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知识梳理人教版选修四.docx

    • 资源ID:14861250       资源大小:25.64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知识梳理人教版选修四.docx

    1、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知识梳理人教版选修四历史人教版选修四章节知识梳理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单元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秦始皇:开创国家统一新纪元,并建立颇具系统性的发展、维护国家统一的制度措施。唐太宗:发展国家统一局面。通过推动社会发展的方式使民族统一达到辉煌。康熙帝:巩固国家统一局面。面对内外形势变迁,具有强烈历史使命感,缔造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时代。总之:秦始皇是法家形式的维统;唐太宗是内修繁荣然后吸附的儒家怀柔之策;康熙帝是内忧外患的新形势下坚持统一与主权不动摇,策略得当。评价古代政治家的一般方法 :了解基本史实、一分为二评价史实:1、是否有利国家统一;2、是

    2、否保持政治安定;3、是否促进经济发展;4、是否促进文化繁荣;5、是否促进民族融合;6、是否反抗外来侵略。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一、秦统一六国1、原因:历史发展的趋势,春秋战国时代各因素因缘际会的结果时代条件:经济基础:封建经济(自然经济)的发展要求结束分裂,同时又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政治基础:争霸、兼并战争使国家由区域性统一向大一统发展民族基础:各民族逐步融合,民族凝聚力加强 群众基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加深了人民的困苦,人民厌战渴望统一思想基础:法家关于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理论 秦国因素:秦国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军功爵制),实力最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

    3、的条件个人因素:嬴政具有雄才大略。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施展雄才大略,广罗人才,谋略正确2、过程:(10年)远交近攻、分化离间先灭弱韩:前230年韩国用“疲秦计”;“先取韩以恐他国”离间灭赵:前228年扫除两翼,最后灭齐战略;离间计李牧被杀,赵括代廉颇水灌灭魏:前225年王贲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大梁城 王翦灭楚:前223年秦王知错能改,请出老将王北灭燕国:前222年荆轲刺秦,秦据借口灭燕完胜灭齐:前221年孤掌难鸣,势如破竹3、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

    4、有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二、建立集权统一的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进行制度建设,巩固统治与统一措 施影 响政治皇帝:皇帝制度中央:皇权至尊、三公九卿地方:郡县制废除分封制,从根本上消除地方与中央的对抗;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春秋战国已有雏形)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统一文字:小篆为准(后有隶书);焚书坑儒积极:促进文化发展、政治统一消极:思想控制,摧残文化军事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地图)奠定基本疆域交通驿站制度,修筑驰道、直道、人工渠道(地图)促进交通发展,为庞大帝国政令通达及由此而来的郡县制皇权国家奠定了技术基础补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原因经济

    5、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

    6、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 2、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应当分成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个概念来理解,同时又要注意二者之间的联系。 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二者之间的联系:地方

    7、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专制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 3、基本内容 皇帝制。中央行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其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皇帝。 4、特点 皇权至上原则;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宣扬“君权神授”;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 5、基本矛盾 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皇权与相权矛盾(中央政府内部矛盾)。6、作用 积极作用: 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

    8、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消极作用: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 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三、秦始皇的暴政1、原因:历史原因:在战国时期长期战争的特殊环境下,历史否定所谓的“仁政”,而肯定秦的变法,也即历史的惯性。政治原因:大一统后,人心思安,秦朝缺乏大一统下的政治经验,没有及时调整政策。思想原因:法家学说2、表现: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破坏了文化焚书:李斯主张。政府收藏,民间则是除秦记之外的所有史书一律烧毁,全国百姓和士人私自收藏的经书和诸子百

    9、家的典籍,也全部由官府统一烧毁。最后只留下关于农业、卜筮和医药的书籍。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清洗,是秦朝暴政的集中体现。 坑儒:百姓和士人对秦始皇的暴政怨愤,不利言论遍布天下。秦始皇下令坑杀四百六十多名儒生。此是儒家与法家在治国思想(周礼分封制与秦法郡县制;仁政与暴政)上的冲突,也是秦朝暴政的表现。大兴土木:急建长城(注意综合评价),仿建六国宫殿,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刑法严酷:法家思想的政治实践。赋税沉重:超越小农经济的承担极限,与上面几点一起构成对小农经济的巨大破坏。3、影响:前209年 秦末农民战争,前207年 秦亡(14年)四、对秦始皇的评价秦始皇勤于政务,富于实干精神,是具有高度行政能力

    10、的政治家。他高瞻远瞩、雄才大略,为实现理想而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坚韧与执著。但在他的性格与举止中也有刚愎、偏执、暴虐的一面。他从事的征战和兴建的工程多数具有深远的进步意义,但却征调太急 ,赋税过重,刑法严酷,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苦难。他相信人终有一死,却又耗费巨资寻药求仙。这都是他性格中自相矛盾的地方。功:国家统一:结束诸侯割据,统一全国,开创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政治: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了经济发展;文化:统一文字,促进文化交流;民族融合:通过统一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过:暴政:严刑酷法、大兴土木,徭役兵役繁重;焚书坑儒摧残文化。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

