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

    • 资源ID:14483424       资源大小:54.58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

    1、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11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示儿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独立学习,基本正确地理解这首诗歌诗句的意思。2通过示儿学习,在反复诵读与想像中感受诗句勾画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感受诗人爱国的情怀,使学生的内心受到激荡。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句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感情。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上网搜集陆游的生平资料及诗人所写的其它诗歌,了解北宋灭亡的历史背景。2教师准备:课件制作。教学过程(一)、揭题引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一首诗,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歌之一,它就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所写的(示儿)再读一遍题目2、你知道“示儿”是什么意思吗?

    2、(写给儿子们看的诗)【设计意图:理解“示儿”的意思,引导学生去关注书后注解。借助注解尝试理解诗意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理解了题目的意思,便于引出后面的教学环节:思考这首诗与陆游其它诗的不同之处。】3、陆游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一生留下了近万首诗歌,其中有不少就是专门写给自己的儿孙辈的。在那些诗中,陆游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孙应该如何读书,如何写诗,如何做人,其中比较有名的,比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还有“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等等。可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示儿,却与那些诗截然不同。不同在哪里呢?【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与这首诗形成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

    3、导学生进行思考。】(二)、初读古诗1、自由读诗歌,要求:a、读准字音;b、想想这首诗跟陆游其他写给儿孙的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2、小组合作:a、检查是否读通诗句;b、讨论交流上面的问题。【设计意图:先安排自主学习,后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使小组合作建立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让小组合作发挥实效。通过小组检查、交流,可以起到优秀者帮助落后者的作用。】3、小组交流汇报学习结果。a、指名读,正音。b、这首诗跟刚才我们提到的那些陆游写给儿孙的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预设一:直接说出这是遗书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遗书?(抓住学生提到的“家祭”引入下一环节)预设二:不是在告诉儿孙要怎样作诗做人,而是要儿孙将来把北定

    4、中原的消息在家祭时告诉自己。(同样抓住“家祭”引入下一环节)【设计意图: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汇报,考虑到小组内不同层次的同学,难度小的问题优先考虑弱势同学,略有难度的问题让中等同学来回答,然后由强势学生来提升。】4、教师板书“祭”,要求跟着老师在桌上写一写,提醒容易写错的地方(左边为两点;还有右上角的写法)5、“祭”什么意思?是的,祭,就是祭祀,祭奠逝去的先人,寄托自己的哀思。陆游在这里提到了“家祭”,因为这首诗正是他临终的绝笔,在这首诗里,他是在向儿孙们交代自己的身后之事啊。【设计意图:在初步理解诗意的时候随机结合学习生字“祭”,着重学习字形及字义。】现在就让我们回到796年前那个北风怒号、大

    5、雪纷飞的冬夜,走进诗人陆游的内心世界,走进这首千古流传的示儿绝唱吧。(三)、疏通诗意1、请大家默读这首诗歌,结合下面的注释,想想:你还读懂了什么?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A、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学生解释诗意(有解释不明确的地方提问一下,如:元知,但,九州同)结合“九州同”简介历史背景:南宋,之所以被称为南宋,是因为之前有一个覆亡了的宋王朝史称北宋。1126年,金国侵略者攻陷了北宋的都城汴梁。北宋灭亡了,淮河以北,整个中原地带沦陷在金人的铁蹄下,重建的宋王朝偏安江南,只剩下半壁河山,故称南宋。从中原沦陷的那一天起,人们就在苦苦地等着、盼着,朝廷的军队能够北上抗金,收复失地,解救那些在敌

    6、人铁蹄下挣扎的父老乡亲,实现九州统一的夙愿啊。可是陆游写下这首示儿诗的时候,中原沦陷、九州破碎,已经整整84年了。【设计意图:时代背景的介绍能拉近孩子们与诗人的距离。】问:孩子,请你们再读一读这一句,你读出了一个什么字?(“空”,“悲”)板书:悲悲啊,为什么而悲?(为国土沦丧整整84年而感到悲伤;为南宋统治者只顾享乐而感到悲愤;为沦陷区的百姓的苦难而感到悲哀)【设计意图:把一句诗浓缩成一个“悲”字,是在理解诗句意思后对诗人情感的极好把握。抓住“悲”字,让学生体验、感悟诗人的悲伤、悲痛、悲哀,把学生的情感引向深入。】指名有感情地诵读,读出你的“悲”来。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学生解

