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政策.docx

    • 资源ID:14183689       资源大小:38.27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政策.docx

    1、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政策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政策录入时间:2007-03-20 14:02:01作者:3月8日,参加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的农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就代表和媒体关注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做了回答。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说:根本任务放在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是基础,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最重要的是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核心是要增加农民收入。尹成杰介绍说,目前中国现代农业的建设还是初步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今后几年,建设现代农业要

    2、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采取综合性措施,扎实地加以推进。这些措施包括不断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广开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等。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说: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确定了三个方面的投资建设重点。第一、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围绕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今年拟安排120亿元人民币,继续加强多项工程建设,包括种子工程、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造、中部四省大型泵站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

    3、设、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等。第二,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方面,将集中力量办好“水、气、路、电”四件事。在农村安全饮水方面,今年将安排40亿元,计划再解决2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在农村能源方面,将安排25亿元投资,再建250万口户用沼气池。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将安排国债和车购税资金170多亿元改建新建乡村公路18万公里。在农村电力建设方面,将安排12亿元国债,对中西部部分地区农网进行完善,启动无电乡的建设工程。第三、在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将安排60多亿元投资,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主要项目包括:围绕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继续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

    4、育工程,加强职业教育能力建设。配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县、乡、村三级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建设。在农村文化事业方面,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希望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能够为新农村建设奠定越来越厚实的物质基础。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说:公共财政增量重点向农村倾斜。财政部门将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让农民更多地享受发展和改革所取得的成果。财政部将建立一个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的存量,同时把增量重点向农村倾斜,不断地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今年预算安排支持农业的资金达到3397亿元,比上

    5、年增长142,占总支出增量的214。也就是说,将把今年总支出增量的15以上都用到农村。 全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以后,8亿农民可以因此受益1250亿元,人均受益140元。为此,中央财政为地方增加了转移支付782亿元。此外,对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这三个补贴,将继续完善和强化。据介绍,今年粮食直补资金在13个主产区达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比上年增长10个亿。同时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也比上年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长。另外,财政部还将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制度,由去年的55亿元调整到今年的85亿元。 朱志刚说,为了解决农村上学难和看病难等问题,财政部也安排了相关投入。在“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与地方财政

    6、一道,增加2182亿元投入,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今年率先在西部中小学免收学杂费,明年在全国农村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今年合作医疗试点将扩大到农村40的县,明年争取达到60,在2008年全面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此。今年中央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达到了47亿元,是去年的7倍多。 为了防范支农资金被挪用,财政部和国家有关部门在安排项目的时候,都将采取公开、透明的程序,要严格进行专家论证,对资金的规模、用途、使用方向进行严格审核,很多项目都要在网上予以公开公布。新农村建设土地政策十大要点 来源:安徽物价网 发布日期:2006-03-1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

    7、段出发做出的一项战略安排,是持续数十年、惠及数亿农民、全面提升我国现代化整体水平的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涵盖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管理、村镇建设、社会事业、国土整治等方方面面,需要一整套完备的土地政策体系作支撑。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探索,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并需要继续坚持和完善的农村土地政策,但是,也有一些农村土地政策不能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必须进行调整和改革。归纳起来,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支撑新农村建设的土地政策要点有以下十大方面。第一,坚持土地承包经营制不动摇,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农业家庭经营的制度基础。家庭经营是世界各国农业经营的最基

    8、本形式。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赋予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奠定了农业家庭经营的制度基础;同时,我国农民家庭经营的承包地,是农民重要的基本生活保障来源,因此土地承包经营制也是我国农村社会稳定的制度基础。这一基本制度已经在宪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上得到严格规范,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今后,要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稳定已经形成的土地承包关系,切实保护已经赋予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特别是,对于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管理,要从合同管理向登记管理转变,逐步建立包括初始登记和变更登记、专业化属地化规范化的城乡土地统一登记管理体系,并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续期制度或者实行无限期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

    9、,按照物权对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实行更为彻底的保护。第二,依法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稳妥地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农村建设中,必须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依法规范农地流转,保障农民在农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决策权,结合农村劳动力流转和农村人口转移进程,在农民自愿选择和平等协商的基础上,通过农地的市场流转和适度集中,积极稳妥地发展农业土地规模经营;按照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农户和龙头企业自愿签订产品合约和要素合约,发展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农户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等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方式。在必要的情形下,可以发展龙头企业受让农户承包地、雇

    10、佣农民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在完善农村土地登记制度,培育、发展和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市场的基础上,开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市场,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增强农民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第三,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保护好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多地少,需要养活的人口数量大,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人口数量还会继续缓慢增长,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土地政策极其重要的全局性战略性目标。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继续完善和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和基本

