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士学位论文基于语料库的汉英介词对比研究.docx

    • 资源ID:14635547       资源大小:73.89KB        全文页数:7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士学位论文基于语料库的汉英介词对比研究.docx

    1、学士学位论文基于语料库的汉英介词对比研究分类号:H0 论文编号:1074205010207222 密级:公开 西北民族大学研 究 生 学 位 论 文论文题目(中文)基于语料库的汉英介词对比研究论文题目(外文)Corpus Based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repositions培养单位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学号研究生姓名学科、专业文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学位级别文学硕士导师姓名、职称论文工作起止年月2008年 10月 至 2010年3月论文提交日期2010 年 4月论文答辩日期2010 年 5月学位授予日期2

    2、010 年 6月校址:甘肃省兰州市西北新村1号基于语料库的汉英介词对比研究中文摘要英语和现代汉语都是分析性语言,但二者的语言系统差异还是很大的。介词作为这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的一类词,在各自的语言中地位都比较特殊,用法也比较复杂。虽然英语和现代汉语中的介词都是封闭类词汇,但在这两种语言中,介词都有存在争议或不容易掌握的地方。比如,汉语一些介词的来源的界定、部分介词的可省略问题、一些介词虚化程度的认定、“框式介词”的后部词的词性的界定,英语边缘介词的认定。由汉语介词“把”、“被”或“比”形成的特殊句式不但打破了以往主谓宾的语序,对补语、否定成分等其它句法成分的顺序也有影响。受所接词的音节数、语体色彩

    3、、习惯用法等因素影响的同义介词的互换问题,也是汉语介词学习过程中容易造成困惑的地方。而对于英语介词而言,其动词性强、使用的强制性的特点,直接影响到我们进行英汉互译方法的使用。英语介词的多义性也是我们学习和使用的难点。 本论题属对比语言学汉英、英汉双向对比。在两种语言对比的过程中,我们在介词出现词频、介词数量、分布特点等方面的考察时使用语料进行统计,根据语言事实得出结论。并用菲尔墨的深层语义格理论对两种语言中的介词进行对比,通过权威的英汉词典的例句的分析佐证,得出两种语言中常用介词基于深层语义格的对应关系。关键词:对比,格标,语序,省略,格系统Corpus Based Contrastive A

    4、nalysi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repositions ABSTRACTBoth English and modern Chinese are Analytical languages, but they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As a kind of common part of speech, the role of prepositi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s so special, and many are complicated in use. Preposition

    5、is a closed set of part of speech either in Chinese or in English. But in these two languages, there are several controversial or difficult-to -grasp points. In Chinese, the sources of some prepositions are controversial; the degree of some Chinese prepositions grammaticalization is not sure; Chines

    6、e prepositions often can be omitted while using; Identities of the second part of Chinese circumpositions are also controversial; The words sequence of some sentences which have some certain Chinese prepositions, such as “把”, “给” , “问” are influenced by the prepositions used; In Chinese, some prepos

    7、itions have the same meaning, whether they can swap for each other is restricted by the syllable number of the word after it, whether it is spoken language or written language. Many people who are learning Chinese would be confused while learning or using. As for English prepositions, they are so ve

    8、rbal-like and forced in use that learners in China may make mistakes or be puzzled easily; some certain words like “granted” are lost their way home; many English prepositions are polysemic, which are also hard to learn grasp.In the process of my contrastive analysis the prepositions in these two la

    9、nguages, I will use corpus to get the frequency of their occurrence, the number of them and the features of their distribution, so that our numbers and conclusions are based on language facts. I will also use Fillmores Deep Structure Semantic Case to compare and use quite a few examples from English

    10、 dictionaries to check or prove them. I will also try my best to get a charm of Chinese-English Prepositions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Deep Structure Semantic Case.Key words: contrast, case marks, words sequence, ellipsis, case system目 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 II目 录 III第一章 绪 论 11.1缘起 11.2本文研究所使

