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师大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docx

    • 资源ID:14880854       资源大小:83.73KB        全文页数:6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师大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docx

    1、浙师大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习导论学习目标:1.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2.了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3.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基本方法;4.结合教育行动研究认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于教师教学与发展的意义;5.结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思考如何学会学习和成为专家型教师。 第一节 认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体系(一)研究对象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师如何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特征,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和规律,促进儿童学习和发展的一门课程。 1、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和发展理论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础 ;2、教育心理

    2、学的理论和规律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 ;3、如何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目的 。(二)内容体系 从内容上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发展心理与教育心理.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思想渊源 1. 中国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阅读扩展材料11:论语中的因材施教和扩展材料12:朱熹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 2。外国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古希腊三哲: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法国的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赫尔巴特和福禄贝尔等 。(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 西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882年,

    3、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W。 T。 Preyer)出版了儿童心理,这标志者儿童心理学的诞生。1904年,霍尔出版了青少年:它的心理学及其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将儿童心理研究的年龄扩展到青少年。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从生物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临床观察和实验,提出其著名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美国新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 H。 Erikson)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在个体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提出自己的心理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并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从儿童期延长到整个人生全程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用准确的、数量化的

    4、方法研究和解决有关学习问题,成为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在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后来到1913年扩展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和工作疲劳,个性差异及其原因.这是世界上公认的系统而又科学的教育心理学著作,成为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其他心理学家,如詹姆斯、鲍德温、卡特尔、杜威都极力主张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将心理学原理运用于儿童教育中. 2。 苏联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2030年代,影响较大的心理学家有维果茨基、布隆斯基、鲁宾斯坦、聂恰耶夫等人。维果茨基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强调儿童发展中教育、教学的主导作用,提出儿童发展的“历史文化观和“内化说”。到了40

    5、年代至50年代末,重视结合儿童心理发展、教育与教学实践进行综合研究,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指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反对西方心理学简单把动物学习的原理运用到人类的学习中。60年代以后,不仅注重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问题与学校教学实践相结合,而且重视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成果、加里倍林的活动学习理论以及彼得诺夫斯基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加梅佐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等都很著名.把发展心理学研究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相结合正是苏联心理学研究的一大特点. 3. 中国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

    6、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1925年,陈鹤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专著儿童心理之研究。1962年朱智贤著的儿童心理学和1963年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内部印发使用,各师范院校教育系也相继开设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 198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朱智贤著的儿童心理学和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此后,我国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工作者们经过不断努力,陆续出版了一些译著、专著和教材,发表了一些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得到了迅速发展。 第二节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教学一、运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案例:刘老师教初一的

    7、政治课程,他在处理小张同学表现出的不良行为时遇到了麻烦.今天上课时,小张叠了个纸飞机,他趁刘老师板书的时候,把飞机扔向空中,引得全班同学一阵哄笑。刘老师应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有意识的教师应该如何做? 二、通过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来改进教学 (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任务1。 描述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心理状态 2。 解释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机制和规律 3. 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等. (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于教师的意义 请学生思考并回答(四)教师要成为研究者 教师所从事的研究主要是教育行动研究“行动研究 的概念:教育行动

    8、研究是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开展研究,以直接改进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效果的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在行动中研究(research in action);(2)对行动的研究(research to action);(3)为行动而研究(research for action). 行动研究的过程:(1)计划;(2)行动的实施;(3)总结与反思。 第三节 成为会学习的学生和专家型教师 一、成为会学习的学生 会学习不仅仅指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会学习的人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品质:(1)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2)具备学习新知识的

    9、已有经验、技能和能力,能运用多种学习策略进行学习;(3)具有坚持学习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成为专家型教师 所谓专家型教师是指能够运用广泛的结构良好的知识和经验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各种教学问题的教师。专家型教师有三个特点:第一,专家水平的知识特点;第二,高效;第三,创造性的洞察力.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新手阶段高级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专家阶段。 第二章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学习目标:1。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与基本特征;2。掌握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3。结合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把握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4.结合儿童个性