    11、农田保护制度,探索建立和完善世界上最严格的适合我国国情的耕地保护制度。对于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的,通过缴纳相关税费,专项用于耕地整理开发以补充耕地。对于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粮、棉、油生产基地、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和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蔬菜基地等在内的耕地,在农地转用审批和土地征收等方面要继续实行严格管理。第四,改革征地制度,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农地转用制度和对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公正补偿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延续下的农村集体土地国家

    12、统一征收制度存在的缺陷日益显现。推进新农村建设,就必须改革这种不合理的征地制度。当然,由于征地制度改革涉及耕地保护、城镇建设、工业发展、公益事业、农民权益、政府利益等诸多方面,因此只能渐进推进。近期,应重点修改完善征地补偿的有关法律法规条款和征地补偿费的确定办法,切实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从中长期看,理顺农地转用中的经济关系,实现土地征收中的公正补偿,需要进一步深化土地市场化改革,缩小征地范围,将土地征收严格限定在公共目的,并在发展农用地内部流转市场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的同时,适度开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的经营性农地转用市场,形成的土地市场价格体系为公共目的的土地征收补偿提供客观的市场参照,从而建立

    13、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区分公共目的和私人目的、公益性用地和私人性用地的新型农地转用制度和对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公正补偿机制。第五,改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建立以城带乡的城乡建设用地统一市场。我国以国家和集体二元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与城乡企业、居民的身份相挂钩,依赖城乡分割管理的路径形成了城乡建设用地使用制度上的双轨制和城乡分割的建设用地市场,包括乡镇企业用地和农民宅基地等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市场化流转长期受到限制,直接阻滞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和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只有加快改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开通城乡建设用地市场,才能吸引城镇企业和居民投资农村、实现以城带乡

    14、式发展。今后,从统筹城乡土地政策、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统一市场的要求出发,在制定和颁布物权法,明确界定建设用地使用权用益物权的基础上,应进一步细分集体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对于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在法律上可比照国有出让土地使用权创设集体出让土地使用权,并允许其与国有出让土地使用权具有同等效力地进行转让、出租和抵押;对于农村公益性用地和农民无偿取得的宅基地,可比照国有划拨土地设立集体划拨土地使用权,在交易许可管制下对其进行市场准入管理。第六,调整土地收益的取得、分配和使用格局,建立和完善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土地收益分配体系。在我国现行土地价、税、费体系下,政府土地收益在农地转用和土地供应环节取得的多、在

    15、土地保有环节取得的少,以土地出让价款和费的形式取得的多、以税收形式取得的少;在分配上,绝大部分土地收益集中在市、县级财政,中央、省和乡村两头得到的少;在使用上,投向城市地区的多、投向农村地区的少,投向经济建设的多、投向社会事业的少。这种格局加剧了城乡发展差距和征地引起的矛盾冲突,同时也驱使地方政府盲目扩张建设用地。新农村建设,要对这种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比如,提高耕地占用税的征收标准,加大力度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制定和完善全国性的耕地开垦费征收标准以及使用、转移和监督管理办法,保障对占用耕地的有效补偿;严格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征收管理,完善有关的土地出让金专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管理规定,

    16、支持农业土地整理开发;设立土地保有环节的不动产税种,全面完善不动产税制,支持乡村基层公共财政;建立土地收益基金专项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土地收购储备和风险备用金等的具体标准,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七,开展农用地整理,改善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用地整理是精细化、集约化、节约化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是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开展国土整治、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方式。实践证明,农用地整理通过对沟、渠、坎、田块等进行工程治理,对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破坏的土地和各类废弃地、闲散地进行复垦,一般能够

    17、增加左右的有效土地利用面积;通过规整农田灌溉渠系,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改良土壤,能够提高土、水、肥的综合利用效率;通过平田整地、归并零散地块、修筑梯田,能够促进土地集中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和农业集约化程度创造条件;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为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创造条件;通过合理安排田、水、路、林、村,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农用地整理,无疑将是未来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坚持统一规划、分区指导、依法规范、公众参与的原则,以政府公共投资为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重点有步骤地稳步推进农用地整理,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的物质

    18、基础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第八,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因地制宜地推进村庄治理。目前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建设用地总体上保持在平方米左右,东、中部地区一般在平方米,西部地区在平方米,山区和牧区更高。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外流和迁移,一些农村的住房和宅基地随之废弃或闲置,出现了“空心村”等现象,而与此同时,大多数生活在农村的居民要求改善生活居住环境的愿望越来越强。总之,我国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农民群众对建设用地整理的认同感和参与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在村镇规划的统一指导下,尊重并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结合撤乡并镇、迁村并点、撤村建居、旧村整治、“