    11、用的语料及实例来源 21.3本文的研究方法 3第二章 汉英介词对比 42.1汉英语言特点概述 42.2汉英介词概述 52.2.1汉语介词的定名 52.2.2英语介词的名称和概念 62.2.3汉英介词的复杂性 62.3汉英介词来源对比 102.3.1汉语介词的来源 102.3.2英语介词的来源 122.4汉英介词的动词性 122.5汉英介词的数量及分类 132.5.1汉语介词的数量及其分类 132.5.2英语介词的数量及其分类 192.6汉英介词的使用频率差异及原因 212.6.1汉英介词使用频率的差异 212.6.2汉英介词使用频率较大之缘由 242.7汉英介词的在句中分布的位置特点 242.

    12、8汉语介词的分类 282.9汉英介词的兼类情况 28第三章 格语法与介词研究 353.1菲尔墨的格语法 353.2格标与词序 373.3汉英介词的格对应关系 39第四章 余 论 53【参考文献】 54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56原创性声明 57致 谢 58学术成果 59第一章 绪 论1.1缘起介词,是汉英两种语言中的一类虚词。在语用中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都是和名词代词等形成介词结构时才能充当句子成分。虽为虚词,但它们在各自语言中都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英语中,介词是句中词与词之间连接形式中最重要的词类。英语中的名词与名词、动词与名词、形容词与名词之间的关系常常借助介词来表示(魏跃横,200

    13、3)。英语造句几乎离不开介词,故而英语有了“a language of Preposition”((英)F,T,伍德著英语介词习语词典(序),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l月第一版。)的说法。“平均在100个英语句子中,就可以挑出200个介词”(董斯美,1981)。英语中介词的动词性很强,可以使句子简洁、生动、凝练。但是英语介词一般多义,而且是强制使用的,使用时不能省略的。在不同的情况下虽然都是可以接时间或表原因的词,在选择介词时要根据所表达的语义或根据动词的强制性要求来选择。比如,“on、in、at”这三个介词都可以接时间成分,但后接的时间具体某一天时要用“on”,如“on Sunday m

    14、orning(星期天早上)”。相对而言,“in”则经常接一个时间范围,如“I was born in March.(我是三月出生的。)”。“at”通常接具体的时间点,“We will meet at 10:00(我们十点见面。)”。而且,英语里很多介词都是多义的。同一个介词在英语里可以有不同的语义功能,比如“by”,既可以加施动者表示“被”之意,如:“He was knocked down by a bus.(他被公共汽车撞倒了。)”。又可以接交通工具表示“乘”,如“by bus(乘车)”,还可以表示原因“I did it by mistake. 我误做了这事。”,这个介词还有一些别的用法。介

    15、词在现代汉语句法系统中占重要地位,我们可以通过对汉语介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明显体会到这一点。另外,现代汉语中的个别介词还能形成固定句式:“把”字句、“被”字句和“比”字句。这一点也说明了介词在现代汉语语言系统中地位的特殊。其中“把”字句的语序比较特殊,对汉语学习者而言掌握起来也很难。在语义上,介词可以表明施事、受事、对象、时间、原因、处所等。作为虚词,汉语介词在使用时经常可以省略,这给非本族语者的学习和掌握造成了困惑。其用法复杂,同样意思的介词有的可以互换使用,有的则因为语体色彩的不同和所接词的音节数量的不同等因素而不能替换使用。介词在英语和汉语中使用的复杂性以及二者在使用时表现出来的巨大差异导

