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初中中考语文 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

    • 资源ID:14200216       资源大小:234.64KB        全文页数:7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初中中考语文 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

    1、新初中中考语文 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训练及答案新初中中考语文 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吃瓜子会致癌吗 葵花籽致癌的消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各类社交媒体上闹腾一回,甚至有说法称,葵花籽是致癌之首,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向日葵,又名朝阳花,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洲,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及内蒙古等被广泛种植,高可达3米,盘型花宽可达30厘米。它的果实即葵花籽,除了作为原料被用来榨油外,还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休闲食品。 葵花籽含有大量我们需要的营养成分,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油酸、软脂酸、硬脂酸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E等)和微

    2、量元素(如硒、锰、锌、铜等),如果要列举葵花籽的好处,真是相当丰富。 葵花籽味甘,性平,可用以降低血脂,还能用来驱虫。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且不含胆固醇,有助于降低人体的血液胆固醇水平,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葵花籽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其中铁的含量更是达到了葡萄干和花生的2倍,因此,葵花籽被认为具有预防贫血等作用。每天吃一些葵花籽能满足人体一天所需的维生素E,对安定情绪、防止细胞衰老、预防成人疾病都有好处。 此外,葵花籽中含有的食用纤维比苹果高很多,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证明,食用纤维可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有文献报道,向日葵中的一些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衰老、抗心绞痛和降压等药理作用。 目前,葵花

    3、籽种仁的含油率仅次于大豆,已成为位居第二的油料作物。既然葵花籽的营养价值如此之高,那为何一些人认为是致癌食物呢?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葵花籽生长速度很快,容易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如铅、镍、镉等。对于土壤而言,这样的作用能够减轻重金属污染,是一种绝佳的绿化植物。但对于人类而言,吃入富含重金属的植物并在体内不断蓄积则足以致病,甚至致命。 但因此便得出结论说葵花籽致癌是不科学的。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其他农作物包括粮食和蔬菜等的生长速度也都很快,吸收重金属的能力同样很强,我们是不是可以下结论说粮食和蔬菜也具有致癌作用呢? 认为葵花籽致癌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其含油量高,且这些油脂大多属于不饱和脂肪酸,进

    4、食过多不但会消耗体内的胆碱,使体内脂肪代谢失调,脂肪积聚在肝脏,影响了肝细胞的正常功能,造成肝功能障碍,此外还可能引起结缔组织增生,甚至诱发肝组织坏死或肝硬化。科学研究表明,这一说法同样没有科学根据。科学家确实进行过实验,但实验结果仅仅说明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葵花籽油)不适合用于煎炸而已,如果不连续煎炸食物,生成的有害物质其实并没有那么多。 摄入过多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确是不健康的饮食方式,但是过多摄入任何一种营养物质都是不健康的,只有合理烹调、平衡饮食才最重要。 致癌因素一般分为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过度食用葵花籽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影响,但现有文献中,并没有相关报道称葵花籽所含的任

    5、何成分有直接致癌作用。(1)下列对文章分析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葵花籽。B.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C.第段起到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D.葵花籽生长速度很快,容易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如铅、镍、镉等,食用了会致癌。(2)下列对第段的说明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比较,强调了葵花籽致癌的说法是不科学的这一结论。B.举例子,说明葵花籽与蔬菜和粮食一样都具有很强的吸收重金属的能力。C.下定义,强调了葵花籽致癌的说法是不科学的这一结论。D.打比方,生动说明葵花籽与蔬菜和粮食一样都具有很强的吸收重金属的能力。(3)下列划线词语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

    6、 ) A.科学家确实进行过实验,但实验结果仅仅说明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葵花籽油)不适合用于煎炸而已。B.认为葵花籽致癌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其含油量高。C.对于土壤而言,这样的作用能够减轻重金属污染,是一种绝佳的绿化植物。D.致癌因素一般分为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答案】 (1)D(2)A(3)C 【解析】【分析】(1)文章第段讲了“葵花籽生长速度很快,容易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如铅、镍、镉等”,“但因此便得出结论说葵花籽致癌是不科学的”。故D错误。 (2)第段把葵花籽的生长速度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其他农作物包括粮食和蔬菜等的生长速度进行了对比,这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故A正确。

