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选文言文练习题50专项专题训练带答案解析.docx

    • 资源ID:14402091       资源大小:50.20KB        全文页数:5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选文言文练习题50专项专题训练带答案解析.docx

    1、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选文言文练习题50专项专题训练带答案解析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选文言文练习题50专项专题训练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1阅读伯牙鼓琴,回答问题。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巍巍乎若太山:_汤汤乎若流水:_(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_。(3)这个故事是个美好的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_”这个成语比喻知音

    2、难觅或乐曲高妙。 2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弈秋,通国之_。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为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_。虽与之俱学,_。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把课文补充完整。 弈秋,通国之_。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为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思_。虽与之俱学,_。(2)解释文中划线的部分。 通国:_为弈秋之为听:_诲:_为是其智弗若与:_(3)本文选自_,讲述了两个人向弈秋学下棋,因为他们的_不同,所以_也就不同,从中我们明白了_的道理。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

    3、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1)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停顿处用“/”画开,(限断两处) 天 下 之 事 皆 然 过 则 非 惟 无 益 反 害 之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昔有愚人:_食之,甚美:_(3)翻译下面的句子。 主人既闻,乃益盐。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4)这则短文有何寓意? 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ho ho)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

    4、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 , 窥头于牖 , 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s sh)龙而非龙者也。【注】子高:叶公的字。钩:衣带上的钩。写:摹画。凿:古代饮酒的器具。闻:听说。下之:到叶公住所处。牖(yu):窗户。施(y):延伸。还(xun)走:转身就跑。五色无主:脸色一会儿白,一会儿黄。(1)给短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好_(ho ho) 似_(s sh)(2)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 天上的真龙知道_,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叶公并不是真的_,他喜欢的只不过是_罢了。(3)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叶公见到真龙后的样子的语句,并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翻

    5、译出来。 (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古代的寓言故事有很多,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请你结合着译文,读一读下面这个故事吧!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附参考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6、:“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注】遽(j):急忙、立刻。契(q):用刀子雕刻。契者:雕刻的地方,惑:迷惑、糊涂。“不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方式。(1)试将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2)这是我们熟悉的一个寓言故事,可概括成一个成语:_。 (3)你还积累过许多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请写出两个:_、_。 6课内阅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

    7、,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这篇古文的题目是_,我还可以自己来写题目,从“牧童”的角度可以这样来写_,从“处士”的角度可以这样来写_。 (2)选择下划线字的意思。 好书画。( )A认为好。 B喜欢。 C优良。处士笑而然之。( )A认为说得对。 B然而。 C然后。(3)解释下面的句子。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4)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这句话写出了杜处士对斗牛图的珍爱。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抓住了牧童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表现出他的天真可爱。“笑而然之。”这里的笑是杜处士讥笑牧童年幼无知。(5)写出选文说明的道理

    8、。 7课内阅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正确的是( )。 A.所宝以百数(宝贝)B.拊掌大笑(拍手)C.今乃掉尾而斗(翘起尾巴)D.处士笑而然之(认为是错的)(2)翻译下面的句子。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有( )和( )。 A.艺术也是源于生活的,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B.艺术源于生活,但高

    9、于生活,所以可以不符合实际C.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D.知错就改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8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矛与盾韩非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注释】鬻(yu):出售。誉之:夸耀(他的)盾。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坚:坚硬。陷:这里有“刺穿”的意思。利:锋利。或:有人。以:用。子:你。弗:不。应:回答。(1)翻译画线的句子。 (2)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9先按原文填空,再完

    10、成练习。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_,此不为_?”一儿曰:“日初出_,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_?”孔子不能决也。(1)按原文填空 (2)解释下列字词。 及:_ 探汤:_(3)用现代汉语替第一个小孩儿说明他的理由。 (4)两个小孩儿各持己见,是因为第一个小孩儿是从_的角度判断的,第二个小孩儿是从_的角度判断的。 A.触觉 B视觉 C嗅觉 D听觉(5)科学证明,两个小孩儿的观点都是错的,因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与太阳看起来的大小和日出、中午时感受到的温度无关。“孔子不能决也”正应了论语中的名句( )。 A.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文中多次出现“度”。根据你的理解,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A尺码,标准。B刻度。C量,计算。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_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_曰:“宁信度,无自信也。”_(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3)根据情境,想象人物的表情或动作,填入句中横线上。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他_,说:“宁信度,无自信

    12、也。”(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1课内阅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根据课文内容,选出每句中“之”字的含义。 之:A.弈秋的教导 B.天鹅 C他,这里指前一个人 D的通国之善弈者也。_ 一人虽听之。_思援弓缴而射之。_ 虽与之俱学。_(2)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读出_的语气。朗读“曰:非然也”应该读出_的语气。 A.疑问 B.反问 C.否定 D.肯定(3)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两个学生学习状态的句子。 (4)读完这个故事,你受到怎

    13、样的启示? 12课外阅读。 小儿不畏虎苏轼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就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 噫,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注释】浣衣:洗衣服。自若:神情不紧张。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寻:副词,随即,不久。去:离开。被:施加,给加上。(1)本文主要通过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2)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B.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

    14、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3)两个小孩分别是从_和_看问题的。 (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5)写出加下划线的字在句中的意思。 虎熟视久之。_虎亦寻卒去。_(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7)文中的妇人和她的两个孩子为什么对老虎的突然到来有不同的反应? (8)从文中找出一句与“浣衣于水”句式一致的语句:_。 (9)根据故事中的孩子的做法可以归纳出的词语是( )。(多选) A.望而生畏B.虎视眈眈C.无知者无畏D.初生之犊不怕虎13读书戴嵩画牛,