    16、致了我们中国人学习英语时和外国人学习汉语时的迷惑,很难掌握目标介词的用法。另外,虽然介词在这两种语言中是封闭类词汇,但其成员仍“不稳定”,对其的划界分类也造成了问题。比如,英语的边缘介词很多是由动词的分词虚化而来的,对它们有些正处在虚化过程中,介词和动词的功能兼有的时候对词性的界定存在争议。有的词比如“granted”甚至是在很多英语词典中都没有确定的“身份”。而汉语介词划界问题、功能问题、“框式介词”或“介词框架”的研究等,也都是学术界比较争议的话题。加之我们在用英汉语言进行交流或对译的时候,我们对英语句子进行译汉的过程中,处理介词的方式也很多。也就是说,汉语介词和英语介词由于两种语言语言系

    17、统的差异,在承载的语义信息上并不是一一对应,一一对等的。基于以上的几点,我们完全有必要对汉语和英语的介词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期对我们的语言应用、英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汉英语言互译等人员有所启发和帮助,并对对比语言学的语言理论研究有所启发。1.2本文研究所使用的语料及实例来源本文使用的语料是北京大学的人民日报(1998年)部分语料,大小为10兆。另外,为了增强本文论点的科学性和说服力,本文所用短语或句子等实例均是从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魏跃横翻译的由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出版的科林斯英语语法系列第一章介词中筛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实例。现将这本词典和专著的相关情况

    18、介绍如下: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经牛津大学出版社授权,根据新牛津英语词典(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第一版(1998年)和第二版(2003年)编译而来的。其中收列的单词、短语、释义等35.5万余条,最主要的是它从英国国家语料库中精选例证7万余条。科林斯英语语法系列第一章介词中收录了英语介词124个。按字母排列,逐个详尽叙述了基本意思和用法,并提供了4000多个介词与实词的搭配。它将某个介词与同一实词搭配产生的意义也尽可能多地列举了。1.3本文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1基于语料库的词频统计 在对汉语和英语进行介词频率、

    19、兼类现象及分布特点等的研究时,我们分别运用现有的北京大学人民日报的部分语料进行了计量统计和实证研究。2对比分析的语言研究方法任何语言都有个性,不同的语言也有共性。本论题属于对比语言学的范畴。既然是现代汉语和英语的对比研究,那么本文在两种语言的特点,介词的分布规律、出现频率、使用特点、结构形式、类别、数量等各个方面都主要采取的对比研究方法。有的方面是用描述法进行对比的,有的部分采用了表格,还有一些是统计数据构成的。3运用格理论研究格标因为汉语和英语属不同的语系,介词又属于虚词,不能像实词那样单独考察,需要在句子中对其进行对比研究。因此,要想进行二者之间的介词对比,需要采用统一的句法理论进行对比研

    20、究。我们采用了菲尔墨(C. J. Fillmore)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间提出的十几个深层语义格,以便于分析和理解。第二章 汉英介词对比2.1汉英语言特点概述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因此要对两种语言的介词进行对比研究,首先要弄清楚两种语言的特点。只有把两种语言的介词放在各自的语言系统中去,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现代汉语和英语都是分析性语言,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不是通过屈折变化,而是通过语序和介词来体现词与词之间的关系(魏跃横,2003)。但是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英语中的名词、动词都有形态变化,形容词和副词也有固定的词尾标记。谈到语言的区别

    21、,就一定要谈及思维方式的差异了。汉语的思维方式是综合性的,重归纳,因此表达时也是螺旋式的:先提出主体,然后围绕主题反复论述,最后再回到主题进行强调。而英语则不同,英语的思维是分析性的,故而表达是直线形的,先是表达出中心意思,然后进行展开,属演绎的方式。汉语的连接方式和英语的连接方式也不一样,汉语因为以意合为主,表义时以减缩性为主,能够表达意思即可,因此,其连接方式很多都是隐性的。在句子内部,作为衔接手段的虚词很多时候都是可以省略的,比如介词、连词等,有时甚至代词等实词都可以不用,交流双方也能明白,从而达到表意效果。吕叔湘(1995)先生说过“汉语不搞形式主义”就是这个意思。而且也不太注重前后形