    7、(3)A项,“仅仅”从程度上进行限制,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B项,“可能”表估计、猜测,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C项,“能够”不起修饰限制作用,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性。D项,“一般”从频率上进行限制,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故选C。 故答案为:D;A;C【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整体感知文中,理解文中的内容,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辨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段说明方法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读文段,理解文段的内容,抓关键语句,对选项逐项进行辨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的语言特点的理解和辨析,要求考生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注意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对选项逐项进

    8、行审读和辨析。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你不了解的钼元素 某一年,新西兰的一个牧场遭遇了千早,大量牧草枯萎而死,但有一条矿工经常踩踏的小路边上,生长着茂密的绿草。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里的矿场是钼矿,矿工们走路时不经意间将矿渣撒落在小路上,给路边的小草提供了丰富的养料。那么,钼是怎样的一种元素呢? 对钼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781年,瑞典化学家彼得海基尔姆用封闭的坩埚对由碳粉、亚麻籽油和钼酸混在一起搅拌成糊状的“浆糊”加热,他用这种“碳还原法”将一种新的金属从辉钼矿中分离出来,并将该金属命名为“钼”。至此,钼元素的真面目浮出水面。 一经面世,便以坚韧、耐腐蚀、耐高温的优势在军事、医疗等领域受到青睐

    9、。 一战中,英国人最初给坦克安装了75毫米厚的锰钢板,但这种坦克过于笨重,表现得并不理想。后来,英国人将锰钢板换成钼钢板,使坦克的厚度减少了50毫米,这不但没削弱防御力,还使坦克更加机动灵活,在战争中大显神威,这也让钼名扬天下。 钼元素还被应用于医疗实践。比如,锝99是应用最广泛的放射性造影剂,它由钼99衰变而来。钼99是钼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它的半衰期为275天,半衰期过后,钼99表变为锝99。钼99的半衰期非常理想,这个时间既保证了钼原子在原料地到医疗场所的运输过程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又保证了锝99的放射性可以在短时间内被激活。在现代核医学中,80%的医疗都用到了锝99,而在当今的美国,每天

    10、使用锝99的诊断就达55000多起,所以,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同时,钼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中必需的微量元素。植物生长离不开氮,然而,植物并不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它们需要在固氮菌的帮助下,将氮元素吸收并存储。固氮菌为植物固氮的过程需要一种催化剂固氮酶,钼正是固氮酶的重要成分,是植物发挥固氮功能的重要元素。科学已经证明,对农作物施加钼肥,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病、抗早能力,提高产量。比如,每亩农田施加钼肥20克,可使小麦增产35%,而大豆则可增产47%蚕豆增产8%,绿豆增产328%,番茄增产75%。 不仅植物需要钼,我们人体内也需要钼,只不过需量极少。虽然如此,我们对于铜还是非常敏感的。比如,我们的

    11、情绪容易受钼的影响,有它,我们会精力充沛;缺少或无它,我们会感到浑身乏力。钼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本事呢?原因在于,钼是两种在新陈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酶的组成成分,一是黄嘌呤氧化酶,一是亚硫酸盐氧化酶。这两种酶有钼存在时才具有活力,起到催化作用。 由此看来,钼这种罕见的元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还真息息相关呢。(选文有改动)(1)简要分析选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2)具体分析选文段顺序不可以调换的原因。 (3)选文段画线句除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它们有什么作用? (4)选文段划线词语“重要”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5)下列说法不合文章的一项是( ) A.彼得海基尔姆用“碳还