    15、完成练习。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本文的作者是_代的_,我们还读过他的诗_。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一日曝书画 曝:_拊掌大笑 拊掌:_今乃掉尾而斗 乃:_尾搐入两股间 搐:_(3)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文中的“_”这句话说明了这个道理。 14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滥竿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n)

    16、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选自韩非子。滥:虚妄不实。竽:古代一种竹制簧管乐器。滥竽,常用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南郭:复姓。处士:指没做过官的读书人。说(yu):同“悦”,高兴。廪(ln)食:这里是供给粮食的意思。(1)联系上下文,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齐宣王使人吹竽_ 用;派;让请为王吹竽_ 请求;敬辞;邀约好一一听之_ 喜好;常常(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 15文言文阅读 怀素写字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天”。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注释:本文选自书林纪事;怀

    17、素是我国唐朝的书法家。【零陵】今湖南零陵。【挥洒】挥毫写字。【名】命名,起名。【庵】住所。(1)下列说法中有2项是正确的,分别是( )和( )。 A在读“贫无纸可书”时,可以这样停顿:“贫/无纸何书”。B怀素在芭蕉叶上练字,是为了亲近大自然。C以上文段来自书林纪事这个故事。D从“盘板皆穿”可以看出怀素练字的时间很长。(2)从这个故事中我得到的启示是_。 我还知道古代的其他书法家有_、_。(3)怀素为住所起了个雅号叫“绿天”,真有意思!请你模仿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给你的书房也取一个雅号。 名吾堂曰:“_”,理由是:_。16读课文,完成练习。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

    18、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为两股间。今用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只当问婢.”不可改 也。(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好书画_ 一日曝书画_处士笑而然之_ 古语云_(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两项是_ _。 A、(杜处士)所宝百数 B、(戴嵩)尤所爱C、(牧童)拊掌大笑。 D、(杜处士)不可改也。(3)翻译句子。 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头,谬矣!(4)最后引用古语的作用是什么? 17小古文阅读: 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

    19、道渴而死。弃其仗,化为邓林。注释:夸父: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有一个“博父国”。前人考证,“博父”就是夸父,是一个善跑的巨人。逐走:追赶赛跑。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河、渭:指黄河与渭水。大泽:神话里的大湖,传说在山西雁门山北,纵横千里。邓林:清代毕沅注释山海经说“邓林即桃林,邓桃音相近”。(1)选文选自_,从文体上看属于_。 (2)翻译下列词语。 逐走:_;河渭:_(3)翻译句子。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未至,道渴而死。(4)作为成语典故,“夸父逐日”常用来比喻_。 (5)如何理解“弃其仗,化为邓林。”的结尾? (6)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哪些优秀品质? 18小古文阅读: 伯牙鼓琴_,_。

    20、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锺子死,_,_,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把原文补充完整。 (2)伯牙鼓琴这篇古文,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成语_的来历。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_。 (3)根据文中第2、3两句仿写句子。 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19阅读附加题。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 , 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 , 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

    21、之。”注释:流辈:人们。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得句,得到佳句。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诟(u):责骂。胡:为什么。(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_ 使侄录之_侄罔然而止_ 执所书问曰_(2)翻译下列句子: 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3)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 20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芳容至孝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弱冠游楚,楚中移文至华亭,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

    22、有无父之人战!”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负骨,誓不归矣。”自出,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晕目昡,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只邻庙。芳容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溪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注】里正:古代地方官吏名。(1)下列语句中下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其父文荣

    23、,弱冠游楚 弱冠:二十岁B.客死归州官舍矣 客死:死在异乡C.寒燠失度,饥饱无时 寒燠:极其寒冷D.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 步履:行走(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3)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请概括作答。 21小古文阅读。 一猫伏缸上,急跃起,全身皆湿。缸中有金鱼,欲捕食之。(1)在横线上写出小古文的正确顺序_(用序号表示) (2)这篇小古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欲捕食之中的“之”指的是_;“全身皆湿”中“皆”的意思是_。 22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 问其故。 一儿日:“我以日始

    24、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日:“ , ,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 , ,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1)按原文内容填空。 (2)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 辩斗:_ 日中:_决:_ 孰:_(3)文中两小儿是因为_问题而辩日。两小儿各自的观点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 (4)“孔子不能决也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对待知识持有_的态度,同时也能从中悟出_的道理,由此还可使我们联想到孔子的一句话:_。 (5)你能判断两个孩子谁对准错吗?用你掌握的科学知识说说其中的道理。 23阅读。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

    25、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兔走触株 株:_因释其耒而守株 释:_冀复得兔 冀:_因释其耒而守株 耒:_(2)写出句子意思.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为人谋而不忠乎C.始悟为山市D.此何遽不为福乎(4)翻译下面句子: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5)回答下面问题. 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24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26、?”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夯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1)下面句子中的“之”与“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中“之”的意思相同的是( )。 A.歆辄难之B.默而识之C.不能称前时之闻D.友人惭,下车引之(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俱乘船避难_ 幸尚宽_纳其自托_ 遂携拯如初_(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本所以疑。正为此耳。(4)用原文回答问题。 王朗让那人搭船的原凶是什么?华歆认为不应该抛弃那人的理由是什么?(5)你从本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选文言文练习题50专项专题训练带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