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语文 第3单元 8 拿来主义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4.docx

    • 资源ID:14233812       资源大小:69.85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语文 第3单元 8 拿来主义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4.docx

    1、高中语文 第3单元 8 拿来主义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48拿来主义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自诩()脑髓()残羹冷炙()玄虚() 毛厕() 礼尚往来()仪节() 吝啬() 譬如() 徘徊()【答案】xsuzhxuncshngysphui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给 别孱 占【答案】gijbibicnchnzhnzhn2语境辨析法(1)他善于审时度()势,危急关头,能够将生死置之度()外。(2)他虽然取得了冠()军,但在获奖感言里并没有冠()冕堂皇的语言。【答案】(1)dud(2)gungun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答案】粹淬萃蹩瞥鳖缘椽喙磕嗑瞌第3步辨词语于细

    2、微处细斟酌1明确词义(1)自诩:_(2)残羹冷炙:_(3)不管三七二十一:_(4)孱头:_(5)国粹:_(6)故弄玄虚:_(7)冠冕堂皇:_(8)礼尚往来:_【答案】(1)自夸。(2)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3)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4)懦弱无能的人。(5)原指民族文化中的精华,这里是反语。(6)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花招儿。(7)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含讽刺意味。(8)社会交往中应当有来有往。现也指你对我怎么样,我也对你怎么样。2理解辨析(1)吝啬吝惜两者都有过分爱惜财物的意思。“吝啬”形容词,主要指当用的不用或当给的不给,含贬义;后面不能带宾语。“吝惜”动词,表示珍惜,指舍不得

    3、拿出自己的东西,多为中性词。还可以用于财物之外的生命、力量等以及具体的物品。后面可以带宾语。(2)鼓吹鼓动两者都有“宣传”的意思。“鼓吹”宣传提倡。吹嘘。侧重于宣传。“鼓动”指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他们行动起来。侧重于结果。(3)徘徊彷徨两者都是动词,都有“犹豫不决”的意思。“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彷徨”指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3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多地受访基层干部群众反映,这些项目大多以“民生工程”“脱贫攻坚”“留住乡愁”等名义冠冕堂皇地推进,界定难、争议

    4、多、隐患大,给民生需求、持续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2)时下中国的某些所谓学者流,往往不肯下大功夫自主创新,只是残羹冷炙,歪念真经,邯郸学步或东施效颦,结果是自欺欺人,难抱“美人归”。()(3)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礼尚往来”,人们在互送礼物、请吃中你来我往,通过各种朴素的情感联络来维系、加深彼此的关系。()(4)徘徊在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中,我的眼前却浮现出一个苦闷者的身影,心中亦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答案】(1)(2)此处使用错误,应用“拾人牙慧”。(3)(4)“徘徊”应改为“徜徉”。 常识速览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

    5、“民族魂”。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后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从1927年到1935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后十年的杂文,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国民党反动派对外实行屈膝投降的卖国政策,对内采取高压政策,进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文化界反动文人掀起了复古主义逆流,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的“全盘西化”思潮甚嚣尘上,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

    6、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许多人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错误认识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澄清错误认识,鲁迅先生提出了“拿来主义”的主张。“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创造的通俗形象的新名词,它反映了无产阶级对待中外文化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文学常识杂文及其特点杂文是文学体裁之一,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件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活泼、犀利、隽永为特点,是一种战斗文体。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以及政治事件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著述中就多有这一类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后,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作家,为了战斗的需要,针对当时社会的种

    7、种现象,揭微显隐,痛下针砭,广泛地运用了杂文;它们有如匕首、投枪刺向敌人,表现了坚强的战斗力;在艺术上,感情饱满,形象鲜明,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形成了杂文的新传统和新风格。.文化常识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冠冕:古代帝王或官员戴的帽子,引申为很体面、有气派。古代“冠冕”演变:古代的冠通常仅仅覆盖一部分头顶,更多是一种礼仪上的要求。冠的使用一直沿续到中国封建时代的结束,其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冠式,其中皇帝重臣朝会或祭祀时所戴之冠又称为“冕”。(1)秦汉前没有“帽”这个字,古人将冠冕头饰统称为“元服”,因为“元”有“头”的意思。至商代,男子头上就已经出现了冠。(2)汉代以前,只有士大夫才有资