    12、原法”从辉钼矿中分离出钼,使人们开始了解钼元素。B.钼99的半衰期为275天,这很理想,能保证锝99的放射性在短时间被激活。C.固氨酶在固氨菌为植物固氮过程中作为催化剂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得益于金属钼。D.虽然人体对钼需量极少,但它对人体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控制着我们的情绪。【答案】 (1)写了新西兰牧场小路边上因钼矿渣撒落而长满绿草,交代说明对象钼,用问句,引起读者注意和阅读兴趣。(2)段总写钼在军事、医疗等领域受到青睐,段和段分别从军事和医疗领域说明它的应用,段与段“在军事、医疗等领域受到青睐”相照应,所以此三段不能调换顺序。(3)列数字,作比较,准确突出地说明了钼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13、进而说明了钼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了重要作用(或铝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中必需的微量元素)。(4)“重要”是“主要”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说明了钼是植物发挥固氮功能的主要元素,并不是唯一,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元素,“重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5)D 【解析】【分析】(1)从内容和结构方面分析第段的作用,内容方面此段写新西兰牧场小路边上因钼矿渣撒落而长满绿草,从而引出本文的交代说明对象钼,最后一句用一个问句引出下文对钼的说明,而且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结合这几段的内容分析,文章第段概括写钼的优势在军事、医疗等领域受到青睐。第段写钼在军事上的运用,第段写在医疗实践上的运用。所以第段和第

    14、段之间是总分关系。故不能调换。 (3) 20克、35%、47%、8%、328%、75%这几个都是数字,因此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且通过数字的对比进行说明,从而准确突出地说明了钼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进而说明了钼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了重要作用(或铝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中必需的微量元素)。 (4)首先要理解“重要”一词的意思,“重要”,主要,是相对于“次要”来说的,结合句意分析,钼正是固氮酶的重要成分,是植物发挥固氮功能的重要元素,意思是说钼正是固氮酶的重要成分,是植物发挥固氮功能的重要元素,除此之外,还要其它次要元素,因此,“重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5)ABC符合原文意思,D

    15、错在“它对人体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控制着我们的情绪”,原文中的意思是。 我们的情绪容易受钼的影响,因为钼是两种在新陈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酶的组成成分。 故答案为: 写了新西兰牧场小路边上因钼矿渣撒落而长满绿草,交代说明对象钼,用问句,引起读者注意和阅读兴趣。 段总写钼在军事、医疗等领域受到青睐,段和段分别从军事和医疗领域说明它的应用,段与段“在军事、医疗等领域受到青睐”相照应,所以此三段不能调换顺序。 列数字,作比较,准确突出地说明了钼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进而说明了钼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了重要作用(或铝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中必需的微量元素)。 “重要”是“主要”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说明了钼

    16、是植物发挥固氮功能的主要元素,并不是唯一,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元素,“重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D【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说明文首段作用的能力。说明文首段在内容上的作用有:引出说明内容或说明对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而结构上的作用是:引出下文。答题时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其作用。 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文结构的能力。说明文的结构有:并列式、总分式、递进式。答题时要在梳理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使用的结构,结构明确之后,能不能换就一目了然了。 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的分析能力。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引用

    17、。做这样的题,要在平时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特的基础上再结合文章有关内容判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最后再结合语段内容分析其作用。 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为了说明的更加准确,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表示修饰和限制的词语。答题时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再结合句意分析其作用,最后要加上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本题考查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概括主旨;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辨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形神兼备中国画 中国画

    18、历史悠久,在中国数千年的绘画发展史上,画家辈出,名作荟萃,在世界美术领域绽放出璀璨的光辉。 中国画有整套独特的表现手法,不追求形象的逼真,而着力于意境的表现,要求做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中国画主要以笔墨纸砚为工具,有“书画同源”之说。中国画的颜料由天然的植物或矿物制成。画作以水墨为主体色,也因常用来红色和青色,所以又称为“丹青”。 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人物画是以人物为主体的绘画。从传世的人物画作中,后人可以一窥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的面容,还能看到仕女图表现的宫廷生活和风俗画中展现的市井百态等。这些画作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例如明代曾鲸的代表作王时敏像,画作中人物画

    19、得不大,线条流畅遒劲,形象栩栩如生;背景则大幅留白,突出了人物形象;同时配以书法题字,更彰显了人物的精神气度。 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现为主要对象的画作。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认为山水蕴含着天地宇间无穷的奥妙,由此形成了独到的山水观。中国的山水画常常运用散点透视法,利用远近、高低的对比,营造出江山万里、山谷深邃的立体效果,极具空间感。例如宋代山水画的代表作千里江山图,这是一幅恢宏壮丽、色彩斑斓的巨幅山水作品,画卷长11915米、高0515米,画幅几乎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此画以略带俯视的角度横向展开全景式的大山大水,星现出一派方象皆容的场景。画卷采用散点透视法,远近距离分萌,空间层次清晰。在色彩表

