外政策是在贸易方面实行严格限制的措施,但没有实行“禁止对外贸易”。答案C12. “寸板不许下海”是明建立伊始就制定的遏制中国人对外交往的海禁政策。为了防止沿海人民入海通商,明朝法律规定了严酷的处罚办法:“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

    10、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此政策()A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B绝对禁止任何人进行对外贸易活动C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是相对宽松的商业政策的体现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明朝海禁政策,这是一种抑商政策,但并非禁绝任何人进行外贸活动,海禁政策下官方贡赐贸易还是有所发展,这种政策严重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在学习中国古代的经济史时,如果对一些历史名词或历史概念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往往难以全面客观地认识当时的历史现状。阅读材料

    11、,回答问题。材料一从古至今,谈到“重农抑商”总是将农业和商业对立起来。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中国古代真的“重农抑商”么?材料二“城市”是由“城”与“市”这两个事物、两个功能要素结合为一的产物。说文中载:“城,以盛民地。”“市,买卖之所也。”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城”的分量不仅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的部分明显从属于“城”的部分。这些传统城市都是以绝对权力为基础,通过强制性贡赋等形式来维持城市运行。唐茂华东西方城市化进程差异性比较及借鉴材料三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

    12、其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尽可能不与外界往来的世界。然而,尽管除知识名流外,其他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而到中国传教则成为耶稣会士的荣耀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闭关锁国的国家,有着甚至更为封闭的儒家思想的明代中国,正在丧失它的自主性,开始依附于一个非它所创造的世界体系。(美)阿谢德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1)结合材料一请列举两宋及明清时期虽然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但这一时期的私人工商业仍“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传统城市中“城”与“市”的关系。请以唐及以后的史实说明农业时代的“城”与“市”关系的演变。(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经济、思想文化方面指出闭关锁国政策

    13、下的表现。并从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角度,评述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答案(1)宋代打破了坊市的限制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在部分地区出现并发展;明朝中期,私人工商业超过了官营工商业。(2)关系:“市”从属于“城”;“城”的分量大于“市”。演变:唐朝时,在坊市制度下,“城”“市”分开,但“城”外出现草市;到宋朝,“城”“市”界限打破;明清时期,市镇出现,突破“城”与“市”的限制。(3)经济:虽严禁与外国进行贸易往来,但私人海上贸易频繁;思想:思想文化交流较少,仅限于少数知识分子和传教士。评述:使中国丧失了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动工业化的契机;阻碍了学习西方

    14、先进思想,在与西方的竞争中处于劣势。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康熙元年)令滨海民悉徙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于是麾兵拆界,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清)屈大均广东新语材料二(康熙五十五年下诏)海外有吕宋、葛喇巴等处,常留汉人,自明以来有之,此即海贼之薮也。东洋可使贸易,若南洋,商船不可令往。清圣祖实录材料三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由蹙(窘迫)。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以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

    15、,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清)蓝鼎元论南洋事宜书(1)据材料一,归纳康熙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和影响。(2)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实行“海禁”的主要目的。这里的“海禁”与材料一中的“海禁”有什么不同?(3)据材料三,指出“开海”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海禁”对中国社会长远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由“开海”与“海禁”的反复,指出清朝统治者政治决策上的根本出发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和归纳分析能力。第(1)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中“绝接济台湾之患”分析,是为了封锁台湾。影响根据“生灵之祸,莫惨于此”分析,给沿海居民带来灾难。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此即海贼之薮也”可知,是为了清除海贼;第二小问比较两则材料中政策的不同点,材料一中“空其人”说明禁止,材料二中“可使贸易”“不可令往”说明限制。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中“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从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清朝时期东西方之间交往存在的差距回答。第(4)问,根据政治统治的目的回答。答案(1)封锁台湾(或收复台湾需要)。给沿海居民带来巨大灾难。(2)清除海贼(防止沿海商人与海盗勾结)材料一:完全禁止。材料二:限制。(3)促进社会安定。消极: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延缓了中国的发展步伐。(4)维护封建统治。


    注意事项

    本文(师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全程复习 课时训练14 专题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