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急危重症医学部优秀事迹 危重症医学简介(转引)2021-01-08 写在课前的话 现代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监护技术日新月异,高新技术和信息化监护设备的广泛应用,对监护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专业化标准培养符合现代监护要求的icu高级护理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本课件详细介绍了急危重症医学护理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危重症医学专业护士的资质,icu专科护士的执业要求,旨在为临床上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危重症医学定义 icu的英文全称是intensivecareunit,中文名称是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病房、加强治疗病房等,香港及广东地区多称为深切治疗部。危重病医学英文全称是critica
2、lcaremedicine,ccm。 二、危重症医学的特点 icu的特点是患者病情危重,医疗设备高端、贵重,医护人员专业性强,处理急危重症的能力强。icu的专业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它整合了麻醉、内科(尤其是呼吸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外科、护理等多个专业的高端技术。 危重症医学国内外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三、危重症医学的发展历程 在icu的发展历程中充分体现了多学科综合的特点。重症医学的护理始祖南丁格尔。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的战地医院由于管理不善,条件恶劣又没有护士护理受伤士兵,使伤病员的死亡率高达40。南丁格尔向当时政府申请率领了38名护士来到了前线,起初医生们非常拒绝他们,
3、甚至不让南丁格尔进病房,但是南丁格尔并没有计较这些,采取了危重症集中护理等措施,控制士兵感染改善士兵营养,改善病房通风环境等措施在半年的时间里,战地医院的伤员死亡率降到了2.2。这一成绩震惊英国朝野,得到了一片好评。 1863年,南丁格尔在notesofhospitals中撰写到:在一个常见的,即使是小的医院中,把病人安置在一间由手术室通出的小房间内,直至病人恢复或至少从手术的即时影响中解脱。这不但被称为护理学和医院管理上的革命,而且,也被传统观念认为是icu的起源。1923年walterdandy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为脑外科病人开辟术后恢复室(3beds)。1937年麻省总院robterm
4、ason建立术后恢复室,是由外科和麻醉科共同管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前线建立休克病房。24小时内总有1名医生或1名护士及其助手,12小时一班,测血压,开放静脉,早期复苏,使休克的死亡率显著降低。打仗期间大量的人都到了前线,由于后方人力不足,就把相应的一些专科icu全部集中在一起,在后方成立了集中恢复室。1947年,美国宾州成立麻醉学术小组,进行306例死亡病人分析,发现有效的监测可以使死亡率下降50%。有计划的针对性监测,需要一批具有休克的病生理知识的重症医生。第一次提出icu要有专业的人员。icu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二战以后发展进入低谷,一直到1952年丹麦哥本哈根发生脊髓灰质炎大流
5、行,脊髓灰质炎侵犯脊髓前角,影响运动神经元,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大量死亡,死亡率87%。lassen院长和ibsen(麻醉师)对患者实施气管切开,雇佣200名医学生和护士进行人工气道持续的手法通气及后期engstrom呼吸器的应用,使病死率下降至40%以下。 图1所示的这个像大工厂一样的全是铁肺,这是当时的一个体育馆里面,呼吸衰竭的病人躺在铁肺里面,旁边有护士照顾,医生查房,治疗师指导病人呼吸,这些措施挽救很多人的生命。 由于哥本哈根事件,激发了危重病医学的崛起,随后多家医院相继开设了icu,并激发了危重病医学的崛起,这是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几年后,frank和john在美国又建立起一个新
6、型的心脏外科监护病房,病房里设置了计算机监护系统,系统工程师成为了监护队伍的一部分,护士队伍也得到了发展,他们对icu内应用的特殊技术有专门的经验,并在icu内各岗位担任具体工作。这导制护理学分支重症监护护理学的产生。 1958年,世界上第一个icu在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城市医院成立。提出了四个集中,集中病人、专家、场地、设备。petersofar(麻醉)教授,cpr之父,与markravitch(外科医师)共同建立icu。它首先提出对重症病人的24小时优化医疗和护理。它同时也是第一个配备有内部医师(麻醉住院医师)的icu。提出icu必须简单有效,一切设施尽可能简单,技术标准尽可能一致,使置身其
7、中的人易于掌握理解。 1963年petersofar移师匹兹堡,成立了麻醉与危重医学系。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多学科危重医学培训中心,迄今已经培养出包括麻醉、外科、内科、儿科和急救科等学科在内的500多位高级专家。1997年,美国有超过5000家icus在运作。 中国医疗机构的重症监护病房(icu)发展起步较晚,1970年以后北京、天津的一些医院创建了“三衰病房”、呼衰、肾衰、心衰的病人集中在一个病房的单元内,“集中观察室”等治疗危重病的单元,已经逐渐开始实现将危重患者集中在专门设立的区域或病房内集中管理的发展模式。1982年,曾宪九教授、陈德昌教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了国内第一张现代意