    8、格着冠,普通平民则使用一块布包住发髻,称为“帻巾”。东汉末年至两晋南北朝时期,风尚为之一变,文人士大夫也以着巾为荣。(3)进入唐代,幞头普遍流行,成为官员的标准头饰。幞头源自民间的包头布,实际上是一种用黑色纱罗制作的软帽。宋代时,幞头结构也经改良,因幞头所用纱罗通常为青黑色,故又称“乌纱帽”。(4)明代,汉冠再度流行,但样式已有很多变化。清代,满族服饰成为主流,体现在冠制上就是用顶子代替了各种汉冠。探究精研文本 整体感知鲁迅先生针对国民党政府的媚外行径、卖国政策和有些人的“全盘西化”的主张,也针对革命文化阵营内部的拒绝借鉴、盲目排斥的态度,提出既要大胆吸收借鉴外国文化(也包括本国文化遗产),又

    9、要认真地分析其精华与糟粕,加以批判地吸收,以期提高民族的素质,创造民族的新文化,并把这种观点精当地概括为“拿来主义”。 文脉梳理_【答案】指出危害拿来主义 文本深读自主探究一、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及结构思路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_【答案】作者列举了三个“送”的事例: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2从文中看,“抛来”与“抛给”有何区别?_【答案】“抛来”是中性词,指无意的、漫无目的的给予,你可接受也可

    10、以不接受,施受双方是平等的。“抛给”犹如“嗟来之食”,施受双方是不公平的,带有主仆歧视和人格侮辱的性质。3本文把“大宅子”比喻成文化遗产,批判了几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根据第8、9自然段的内容,完成下面表格。三种错误态度三种类型想法行动实质共同点孱头徘徊不敢进不加选择保存清白全盘否定(虚无主义)废物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答案】怕给染污拒绝继承(逃避主义)昏蛋放火烧光羡慕全盘接受(投降主义)4文章最后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作者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_【答案】第一句重申“拿来”的主张,既紧扣题意,又收束全文。第二句承接前一段的“挑选”,根据“对我有用”的原则,对文化遗产区别处理。第三句

    11、阐明“拿来”的目的是推陈出新,创造无产阶级新文化。第四句与前文斥责的“孱头”“昏蛋”相照应,提出在对待文化遗产上辨别真假革命者的标准,明确地说只有“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工作者,才能担当起破旧创新的艰巨任务。最后一句是全文的中心思想所在,用双重否定的句子强调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言简意赅,感情真切。二、分析文中的语言及表达技巧5分析下列语句的含意,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1)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2)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3)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

    12、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_【答案】(1)“大师”暗含讥讽,“捧”表现了“大师”们恭敬的媚态,“几张”显得相当贫乏,却一路张扬,显得多么寒伧可怜,可悲可笑。(2)反语。正话反说,讽刺意味更强烈。(3)这句话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就要亡国灭种。6鲁迅先生为了证明“送去主义”的危害,采用了什么论证手法?请简要分析。_【答案】采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尼采:自诩是太阳“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他发了疯”;中国:自诩地大物博只送去,不拿来亡国灭种。合作探究7本文在谈及“送去主义”的表现时,将“送一批古董”“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三者并排列举,有

    13、人认为如此行文含有对梅兰芳的不满。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_【答案】(观点一)不同意。因为三者“送去”的表现,都是将中国文化遗产拱手“送去”外国。作者意在批判国民党政府已堕落到将民族遗产作为媚外求荣的工具的可耻地步,其矛头直指国民党政府,而非梅兰芳本人。(观点二)同意。因为梅兰芳的出访为国民党政府所利用,他们借机诽谤前苏联的文艺政策,梅兰芳的出访无形中给国民党政府提供了间接的帮助。迁移学以致用 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巧妙比喻,抽象说理形象化课文第8自然段一开始就用“譬如罢”开始论证,用从祖上得来的一所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徘徊不敢走进门”的“孱头”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

    14、以“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的“昏蛋”比喻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和貌似彻底革命的“左”派幼稚病患者;以“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的“废物”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都非常准确、形象、生动。2写法指导比喻论证,是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论证与被比喻事物相类似的特点。也就是用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中所包含的道理作比方,来揭示或阐明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中所包含的道理,这一形象化的论证方法,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在写作中如何运用比喻论证呢?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用来作比的事物必须可信,是人所共知的。用来作比喻

    15、的事物,要具体、浅显而新颖,通俗易懂,容易理解和接受。(2)要把拿来作比喻的事物和论证的道理之间的相似点找准确。比喻物和被比喻物既要有相似点,又不能是同一事物,否则便构不成比喻论证。(3)要生动、简明。不能让拿来作比喻的事物掩盖了要论证的道理,或冲淡了议论。(4)要把比喻的含义和文章议论的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不能在议论时抛开比喻。(5)用成语、寓言、小故事来作比喻论证,要根据需要适当叙述故事的梗概,这样便于读者深刻地理解。(6)运用成语或寓言故事论证时,必须有所分析评论,概括出其蕴含的道理,与论点保持一致。只叙述不评析,就是堆砌论据。只有分析,才能引出要讽喻的事理,才能使它更好地为论点服务。3