    10、社会性发展理论,把握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5。结合儿童道德发展理论,把握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一、遗传、环境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一)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遗传决定论?遗传前提论?屈赖恩(Tryon,R。C.)的白鼠走迷津实验;高尔顿(Galton,F。)采用家谱调查法研究;双生子研究设计。 (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环境决定论?环境外因论?华生的名言-1早期经验的作用 2家庭的影响 3。 学校教育的作用 (三)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交互作用 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 首先,遗传是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并奠定了个体心

    11、理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规定了发展的高低限度,但不能限定发展的过程以及所达到的水平;其次,在遗传所规定的范围内,儿童的发展水平是由环境决定的。此外,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所产生的作用都不一样:在发展的低级阶段,一些较简单的初级心理机能受遗传的制约作用较大;而较复杂的高级心理机能则更多受环境的影响。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观点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观点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统一观. (二)心理发展的普遍性与多样性 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心理发展的多样性模式;心理的发展普遍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三)心理发展的稳定

    12、性与变化性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心理发展的变化性和适应性;心理发展的稳定性与变化性的统一。 (四)心理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五)心理发展的方向性与不可逆性(六)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具体表现在: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成熟水平方面不同;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三、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1。心理学家所讲的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 2。劳伦兹(K. Z。 Lorenz)发现的“印刻现象”;3。 证实关

    13、键期存在的四个研究领域:恒河猴的社会性发展、鸟类的印刻、人类语言的习得以及哺乳动物的双眼视觉。4。记住几个心理发展的关键期;5.分析狼孩卡马拉 的案例. 第二节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关于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皮亚杰提出人的认识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二)心理发展的因素与结构1心理发展的因素 影响因素有四个:(1)成熟:主要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成熟。(2)自然经验:主要指通过与外界环境的接触而获得的知识,可分为物理经验及数理逻辑经验两类。(3)社会

    14、经验:指在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主要有语言、教育和社会生活等;(4)平衡:是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协调成熟、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必要因素。 2心理发展的结构皮亚杰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在四个概念中,皮亚杰把图式作为一个核心概念提出来。皮亚杰认为图式就是主体动作的认识结构,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 同化与顺应是适应的两种形式。皮亚杰认为,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结构性改变或创新;而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三)认知发展的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心理表征的能力、延迟模仿的能力。2、前运算阶段

    15、(27岁);守恒实验、三山实验。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序列化 、类包含的能力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以更加抽象、理想化和符合逻辑的方式进行思考。 (四)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贡献与局限贡献: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开创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启发后者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进一步研究。局限: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偏向滞后;只注意到普遍性规律,忽视特殊性规律.教育意义:教育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教育要照顾儿童的个别差异。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列夫维果斯基是前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维列鲁学派)的创始人,前苏联心理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

    16、所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对心理学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在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对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学科都作出了贡献,并留下了186种200多万字的文献著作。与皮亚杰一样,维果斯基也强调儿童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但他认为心理功能具有社会背景,特别是他人和语言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语言与思维(二)认知发展的社会起源 (三)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最近发展区是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与并不明显的潜在能力之间的潜能范围.围绕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提出了三个重要观点:1、最近发展区由教学创造; 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3、学习的最佳期限。(四

    17、)智力形成的“内化”学说 三、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一)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教学策略要和学生的能力相匹配 (三)教学要提供学生互动的课堂情境 (四)教学要重视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 第三节 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理论 一、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一)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个性是受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自我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其发展经历几个既连续又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如果成功地完成发展任务,就形成积极的品质;如果发展任务没有成功地完成,就形成消极的品质。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划分为八个互相联系的阶段,要解决八对