    7、释诗意 板书:无忘 家祭无忘告乃翁啊。同学们,你反反复复地读这两句,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诗人是怎样在嘱咐自己的儿孙啊?(老泪纵横地嘱咐;奄奄一息地嘱咐)【设计意图:在理解诗句的意思后,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诗人是在怎样地嘱咐,化抽象的文字为形象生动的画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走进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与诗人同悲戚。】指名有感情地诵读,反复引读这两句。3、诗意都读懂了吗?可是,看着诗人一遍又一遍地嘱咐自己的儿子,是不是有一些疑问在你心中慢慢升起? 预设:为什么明知万事空,还要家祭无忘告统一? 为什么临死还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为什么要儿孙家祭时告诉自己中原收复的事?4、同学们的问题其实大同小异,大家

    8、都想问:陆游为什么临死还念念不忘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事,是吗?【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提问,发现诗中看似矛盾的“万事空”与“无忘”,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更深,使教学引入感受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的环节。】(四)、归总提升1、陆游最敬重的先贤就是诸葛亮,他夜半挑灯更细看,看的就是诸葛亮的出师表。在出师表中,最感人的一句话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陆游的一生,可以说是为了收复大业而鞠躬尽瘁,可是,不同于诸葛亮的“死而后已”,从他临终的示儿,从他对儿孙的反复嘱托,我们都可以看出,他是死而不已啊。2、让我们在陆游的诗句中,寻找他八十五年人生道路上留下的心声吧。在20岁的时候,陆游立下了这样的志向(上马击

    9、狂胡,下马草军书);在48岁的时候,陆游从军边关,在满天飞雪和凛冽的寒气中,他这样高唱(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丹心唯报国);在52岁的时候,他因为主战而被罢官,备受迫害,大病不起,他仍然坚定地说(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在68岁的时候,这位年将古稀的老人终日缠绵病榻,可是他魂牵梦绕的依然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210年的寒冬,这位老人85岁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窗外,是北风凄厉的呼号,屋内,昏暗的烛火下是烛泪在流淌。面对着床前哀戚的儿孙,这位老人留下这千古绝唱(齐读示儿)【设计意图:出示诗人在不同时期的却拥有共同主题的诗句,师生引读,使学生

    10、在浓厚的情感氛围下感受贯穿诗人一生的爱国情怀。】 3、发现了吗?在所有这些诗句中,或隐或显地都贯穿着同一个字,这就是(国)。就像在示儿这首诗中,他悲的是国土的沦陷,他念念不忘的,是国家的统一。这个国字,这种情怀,融入了他整个的生命啊。而示儿则是这个国字,这种情怀,最集中、最深刻的体现。齐读示儿【设计意图:通过诵读诗人各个时期的诗句,让学生找出贯穿始终的一个字“国”,是对诗人一生的总括,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4、这个国字,这种情怀,深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我国现代的一位爱国志士,著名作家朱自清曾经这样评价陆游和他的示儿。(出示)轻轻地跟着老师一起读,好吗?示儿是临终之作,不说别的

    11、,只说“北定中原”,这正是他的专一处。这种诗只是对儿子说话,不是什么遗疏遗表的,用不着装腔作势,他尽可以说些别的贴心的话;可是他只说这个,因为这正是他最贴心的话。诗里说“元知万事空”,万事都搁得下;“但悲不见九州同”,只这一件搁不下。他教儿子“无忘”,正可见他自已的念念不“忘”。这是他的爱国热诚的理想化;这理想便是我们现在说的“国家至上”的信念。因此,在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真正的爱国诗人。朱自清选集“真正的爱国诗人”,这个称呼,我以为这就是对陆游这位南宋诗人在阖棺之后的论定,这也是千万代后人对这位千年前的诗人最崇高的祭奠。【设计意图:借用朱自清先生对诗人陆游的评价,师生共同诵读,最

    12、后浓缩成“真正的爱国诗人”这几个字,是对诗人最高、最精炼的评价,也应该是本课留给学生最深的记忆。】第二课时 题临安邸 (优质课教学设计及评析)【教材分析】南宋诗人林升在杭州一家州的墙壁上题写的一首诗。当时南宋统治集团在临安苟且偷安,花天酒地,不思收复被金兵侵占的北方大片土地。林升眼见这种情况,内心既痛苦又愤慨,在诗中表达了对国事的无比忧虑,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和严厉警告。【教学目标】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2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3通过反复诵读,从“试读仿读悟读”过程中层层推进,不断提高学生的读

