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31讲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案人民版.docx

    • 资源ID:14625359       资源大小:63.18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31讲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案人民版.docx

    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31讲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案人民版第31讲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考试说明考查角度备考指导1.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016江苏单科,T22)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及其评价1.从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2.从命题形式上看,从思想启蒙的角度考查新文化运动。(2013江苏单科,T7)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考点一新文化运动1.背景(1)政治: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

    2、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2)阶级: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的盛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3)思想: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2.兴起(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2)代表人物:李大钊、胡适、鲁迅等知识分子。(3)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4)中心: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北京大学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3.内容(1)前期: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2)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4.意义(1)进步性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

    3、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2)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完全否定和完全肯定的形式主义的偏向。【思维导图】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考法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评价典例 (2013江苏单科,7)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

    4、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解析从材料“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可以判断题干的观点是新文化运动继承并发展了旧文化。A、B、C三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在材料中无法体现这些信息。故正确答案选D。答案D【方法突破】明考点新文化运动抓关键“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说明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传承了传统文化并加以创新。定方法历史评价型(结论型)选择题:一般采取史论结合法、史学法、理论判断法、推理反证法、整体印象法、综合透析法、迁移推导法等。灵活运用这些解答方法,思考判断符合题意的答案。【史论链接】 新文

    5、化运动中“新”的含义(1)新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激进派。(2)新思想:前期是西方民主、科学和达尔文进化论,后期是马克思主义。(3)新内容:前期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突破口,后期则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4)新成果: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考法2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史料研读史料一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康有为(1898年6月)史料二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康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排

    6、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盖以孔子之道治国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陈独秀复辟与尊孔史料三民国建立后的种种现象,使知识分子于失望之余,继续探求救国之道,终于获得了新的觉悟,深感必须涤荡违背时代的、保守的旧观念、旧信仰、旧人生观简言之,必须摒弃传统,致力于新思潮。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1.史料一中“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说明康有为借助儒家外衣来宣传维新变法等思想。2.史料二中陈独秀认为孔教是阻碍中国真正实现民主政治的最大障碍,必须排除孔教,解放思想,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政治。3.史料三中“新的觉悟”指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思想潮流。“摒弃传统,致力于新思潮”的主

    7、要代表人物是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等。1.史料一和史料二都涉及如何对待“孔子”问题,二者在本质上有区别吗?出现这两种不同态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没有,二者在本质上都是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根本原因: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导致资产阶级力量不同。2.根据史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后期在主流思想的宣传上出现了怎样的转变?推动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示:(1)转变:宣传马克思主义。(2)因素: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运动的推动。史论归纳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对儒家思想认识的比较维新运动新文化运动命运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结合全面否定儒家的传统道德原因封建

    8、顽固势力比较强大,也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具有两面性;与康有为等人的家世、教育和经历有关北洋军阀企图利用孔子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陈独秀等人的思想和经历目的利用孔子权威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扫清思想、道德上的障碍不足之处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全盘否定儒家传统道德和中国传统文化实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考点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1)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2)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的学说。2.马克

    9、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使很多青年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2)1919年,李大钊和胡适展开了问题与主义的讨论,1920年,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改良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进行激烈交锋,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3)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团体、学会,举行演讲,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趋势: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的转变。(2)途径: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进一步扩大宣传。(3)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南。【轻巧识记】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考法近代前期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特点典例 (2018盐城调研)阅读近代中国留

    10、学俄(苏)情况统计表,对此解读有误的是()时间在俄(苏)人数学习内容1899191128俄语、矿业、商业19211927约1400马列主义基础、俄国革命理论与实践、联共(布)党史、国际工运史、武器性能、战略战术19271930约1100联共(布)党史、政治经济学、西方革命史、唯物史观A.清朝末年学生留俄体现了晚清中国社会的进步B.20世纪20年代前期,留学人数增加与中共建立和国民革命兴起相关C.20世纪20年代后期,学习内容的变化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D.“以俄为师”一直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救亡图存、寻求变革的基本路径解析清末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制度、思想,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