    16、迁移运用以“信念”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段精彩段落,不少于200字。_【写作示例】生活,是一棵神奇的智慧树。她拥有无穷的智慧,如果你摘到树上的果子,你就会得到那智慧,用这智慧去走人生之路,你的人生便会更加精彩。摘取到信念之果,你便拥有了生活的智慧。怀着信念走在人生的路上,你的人生便会因此而精彩。信念是夸父逐日时不停的脚步,信念是雨中航行时对岸不灭的灯塔,信念是狂风肆虐时苍鹰不停歇的身姿。拥有信念,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点亮一片星空;拥有信念,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装点整个春天;拥有信念,一叶小小的扁舟,可以惊动整个海洋。信念是你人生路上的正能量,助你成长,助你成功,拥有了信念,你的人生会无比绚丽

    17、。 素材应用1课内素材鲁迅与“拿来主义”“拿来主义”一词是鲁迅首创的。中国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最集中、最剧烈的莫过于五四运动前后,与以往历史的文化革新不同,这次新文化的倡导者对旧文化几乎彻底发生了怀疑,传统中国似乎“老旧”得只剩下了小脚、八股文和染缸似的大家庭,“全盘西化”因此一度一呼百应。可是没过多久,新文学的过分年轻、稚拙就让不少人大失所望。于是人们发现,一味地模仿西方文化是学不来的,离开国家几千年的根基,这种模仿只能是牙牙学语。针对30年代这种“发扬国光”的复古潮流,鲁迅提出了他的“拿来主义”。【应用角度】这则材料可用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吸收与创新”“舍与得”“借鉴”“包容”等话题作

    18、文的写作中。2精彩应用莲花因舍弃牡丹的雍容而变得高洁,彩虹因舍弃磐石的永恒而变得美丽动人,古木因舍弃尽日的繁叶而得以常青,高山因舍弃水的灵动而巍峨沉稳。大自然以它的博大昭示着人类:只有舍,才有得。智慧使人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昭君舍弃了锦衣玉食的宫廷生活,踏上了黄沙漫天的西域之路,却得到了天下的一刻太平与后世的无限赞美;英台舍弃了世间的一切繁华,化作一只蝴蝶,却得到了海枯石烂和天长地久的爱情;李白舍弃了富贵,却留住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他们舍弃了功名、地位,甚至是生命,得到的却是更珍贵的升华。 佳作领悟导读:这是一篇切中时弊、很有时代感的文章,作

    19、者从学术界谈到影视娱乐圈,谈到时尚与服饰,几乎全方位地列举了时下的“拿来”现象,凸显了当今文化创造力匮乏的现象。从根本上说,“拿来主义”就是崇洋媚外,其来源是不自信,对国家和民族的不自信;最深刻的来源,则是社会各界一遍遍重复的过往两百年的屈辱历史。这种屈辱大概已经深入了民族心里,一直影响着这个民族的思想,就像阴影隐藏在潜意识之中,也许感觉不到,但是恐惧和自卑却是无处不在。也谈“拿来主义”小城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曾针对文化和文艺,大声疾呼“拿来主义”,即要大胆西学东用。21世纪的今天,“拿来”变得如此容易和普遍。大家都在不断地、毫不客气地演绎着“拿来主义”。有人把这种现象含蓄地称作“借鉴”

    20、,也有人毫不客气地命名为“剽窃”。首当其冲的就是学术界。上至院士、博导,下至研究生、大学生,剽窃抄袭成风,弄虚作假为常,巧取豪夺成性,欺世盗名为荣。不仅如此,学术抄袭已经从学者的个体行为发展成集体和集团行为,并且有制度化、合理化的趋势。被抓住和处理的清华大学刘辉、北大王铭铭、复旦李良荣、同济大学杨杰、汕头大学胡兴荣、上海交大的陈进等人只是九牛一毛。关于学术腐败的问题,不少文章和论坛也深刻挖掘了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同时呼吁健全的法制和教育制度以及学术界人士的责任心、淡泊心和诚信品质。可是学术抄袭还是愈演愈烈,大有从燎原的星火演变成汪洋火海的势头。梁启超曾针对清朝学者呼吁素惯淡泊、与世无争、终身于学