    13、诗能力,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4、指导学生正确、规范书写诗中生字“邸、熏、杭、汴”,并在在欣赏、实践、评价中感悟和积累写字与评析方法。5、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借助教材注释,正确理解古诗大意,通过重点诗句和字词的感悟,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难点是在领悟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教学过程】一、回顾古诗示儿,导入新课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背诵学过的爱国诗歌,体会到“言为志,歌为咏”,诗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特反映。使学生容易进入到诗人林升的内心世界。二、解释诗题,简介作者师生合作理解诗题,交流对林升的认识。设置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林升诗歌的热情。三、

    14、熟读古诗,初步感知1复习学诗方法:(1)读古诗,初感知;(2)看注释,知诗意;(3)想意境,悟诗情。使学生对学诗方法重新认识。2、学生试读古诗,并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3、指名读,正音。再齐读。四、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因为南宋距离现在久远,学生难于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我首先先通过地图引导学生对比,让学生理解当时的宋朝大片土地已经被金兵占领(包括北宋都城汴州)。通过默读“时代背景”,让学生对当时诗人的写作背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生对学习古诗已经掌握了一定方法和能力,我让学生根据注释并运用工具书等进行小组讨论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适时学生汇报诗意,检查自觉效果。)五、品读诗句,悟情悟境1第一

    15、句:通过“山外青山”是怎样的山,“楼外楼”是怎样的楼,锻炼学生语感,体会杭州城的繁华、美丽,并指导学生读出赞叹的语气。2、第二句:这么美丽,繁华的地方,权贵们在干什么呢?诗人为什么说:“西湖的轻歌曼舞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从中你体会到什么?3、第三句:先让学生理解“暖风”和“游人”的意思,同时我设计了通过“暖风熏得游人醉”和“暖风吹得游人醉”这两句的比较,和深刻理解“醉”(指导“酒醉”和“沉醉”两种形态读诗及用“醉”写四字词),使学生体会到权贵们纵情声色,不顾国家及百姓死活写得维妙维肖。4、第四句诗我通过介绍杭州及通过清明上河图的介绍,杭州和汴州一样的繁华,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诗人的担心,气愤、怨

    16、恨。(我紧紧扣住这首诗中“西湖歌舞几时休?”指导学生朗读,领悟诗人所表达的忧国忧民的感情,同时进行小结: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诗人借景抒情,抒发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回答后,再次提出你想对权贵们说些什么?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六、吟诵全诗,再现诗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诗歌,我用了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和背诵环节,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七、指导书写1、教师出示写好的生字“邸、熏、杭、汴”问:书写这四个字,应注意什么?2、教师结合名家(米芾)的话小结:(1)笔画到位,字在中间。(2)结构匀称,大小适中。(3)描练结合,形神合一。3、学生练习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写前明确写字要求:写字时

    17、的正确坐姿足安,身直,头正,臂开。执笔姿势:握笔“四个点”,握笔要松,落笔要轻,行笔要慢、沉稳有力。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在巡视指导时注意纠正学生不良的书写习惯,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4、小组互评,取长补短 。师:刚才老师看了同学们写字,很多同学都写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评一评,比一比。推选写得好的参加全班交流。 (评一评,比一比,也是一种激励,可引领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5、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师点评。6、欣赏书法作品,激发兴趣。师:漂亮的书法就像一幅画,又如一首诗,让人回味无穷我们用心地把这首诗写一遍,好不好?老师相信这一次一定会写得更好。7、学生写后对比,看看自己写得怎样?