    18、矛盾,具体如下:信任感对不信任感(出生1岁)。第一阶段为婴儿期,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自主感对羞怯感和怀疑感(13岁)。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怀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游戏期。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第四阶段为学龄期.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1218岁)。第五阶段为青春期。主要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19、。亲密感对孤独感(1825岁)第六阶段是成人早期。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繁殖感对停滞感(25-50岁)第七阶段是成年中期。发展任务主要为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完善感对绝望感(50岁-死亡)第八阶段为老年期(成年后期),发展任务主要为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恶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二)对埃里克森理论的评价贡献:受到的批评:与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的比较:二、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一)道德发展观 他认为儿童道德的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是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相平行的,因此可以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找到他们道德发展进程的根据。皮亚

    20、杰及其同事主要从三方面研究道德认知的发展规律:(1)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使用;(2)有关过失和说谎的道德判断的发展;(3)儿童的公正观念。在研究方法上,皮亚杰主要采用临床法和对偶故事法来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 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前道德阶段(2-5岁) 学前儿童很少关注规则,也意识不到规则的存在.这一时期儿童,不能说他们的行为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2、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510岁)这时儿童有了遵守规则的意识。这个阶段是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认为道德规则是由权威人物如上帝、警察或父母制定的,并把这些规则看作是神圣的、绝对的、

    21、不可改变的.(2)倾向于根据客观后果而不是行为意图判断行为的好坏。(3)看待行为时非好即坏,而且认为别人也这样认为。(4)主张抵罪式惩罚,即通过强制的方法使犯错者改正错误,并用痛苦的惩罚使他明白自己是有错的.(5)相信内在公正的存在,认为只要违反了社会规则,就一定会受到惩罚,而不管是否有人发现.(6)单方面尊重权威,有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3、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10岁以上)这个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特点有:(1)认为规则不是绝对的,是可以通过协商而改变的,而且在一些情况下,规则也是可以违反的。(2)主要依据行为者的意图而不是行为的客观后果来判断行为.(3)主张回报式的惩罚,即

    22、只要使犯错者感受到其不端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就足够了,而不需要通过痛苦的惩罚。(4)判断不再绝对化,能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能较客观、现实地判断自己和他人的观点。(5)不再相信内在公正.他们从经验中认识到,如果违规行为没有被发现,那么违规者就不会受到惩罚。皮亚杰认为,这些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二)对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评价贡献 局限 三、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一)理论观点科尔伯格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也把儿童的道德发展看成是整个认知发展的一部分。并提出了自己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该理论以不同年龄儿童道德判断的思维结构来划分

    23、道德观念发展阶段,强调道德发展与年龄及认知结构的变化之间的关联.在研究方法上,科尔伯格主要采用道德两难故事,让儿童在两难推理中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二)道德发展阶段科尔伯格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1、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对处于该水平的个体来说,规则是存在于自身以外的东西而不是内化的.儿童遵守权威人物制定的规则是为了避免惩罚或者赢得奖励.阶段1:惩罚和服从定向; 阶段2:相对功利主义定向;2、习俗水平(920岁)。处于该水平的个体已经内化了社会规则,儿童遵守规则和社会规范是为了赢得他人支持或维持社会秩序.阶段3:“好孩子”定向; 阶段4:维护法律和社会秩序定向;3、后习俗水平

    24、(20岁以上).达到该水平的人主要依据广泛的公正原则或内心的一套标准来判断是非.这种公正原则可能会与制定的法律或权威发生冲突。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 阶段6: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二)对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评价贡献、受到的批评、与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比较四、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一)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首先,埃里克森探讨了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重视教育对发展的作用.认为适当的教育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而不适当的教育将阻碍个体的发展,因此,儿童时代的教育环境对以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其次,埃里克森提出了人格的发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任务,掌握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就

    25、可避免出现心理危机,使发展达到理想的境界。这有助于教育者了解学生,采取相应的教育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发展.具体如下:主动感对内疚感(学前儿童):教师应允许儿童在学校的功课上尽量自己做决定,以培养儿童对自己的肯定。教师在举行班级活动的时候尽可能考虑学生的建议,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勤奋感对自卑感(小学生):教师应注意和表扬学生的成功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鼓励学生对比自己前后的成绩,让学生看到自己取得进步的过程,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中学生):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如扮演著名的科学家、数学家或者作家),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人是如何获得成功的,以使学生获得对同一性的正确认