    11、的进步,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0世纪20年代前期,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成立了共产党,国共实现了首次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共产党和国民党都派遣留学生去俄(苏)学习,导致留俄(苏)的学生数量增加,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0世纪20年代后期,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军队,学习苏联的经验,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体现在学习的内容上,如联共(布)党史、唯物史观,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近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寻求变革并不是一直“以俄为师”,如维新变法是“以日为师”,辛亥革命是“以英美为师”,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方法突破】明考点近代思想解放潮流抓关键近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寻

    12、求变革并不是一直“以俄为师”,如维新变法是“以日为师”,辛亥革命是“以英美为师”。定方法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一般可采用:(1)排除法。通过排除不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得出答案。(2)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历史结论的准确理解和认识,直接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3)推理法。当题目略有难度,暂不能确定某个选项的正误时,可先假定某一个选项正确,然后根据历史事实、历史结论与历史逻辑关系进行推理,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史论链接】 近代前期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特点时期特征表现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掀起洋

    13、务运动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从学习制度到思想文化层次,用资本主义制度改造中国社会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动了戊戌变法;革命派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政治,发动了辛亥革命;激进派提倡民主与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经历了“学俄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思想历程无产阶级向俄国学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掀起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随堂演练预测考点一新文化运动1.(2018南京、盐城模拟)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用朴素的语言讲解“猴子

    14、变人”的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材料说明新青年旨在()A.借助天演论宣传变法思想B.把反迷信作为反封建的重要内容C.大力弘扬民主和自由思想D.将启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解析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此时不强调变法思想,故A项错误;由“用朴素的语言讲解猴子变人的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可以看出其反对迷信,将其与新文化运动的反封建结合起来,故B项正确;自由和民主与此题无关,故C项错误;此题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故D项错误。答案B2.(2017宿迁模拟)一位学者说:“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为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

    15、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材料中的现象出现在()A.洋务运动期间 B.维新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期间 D.新文化运动期间解析材料中的现象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内容: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故D项正确。答案D3.(2018南京、盐城模拟)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在公言报上发文批评某项运动是“覆孔孟,铲伦常”,“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是“叛亲蔑伦”,“人头畜鸣”。材料表明该学者()A.支持打倒“孔家店”的口号B.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C.否定袁世凯尊孔复古的政策D.重建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体系解析材料反映了林纾批评新文化运动中“覆孔孟,铲伦常”即“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故A项错误

    16、;根据材料“反对覆孔孟,铲伦常,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是叛亲蔑伦,人头畜鸣”可知,他反对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和废除文言文,推行白话文的主张,故B项正确;袁世凯尊孔复古的政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重建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体系,故D项错误。答案B4.(2017苏州、无锡、常州、镇江质检)美国学者古德诺在共和与君主论中写道:“中国数千年以来,狃于君主独裁之政治,学校阙如,大多数之人民,知识不甚高尚,而政府之动作,彼辈绝不与闻,故无研究政治之能力。四年以前,由专制一变而为共和,此诚太骤之举动,难望有良好之结果者也。”上述观点在本质上()A.说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B.认为君主专

    17、制有弊端C.认为国人毫无参政能力D.认同尊孔复古的主张解析古德诺认为辛亥革命由专制向民主过渡过于急促,“难望有良好之结果”,民主共和并未深入人心,故A项错误;古德诺认为中国缺乏民主基础,主张恢复专制,故B项错误;古德诺认为“大多数之人民”无参政能力,而非所有国人,故C项错误;古德诺上述观点为思想领域尊孔复古制造依据,故D项正确。答案D考点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5.下表摘编自1923年蒋介石日记9月22日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10月4日上午,复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习俄语;下午,看概要10月13日晚,看共产党宣言10月18日看马克思传。下午,看马克思学说乐而不能悬卷由此可见蒋介石()A.怀疑三民主

    18、义 B.关注社会主义思潮C.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D.寻找国共合作理论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蒋介石一向以追随孙中山和三民主义为标榜,故A项错误;1923年10月,正值国共合作前夕,关注社会主义思潮符合这一历史时期的特点,故B项正确;蒋介石信奉的是三民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故C项错误;国共合作的理论基础并非马克思主义而是新三民主义,故D项错误。答案B6.1920年之前,十月革命在中国被提及的次数很少,1920年下半年才开始重新被注意,尤其在1921年后出现爆炸式增长。这一现象表明()A.十月革命的道路适合中国的国情B.苏俄对华平等外交赢得国人好感C.苏俄在国共合作时起了重要作用D.苏俄新社会模式