    19、空心村”改造、民居翻建改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公益事业建设等的实施,因地制宜地开展土地置换、土地权属重划、土地规整以及废弃闲置地的开发利用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以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为纽带,优化建设布局,促进人口适度集中,提高基础设施完备度,发展公共公益事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第九,强化对城乡土地用途的统一管制,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系。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是土地政策有效实施的基础。我国土地利用中的各类用地矛盾需要通过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来统筹协调,土地政策只有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并保证规划得到有效实施才能落到实处。在逐步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统一城乡土地登记网上形势政策座

    20、谈会之一:湖北新农村建设(图)(2006-03-16 19:05:16)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荆楚网嘉宾访谈欢迎各位的到来。现在,我们来介绍一下今天的嘉宾。刘爱国,省委宣传部宣教处副处长,您好!余国雄,省发改委农经处副处长,您好!李兵,省建设厅村镇建设处处长,您好!任耀武,省农业厅办公室副主任,您好欢迎各位!首先,我们来解决一个网友疑惑的问题,那就是,省委宣传部为什么要与荆楚网共同举办这次网上座谈会?是不是要显示一下各部门领导的政绩,想忽悠咱们网友啊?刘爱国:(宣传部)不是显示政绩。而是通过这些部门的介绍,各不同侧面和角度宣传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成就、成绩。不是想忽悠网友,而是通过

    21、这个活动联系和服务人民群众包括广大网民。具体说到为什么搞这样一个活动,我想我们的目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宣传十五成就和十一五规划,共同展望未来五年我省美好前景。我们刚刚走过了一段重要的历史期,就是十五,这期间我省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又走上新的征程。就是十一五。我们将迎接新的挑战,完成新的历史任务。前景十分美好。我们有责任宣传这些成就和我们的未来的规划。从而引导人民群众增强信心,凝聚力量,为实现更加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二是满足人民群众了解形势政策的需求。人民群众、社会各届都有了解形势政策的需求,在十五、十一五转换的重要时刻,人民群众有强烈的需求。作为党委宣传部门,我们有义务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22、为什么采取网上座谈会的形式?是想在形势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做新的尝试,提高教育效果。具体说主要是为了增加与人民群众的直接交流,答疑解惑。主持人:是的。温家宝总理在最近的记者招待会上就提到“政府应在互联网上听取民意”。刚刚结束的全国人大、政协会议,让新农村建设问题再一次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许多人通过网络表达自己对农业、农村、农民的牵挂,荆楚网上,网民发表的相关主题达1000余条,点击量近5万人次。今天,我们邀请到各位嘉宾,就“湖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与网友互动交流。“三农问题”是近年来大家最关注的话题, “新农村建设”概念的提出者林毅夫认为“三农问题”不是农民的收入不增长,而是增长相对缓慢。那么

    23、,我们省的情况是不是这样的?任耀武:(农业厅)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惠农政策的实施,农业、农村经济出现了良好的势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99元,比上年增加209元,增长7.2%,比2000年的2268.59元增加830.41元,年均增长6.4%。但值得关注的是,中部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10.7%,人口占28.1%,乡村人口占29.9%,耕地只占16%,粮食产量占30.8%;在农业内部增收幅度较大的2004年,湖北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2936.4元少46.2元。中部农业生产优势区、农产品生产大区的位置与收入低水平区、农村建设落后取得面貌形成了强烈反差。主持人:看来,我们

    24、的任务还很艰巨。那么,增加农业收入和减少农民数量,应该说是农民增收的两条途径,对于湖北这个农业大省,应该采取什么方式才能形成农业优势? 余国雄:(发改委)我想主要有四个途径:一是创造特色。二是发展加工业。三是科教兴农。四是发展生态农业。以上四个方面归纳起来就是发展特色鲜明、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高、生态良好的农业。主持人:余处长刚才提到形成农业优势的四条途径,说到增加农业收入,任主任觉得农民大幅增收难在哪里?任耀武:(农业厅)当前,湖北农民的增收主要依赖于政策补贴和农产品提价,增收门路不多,收入预期不稳定。继续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一受结构转化慢的制约。农民收入主要来自第一产业,增值多、增收快的二、三