    22、式上的照应。而英语则不同,句内的连接的形式手段是必须有的,因此表示词与词之间关系的显性标记虚词,标记性强,表达的逻辑性强。而且英语句中的介词一般不能省略。对于汉语语法上的特点,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第8页)中做了详细的阐释:1汉语语法没有形态变化,其仅有的形态变化主要特点是缺少普遍性,因此语法分析,词类的划界经常有分歧。2常常省略虚词。人称词经常省略,如“看完了没?”这句话里没有人称主语。还经常省略连词,如“路不好走,最近下了几天雨。”这句话是因果关系,但是并没有使用相应的连词。介词也经常省略,“他能左手写字。”这句话就省略了介词“用”。2.2汉英介词概述2.2.1汉语介词的定名汉语中介

    23、词的来源比较复杂,有的源于古介词,有的源于古动词,有的是现代才产生的,还有是欧化形成的。其功能和用法也比较复杂,有的兼有动词的用法,有的兼有连词的用法,还有的兼有形容词等的用法。介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也有所差异。可以说,汉语介词从一开始在学术界就是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受西方传统语法理论的影响,就连汉语介词的名称都有很多种说法。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称其为虚字之“介字”。首次被称为“介词”是章士钊在中等国文典中指出:“介词者,所以介绍名词、代名词,以与动词形容词及其他各词相联络者也。唯以介绍之名词,介词有置于其前者,有置于其后者。置于前者谓之前置介词,置于后者谓之后置介词。”他区分了前置词和后置词,并且在

    24、汉语史中第一次使用了“介词”这个术语。1921年刘复在中国文法通论中称其为“形式词”。这些说法都是以文言为研究对象的。白话文运动以后,语言研究者们将视角转向了现代汉语。1924年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文法里指出“介词是用来介绍名词或代名词到动词或述说的形容词上去,以表示它们的时间、地位、原因种种关系的。”他也将介词分为前置介词和后置介词,认为汉语中的时地介词、因缘介词和方法介词是“前置介词”,领摄介词是“后置介词”。吕叔湘先生在1942年的中国文法要略里主张用“关系词”。王力先生在1943年的中国语法理论中主张用“联结词”。因为现代汉语的介词大多是由实词虚化而来的,还有部分学者主张称其为“准动词、受

    25、导词(高明凯,1948)”、“副动词(王力,1958)(吕叔湘,1952)”等。称介词为“副动词”或“准动词”主要是因为由动词虚化为介词的词主要是在连动句中发生的,而且在功能上与动词相似。赵元任先生在1979年的汉语口语语法中这样说道:“有若干及物动词常常用在连动式的第一个动词位置上,可以称为副动词。其中有几个只出现在这个位置上,在别的位置上不出现,那是地道的介词。”(330页)终于到了1956年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使得“介词”称谓真正确定,介词体系真正确立,暂拟指出了介词和动词的本质区别,破除了西方传统语法理论对汉语介词界定的束缚。“介词”词类从无到有再到真正确立介词系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

    26、。而海外学者对汉语介词的称谓也不统一,多数学者受菲尔墨(C. J. Fillmore)的“格语法”理论的影响,将其称之为“格标记”。关于这个,我们会在第四章详细阐释。2.2.2英语介词的名称和概念跟汉语相比,英语的介词在其语法系统中的地位很确定,其“形式词”的功能是被与法学界公认的。汉语介词是从作用上来的,而英语介词则根据位置。英语介词总是出现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因此英语介词(Preposition)也叫前置词。其前缀“pre-”就是“前”的意思。我们经常称英语前置词为介词也是为了统一术语,便于理解和学习。但是不同的语言学派,因立足点及观察角度的不同,对英语介词的认识也不同。因为英语介词的动