    18、(教师适当的对学生进行鼓励)八、课堂总结 1、听名人书法故事。2、读名言,老师全课总结。【板书设计】题临安邸宋 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苟且偷生暖风熏得游人醉,愤怒、忧虑直把杭州作汴州。醉生梦死【教学评析】情感是诗歌的灵魂。古诗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字词的字面理解上,还应让学生充分感悟到古诗中蕴涵的深刻情感,想象到古诗的丰富画面。但是,由于古诗的内容高度凝炼,情感含蓄深邃,加上年代久远和语言表达上的不同,学生接触古诗文不多,让学生和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这的确不是一件易事。所以我课前搜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背景资料(由于不能事先布置学生预习,由老师代为搜集,经过整合,然后提供给学生),学生通

    19、过阅读背景资料,感知古诗的写作背景,为感受古诗的深刻内涵奠定基础。一、题临安邸一诗在教学上怎样进行突破?我进行了如下的设计:1、运用资料,深层理解。充分运用资料,帮学生理解词句,顺利走进诗境中去。如为帮助学生理解“游人”介绍了北宋的沦陷,南宋建立的资料,使学生明白这些游人就是那些忘掉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统治者。在为帮助学生理解:“直把杭州作汴州”这一句中介绍了汴州的资料,以及清明上河图的资料。这些资料的引入不仅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诗句,不从肤浅字面解读,而且把学生带入诗情中去,学生才能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从而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走向深的层次。如对“游人”的理解,以及对“醉”字解读,对“

    20、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深层感悟都起了一定作用。2.将背景资料整合进来儿童学习古诗相对于一般的课文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难进入古诗中的情境,所以教师要注意开发利用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必备的背景材料。在这节课中,我向学生介绍了南、北宋的历史,这有助于学生理解西湖的风景如此之美,诗人林升为什么还要发出“西湖歌舞几时休”的感叹。3.将图片资料整合进来。学生对“直把杭州作汴州”这句话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上,他们简直就把杭州当作汴州。但是,为什么他们把杭州当作汴州?汴州是个什么样呢?这对学生来说,是个疑惑之处。在理解这句诗的时候,我出示了清明上河图,让学生观察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到人头攒动、车水马龙这样一来,学生

    21、体会到杭州在这群贪图享乐的权贵们的手中,也将和汴州有着同样的命运。这样,对诗句的理解也就深了一个层次。二、指导规范书写生字。1、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对写字的认识。从我自己本身学写字的历程和经验来说,要想写好字必须有个好心态,严肃认真,脚踏实地,这样才有可能把字写好,这是前提。孩子们年龄小,喜欢玩,要他们做到安静认真还有些困难,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要严格管理,慢慢培养孩子们的习惯,如:坐姿、执笔方式、学会读帖等,这一切都要训练。2、激发学习兴趣,让兴趣带动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老师要做到的。在这节课上,我就利用学生熟知的米芾学书、心正笔正的柳公权来

    22、教育激励他们写好字,也是教学的良好手段。3、取法乎上,学会临帖。学写字必须学会临帖,这是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规律,没有捷径可走,写字不和做数学题一样有简便方法,它的简便方法就是日积月累。让孩子们学会临帖,纠正其不美的笔画是必须要做的,这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初学临帖,由于孩子们没有这样的习惯,或者不适应这样的方法,可能做得不够好,我们应该严格要求,帮助孩子们养成善于读帖、临帖的学字习惯。4、适时点评,感受写字的快乐。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每一名学生写字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这就需要老师的及时指导与评价,让他弄清症结所在,及时修正,效果更好。以上是我的教学思路及意图,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虽

    23、已完成,但整节课教学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在诗意的理解上耗时多,以致学生诵读时间不够,生字书写的指导也不到位总之,希望各位同仁能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助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无止境!第三课时 已亥杂诗【教学内容】己亥杂诗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小学阶段难得一见的政治诗,与平时我们教学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的诗不同,诗人采用“创景抒情”的方法通过创设的意象来表现情感:“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诗的内容从“清末的社会现状”到“复杂情感”再到“急切愿望”,对学生而言理解比较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朗读背诵并默写己亥

    24、杂诗。(2)联系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3)初步感知本诗的表达特点。过程与方法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教学重难点】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体会情感。【教学准备】PPT课件【设计理念】充分地研读教材、把握教材,抓准教学的重难点,并在教学设计时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踏实训练,与小学高年段的阅读要求贯彻到教学中,在学生自学自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我适当的点化引导学生学习、学会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情感的体验是必然的催化剂和目的。【教学过程】一、以错字板书激趣,营造学习氛围