    25、产业发展滞后。2004年农民收入来自一产业的占64%,增收的330元中,靠种植业增收占70%。二受资源约束。湖北农民人平1.1亩耕地,一户三五亩,辛辛苦苦劳作一年,除了自食以外,所剩无几。而且,人口刚性增长、耕地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资源约束将越来越明显。三受市场约束。千家万户的农民,经营分散、规模较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和日趋急烈的竞争,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承担了市场风险。2005年上半年湖北农民养一头猪可获利200元左右,到年底,猪价一路下跌,不但不能赚钱,反而还亏本。这是市场风险,还有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农业靠天收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风调雨顺的年成并不多。主持人:

    26、大家知道,一直以来,我国农村都是在单向支持城市、工业的发展,因此,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欠账”太大。这里有网友提问,建设新农村,省里除了拿资金支持,还会有什么其它的举措?十一五期间,我省将如何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呢?余国雄:(发改委)从目前制定政策的依据看,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用工业和城市产生的财力支持农村。而是用工业和城市形成的物质技术装备农业。三是用工业和城市形成的科学理念和智力优势武装农民。主要是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整合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农民培训。东虹阳光: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迫切需要有关部门提供技术和服务,俞书记也强调农业科研单位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撑。但是,目前基

    27、层农技部门出现线断、人散、事停的状况,一些地方的农技推广体系已陷于瘫痪,请问我省十一五期间对此有何考虑? 任耀武:(农业厅)关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问题。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两个文件,一是省委2003年的17号文件(关于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试行),二是省委2005年13号文件(关于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 加快农村公益性事业发展的意见)。改革总的方针是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方向是推动农村公益性事业发展。为此,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逐年加大了对农村各项公益性事业的支持力度。今年春节前,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加强和完善农村公益性服务的若干问题,决定:为了确保公益性服务落实到位,

    28、整合乡镇各站所,将农技、农机、水产合并为农技服务中心;从2006年起,省财政每年筹措2亿元“以奖代补”资金,力争到2007年达到每个农民10元的标准,重点扶持农技推广、畜牧兽医、文化事业等乡镇公益事业,其中80以上要用于农业服务。这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履行好公益性服务职能,健全完善公益性服务网络,更好服务农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切实解决好基层农技人员的养老保险提供了条件,同时,地方各级也要把农业技术推广这一块按照标准纳入县级预算的“笼子”。总之,改革要坚定不一,农村公益性事业要发展是“十一五”努力的总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相信目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困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十一五

    29、”期间一定会有一个明显的改观。主持人:确切地说,十一五期间我省对农业总投入有多少?具体会通过哪些方式,哪些渠道落到农民手里?这是很多人担心的。余处长给我们介绍一下。余国雄:(发改委)2005年全省农业总投入大约是101亿元,未来5年预计以10%的数度增长,到2010年争取高到200亿元。保守估计,“十一五”累计农业投入将达到600亿元以上。具体投入方式,一种是直接的,通过粮食补贴、粮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多种方式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一种是间接的,通过发展农业生产、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村镇建设等渠道间接落到农民手中。主持人:说到农民增收的另一条途径,也就是减少农民数量。实际上,近

    30、年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那么城市如何接纳这些劳动力、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并保障他们的国民待遇呢?任耀武:(农业厅)根本上来讲,是“三个接纳”。一是思想认识的提高,观点转变,心理接纳;推进城乡统筹,深化改革,制度接纳;加强培训提高,就业创业,定居接纳。余国雄:(发改委)一是鼓励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二是规范职业中介机构,确保进城农民及时、可靠地找到合适职业。三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解决农民的身分问题。四是逐步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其后顾之忧。五是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逐步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促进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

    31、合理流动。主持人:据农业厅资料显示,我省绝大部分村都有负债,有的县市村负债面达99%,全省村平净负债16万元。我们有网友(乐天溪)提出:农村债务一日不化解,村级经济就难以发展,就会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有没有制定债权清收的具体措施?任耀武:(农业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化解村级债务是当前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中央正在研究有关化债政策,但由于村级债务形成的原因复杂,问题矛盾较多,目前有关政策尚未出台。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化解村级债务工作,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农村税费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来抓,先后出台了两个文件,召开了两次专题会议。我省化解村级债务主要是依据2003年省政府出台的21号文件和2005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的1号文件。这两个文件明确了化解村级债务总的原则是“制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年化解”。并针对村级债务形成的10种不同情况,提出了一债一策、逐项化解的具体政策。提出了削减高息减债、清收债权还债、结对抵冲销债、划转债务降债、盘活资产还债、发展集体经济化债、协议还债、落实减免政策清债等八个方面的化解途径和办法。主持人:十一五规划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20字新农村建设要求肯定是农民希望看到的美好景象,省建设厅还对此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标准,但网民担心的是这些标准会不会成


    注意事项

    本文(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政策.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