    11、唐太宗一、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1、原因:建唐、统一的功臣(农民起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文学馆养士,培植政治力量。皇位之争是君主专制时代的必然产物。2、评价:嫡长子继承制的必然结果。非法继承王位,给唐太宗留下思想阴影,篡改历史,慎选继承人。性质是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二、贞观之治:大唐盛世的奠基性努力1、概念(表现):唐太宗在位时期(626649年)封建政治开明、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文化繁荣、民族融合、外交开放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2、原因:(1)主观:吸取隋亡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唐太宗的雄才大略,个人作用(2)客观:隋朝的建设和经济繁荣,创造条件 隋唐更替,战争结束

    12、,人少地多,人心思安,这是贞观之治产生的最重要原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隋开创了大运河,丝绸之路以及科举。开创大运河,弊在当时,功在千秋。3、内容:政治上重视制度建设,善于用人、纳谏(“惟在得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经济上重视民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推行均田制的土地制度、租庸调制的赋税制度,反映出“存百姓”的思想。结果户数增加近一倍。法律上从民本思想出发,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文教上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民族关系上奉行开明政策。采取“战而后和”策略,政策灵活,被尊称为“天可汗”。对东突厥,先战,后设羁縻府州(推广羁縻府州制度之怀柔政

    13、策);在西突厥地方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与吐蕃通婚,促进西藏地区发展。“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反映和亲对民族融合的作用。(吐蕃在当时独立于中原政权。)严格讲,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并非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而只是较为开明进步,这一政策把儒家思想里的“德惠”观,用在了民族问题上,更主要是唐朝强大的国力和文化向心力,保证了民族关系的团结。他本人并没摆脱大汉族主义民族观范畴,这是他时代的、阶级的局限决定的。对外关系上实行积极友好的开放政策。不卑不亢的大国民气度和王者风范,高度自信,自己的国家是世界上最文明富强的土地。表现在:A人员交往增多:使者、商贾、学者、艺术家、僧侣等来访。六部下设鸿胪

    14、寺接待各国使者。东罗马(拂菻)也遣使而来。长安是世界性大都会。B商贸往来持鼓励政策,允许外商定居和作官,与中国人通婚。C外来文化上采取兼收并蓄方针,多元性、包容性强。佛教完成中国化,景教(基督教)、回教(伊斯兰教)、摩尼教也传入中国。僧侣(如玄奘)的文化桥梁作用显著,长安成为佛教东传的中转圣地。D制度影响:新罗、日本(大化改新是一次中国化的现代化运动)学习唐朝政治制度,进入封建社会。以儒家文化为特征的东亚文化圈最终形成。4、评价:唐太宗实行的政策和措施具有进步性,为唐朝后来的盛世奠定了基础,为历史留下珍贵的清明政治的遗产。但性质上看,是服务于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的,贞观时期劳动人民仍处于被剥削、

    15、被压迫的地位;贞观后期,唐太宗逐渐走向奢靡,有时浪掷民财,纳谏、用人、执法等方面也不如以往。这说明“贞观之治”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三、评价唐太宗: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在历史上有名君之称。精神:他具有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心和浓厚的危机意识,襟怀坦白、光明磊落的执政风范,胸怀宽阔,爱才如命,有海纳百川的容人之量,高度超强的自制力,对人性的弱点有深刻的认识,对“好话”保持高度的警惕。功绩:发展多民族统一国家局面,丰富中国文明;开创发展一些制度;深刻影响东亚文化。局限:地主阶级的代表;君主专制制度的维护者;晚年虽然撰写帝范,但有明显腐败色彩。四、如何评价封建盛世治世与盛世是不同的

    16、,中国历史上出现有名的盛世为:武帝盛世,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盛世以治世为基础,治世是盛世出现的前提,盛世是治世的进一步发展和结果。1、原因: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农民战争推动,迫使统治者调整政策,与民休息。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民族融合的加强和对外交往的频繁。生产工具的革新和技术的推广。2、表现:一般表现为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改善。3、实质:都是封建社会的盛世,不能改变封建统治的本质。作为统治者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巩固“家天下”的统治。4、结果:背后都潜藏着危机,盛极而衰是必然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必然加剧土地兼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7、必然滋生腐败和暴政。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封建经济分散性容易导致地方割据。5、启示: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对生产关系适当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人才和制度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保证。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居安思危。第3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一、即位于江山根基未稳满族集团内部:螯拜由辅政大臣到专权。满汉矛盾尚未平复:残明势力继续抗清,郑氏收复台湾:满汉文化冲突。对西北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对西藏尚未有效控制。西南存在割据危险。侵入黑龙江流域的沙俄有待驱逐。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措施影响结论智擒鏊拜铲除异己,稳定朝廷秩序缔造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