    27、词性很强,著名语言学家M.A.K.韩礼德在1985年出版的功能语法概论中把介词归入动词性的词(Verbals), 称为零动词(minor verb)。 结构语言学者则认为英语介词属“功能词”或“结构词”,其作用通常是把介词的宾语转变成形容词性或副词性的修饰语。对于其概念解释“David Crystal 在语言学与语音学词典中Preposition is a term used in the GRAMMATICAL classification of WORDS , referring tothe CLOSED set of ITEMS which precede NOUNPHRASES , a

    28、nd certain forms of the VERB , toform a single CONSTITUENT of STRUCTURE。另外,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对介词的解释为: Preposition is a word that isused before a noun , PRONOUN , or GERUND to show that wordps connection with another word.”(魏跃横,英语中表示词的关系的重要手段,外语研究,2003年第1期,总第77期,P76)。英语介词是形式

    29、词,其在句中的作用就是表示词间的关系。2.2.3汉英介词的复杂性汉语和英语中的介词使用都比较复杂。有的介词用法一样,完全可以互换,但是形式不同。比如,“叫”和“让”,我们说“他叫他打伤了”和“他让他打伤了”都是可以的,这个时候没有任何区别。有的介词,像“按”跟“按照”,语义上讲是一样的,而且二者在很多时候都可以互换使用。但是,当其后所接词是单字词时,要使用“按”,而不能使用“按照”,“按期完成”和“按时完成”里,都不能将“按”替换成“按照”。这些很细微的用法差别,对于汉语为非母语的人而言,学习和掌握都是很麻烦的,经常会给他们带来迷惑,掌握和使用起来比较难。汉语介词主要特殊在介词对语序的影响上和

    30、框式介词(circumposition也称“框架介词”)上。在汉语里介词后可以接词、短语,也可以接小句,而所接的形式不同,也会影响句子的语序。大多句子的成分顺序“主语+谓语+宾语”,但是使用介词“把、被”等时,就会使句子的宾语提前至谓语前,如“我把屋子收拾了”既是“我收拾了屋子”之意。虽然有时因语气的不同,二者所表达的语义可能不完全对等,但是如果后面添加补语,则只能用“把”字句,比如“我把屋子收拾干净了”则不能说成“我收拾干净了屋子”。而且,对于汉语学习者而言,这些句子的补语的逻辑主语也会比较难理解。比如“阿明把他打进了医院。”和“服务员被他问得瞪着一双大眼睛,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两句话中,第

    31、一句话“打进医院的”是“阿明”,而第二句话中的“瞪着大眼睛”和“说不出话”的都是“服务员”。汉语介词也会跟其他词构成固定的表达,如“对来讲/而言”、“在里/外/上”、“被所”、“除(之)外”或形成框式介词。陈昌来在2002年发表的汉语介词的发展历程和虚化机制中称为“介词框架”(P16)。在本文中,我们统一称为“介词框架”。该概念属于语言类型学范畴,最早是由当代语序类型学的创始人Greenberg提出的(刘丹青汉语中的框式介词)。刘丹青(2002)认为框式介词“是指由前置词加后置词构成的、使介词支配的成分夹在中间的一种类型”。其结构主要是由介词后加方位词、名词、助词、动词等形成的。对于框式介词,

    32、争议在于其后部分词的身份的确定上,刘丹青(2002)认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前置词”和“后置词”;而陈则认为框架结构的后部分是独立的,词性也是独立的(陈昌来、朱峰,2006)。本人认为,我们将框式介词的后部分词视为强制使用的成分可能更便于我们的教学和理解。相对于汉语而言,英语的介词更多的是复杂在其动词性强、意义繁多、使用灵活及其边缘介词(Marginal Preposition或叫边际介词)上。英语的动词性非常强,介词在语用中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使表达生动,表意性强。在很多情况下英语句子中的介词都会被转义成汉语的动词。比如“travel by air”要翻译成“坐飞机旅行”,“He came into the classroom with a card in his hand.”翻译成“他走进教室,手里带着一张卡片。


    注意事项

    本文(学士学位论文基于语料库的汉英介词对比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