    26、识. (二)皮亚杰和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首先,学校道德教育应符合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它不能超越儿童道德发展的一般进程,应当符合儿童道德发展的实际水平,否则,儿童不能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从而导致教育的失败。其次,学校应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校在道德教育过程应首先注重人的主体性,从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要出发,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机会. 再次,改进学校道德教育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提问,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作用,使他们产生认知冲突,以促进其道德思维。最后,教师应该知道对任何一种道德发展理论均不能全盘接受.教师应注意性别和文化对学生对道德推理的影响

    27、,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第三章儿童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本章主要介绍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及相关教育问题。本章第一节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儿童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认知发展的基本特征;第二节则从发展与促进的角度介绍了儿童发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以及如何根据儿童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促进其认知的发展。第一节 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基本特征(一)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基本趋势 1、从无意感知向有意感知发展 2、感知过程逐渐趋向协调和统一 3、感知觉由未分化向分化发展 (二)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了解感觉和知觉的分类二、儿童注意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1、由无意

    28、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 2、由定向性注意向选择性注意发展 (二)儿童注意的发展1.注意稳定性的发展 2.注意广度的发展 3.注意分配的发展 4.注意转移的发展 三、儿童记忆发展的基本特征 1、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的发展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的发展 3、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发展 4、记忆保持时间的发展 四、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 1、思维方式的发展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2、概念的发展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概念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儿童思维水平的发展.儿童的概念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1)对概念的掌握逐步精确化;(2)对概念的掌握逐渐系统化;(3)

    29、对概念的掌握以日常概念为主。 3、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判断和推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之间联系的反映。儿童判断和推理的发展是抽象逻辑思维的表现,具有如下特点:(1)儿童的判断和推理逐渐深入和复杂化(2)儿童的判断和推理由自我中心向去自我中心发展 五、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特征 1、语音的发展1岁后,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中语言的熏陶,儿童的语音能力也在迅速发展。到2岁时,儿童会自觉地模仿大人的发音,能够辨认发音是否正确。到了幼儿园以后,儿童的发音准确率会逐步提高。这段时期是儿童发音学习的关键期。2、语义的发展(1)单词句阶段;(2)双词句阶段;(3)简单句阶段 . 第二节 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 一、促进儿童

    30、感知觉的发展 (一)儿童感知觉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感统失调、感觉剥夺与感觉超负荷这三种常见的感知觉障碍 。(二)促进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1、促进儿童视觉的发展:(1)保护儿童的视力;(2)促进儿童视敏度的发展;(3)促进儿童颜色知觉的发展。 2、促进儿童知觉的发展:(1)促进儿童物体知觉的发展;(2)促进儿童空间知觉的发展;(3)促进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二、促进儿童注意的发展 (一)儿童注意发展中容易出现的主要问题:1、儿童多动症;2、儿童好动现象。 (二)促进儿童注意稳定性的发展1、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注意习惯; 2、减少看电视的时间;3、以鲜明生动、有趣的材料吸引他们的注意 ; 4、促进有意注意的发展;5、在游戏中训练孩子的注意力。(三)促进儿童注意转移与注意分配能力的发展 三、促进儿童记忆的发展 (一)儿童记忆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1、偶发记忆;2、“说谎”问题.(二)促进儿童记忆的发展1、培养儿童的兴趣 2、提供有意义的材料3、发展儿童有意识记的能力 4、发展儿童有效记忆的策略 四、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 (一)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准备材料;(二)鼓励和启发儿童多问、勤思考的好习惯;(三)提高儿童归纳和演绎思维的能力;(四)通过提高语言水平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五、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一)儿童语言发展中易出现的主要问题


    注意事项

    本文(浙师大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