    18、家,基本奠定中国版图;开创“康乾盛世”繁盛局面。平定三藩(1673-1681)历时八年,终获全胜剿抚并用,有利安定统一台湾,设台湾府加强台海联系,促进台湾开发巩固祖国海防抗击沙俄,签定平等条约抗击沙俄侵略,维护国家主权三征噶尔丹(乌兰布通、昭莫多战役)打击沙俄侵略,打击西北分裂势力崇尚儒家文化,恢复科举缓和阶级、民族矛盾,发展满族文化册封蒙藏地区四大活佛分而治之,加强对蒙藏的管理详细内容:(一)巩固国家统一1、平定三藩之乱三藩:明朝一些降将被清朝封为藩王,镇守南方,主要有三:平西王吴三桂,镇云贵;平南王尚可喜,镇两广;靖南王耿精忠,镇福建。原因:三藩占据要地,拥兵自重,各自割据一方,形成独立王

    19、国,严重威胁清朝的统治与国家的统一。尤其是吴三桂,在云南充任官吏、设立税卡、私行铸钱、圈占土地、掠卖人口、训练军队、赋税自留、不听中央康熙帝除鳌拜后,三藩成为他最大的心病。 经过:当时,朝廷上主张不可撤藩的占绝大多数,20岁的康熙帝力排众议,毅然下令撤藩,并亲自指挥平叛。同时大胆任用汉将,重用绿营,历时八年,终于平定三藩之乱。3、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符合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2、统一台湾原因:明后期,荷兰人侵占台湾。顺治十八年,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反侵略之举,维护主权。但收复台湾后,郑成功作为明朝遗将,据守台湾坚持抗清。清已统一大陆,郑氏割据台湾,使台湾与

    20、大陆分离,显然不利于国家统一。过程:攻:1681年,郑克塽即位;康熙帝抓住有利时机,派施琅攻占澎湖, 郑克塽投降;守:随后设立台湾府,下辖三县,隶属福建省。还设总兵,副将驻守台湾、澎湖。台湾重新归属中央政权。【知识延伸】元朝时台湾称琉球,归澎湖巡检司管辖,是台湾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的开端影响: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加快了台湾开发,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3、平定蒙古准噶尔贵族叛乱原因:漠西的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征服南疆回部,进兵青海、蒙古、甚至与沙俄勾结,提出单独统治北方边疆,脱离清朝独立政权的无理要求。实为边疆的分裂叛乱势力,严重威胁国家的统一。经过:康熙帝下令出兵平叛,三次御驾亲征,指挥清军

    21、先后取得乌兰步通、昭莫多战役的胜利,又切断了噶尔丹去回部、青海及联络西藏的通道。众叛亲离的噶尔丹服毒自杀,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平息。意义:扫除了漠北、西北地区一带不安定的因素,稳定了当地的社会秩序加强了清政府对蒙古地区的管辖与治理增强了对外反侵略的能力,筑起了一道抗击沙俄南侵的铜墙铁壁4、加强民族团结(总原则: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对汉族:措施:崇尚儒学,尊奉孔子; 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成效: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对其他少数民族:措施: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在多伦与内外蒙古首领会盟,册封活佛(顺治:达赖;康熙:班禅、哲布尊丹巴、章嘉)设“木兰围场”,建热

    22、河行宫(避暑山庄),使之成为处理民族事务、加强北部边防的政治中心。成效:既加强了民族团结又通过分而治之的手段加强中央对边疆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统一5、康熙帝对内巩固统一的意义通过康熙帝的努力,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步走向空前的巩固和发展,基本上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的版图。国家统一,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也反映了各族人民渴望社会安定的愿望,同时也说明康熙帝的实践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二)维护国家主权,击退沙俄入侵原因:明末清初,沙俄不断侵袭我国黑龙江流域,侵占尼布楚、雅克萨等据点,抢掠中国当地的少数民族。目的:为了巩固东北边境(注意:东北是满清发源地),维护国家主权,康熙决定击退沙俄。性质:反侵略战

    23、争。经过:康熙帝提出筑城屯田、派兵永驻的战略方针,命令彭春、萨布素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迫使俄国接受中国谈判建议。结果: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内容: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以东属中国性质:两国经过平等协商而签订的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边界条约。影响: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维护了中俄边界一百七十多年的稳定。影响:巩固了东边边疆,维护了国家主权;同时也表明康熙帝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使用“中国”国号)三、康熙帝统一多民族国家措施的特点将维护内

    24、部统一与反抗外来侵略结合起来。这反映了中西关系进入新的时期,中国面临着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冲突、封建文明与资本主义文明之间的较量。四、如何评价康熙帝1、个性:有明确的立志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善于学习创新、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和实践精神有实现理想的知识储备和个人素养2、贡献:杰出的封建帝王维护并巩固了国家统一和主权学识渊博,弘扬中国古代文化重视农业,推动生产力发展拉开长达150多年的康乾盛世的序幕3、局限性:延误了中国历史进程,给近代中国留下沉重包袱经济上固守农本经济,限制资本主义萌芽和海外贸易发展政治上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文化上文字狱和八股趋势外交上闭关锁国,轻视西方,不了解世界发展趋势教学资源网


    注意事项

    本文(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知识梳理人教版选修四.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