    20、现上,该画以色调浓重的矿物颇料绘成,较同时期流传下来的其他青绿山水画作都要鲜艳。全画除青绿主色外,还以赭石来渲染山脚、天色,并以笔墨线条皴染山石,使山峰的立体感和明暗效果格外鲜明生动。元代书法家、鉴赏家薄光和尚在此画题跋中称其“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也”。 花鸟画主要以花草树木、禽鸟鱼虫为题材。花鸟画表现的是边、角、点的小景,注重笔情墨趣。中国花鸟画并不只是纯粹的写生,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的关系,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所以,中国花鸟画重视形似但不拘泥于形似,更崇尚意境与情趣。例如南宋赵孟坚的春兰图,描绘了两株生于杂草丛间的幽兰,摇曳多姿,舒展飘逸。兰叶、花瓣均以淡墨一笔绘出,笔法潇洒灵动、兼中

    21、带刚,画面旷淡清幽、意蕴无穷。画中左方题诗一首,以兰喻人。全图诗、书、画、印完美结合,表现了画家洁身自好、清高脱俗的追求。 中国画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的生活凤貌,山求画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状态。三者的结合,构成了中国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整体认识。画家们在创作时会自觉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这是中国人对哲学思考的艺术表现,也体现了艺术的真谛。 中国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将诗、书、印等元素与画结合,这些元素丰富了画面的内容,提升了图画的境界。中国画有壁画、屏风、卷轴、册页、扇面等多种画幅形式,并以特有的装裱工艺装溃画幅,给人带来更多的审美感

    22、受。 领略中国画的魅力,不仅要欣赏画面,还要从古人的妙笔中感受他们的性情与哲思。(节选自中国画,有删改)(1)请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_、_、_三类。(2)选文第段画线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主要以笔墨纸砚为工具,以水墨为主体色,也常用朱红色和青色,又称为“丹青”。B.宋代千里江山图是一幅巨幅山水作品,画幅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C.中国花鸟画注重笔情墨趣,重视形似但不拘泥于形似,更崇尚意境与情趣。D.选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地介绍了中国画。(4)请根据选文信息,说说下面的梅花扇面

    23、中,除了画以外,还可以增添哪些中国画的元素?请简要说明增添的理由。 【答案】 (1)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2)画线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明代曾鲸的王时敏像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人物画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特征。(3)B(4)示例一:可以增添与梅花有关的诗句,诗句与梅花相得益彰,不仅提高了扇面的观赏性,且以梅喻人,还体现出人的精神追求。再盖上印章,将诗、书、画、印结合起来,可以丰富画面的内容,提升图画的境界。 示例二:可以增添“凌寒独自开”这句诗,并盖上印章。这句诗能表现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质,诗与画融为一体,突显出人的高洁品格。题诗盖印,使画面更丰富,意境更深远。【

    24、解析】【分析】7段总结:“ 中国画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的生活凤貌,山求画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状态。 ”4、5、6段分别说明人物画 、 山水画、花鸟画 。 根据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判断文段内容看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 画线句举了明代曾鲸的王时敏像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人物画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特征。 B项有误,“ 画幅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 ”的说法不准确,“ 宋代山水画的代表作千里江山图,这是一幅恢宏壮丽、色彩斑斓的巨幅山水作品,画幅几乎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 ”。 考

    25、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所给材料有准确地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看法要结合文章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梅花扇面中,除了画以外, 可以增添与梅花有关的诗句,诗句与梅花相得益彰, 可以增添“凌寒独自开”这句诗,并盖上印章,题诗盖印,使画面更丰富,意境更深远。 故答案为: 人物画 ; 山水画 ; 花鸟画 。 画线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明代曾鲸的王时敏像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人物画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特征。 B 示例一:可以增添与梅花有关的诗句,诗句与梅花相得益彰,不仅提高了扇面的观赏性,且以梅喻人,还体现出人的精神追求。再盖上印章,将诗、书、画、印结合起

