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广东省佛山一中届上学期高三份月考地理试题 精品.docx

    • 资源ID:14450061       资源大小:472.52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广东省佛山一中届上学期高三份月考地理试题 精品.docx

    1、广东省佛山一中届上学期高三份月考地理试题 精品广东省佛山一中2010届上学期高三10月份月考地理试题 2010、10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下面四幅示意图,回答12题。1上图中,能正确表示黄赤交角的是()A B C D2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为2331,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是()A北极圈的度数变为6629 B地球上太阳光直射的范围增大C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天数增加,范围增大 D地球上温带范围减小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昼长最小值)。根据表中的数据

    2、回答34题。3四地所处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丁丙甲乙 D.丁丙乙甲4乙地的最短昼长值是 A.9小时15分 B.8小时35分 C.10小时25分 D.14小时45分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如下)。读图,回答第5题。5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时A.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 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 D.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观天判势图为天气网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据此完69题。6最新实况表示上海市当晚A. 有大风 B. 有雨雾 C. 有冰冻 D. 有点冷7与图中所示信息

    3、最接近的节气是A. 春分(3月21日) B. 谷雨(4月20日)C. 立夏(5月5日) D. 小满(5月21日)8. 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北移C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南移9世博会期间正值上海汛期,如遇“三碰头”则黄浦江水会明显上涨。不属“三碰头”是A暴雨 B天文大潮 C台风 D咸潮下图是中纬度某地剖面示意图,此时正经受某天气系统的影响。分析回答10-13题。10最能反映P地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是11观测发现,该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夜晚气温较高,主要原因是A有降水,大气中水的相态变化会放出热量 B云量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多C云量增多,大气的逆辐射

    4、强 D云量增多,地面长波辐射增强12图中天气系统一般出现在下列哪一气压状况图中(单位:hp):13若此天气系统快速由甲地向P地移动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有 暴雨;沙尘暴;寒潮;梅雨;对流雨;大雪。 A B C D. 下图是台风从东南向西北经过珠三角某地时的风速变化示意图答14-16题。14台风什么时候最接近该地A14时 B16时C19时 D22时15在19时风速突然降低是因为A台风减弱 B台风中心经过C台风消失 D台风停滞不前16当台风逐步接近该地时,风向可能是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读下列四幅图,回答1719题。17四幅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渔场名称与图序一致的是A.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秘鲁

    5、渔场、北海渔场B.秘鲁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C.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北海渔场D.北海渔场、秘鲁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18四幅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洋流名称与图序一致的是A.北太平洋暖流、墨西哥湾暖流、本格拉寒流、阿拉斯加暖流B.日本暖流、墨西哥湾暖流、秘鲁寒流、北大西洋暖流C.日本暖流、北大西洋暖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墨西哥湾暖流D.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墨西哥湾暖流19渔场多分布在寒暖流交汇处的主要原因是A.寒暖流交汇处水温比较适宜鱼类的生长B.寒暖流交汇处鱼的种类比较丰富多样C.寒暖流交汇使海水的盐度比较适中,有利于鱼类产卵D.寒暖流交汇给

    6、鱼类带来丰富多样的饵料下图为某种自然资源(阴影部分)的全球分布图。读图回答2022题。20该自然资源是指A湿地 B油田 C冰川 D煤田21该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A盆地和湖泊周围B沿海与大陆架上C大陆边缘和岛屿D高纬区和高山区22近几十年,该自然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A全球变暖气温升高B大气的臭氧层变薄C人类的需求量加大D地壳不稳定多地震下面甲图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图是EF河段河床剖面示意图,丙图是河流上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2325题。23.甲图中AB段河流A.由西北流向东南 B.由东南流向西北 C.A处水流较B处平稳 D.不能确定24.造成该河最高水位出现的原因是

    7、 A.气旋活动 B.“梅雨”连绵 C.冰雪融化 D.春雨霏霏25.关于乙图EF河段河床剖面的描述及形成理由正确的是E岸河床较缓,F岸河床较陡E岸河床较陡,F岸河床较缓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河水发生偏转,F岸遭受冲蚀力大由于该处河流是弯道,E岸遭受冲蚀力大 A. B. C. 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26. 右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OB为本初子午线,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6分)(1)此时北京时间是_时。(2)此时美国底特律(42.4N,83W)的区时为_时。(3)此时地球上以_线和_线为界,分属两个不同日期。(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 _。(5)D点此日的日出时间为_ _

    8、。27.读“中纬度大气环流理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出a、b、c三种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完成中纬度大气环流。(3分)(2)a气流在地面形成的气压带叫,此气压带是由于(热力或动力)作用而形成的,它在近地面形成的气团的性质是。(3)与b气流有关的气候类型是、。(4)通常情况下,a气流在近地面形成的气压场不呈带状分布,而是一个个闭合系统,原因 。每年7月份在北半球的海洋上出现的主要气压中心是、。(5)常年受b气流影响的地区,其气候类型分布在 ,气候特点是 。该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是 。28.读我国两区域的河流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1)甲图中两湖泊对河流的作用:

    9、,。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河流分上、下游两段,航行条件较好的是段,原因是 。(6分)(2)乙图中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径流季节变化较甲图中河流,径流年际变化较甲图中河流。(3分)(3)甲图所示地区水循环主要方式是,促使这种循环运动的能量是能和能。乙图所示地区水循环的主要方式是;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是图所示的水循环。(5分)29.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1:2008年10月7日重庆晚报报道,今年7月以来,在巴西东北部接近赤道的几个州的海滩上陆续出现了企鹅的身影,由于不适应气候,它们中的大多数非常虚弱。巴西环保组织立即对它们进行了抢救和保护,并分批将它们送回南极。专家对企鹅出现

    10、在赤道附近的原因看法不一,有专家认为人类过度捕鱼,令企鹅不得不游向离岸更远的海域觅食,最终不敌强劲水流被带到热带;也有专家认为全球气温上升影响水流,更多的风暴令海洋风浪变大将它们冲得更远;还有专家认为企鹅本来要游到南非附近的海域,但洋流把它们带到了巴西东北部海岸。材料2:南美洲简图。(1)图中洋流, , 。(2)处气候是,成因是 。(3)若图中阴影部分是此次大量出现企鹅的海滩,在专家认为“企鹅本来要游到南非附近的海域”,如果此判断成立,你认为是哪些洋流在此次企鹅大迁移中起了作用?(2分)(4)此次救援活动中,巴西动用飞机将企鹅运到东南部的海滩,准备让企鹅乘洋流回到南极洲的家乡,你认为可行吗?分

    11、析原因。(3分)(5)“有专家认为全球气温上升影响水流”,全球气温上升对处洋流带来怎样的影响?会使现象频繁发生。(5分)佛山一中201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10月份月考地理试题答案110 B C D A D D A A D C 1120 C B B C B A C B D C 2125 D A A B C26.(1)次日2(2)12(3)90E180(4)(0,90W)(5)60027. (1)图略。(a为下沉气流,b为西南风,c为上升气流)(2)副热带高气压带动力炎热干燥(3)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4)北纬30附近海陆相间分布,海洋与陆地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5)南北纬

    12、4060的大陆西岸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均匀 气温年较差小,最冷月温度在0以上28.(1)源头调节河流水量(调蓄作用)大气降水(雨水补给)下游水量较大;地势低平,水流平稳(流速慢)(2)冰雪融水大小(3)海陆间循环太阳辐射重力陆地内循环甲29.(1)秘鲁寒流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2)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沿岸秘鲁寒流降温减湿(3)本格拉寒流、南赤道暖流。(4)可行。巴西东南部海区有巴西暖流流经,企鹅可顺此洋流和西风漂流回到南极。(5)秘鲁寒流是补偿上升流,全球气温上升使高低纬之间温差减小,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气压差减小,东南信风减小,使秘鲁沿岸补偿上升流减弱。厄尔尼诺佛山一中2

    13、01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0、10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2、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3、中国历史悠久,凭着相当完整的官僚体系,才能维持整个国家的运作, 其运作模式基本上是专断的,但也有例外,下列哪一朝代中央政府的运作是通过协商,而具有“集体领导”的性质

    14、?A秦汉三公制 B隋唐三省制C宋代三司使制 D元代的中书省制4、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 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 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D. 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5、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6、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A. 唐代

    15、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7、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民族融合的加强 丝绸之路的畅通 文化政策的开放 古代商帮的推动 8、“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9、“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

    16、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10、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11、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法国采取了激进的斗争方式,对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造成了政局动荡 B加快了反封建进程C传播了启蒙思想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2、法国人克雷夫克在18世纪7

    17、0年代写到:“我可以给你指出一个家庭他的妻子是荷兰人,儿和法国人结婚,生了四个孩子。都娶了不同国籍的妻子这里把所有的国家的各个个人熔化成一个新的民族。”他所描绘的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 英属北美殖民地 B. 法属美洲殖民地C. 西属美洲殖民地 D. 荷属美洲殖民地13、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14、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

    18、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15、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A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 B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C1921年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D1925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的俄文原稿16、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A采取暴力革命 B领导工人运动C农村包围城市 D国共两党合作17、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

    19、,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A. 甲午战争爆发 B. 中华民国建立C. 抗日战争爆发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8、右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19、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

    20、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20、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21、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

    21、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22、阅读表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表5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A B C D23、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24、19

    22、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 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B.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C. 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D. 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25、图3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 美苏两国力量平衡 B. 美苏两国相互制衡C. 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 D. 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6题 11

    23、 分,第27 题12分,第28题27分,共50分。26、(11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摘自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材料二 人口向城市不断移住,农村因租地集中,耕地牧场化,以及机器等等而不断人口过剩化,农村人口因拆毁小屋而不断被驱逐,这种现象是同时并进的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人口问题材料三 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0万人,至1893年增至2350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为66。至1949年增至5766万人,从占总人口51上升至l0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摘自皮明庥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材料四 事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各乡村普遍了一种杌齁(whu)不安(注:心情焦灼不安)的现象。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都市 摘自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并据材料一、二分析英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3分)(2)据材料三、四,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6分)(3)对照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特点。(2分)27、(12分)“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


    注意事项

    本文(广东省佛山一中届上学期高三份月考地理试题 精品.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