    25、1、以前我们学的诗多是唐宋时期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距今仅一百多年,清代龚自珍的一首诗。2、板书:已亥杂诗(把“己”写成“已”)3、指名读课题,学生发现错误书写并指正(请学生讲解并总结“己”和“已”的区别和怎样记住它们的字形。)4、全班齐读课题,解释诗题读了课题你们知道诗题的意思吗?谁来说一说?(课前学生已经通过查字典和翻阅工具书,明白“己和亥”两字的意思,学生自己汇报:己是天干的第六位,亥是地支的第十二位,所以诗题就是1839年。然后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和查阅资料了解到这首诗是龚自珍在辞官南下,把一路上的所见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记体组诗。)在1840年,你们知道中国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26、吗?(学生根据课前的搜集汇报:鸦片战争。)小结: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我们要学的这首诗,这是第220首。(PPT出示)5、简介龚自珍学生把自己课前查阅并收集到的龚自珍资料在班上以小组形式进行汇报展示。【设计意图】虽然本诗所表现的时代与学生相距太远,平时缺少此积累。但为了不低估学生的潜力,我还是采用以学生课前搜集和预习汇报为主,教师补充为辅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再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细心的习惯,以错字板书激趣,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走进文本。二、初读

    27、全诗,整体把握完成“自主学习”部分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2、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小结:同学们自学能力真强,自主学习部分完成得又好又快。【设计意图】从读顺诗句到借助注释与工具书,以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给六年级学生自学自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是后面交流、汇报。完成:“师生诵读部分”1、指名读,齐读,练读。(纠正字音与停顿)2、师配乐范读。 同学们都读得这么投入,我也被你们的朗诵感染了,我也想读一读。3、学生再配乐读整首诗【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读自悟,给学生个性解读的时间和情境,在学生读上瘾的基础上,我用羡慕的语气求得我示范配乐朗诵的机会,让学生在倾听比较中更激发想

    28、读的欲望。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汇报交流【设计意图】这一过程让学生们清楚地看到在自己的努力下能够初步理解该诗内容,获得成功的喜悦,也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进行学习能力实践的最佳机会。引导交流的时候,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进行指导,不在自学能学懂的地方花费时间,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步理解诗意能帮我们更好地读书。读全诗说说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设计意图】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是学习的第一步,也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一步。教学过程中不着痕迹地渗透这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三、深入诗意,理解诗情初读时,我们大体了解了诗意,现在我们再读全诗,透过文字去想象,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1、学生细细地读诗,自己想象

    29、画面2、小组汇报交流,讨论想象到的画面小结:刚才听了每个小组的发言,老师被你们陶醉了,同学们真会读诗,通过自己的朗读,想象到了这么多生动的画面,了不起!读全诗:师生共同诵读:师读第一句,生读第二句。【设计意图】1、学生能理解的地方以读代讲,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中感知、感悟、借助充分地读体会感情。教学环节简明,符合情境情感的发展需要。2、从词的解释理解到诗文前两行的诵读、理解、感悟、体会再到全诗两句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教学过程既是是联系上下文学习方法的训练,也是处理教材第二个层次整体观念的体现。四、诵全诗,明情感,感悟写作方法1、将整首诗完整的读读,龚自珍在这首诗里表达了怎样的愿望,你一定会有更深切的

    30、感受。学生交流汇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这首诗通过描写当时社会政治死气沉沉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带着这样的期盼,谁能来诵诵这首诗?全班诵读。2、感悟写作方法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作者通过创造了“万马”“风雷”“天公”这样浩大的意象来表达。这样“创景抒情”的表达方法与我们常见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既相通又相异,也表现出龚自珍极高的艺术成就。课下大家还可以再去读读龚自珍其他的诗或文,更真切的感受他的情。【设计意图】回到全诗的整体,带领学生整理和内化学习的内容,回顾课始时候的质疑,同时是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反馈。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拓展:PPT出示

    31、己亥杂诗第5首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设计意图】通过拓展龚自珍的诗,使学生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通过对比更加深了学生对本首诗歌创作的理解和感悟,2、作业:诵读默写。3、课外搜集一些有关爱国的诗歌或语句,抄写在作业本上【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搜集爱国的诗歌和语句,也是为了爱国的情感的进一步深化和搜集能力的培养。板书设计: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变革万马齐喑九州生气不拘一格12 少年中国说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积累重点实词。2理解文章的主旨。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理解作者炽热的思想感情;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情感与价值观 :感受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


    注意事项

    本文(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