    19、引起知识界关注解析1920年前后,中国尚处于不断探索、寻求救国的道路中,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1920年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依旧集中在知识界,未被国人广泛接受,故B项错误;国共合作在1924年,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1920年前,被李大钊、陈独秀等少数知识分子宣传,1920年、1921年被重新注意,并出现爆炸式增长,与中共成立有关,依旧局限于知识界,故D项正确。答案D7.(2017宿迁模拟)科学无国界之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致力于科学传播,促进中国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科学是人类全体的, 科学是非西方民族所普遍看重和追求的西方文明的一个产物。实际上,正是科学及与它有关的技术,

    20、使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因此,从前的从属民族如今正力求通过弄清楚西方对人类作出伟大而独特的贡献的秘密来矫正不平衡状态。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以人文思想为主的科学传播者,系统展示了科学精神对文化的巨大作用和影响。通过彰显科学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新文化运动对传统采取了激进的批判态度,“打倒孔家店”一度成为激进的知识分子进行文化革新的口号。通过推崇理性和实证的精神,新文化运动扫除了大量玄学迷信的鬼话,有力推进了民众心智的启蒙。而科学推崇说服而非压服的精神,又为国人解决政治中的分歧提供了一个范例,对中国民主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焱、郝苑科学精神的启蒙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传播材料三明白

    21、的说,照我的意思,是要如宋、明人那样再创讲学之风,以孔、颜的人生为现在的青年解决他烦闷的人生问题。有人以五四而来的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其实这新运动只是西洋化在中国的兴起,怎能算得中国的文艺复兴?若真中国的文艺复兴,应当是中国人自己人生态度的复兴,只有踏实的奠定一种人生,才可以真吸收溶取了科学和德莫克拉西两精神下的种种学术、种种思潮而有个结果。否则我敢说新文化是没有结果的。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1921年)请回答:(1)19世纪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利用科学“来矫正不平衡状态”的?试结合史实简要说明。(2)据材料二,指出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科学精神的内涵及其影响。(3)材料三中梁漱溟认为新

    22、文化运动存在什么局限?为此,他提出了什么解决方法?(4)20 世纪20年代,科学在国内为广大知识青年所推崇。综合上述材料及时代背景,简要分析其原因。答案(1)说明:林、魏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领导洋务运动,创办洋务企业;维新派以进化论宣传维新思想,主张确立君主立宪。(2)内涵:怀疑批判的精神;推崇理性实证精神;推崇说服而非压服的精神。影响:冲击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民众的思想启蒙;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进程。(3)局限:全盘西化。方法:在复兴儒学(孔颜之乐)的基础上批判地学习西方。(4)原因:科学代表进步,属于全体人类;促进了欧洲的崛起和对世界的统治;新文化运动的

    23、传播。时代背景: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科学成为救亡图存的武器。课后巩固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5分,共75分)考向一新文化运动1.(2018扬州模拟)高玉在“启蒙”与“救亡”一文中认为“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 节节败退,甚至有亡国的危险, 中国的统治阶级曾经尝试实业救国, 曾经尝试改良社会制度来救国, 但均以失败告终, 于是一批留学海外或者深受西方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走向前台发动了新文化运动”。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A.材料中“实业救国”即洋务运动B.与“改良社会制度”相关的事件是戊戌变法C.新式知识分子是新文

    24、化运动重要推动力量D.民族危机加深直接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解析材料中的实业救国有实施者“统治阶级”,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部分官员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洋务企业,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资产阶级维新派拥护光绪帝掀起维新变法,意图通过社会改良实现救亡图存,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按照材料“一批留学海外或者深受西方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走向前台发动了新文化运动”,推动新文化运动展开的力量主要是新式知识分子,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尊孔复古,成为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导火线,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2.(2018泰州模拟)胡适谈国学记载:吾每谓今日之文学,其足以世界“第一流”文学比