    26、来,可以丰富画面的内容,提升图画的境界。 示例二:可以增添“凌寒独自开”这句诗,并盖上印章。这句诗能表现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质,诗与画融为一体,突显出人的高洁品格。题诗盖印,使画面更丰富,意境更深远。【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概括文章信息。答题时应注意,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概括作答。 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答题时应注意,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 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筛选信息。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语段,找到相关

    27、联关键语句,然后提取信息仔细故选,比照辨析正误。 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及迁移运用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这种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所给材料有准确地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迁移到文段中来。4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能让生命延续的色素 地球上,生命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与进化,才形成了现代社会中形形色色、复杂多样的生命个体。然而,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种拥有11亿年历史的古色素,你是否会瞪目结舌,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领导美国、日本及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的研究人员共同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在西非国家毛里塔尼亚撒哈拉沙漠托德利盆地的海相页岩层中,发现了一块距今已有1

    28、1亿年历史的岩块。敲碎岩块后,研究人员从中提取并分析了古代生物分子,发现了一种古老的色素。这种色素没经过稀释之前,它的颜色范围在血红到深紫之间,稀释后则会呈现亮粉色。据统计,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完整色素。 那么,这种古老的亮粉色色素是怎么形成的呢? 这个亮粉色色素来自于含有叶绿素的分子化石,是由住在古老海洋中的古老光合生物制造,而这片古海洋早已消失。但是,研究人员在分析这个亮粉色色素分子的结构时,竟然发现了产生这个亮粉色分子的有机体是微小的蓝绿藻。蓝绿藻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核,但是细胞中央含有核物质,呈颗粒状或网状,染色体和色素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中。有些蓝绿藻含有较多的藻红素,藻体就多

    29、呈红色。 但是,产生这种亮粉色色素的蓝绿藻对推进生命起源又有什么作用呢? 研究表明,蓝绿藻处在古海洋食物链最底层,占主导地位,它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的原核生物,也是最基本的生物体。蓝绿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到了巨大作用。有不少蓝绿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 古海洋中的蓝绿藻是简单生物的食物来源,构成了生物界简单的食物链。但是,随着地球上大型活跃生物的出现,它无法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提供更多的能量,这也是大型的复杂生物直到地球历史后期才出现的原因。 约在65亿年前,经过地球和海洋生物的进一步演变与进化,古海洋中蓝绿藻的主导地位开始消失

    30、,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海洋中处于食物链最底层的微型藻类。微型藻类虽然很小,却比蓝绿藻大1000倍。这些较大微粒的藻类可以作为较大生物的食物来源,为复杂生态系统的进化提供所需的能量,让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型动物繁衍生息。(选自知识窗2019年04月刊)(1)下列对“蓝绿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蓝绿藻是没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细胞中央有呈颗粒状或网状的核物质。B.蓝绿藻都呈红色,主要是因为含有较多的藻红素,且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中。C.蓝绿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它对地球大气环境的变迁起到了巨大作用。D.蓝绿藻是古海洋中的简单生物的食物来源,它们构成生物界简单的食物链。(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

    31、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现代社会能形成形形色色、复杂多样的生命体要归功于含古色素的蓝绿藻。B.澳大利亚、美国等研究人员在托德利盆地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完整色素。C.岩块中的色素稀释前颜色范围在血红到深紫之间,稀释后则会呈现亮粉色。D.大型复杂生物的出现,导致了食物链中的比蓝绿藻大1000倍的微型藻诞生。(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作者主要介绍了地球早期生物蓝绿藻,让我们了解它在生命的演变与进化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B.文章从科学家发现的古生物分子入手,先后介绍了古老的色素如何形成、蓝绿藻如何推进生命的演化及微型藻的作用。C.文章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举例子、打比方等;全文逻辑清晰,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展开,条理分明,结构严谨。D.本文的语言通俗易懂,一方面使用严谨的科学术语,准确无误;另一方面,行文活泼,毫无艰涩之感,颇引人入胜。【答案】 (1)B(2)


    注意事项

    本文(新初中中考语文 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