8、义的icu病床。1984年北京协和医院正式建立加强医疗科(危重病医学科)。这是我们国内第一家icu。随后90年卫生部颁布的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危重病医学的发展,国内大医院相继建立了icu,根据中国医疗体制特点,较多建立以抢救为主的综合性或中心icu,将涉及多个学科的危重患者放在同一个医疗单位进行监护抢救。 在icu诞生以来的50余年间,icu发展之快为医学史上所罕见。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2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要求至少拥有一个icu,有的国家甚至立法规定新建医院必须备有icu建制。icu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受到如此巨大的重视,是与其所取得的业绩和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9、分不开的。 危重症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1940s,出现大量休克病人,我们对病人进行早期液体复苏使大批病人生命得到挽救。1950s,大家发现,很多休克病人大量补液以后,出现肾衰,可能考虑休克复苏切入点还不够早,病人开始有失血,低血容量表现就开始液体复苏,及时纠正肾灌注不足,改善肾衰。1960s,越战期间发现很多休克病人大量补液后出现呼衰,这是由于1842年欧洲霍乱大流行后大规模输液得到应用。休克复苏时要给病人灌大量液体早期复苏,病人平时心输量每分钟4升到6升,当灌注大量液体进行复苏时病人心输量可能涨到每分钟14升、16升,甚至每分钟20升,来自全身血液都要经过肺,满足体循环需求,肺
10、水增加造成病人呼衰,不灌液病人就要肾衰,休克,因此我们又推出了正压通气使用,使压力增高肺的进水压增加,静水压与肺泡内压差降低。病人肺水减少,那肺弥散距离减少,氧和改善了。1973年,发现序贯性系统衰竭,1976提出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1992,认识到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危重症医学发展日新月异。 灾难应急的需求是危重症医学发展的动力。19世纪,克里米亚战争,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2021年的sars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icu,危重症医学已经被大家认可,一直到后来的猪链球菌、禽流感、以至甲型h1n1重病人的救治都显示出了icu的重要性,2021年的汶川地震,202
11、1年的玉树地震重症病医学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危重病医学学科的发展与相关学会的建立及其推动作用密不可分。1972年,美国在28位医师的倡导下创立了危重病医学学会(societyofcriticalcaremedicine,sccm),旨在建立一个有自己的临床实践方法、人员培训计划、教育系统和科研研究的、独立的临床和科研的学科,逐步提出并完善了以血流动力学、组织氧代谢监测为基础的高级生命支持治疗措施。1980年在日本nishimura和菲律宾的gomez倡导下成立了西太平洋危重病医学会(westernpacificassociationofcriticalcaremedicine,wpacc
12、m)。1982年欧洲成立了欧洲危重病医学会(europeansocietyofintensivecaremedicine,esicm)。并对危重病医学所涉及各种复杂临床病症,如脓毒症(sepsi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从基础到临床,提出了一些新认识和可行的干预措施。这些都标志着危重病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跻身于当今医学科学之林。 1997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2021年北京护理学会重症监护委员会成立;2021年3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成立,这些均为进一步确立中国危重病医学学科地位以及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21年6月,获正式学科代码320.5
13、8。 危重症医学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结果。首先科技发展使得对多种生命功能指标的监测成为可能。社会进步使得人类寿命不断延长,但老年人器官功能储备下降。再者社会经济发展使得政府和群众对于危重病人救治的保障支付能力提高。此外人的生命价值日益受到重视-平时疾病与灾害瘟疫。 危重症医学是21世纪医学模式转变的代表,是朝阳学科。从1990年至今,重症监护大大减少了住院时间和诸如脑血管功能不全或呼吸衰竭之类的病人的花费;较为先进而复杂的外科手术的发展,比如肝、肺、心、小肠和胰腺的移植,使移植后的重症监护受到重视;无创性监护仪的推广,大大降低了重症病人需要花费的费用和诸如感染之类的医疗/护理并发症的发 第 8 页 共 8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