    25、较而无愧色者,独有白话小说一项。此无他故,以此种小说皆不事摹仿古人,而唯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故能成真正文学。胡适的上述观点()A.是错误的,对当时文学的认识有失偏颇B.是正确的,对文学认识有了客观全面的评价C.是正确的,正确认识了白话小说的地位D.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西方文学的进步性解析胡适认为只有白话小说能成为真正文学,完全否定传统文学,对当时文学的认识有失偏颇,是错误的,故A项正确;因此对文学认识没有客观全面评价,故B项错误;片面提高白话小说的地位,其认识有失偏颇,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西方文学,因此不能推断胡适没有认识到西方文学的进步性,故D项错误。答案A3.(2018南通模拟)“观念

    26、形态的革命以批判传统为条件,但实现观念形态的变革又不仅仅在于批判传统。它表现为破坏旧传统与正面重建的同一。”下列选项能准确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B.康有为发表孔子改制考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解析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其目的是宣传变法图存的思想,故A项错误;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是在借助传统宣传维新变法,故B项错误;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作无病之呻吟”,并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故C项正确;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不属于正面重建,

    27、故D项错误。答案C4.(2017如皋调研)陈独秀指出:“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府,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据此可知,陈独秀认为()A.民主共和之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B.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阻碍中国社会进步C.实行民主共和制度是中国唯一的出路D.只有解放民众思想才能真正实现立宪解析陈独秀这段话是要说明中国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而不是说民主共和之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故A项错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阻碍中国社会进步,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这时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已被推翻,故B项错误;实

    28、行民主共和制度是中国唯一的出路,这种说法太绝对,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故C项错误;据材料“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府,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可以得出陈独秀认为只有解放民众思想才能真正实现立宪,故D项正确。答案D5.(2018无锡模拟)陈独秀认为,以往的历次革命都是“单独政治革命”,均未触及“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艺诸端”,对中国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必须来一次打倒偶像、破除迷信的思想革命,才能真正巩固共和新制度。材料反映陈独秀()A.彻底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B.号召在中国进行新民

    29、主主义革命C.割裂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关系D.主张思想启蒙与政治革命相结合解析陈独秀主张在政治革命的同时,要“必须来一次打倒偶像、破除迷信的思想革命,才能真正巩固共和新制度”,不是彻底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故B项错误;材料主张政治革命需要思想革命的推动,不是割裂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关系,故C项错误;陈独秀主张以往的革命都是“单独政治革命”,需要“来一次打倒偶像、破除迷信的思想革命,才能真正巩固共和新制度”,说明陈独秀主张思想启蒙与政治革命相结合,故D项正确。答案D6.(2018常州模拟)1917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采用西欧美术界早已风行的人体模特儿写生,参

    30、观者初见那一丝不挂的裸体画,莫不瞠目结舌。后来,官府以“败坏风化”的罪名通缉校长刘海粟,刘据理力争,最后,法院借刘海粟曾在报上指斥时任上海知县“不学无术,招摇撞骗”为辞,以所谓“侮辱政府命官人格”的“罪名”,罚款五十大洋了结。这一事件反映出()A.中西文化碰撞之后的冲突B.保守势力故意抵制西方文化C.新文化运动的片面化倾向D.只有美术界接纳人体模特儿解析该事件反映了中西文化碰撞后的冲突,以及面对冲突政府的解决措施,故A项正确;保守势力抵制西方文化是一种表象,而不是实质性的东西,故B项错误;材料与新文化运动的片面化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只有美术界接纳人体模特,故D项错误。答案A7.(2017苏北四市期中)“新文化运动的反孔斗士们对于孔子本人的真实态度而言,可一言以蔽之,即坚决反对膜拜孔子的偶像,而对作为一代哲人的或伟人的孔子本人又是崇敬的。”材料表明“反孔”斗士们()A.片面评价历史人物 B.彻底批判儒家思想C.理性认识孔子本人 D.全面认同传统文化解析从材料“即坚决反对膜拜孔子的偶像,而对作为一代哲人的或伟人的孔子本人又是崇敬的”,可知是不同角度的评价孔子,而不是片面的,故A项错误;从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31讲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案人民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