    21、的“寒士”。在学术领域逐渐商业化的今天,这种“寒士”如稀有动物一样濒临灭绝。试看身边的同事朋友,发文章做科研,十有八九是“借鉴”了别人的,而这种借鉴并非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复制、粘贴、改编、翻译,网络是如此好用。学富五车的大家会大方的点出引言,做细注释,而那些“一瓶不满半瓶咣当”的主儿总是偷偷摸摸、含含糊糊、引而避之、鸠占鹊巢。在西方学术界,如果被发现一次抄袭,肯定是被踢出学术领域永世不得翻身,而在中国的学术界,被发现了或被指控了,作弊者顶多是丢了一些头衔,还是会在高校和学术界混的如鱼得水。某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剽窃了一本英语原著的三分之一著书立说,被发现后学校为了保住系里的博士点

    22、,把他转到了英语系以避风头,后来此教授又出了一本书,变本加厉抄袭了他人的二分之一。低下的人品和腐臭的学品在不力体系的庇护下生蛆长蝇,如果继续三缄其口,中国教育和严肃学术真的要在沉默中灭亡了!我对娱乐圈和影视圈知之甚少,偶尔的观看和欣赏,也会遭遇不同程度的“拿来主义”。第一次看好想好想谈恋爱时非常激动,觉得影视圈终于出了电视精品了,那镜头和光线的切换,音效和环境的采用,精辟的对白和哲理性的讲述,四种不同女人对时尚、爱情、友情、生活、工作的阐释都令我欣喜不已。可不幸的是,Sex and the City撞到了我的眼球,它每一季好像都在嘲笑我这肤浅的骄傲。这是典型的超越借鉴的剽窃,因为所有关于好想的

    23、值得欣赏的因素大都来自这部美国电视剧。被逼问是否和Sex and the City有所联系的时候,导演刘心刚才提到借鉴了该剧,他强调了借鉴,说是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改变。是啊,至少他是用汉语拍的。在剧前剧尾罗列那些演职人员的时候,怎么就不能用最小最不占空间的语言表明改编自Sex and the City呢?韩剧的流行不仅带来了韩式服装和韩国菜的泛滥,还把韩剧模式、理念、风格灌输于中国影视界和大众心中。白领公寓情定爱琴海不仅采用韩国明星,还运用了韩剧的拍摄风格,典型的大特写镜头,精美的服装和画面,灰姑娘和富豪王子的痴怨爱情。情似神似,汉语版的韩剧而已。前两天中央一播出的泰国的凤凰血也未脱窠臼。上周

    24、译了一篇关于“隐藏奢华”的文章,说到美国名人明星们之所以穿用商标和徽志不明显的名包和服装,就是因为这些名包和名牌时装的赝品和模仿品充斥了美国各大商店。这些所谓的“名牌”也因为普遍而失去独特和尊贵。当然,时尚、服饰等流行因素的散播和模仿和学术界、文艺界的抄袭剽窃不可同日而语。它们引起的官司也相对少得多。这是个信息时代,只需要10分钟的时间,艾美奖上的时装和珠宝展示就可以把流行理念和时尚元素传播到世界各地。这是个信息世界,只需要鼠标一点,你就可以搜集到想要的信息,复制自己需要的内容。这是个粘贴、仿制、改编、模仿的时代,“拿来”如此容易,如此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这类的“拿来主义”,不需要大力提倡了,需

    25、要的是合理的限制和管理。【悟亮点】1学构思(1)本文的构思颇具特点,请加以分析。提示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切中时弊,深入人心。今天作者有感于现实社会中“拿来”之容易和普遍,痛心疾呼,批判借“拿来”之名而行剽窃之实的现象。两相对比,更发人深省。2学引用(2)这篇文章第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何表达效果?提示文章第段巧妙引用辛弃疾的诗句,形象地说明了这种“借鉴”现象的普遍和泛滥;引用俗语,表达出对那些发文章做科研任意“借鉴”别人的“主儿”的厌恶与讽刺之情。3学对比(3)文章的第段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提示中西方学术界对抄袭事件的不同处理,也让人深思“抄袭”现象在中国屡禁不止的深层原因,惩罚力度小从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这种不正之风的蔓延。4学选材(4)本文在选材上有何值得借鉴之处?提示这篇文章的选材紧紧围绕话题的中心,非常丰富且具有说服力。如第段对娱乐圈中“拿来主义”所列举的事例,第段对韩剧模式在中国的“复制”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语文 第3单元 8 拿来主义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4.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